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5086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5086U
CN217275086U CN202123204877.7U CN202123204877U CN217275086U CN 217275086 U CN217275086 U CN 217275086U CN 202123204877 U CN202123204877 U CN 202123204877U CN 217275086 U CN217275086 U CN 217275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ing
support
cabinet body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048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巧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048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5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5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508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8670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80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柜体以及枢轴连接于柜体前侧的门体,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设于柜体底部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柜体并铰接于门体底部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铰接于门体的第一支撑部、连接第一支撑部并固定于柜体的第二支撑部、连接第二支撑部并支撑于柜体底部的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均位于柜体的前侧,以使门体打开时,第一支撑部所受外力由第二支撑部传递至第一撑脚;通过在柜体前侧设置第一支撑件,以将支撑门体底部的第一支撑部与支撑于柜体底部的第二支撑部集成在一起,从而避免门体驱使柜体向前倾斜或倾倒,增强了制冷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设备,用户通过开关门体来对制冷设备内的物品进行取放。在现有的制冷设备中,门体通常利用单侧铰链枢轴连接于柜体前侧,这样就会导致在门体打开时,门体底部处于悬空,门体的重力通过铰链传递给柜体后,形成向前的倾斜力,该倾斜力会驱使柜体向前倾斜或倾倒,影响了制冷设备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前倾的制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柜体以及枢轴连接于柜体前侧的门体,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设于柜体底部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柜体并铰接于门体底部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铰接于门体的第一支撑部、连接第一支撑部并固定于柜体的第二支撑部、连接第二支撑部并支撑于柜体底部的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均位于柜体的前侧,以使门体打开时,第一支撑部所受外力由第二支撑部传递至第一撑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二支撑部的水平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铰接于门体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螺纹连接第一撑脚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位于第二横板的正上方,且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具有连接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后侧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柜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具有连接第一立板并抵接于第一横板底部的第二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立板具有连接第一横板并沿横延伸的第一板、连接第一板并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横板连接第一板,并与第二板、第二横板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立板连接第二板,并与第一板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具有连接第二横板与第二板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立板,所述第三立板位于第二板远离第二立板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具有设于第一横板的铰接孔,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具有设于第二横板的螺纹孔、设于第一板上并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第一固定孔、设于第二板上并沿竖直方向排列的第二固定孔,所述铰接孔位于第一横板左右中线靠近第二立板的一侧,所述螺纹孔位于第二横板左右中线靠近第三立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柜体并支撑于柜体底部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固定于柜体前侧的固定座、设于固定座顶部的支撑座、抵接于固定座与支撑座之间的弹性件、连接于固定座底部的第二撑脚,所述支撑座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固定座内,在门体关闭时,支撑座抵接于门体底部,以使门体所受外力由固定座传递至第二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柜体前侧设置第一支撑件,以将支撑门体底部的第一支撑部与支撑于柜体底部的第二支撑部集成在一起,在门体打开时,门体产生向前的倾斜力作用于第一支撑部后,通过第二支撑部直接传递给第一撑脚,从而避免门体驱使柜体向前倾斜或倾倒,增强了制冷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门体处于打开状态;
图2是图1中第一支撑件处局部示意图,其中门体处于关闭状态;
