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4763U - 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 Google Patents

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4763U
CN217274763U CN202220921562.XU CN202220921562U CN217274763U CN 217274763 U CN217274763 U CN 217274763U CN 202220921562 U CN202220921562 U CN 202220921562U CN 217274763 U CN217274763 U CN 217274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air inlet
airflow
contro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215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震康
叶春锋
朱利新
黄盛杰
张伟杰
张青威
俞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Xingshang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Xingshang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Xingshang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Xingshang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215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4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4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4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中矢量出风口结构通过将出风口壳体内部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气流扩散腔,并通过风量分配机构分配两个独立气流扩散腔的进风量,从而形成两个气流扩散腔的风量差,导流件的两个气流附壁导向面具有附壁效应(也称康达效应)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为1:1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竖直输出,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不均等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后的风向会产生一定的角度,具体角度大小根据出风量的比例决定;另一方面两个气流扩散腔还充当了两个小型的静压箱效果,气流进入后首先填充满整个腔体后在通过附壁导向面均匀出风。

Description

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换气取暖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背景技术
一方面,无论是空调、取暖器还是换气扇,其出风口的风向调节大多都是通过设在出风口上的摆叶来实现的,根据摆叶的角度来引导出风的方向,传统结构相对无新意。
另一方面,传统吊顶卫浴电器主要考虑冬季取暖需求,换气和凉霸仅作为附加功能存在,因此产品使用周期一般为11月~3月左右,利用率和性价比相对较低。受卫浴空间限制,无法安装空调,夏季浴室沐浴往往是进去一身汗,出来还是一身汗。打开浴室门洗澡一是不利隐私保护;二来空调温度低,冷热交替容易感冒生病。夏季如厕体验也一样糟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所首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矢量出风口结构,解决传统的外置摆叶进行风向调节的不美观的弊端,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进风端口,另一端开设有出风端口,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内部被隔板相互独立划分为连通所述进风端口和所述出风端口的第一气流扩散腔和第二气流扩散腔;
用于分配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相对进风量的风量分配机构,所述风量分配机构包括风量分配阀门、风量控制电机和传动齿轮组件,所述风量分配阀门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之间,所述风量控制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风量分配阀门并转动所述风量分配阀门以控制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相对进风量;以及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出风端口,所述导流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的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位于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的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风口壳体内部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气流扩散腔,并通过风量分配机构分配两个独立气流扩散腔的进风量,从而形成两个气流扩散腔的风量差,导流件的两个气流附壁导向面具有附壁效应(也称康达效应)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为1:1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竖直输出,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不均等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后的风向会产生一定的角度,具体角度大小根据出风量的比例决定;另一方面两个气流扩散腔还充当了两个小型的静压舱效果,气流进入后首先填充满整个腔体后再通过附壁导向面均匀出风,使得在较长出风口上风速差较小。
较佳的,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为面向所述出风端口外的凸面。
较佳的,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一气流导向腔;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二气流导向腔;所述第一气流导向腔和所述第二气流导向腔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
较佳的,所述风量分配阀门包括阀门板和转轴;所述阀门板通过转轴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处,所述转轴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被转动控制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
较佳的,所述传动齿轮组件包括传动齿轮和传动弧形板,所述传动弧形板边缘设置为弧形齿段,所述传动齿轮安装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的驱动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传动弧形板上,所述弧形齿段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上至少设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换气口,所述出风口上设有ptc加热模组,所述换气口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换气口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腔室,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换气口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腔室,所述机箱内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室;
