CN217275790U - 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75790U CN217275790U CN202220104818.8U CN202220104818U CN217275790U CN 217275790 U CN217275790 U CN 217275790U CN 202220104818 U CN202220104818 U CN 202220104818U CN 217275790 U CN217275790 U CN 2172757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 heat exchanger
- sides
- fin
- limi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所属换热器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安装框、散热片、限位板、支撑架和电动推杆;为了解决存在的在对换热片进行安装时,不便于对换热片进行固定,长时间使用后,换热片容易松动,且装置的适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本装置采用通过将散热片嵌入安装框内,电动推杆伸缩,带动限位板移动,使限位板与散热片相贴合,从而固定散热片的位置;在安装散热片时,将散热片嵌入限位槽内,从而便于安装散热片,且在放置散热片时,散热片与连接板相贴合,使弹簧在力的作用下伸缩,从而带动连接板移动,使连接板对散热片进行限位,固定散热片的位置,防止其移动,提升了散热片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且板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在对换热片进行安装时,不便于对换热片进行固定,长时间使用后,换热片容易产生松动,且装置的适用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换热片进行安装时,不便于对换热片进行固定,长时间使用后,换热片容易松动,且装置的适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采用通过将散热片嵌入安装框内,电动推杆伸缩,带动限位板移动,使限位板与散热片相贴合,从而固定散热片的位置。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换热器固定装置包括墙体,换热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框、散热片、限位板、支撑架和电动推杆;底座固定在墙体上;安装框固定在底座上;多个散热片分别嵌入安装框内;限位板嵌入安装框内,且限位板位于散热片的外侧;支撑架呈L型,支撑架固定在底座的一侧;电动推杆固定在支撑架上,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穿过支撑架,且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限位板相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框还包括:底板和固定板;底板固定在底座上;两个固定板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滑槽和滑块;两个滑槽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固定板的两侧;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板的两侧相连接,且两个滑块分别嵌入两个滑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槽、弹簧和连接板;多个限位槽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滑槽的两侧,且多个散热片的两端分别嵌入限位槽内;两个弹簧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的两侧相连接,且弹簧嵌入限位槽内;两个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散热片相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板呈倾斜角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一螺母;第一限位杆两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两个第一限位杆分别依次穿过限位板和安装框的一侧,且两个第一限位杆之间有距离;第一螺母内设有第一内螺纹,两个第一螺母分别套设在第一限位杆的两侧,且两个第一螺母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板和安装框的一侧相贴合;其中,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杆和第二螺母;第二限位杆两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外螺纹,两个第二限位杆分别依次穿过限位板和安装框的另一侧,且两个第二限位杆之间有距离;第二螺母内设有第二内螺纹,两个第二螺母分别套设在第二限位杆的外侧,且两个第二螺母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板和安装框的一侧相贴合;其中,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呈U型,四个第一安装槽分别贯穿设置在限位板和安装框的一侧,且两个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安装槽呈U型,四个第二安装槽分别贯穿设置在限位板和安装框的另一侧,且两个第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二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将散热片嵌入安装框内,电动推杆伸缩,带动限位板移动,使限位板与散热片相贴合,从而固定散热片的位置。
2.滑槽对限位板起到导向的作用,使限位板沿着滑槽移动,防止限位板移动时发生偏移,从而便于将限位板与散热片相贴合。
3.在安装散热片时,将散热片嵌入限位槽内,从而便于安装散热片,且在放置散热片时,散热片与连接板相贴合,使弹簧在力的作用下伸缩,从而带动连接板移动,使连接板对散热片进行限位,固定散热片的位置,防止其移动,提升了散热片的稳定性。
4.由于连接板呈倾斜角度,便于将散热片通过两个连接板之间嵌入限位槽内,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5.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依次穿过限位板和安装框的两侧,并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套设在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两端,转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使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与限位板和安装框紧紧贴合,从而固定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位置,使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对散热片的两侧进行限位,对散热片起到保护的作用,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6.由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呈U型,从而便于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安装,从而根据散热片的尺寸,调节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位置,便于对散热片的两侧进行限位,进而对散热片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墙体,12底座,14安装框,141底板,142固定板,16散热片,18限位板,20支撑架,22电动推杆,24滑槽,26滑块,28限位槽,30弹簧,32连接板,34第一限位杆,36第一螺母,38第二限位杆,40第二螺母,42第一安装槽,44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如图1-5所示,换热器固定装置包括墙体10,换热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2、安装框14、散热片16、限位板18、支撑架20和电动推杆22;底座12固定在墙体10上;安装框14固定在底座12上;多个散热片16分别嵌入安装框14内;限位板18嵌入安装框14内,且限位板18位于散热片16的外侧;支撑架20呈L型,支撑架20固定在底座12的一侧;电动推杆22固定在支撑架20上,电动推杆22的伸缩端穿过支撑架20,且电动推杆22的伸缩端与限位板18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装框14还包括:底板141和固定板142;底板141固定在底座12上;两个固定板142分别设置在底板141的两侧。