图3是图2中第一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支撑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第二支撑件处局部示意图,其中门体处于关闭状态;
图6是图5中第二支撑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6中支撑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外”、“内”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为方便描述,在制冷设备正常使用时,朝向地面的方向为向下,背离地面的方向为朝上;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为水平方向,而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远离用户的一侧为后侧。
参考图1到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可以设置为冰箱、立式冷藏柜、酒柜、冷柜、冰柜等多种制冷设备,尤其适用于立式冷藏柜。
参考图1所述,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柜体10以及枢轴连接于柜体10前侧的门体20。本实施例中,柜体10为立式结构,并形成有向前的开口,门体20沿竖直方向设置,枢轴连接于柜体10后,将前述开口进行遮蔽。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设于柜体10底部的支撑组件30。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设置于柜体10的底部,用于支撑整个制冷设备。
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30包括连接柜体10并铰接于门体20底部的第一支撑件31。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制冷设备放置于地面的稳定,支撑组件30大多包括四个支撑件,因此,支撑组件30可以包括一个第一支撑件31,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31。
配合参照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件31具有铰接于门体20的第一支撑部311、连接第一支撑部311并固定于柜体10的第二支撑部313、连接第二支撑部313并支撑于柜体10底部的第一撑脚315。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11设置于门体20的底部,用于承受门体20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门体20打开时向前的倾斜力。第二支撑部313设置于柜体10的底部,用于承受柜体10竖直向下的重力。第一撑脚315用于承受第一支撑部311及第二支撑部313所受的外力,并位于柜体10的底部与地面相接触,起到稳定支撑制冷设备的作用。
其中,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3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第一撑脚315则螺旋连接于第二支撑部313,从而调节整个制冷设备保持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3均位于柜体10的前侧,以使门体20打开时,第一支撑部311所受外力由第二支撑部313传递至第一撑脚315。
本实施例中,在门体20打开时,第一支撑部311受到门体20向前的倾斜力,并作用于第二支撑部313使其向前倾斜,但由于第二支撑部313本身设置于柜体10底部的前侧,因此以第一撑脚315为支点第二支撑部313驱动柜体10向前旋转时,第二支撑部313距离支点的距离远小于柜体10顶部距离支点的距离,第二支撑部313较难驱动柜体10旋转前倾。
而且,由于门体20向前的倾斜力是单独作用第一支撑部311并传递至第二支撑部313和第一撑脚315,不会先作用于柜体10并与柜体10共同作用于第一撑脚315,从而减少第一撑脚315所受前倾力,从而提高了第一撑脚315的使用寿命。
通过在柜体10前侧设置第一支撑件31,以将支撑门体20底部的第一支撑部311与支撑于柜体10底部的第二支撑部313集成在一起,在门体20打开时,门体20产生向前的倾斜力作用于第一支撑部311后,通过第二支撑部313直接传递给第一撑脚315,从而避免门体20驱使柜体10向前倾斜或倾倒,增强了制冷设备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11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二支撑部313的水平高度。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支撑部311位于第二支撑部313的上方,因此门体20所受重力也作用于第二支撑部313,从而进一步抵消第二支撑部313向前的倾斜力。当然,第一支撑部311与第二支撑部313也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内,或者说第一支撑部311的水平高度小于第二支撑部313的水平高度,均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防前倾的目的。
配合参照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11具有铰接于门体20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板311a,所述第二支撑部313具有螺纹连接第一撑脚315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板313a,所述第一横板311a位于第二横板313a的正上方,且第一横板311a与第二横板313a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横板311a位于第二横板313a的正上方,从而节约整个第一支撑件31的左右及前后空间。第一横板311a与第二横板313a相互平行设置,则保证第一支撑件31更稳定地支撑门体20,且第一撑脚315更稳定地支撑于第二支撑部313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313还具有连接于第一横板311a和第二横板313a后侧的第一立板313b,所述第一立板313b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柜体1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板313b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横板311a和第二横板313a后侧,只会承受门体20以及柜体10向下的重力,不会将第一横板311a所受向前的倾斜力传递给柜体10,从而避免门体20前倾力作用于柜体10后带动共同作用于第二横板313a,从而防止柜体10向前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313还具有连接第一立板313b并抵接于第一横板311a底部的第二立板313c。本实施例中,第二立板313c的设置,能够抵消门体20产生向前的倾斜力,增加了第一支撑件31的强度。
配合参照图4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一立板313b具有连接第一横板311a并沿横延伸的第一板313b1、连接第一板313b1并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板313b2。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板313b呈“L”型结构,增加了与柜体10的连接面积,从增加第一支撑件31与柜体10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板311a连接第一板313b1,并与第二板313b2、第二横板313a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板313b2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横板311a与第二横板313a分别设置于第二板313b2的上下两侧,从而保证第二板313b2更稳固地承受柜体10及门体20的重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板313c连接第二板313b2,并与第一板313b1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板313b1用于承受柜体10产生左右方向倾斜力。第一板313b1沿横向延伸,第二立板313c设置于第一板313b1端部处。门体20打开后,距离第一支撑件31最近的点承受的压力最大,将第二立板313c设置于该处,从而提升第一支撑件31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313还具有连接第二横板313a与第二板313b2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立板313d,所述第三立板313d位于第二板313b2远离第二立板313c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三立板313d加强第二横板313a的支撑强度,并抵消来自第二板313b2前后方向的倾斜力,避免第二板313b2弯折。第三立板313d和第二立板313c分别位于第二板313b2的左右两侧,提升整个第一支撑件31的强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11还具有设于第一横板311a的铰接孔311b,所述第二支撑部313还具有设于第二横板313a的螺纹孔313e、设于第一板313b1上并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第一固定孔313f、设于第二板313b2上并沿竖直方向排列的第二固定孔313g。
本实施例中,铰接孔311b用于对接门体20的枢轴。螺纹孔313e用于螺纹连接第一撑脚315,从而调整第一撑脚315与第二支撑部313之间的相对距离。第一固定孔313f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第二固定孔313g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增加了第二支撑部313与柜体10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第一支撑件31与柜体10的连接强度。
具体的,所述铰接孔311b位于第一横板311a左右中线靠近第二立板313c的一侧,所述螺纹孔313e位于第二横板313a左右中线靠近第三立板313d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立板313c靠近铰接孔311b,从而更稳定地支撑门体20旋转。第三立板313d靠近螺纹孔313e,从而更稳定地连接第一撑腿315。
继续配合参照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30还包括连接柜体10并支撑于柜体10底部的第二支撑件33。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撑组件30大多包括四个支撑件,因此,支撑组件30可以包括一个第二支撑件33,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支撑件33。
配合参照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33具有固定于柜体10前侧的固定座331、设于固定座331顶部的支撑座333、连接于固定座331底部的第二撑脚335。本实施例中,支撑座333用于承受在门体20关闭时门体20向下的重力以及向前的倾斜力。固定座331用于承受柜体10向下的重力以及支撑座333所受外力。第二撑脚335用于承受支撑座333及固定座331所受的外力,并位于柜体10的底部与地面相接触,起到稳定支撑制冷设备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333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固定座331内。本实施例中,支撑座333只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不能发生水平方向位移或者在竖直方向内倾斜。
其中,在门体20关闭时,支撑座333抵接于门体20底部,以使门体20所受外力由固定座331传递至第二撑脚335。
本实施例中,在门体20关闭时,支撑座333受到门体20向前的倾斜力,并作用于固定座331使其向前倾斜,但由于固定座331本身设置于柜体10底部的前侧,因此以第二撑脚335为支点固定座331驱动柜体10向前旋转时,固定座331距离支点的距离远小于柜体10顶部距离支点的距离,固定座331较难驱动柜体10旋转前倾。
而且,由于门体20向前的倾斜力是单独作用支撑座333并传递至固定座331和第二撑脚335,不会先作用于柜体10并与柜体10共同作用于第二撑脚335,从而减少第二撑脚335所受前倾力,提高了第二撑脚335的使用寿命。
通过将抵接于门体20底部的支撑座333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固定座331内,从而使得门体20所受外力通过固定座331直接传递至底部的第二撑腿335,从而无法驱动柜体10向前倾斜,增强了制冷设备的安全性。
配合参照图6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撑件33还具有抵接于固定座331与支撑座333之间的弹性件337,所述固定座331具有螺纹连接第二撑脚335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横板331a,所述支撑座333具有抵接于弹性件337的支撑横板333a,所述支撑横板333a位于第一固定横板331a的正上方。
本实施例中,支撑横板333a受到门体20的重力后,由弹性件337传递给固定座331,从而在门体20关闭时第二支撑件33能够提供给门体20一定的预紧力。支撑横板333a受到门体20向前的倾斜力时,通过固定座331的第一固定横板331a传递给第二撑脚335,而不会将倾斜力作用于柜体10。支撑横板333a位于第一固定横板331a的正上方,节约了第二支撑件33在水平方向内的占用空间。
配合参照图7所示,具体的,所述支撑座333还具有沿支撑横板333a的外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侧壁333b,所述固定座331还具有抵接于弹性件337的第二固定横板331b、沿第二固定横板331b的外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固定侧壁331c,所述支撑侧壁333b匹配设于固定侧壁331c内。
本实施例中,支撑侧壁333b匹配设于固定侧壁331c内,以限制支撑侧壁333b在固定侧壁331c内发生沿水平方向的偏移或者倾斜,从而更稳定地支撑于门体20底部,避免门体20前倾。