通过将底板141固定在底座12上,并将两个固定板142分别设置在底板141的两侧,实现了底板141和固定板142形成一个凹型框体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滑槽24和滑块26;两个滑槽24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固定板142的两侧;两个滑块26分别与两个限位板18的两侧相连接,且两个滑块26分别嵌入两个滑槽24内。
通过将两个滑槽24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固定板142的两侧,并将两个滑块26分别与两个限位板18的两侧相连接,且两个滑块26分别嵌入两个滑槽24内,实现了滑块26带动限位板18沿着滑槽24移动的作用,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槽28、弹簧30和连接板32;多个限位槽28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滑槽24的两侧,且多个散热片16的两端分别嵌入限位槽28内;两个弹簧30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28的两侧相连接,且弹簧30嵌入限位槽28内;两个连接板3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弹簧30的另一端相连接,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散热片16相贴合。
通过将多个限位槽28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滑槽24的两侧,且多个散热片16的两端分别嵌入限位槽28内,实现了散热片16嵌入限位槽28内;再次,通过将两个弹簧30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28的两侧相连接,且弹簧30嵌入限位槽28内,并将两个连接板3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弹簧30的另一端相连接,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散热片16相贴合,实现了当将散热片16嵌入限位槽28时,弹簧30在力的作用下伸缩,带动连接板32移动,使连接板32对散热片16进行限位,从而固定散热片16的位置,防止散热片16晃动,提升了散热片16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板32呈倾斜角度。
通过将连接板32呈倾斜角度,实现了便于将散热片16嵌入两个连接板32之间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散热片16嵌入限位槽28内,且弹簧30伸缩,带动连接板32移动,便于连接板32对散热片16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散热片16发生晃动,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且在安装完散热片16后,电动推杆22伸缩,带动限位板18移动,且滑槽24对限位板18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限位板18沿着滑槽24移动,使限位板18与散热片16相贴合,从而固定散热片16的位置。
实施例2
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如图1-5所示,换热器固定装置包括墙体10,换热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2、安装框14、散热片16、限位板18、支撑架20和电动推杆22;底座12固定在墙体10上;安装框14固定在底座12上;多个散热片16分别嵌入安装框14内;限位板18嵌入安装框14内,且限位板18位于散热片16的外侧;支撑架20呈L型,支撑架20固定在底座12的一侧;电动推杆22固定在支撑架20上,电动推杆22的伸缩端穿过支撑架20,且电动推杆22的伸缩端与限位板18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杆34和第一螺母36;第一限位杆34两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两个第一限位杆34分别依次穿过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一侧,且两个第一限位杆34之间有距离;第一螺母36内设有第一内螺纹,两个第一螺母36分别套设在第一限位杆34的两侧,且两个第一螺母36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一侧相贴合;其中,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通过将第一限位杆34两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两个第一限位杆34分别依次穿过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一侧,且两个第一限位杆34之间有距离,并将第一螺母36内设有第一内螺纹,两个第一螺母36分别套设在第一限位杆34的两侧,且两个第一螺母36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一侧相贴合,实现了将第一限位杆34依次穿过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转动第一螺母36,使两个第一螺母36分别与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相贴合,从而固定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之间的位置,且第一限位杆34对散热片16的一侧限位,起到保护散热片16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杆38和第二螺母40;第二限位杆38两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外螺纹,两个第二限位杆38分别依次穿过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另一侧,且两个第二限位杆38之间有距离;第二螺母40内设有第二内螺纹,两个第二螺母40分别套设在第二限位杆38的外侧,且两个第二螺母40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一侧相贴合;其中,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
通过将第二限位杆38两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外螺纹,两个第二限位杆38分别依次穿过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另一侧,且两个第二限位杆38之间有距离,并将第二螺母40内设有第二内螺纹,两个第二螺母40分别套设在第二限位杆38的外侧,且两个第二螺母40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一侧相贴合,实现了将第二限位杆38依次穿过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转动第二螺母40,使两个第二螺母40分别与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相贴合,从而固定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之间的位置,且第二限位杆38对散热片16的另一侧限位,进而进一步对散热片16进行防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槽42和第二安装槽44;第一安装槽42呈U型,四个第一安装槽42分别贯穿设置在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一侧,且两个第一限位杆34的两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一安装槽42内;第二安装槽44呈U型,四个第二安装槽44分别贯穿设置在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另一侧,且两个第二限位杆38的两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二安装槽44内。
通过将第一安装槽42呈U型,四个第一安装槽42分别贯穿设置在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一侧,且两个第一限位杆34的两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一安装槽42内,实现了第一限位杆34嵌入第一安装槽42内,便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第一限位杆34在第一安装槽42的位置,从而使第一限位杆34与散热片16的一侧相贴合,对散热片16进行限位,并保护散热片16;再次,通过将第二安装槽44呈U型,四个第二安装槽44分别贯穿设置在限位板18和安装框14的另一侧,且两个第二限位杆38的两端分别嵌入四个第二安装槽44内,实现了第二限位杆38嵌入第二安装槽44内,便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第二限位杆38在第二安装槽44内的位置,从而使第二限位杆38与散热片16的另一侧相贴合,对散热片16进一步限位。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限位杆34和第二限位杆38分别嵌入第一安装槽42和第二安装槽44内,根据散热片16的尺寸,调节第一限位杆34和第二限位杆38的位置,使第一限位杆34和第二限位杆38分别与散热片16的两侧相贴合,并转动第一螺母36和第二螺母40固定第一限位杆34和第二限位杆38的位置,使第一限位杆34和第二限位杆38对散热片16的两侧限位,且对散热片16起到保护的作用,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Claims (8)