配合参照图8所示,具体的,所述支撑侧壁333b具有前后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侧板333b1、设于第一支撑侧板333b1上的限位孔333b2,所述固定侧壁331c具有前后相对的两个第一固定侧板331c1、设于第一固定侧板331c1上并与限位孔333b2相匹配的定位孔331c2,所述第二支撑件33还具有固定于定位孔331c2上并匹配设于限位孔333b2内的固定件339。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39固定于定位孔331c2上后,匹配设于限位孔333b2内,从而将支撑座333限制在固定座331内,只能沿限位孔333b2内移动,保持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侧壁333b还具有左右相对的第二支撑侧板333b3、设于第二支撑侧板333b3上的限位开口333b4,所述固定侧壁331c还具有左右相对的两个第二固定侧板331c3、凸起于第二固定侧板331c3内壁并与限位开口333b4相匹配的定位凸台331c4,所述限位开口333b4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向下开放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开口333b4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向下开放设置,便于与定位凸台331c4对接安装。限位开口333b4与定位凸台331c4对接后,限制支撑座333在固定座331内向前倾斜,从而避免门体20前倾。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331还具有凸起于第二固定横板331b上端面并与弹性件337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柱331d,所述支撑座333还具有凸起于支撑横板333a下端面并与弹性件337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柱333c,所述弹性件337定位套设于第一定位柱331d和第二定位柱333c上。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37定位套设于第一定位柱331d和第二定位柱333c上后,抵接于支撑座333与固定座331之间,避免第二支撑件33在使用过程中弹性件337发生偏移或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板333a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板333a1、连接第一支撑板333a1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板333a2,所述第二支撑板333a2自第一支撑板333a1的前端向前竖直高度逐渐降低。
本实施例中,在门体20打开时,由于弹性件337抵接于支撑座333,此时第一支撑板333a1的水平高度大于门体20的底部。随着门体20的关闭,门体20的底部先是抵接于第二支撑板333a2,并沿着倾斜的第二支撑板333a2运动,从而驱使支撑座333向下移动。当门体20关闭后,门体20的底部抵接于第一支撑板333a1,此时弹性件337处于弹性变形的压迫状态,从而提供给门体20向上的预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331还具有连接于第一固定横板331a和固定侧壁331c后侧的第一固定立板331e,所述第一固定立板331e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柜体1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立板331e沿竖直方向设置,用于将柜体10受到的重力传递给第一固定横板331a及第二撑脚335。并且,由于支撑座333位于第一固定立板331e的前侧,使得支撑座333受到向前的倾斜力无法作用于柜体10。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331还具有连接第一固定横板331a、第一固定立板331e以及第二固定横板331b的第二固定立板331f,所述第二固定立板331f与第二固定侧板331c3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立板331f的设置,一方面支撑于固定侧壁331c底部,另一方面固定于第一固定立板331e前侧,从而避免第一固定立板331e向前弯折,也使得第二支撑件33结构更加稳定牢靠。
当支撑组件30同时包括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3时,即第一支撑件31设置于门体20的铰链处、第二支撑件33设置于远离门体20铰链处,这样一来,整个制冷设备无论是在门体20打开时还是在门体20关闭时,支撑组件30均能够避免门体20带动柜体10向前倾的情况,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安全性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柜体以及枢轴连接于柜体前侧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设于柜体底部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柜体并铰接于门体底部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铰接于门体的第一支撑部、连接第一支撑部并固定于柜体的第二支撑部、连接第二支撑部并支撑于柜体底部的第一撑脚,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均位于柜体的前侧,以使门体打开时,第一支撑部所受外力由第二支撑部传递至第一撑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二支撑部的水平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铰接于门体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螺纹连接第一撑脚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位于第二横板的正上方,且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相互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具有连接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后侧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柜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具有连接第一立板并抵接于第一横板底部的第二立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具有连接第一横板并沿横延伸的第一板、连接第一板并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横板连接第一板,并与第二板、第二横板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板连接第二板,并与第一板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具有连接第二横板与第二板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立板,所述第三立板位于第二板远离第二立板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利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具有设于第一横板的铰接孔,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具有设于第二横板的螺纹孔、设于第一板上并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第一固定孔、设于第二板上并沿竖直方向排列的第二固定孔,所述铰接孔位于第一横板左右中线靠近第二立板的一侧,所述螺纹孔位于第二横板左右中线靠近第三立板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柜体并支撑于柜体底部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固定于柜体前侧的固定座、设于固定座顶部的支撑座、抵接于固定座与支撑座之间的弹性件、连接于固定座底部的第二撑脚,所述支撑座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固定座内,在门体关闭时,支撑座抵接于门体底部,以使门体所受外力由固定座传递至第二撑脚。
CN202123204877.7U 2021-12-17 2021-12-17 制冷设备 Active CN217275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4877.7U CN217275086U (zh) 2021-12-17 2021-12-17 制冷设备
PCT/CN2022/138670 WO2023109808A1 (zh) 2021-12-17 2022-12-13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4877.7U CN217275086U (zh) 2021-12-17 2021-12-17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5086U true CN217275086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8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04877.7U Active CN217275086U (zh) 2021-12-17 2021-12-17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5086U (zh)
WO (1) WO202310980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809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WO2023109808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5678B2 (en) * 2005-04-22 2010-03-30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having height-adjustable door
CN102587762B (zh) * 2011-01-10 2015-07-1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铰链装置和具有该铰链装置的冰箱
CN102967109B (zh) * 2012-12-07 2014-08-1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冰箱门体下垂的结构
CN203657335U (zh) * 2013-11-12 2014-06-1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冰箱门体下垂的结构组件
CN104675247A (zh) * 2015-03-13 2015-06-03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制冷设备的下铰链结构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4727678A (zh) * 2015-03-17 2015-06-2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下铰链结构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7275085U (zh) * 2021-12-17 2022-08-23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CN217275086U (zh) * 2021-12-17 2022-08-23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809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WO2023109808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9808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75086U (zh) 制冷设备
CN217275085U (zh) 制冷设备
JP2592108B2 (ja) 背もたれ付椅子
CN102016466B (zh) 制冷设备以及用于随后连接的相关的闩锁装置结构
CN101410682B (zh) 具有高度可调的储存元件的制冷设备
US6923419B2 (en) Appliance with integrated, vertically adjustable platform
US6203101B1 (en) Office chair armrest device
US20110100053A1 (en) Refrigerating appliance
US5681016A (en) Automatic support stand for golf bag
US20020194704A1 (en) Top cover hinge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GB2379169A (en) A golf bag base
US5253752A (en) Soap dish
KR200449404Y1 (ko) 디스플레이 스탠드 장치
JP3653655B2 (ja) 椅子の座の起立回転装置
CN102818422A (zh) 冰箱
KR200167337Y1 (ko) 골프백 지지용 스탠드
CN215832251U (zh) 储物设备
CN218457863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下翻功能的隐藏式鞋凳
CN212729716U (zh) 一种水槽式清洗机
CN210441174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照明灯
CN217681163U (zh) 铰链和储物装置
CN214199335U (zh) 调节脚及冰箱
CN113932542B (zh) 用于冰箱的搁架组件及冰箱
CN220431159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货架结构
JP2515553Y2 (ja) 家具等に対するローラ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