1.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所述换热器固定装置包括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固定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墙体上;
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分别嵌入所述安装框内;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嵌入所述安装框内,且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散热片的外侧;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L型,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一侧;
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穿过所述支撑架,且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还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
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两侧;
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两侧相连接,且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嵌入两个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
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所述滑槽的两侧,且多个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限位槽内;
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槽的两侧相连接,且所述弹簧嵌入所述限位槽内;
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片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呈倾斜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两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分别依次穿过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安装框的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之间有距离;
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内设有第一内螺纹,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螺母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安装框的一侧相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
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两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外螺纹,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依次穿过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安装框的另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之间有距离;
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内设有第二内螺纹,两个所述第二螺母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外侧,且两个所述第二螺母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安装框的一侧相贴合;
其中,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固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呈U型,四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分别贯穿设置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安装框的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四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呈U型,四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分别贯穿设置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安装框的另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四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04818.8U CN217275790U (zh) | 2022-01-15 | 2022-01-15 | 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04818.8U CN217275790U (zh) | 2022-01-15 | 2022-01-15 | 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75790U true CN217275790U (zh) | 2022-08-23 |
Family
ID=82897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104818.8U Active CN217275790U (zh) | 2022-01-15 | 2022-01-15 | 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75790U (zh) |
-
2022
- 2022-01-15 CN CN202220104818.8U patent/CN2172757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275790U (zh) | 一种换热器固定装置 | |
CN218163432U (zh) | 一种新型散热片装置 | |
CN216561109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5g用高速率光模块 | |
CN212157420U (zh) | 一种空调器冷凝器的安装支撑结构 | |
CN114123076A (zh) | 一种母线槽接头保护结构 | |
CN212298899U (zh) | 一种cob热管散热器 | |
CN111490265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用散热器结构 | |
CN216566121U (zh) | 一种高效防变形散热片 | |
CN210536118U (zh) | 一种电力柜辅助散热装置 | |
CN215639010U (zh) | 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进气布流结构 | |
CN219741065U (zh) | 波纹板式换热器 | |
CN217929292U (zh) | 一种高效散热蒸发器的结构装置 | |
CN217083428U (zh) | 一种板式换热器 | |
CN214849788U (zh) | 一种电力施工配电用防护柜 | |
CN215222861U (zh) | 一种基于电子设备使用的散热器 | |
CN213515197U (zh) | 一种板式换热器 | |
CN216772995U (zh) | 一种高效率小体积电源变压器 | |
CN213932182U (zh) | 一种板式换热器用机架 | |
CN218410862U (zh) | 一种金属散热器的鳍片更换结构 | |
CN219421465U (zh) | 散热片结构 | |
CN212413650U (zh) | 一种电力系统用便捷式散热片 | |
CN218821798U (zh) | 高效高比表面积换热器 | |
CN211406636U (zh) | 一种电子工程外接电源保护装置 | |
CN213718519U (zh) | 一种改进的散热片模组 | |
CN214733498U (zh) | 一种物联网数据采集盒的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