第一进风机构,所述第一进风机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转换阀组件,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室内并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一进风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连通于所述出风腔室或者换气口;
第二进风机构,所述第二进风机构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转换阀组件,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进风腔室内并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二进风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连通于所述出风腔室或者换气口;
上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所述矢量出风口结构的所述进风端口设于所述出风口上;以及
主控机构,所述主控机构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主控机构至少控制连接于所述ptc加热模组、所述风量控制电机、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卫浴房间,通过第一进风机构和第二进风机构与换气口和出风腔室的组合使用可以达到多种新风功能效果。举例如下述,第一进风机构进风口连通浴室,第二进风机构进风口连通其他房间,换气口连通室外,出风腔室连通浴室,可实现:首先,第一进风机构和第二进风机构均与换气口连通,可以达到两个进风口的快速换气效果;其次,第一进风机构和第二进风机构均与出风腔室连通,PTC加热模组工作制热,浴室可以达到快速取暖的效果,同时第二进风机构的进气可以弥补过热导致的空气含氧量不足;再次,第一进风机构与出风腔室连通,PTC加热模组工作制热,第二进风机构与换气口连通,则在浴室取暖同时还可以给其他房间换气;最后,第一进风机构与换气口连通,第二进风机构与出风腔室连通,可给浴室换气,同时其他房间的空调冷气可以吹入浴室。
不限于上述举例功能,第一、二进风机构进风口连通的场所可以互换;两个进风机构可以独立或同时工作;第一、二转换阀组件可以根据功能需要独立处于任一切换状态或中间状态。
较佳的,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包括第一转换阀门、第一转轴、第一控制电机和第一齿轮组件;所述第一转换阀门通过第一转轴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一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机,所述第一控制电机控制所述第一转换阀门封挡所述第一进风腔室与所述出风腔室相连通,或者封挡所述第一进风腔室与所述换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控制电机被控制连接于所述主控机构。
较佳的,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第一弧形齿边,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机并啮合于所述第一弧形齿边。
较佳的,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包括第二转换阀门、第二转轴、第二控制电机和第二齿轮组件;所述第二转换阀门通过第二转轴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二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机,所述第二控制电机控制所述第二转换阀门封挡所述第二进风腔室与所述出风腔室相连通,或者封挡所述第二进风腔室与所述换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电机被控制连接于所述主控机构。
较佳的,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座具有第二弧形齿边,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控制电机并啮合于所述第二弧形齿边。
较佳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上设有消音,所述消音结构为蜂窝状消音孔,所述消音孔内设置消音棉。
附图说明
图1是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的一种视角立体图。
图2是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的另一种视角立体图。
图3是矢量出风口结构安装于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矢量出风口结构竖直出风效果示意图。
图6是矢量出风口结构左向出风效果示意图。
图7是矢量出风口结构右向向出风效果示意图。
图8是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第一种使用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第二种使用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第三种使用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第四种使用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除去外壳的内部结构一种视角图。
图13是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除去外壳的内部结构另一种视角图。
图14是风量分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给出以下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并将其结合到具体应用背景中。各种变型、以及在不同应用中的各种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容易显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可适用于较宽范围的实施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本文中给出的实施例,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义的范围。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阐述了许多特定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践可不必局限于这些具体细节。换言之,公知的结构和器件以框图形式示出而没有详细显示,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
请读者注意与本说明书同时提交的且对公众查阅本说明书开放的所有文件及文献,且所有这样的文件及文献的内容以参考方式并入本文。除非另有直接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包含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所揭示的所有特征皆可由用于达到相同、等效或类似目的的可替代特征来替换。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所公开的每一个特征仅是一组等效或类似特征的一个示例。
注意,在使用到的情况下,标志左、右、前、后、顶、底、正、反、顺时针和逆时针仅仅是出于方便的目的所使用的,而并不暗示任何具体的固定方向。事实上,它们被用于反映对象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或方向。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注意,在使用到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和更优地是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进行另一实施例阐述的简单起头,该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后带的内容与前述实施例的结合作为另一实施例的完整构成。在同一实施例后带的若干个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设置之间可任意组合的组成又一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实施例1:
请查阅图1~图4并结合图14,一种矢量出风口结构6,包括出风口壳体、风量分配机构和导流件;其中,所述出风口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进风端口,另一端开设有出风端口,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内部被隔板相互独立划分为连通所述进风端口和所述出风端口的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第二气流扩散腔64;风量分配机构用于分配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64相对进风量,所述风量分配机构包括风量分配阀门、风量控制电机611和传动齿轮组件,所述风量分配阀门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64之间,所述风量控制电机611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风量分配阀门并控制转动所述风量分配阀门以控制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64相对进风量;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出风端口,所述导流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63的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67和位于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64的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68,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67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68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风口壳体内部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气流扩散腔,并通过风量分配机构分配两个独立气流扩散腔的进风量,从而形成两个气流扩散腔的风量差,导流件的两个气流附壁导向面具有附壁效应(也称康达效应)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为1:1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竖直输出,当两个气流扩散腔的出风量不均等时,两股气流汇聚出风端口后的风向会产生一定的角度,具体角度大小根据出风量的比例决定;另一方面两个气流扩散腔还充当了两个小型的静压箱效果,气流进入后首先填充满整个腔体后在通过附壁导向面均匀出风。
请查阅图5,图中虚线表示气流,虚线箭头表示最后出风方向,图中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64相对进风量为1:1,出风端口竖直送风;请查阅图6,图中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64相对进风量为1:2(数值为举例说明),出风端口左向送风;请查阅图7,图中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64相对进风量为2:1(数值为举例说明),出风端口右向送风。
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67的作用是通过康达效应将气流沿着导向面进行输出,而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67和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68相对而设,二者将气流汇聚于中间位置进行输出。具体的,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67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68为面向所述出风端口外的凸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67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一气流导向腔65;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68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二气流导向腔66;所述第一气流导向腔65和所述第二气流导向腔66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较佳的,第一气流导向腔65和第二气流导向腔66相对两个气流扩散腔来说较为狭窄。以第一气流扩散腔63为例,在气流进入第一气流扩散腔63中时,狭窄的第一气流导向腔65第一时间并不能完全与进风速度等速地排出气流,所以第一气流扩散腔63形成一个“静压箱”效果,第一气流扩散腔63内部被气流填充形成均匀的静压,然后通过第一气流导向腔65稳定输出。第二气流扩散腔64原理同上。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出风口很短,因为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第二气流扩散腔64两个小型静压舱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可以做的很狭长,并且可以套上更长的矢量出风口结构,这个就满足现在消费者需要的更长更细的最终出风口,暖风覆盖面积更广,外观更美观。
风量分配阀门是通过对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第二气流扩散腔64进风量的遮挡从而实现进风量的大小分配;通俗的说,遮挡第一气流扩散腔63进风处的面积大一点则相对遮挡第二气流扩散腔64进风处的面积小一点。由于第一气流扩散腔63和第二气流扩散腔64进风量的分配比不同,则形成不同的风向。
具体的,请参阅图14,风量分配阀门包括阀门板61和转轴62;所述阀门板61通过转轴62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处,所述转轴62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被转动控制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6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组件包括传动齿轮612和传动弧形板613,所述传动弧形板613边缘设置为弧形齿段,所述传动齿轮612安装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611的驱动轴,所述转轴62设于所述传动弧形板613上,所述弧形齿段与所述传动齿轮612啮合。风量控制电机611被通信控制于主控机构。而主控机构为电器领域的常规集成系统,包括集成电路板和与其他元器件的通信模块等,集成电路板外接电源和开关控制接口8,风量控制电机611等需供电和通信的元器件连接于集成电路板并被外接电源线7供电,此为电器领域的常规技术故不做多余赘述。
需要表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矢量出风结构,其可以被应用于任何新风设备或者空调设备等,在此不以为限制。
实施例2:
请查阅图1~图4并结合图8~图13,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包括机箱1、第一进风机构、第二进风机构、矢量出风口结构和主控机构;其中,所述机箱1上至少设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和换气口13,所述出风口上设有ptc加热模组15,所述换气口13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2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换气口13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腔室22,所述第二进风口12与所述换气口13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腔室32,所述机箱1内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室14;所述第一进风机构包括第一风机21和第一转换阀组件,所述第一风机21设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室22内并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11,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设于所述换气口13处,所述第一进风腔室22通过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连通于所述出风腔室14或者换气口13;所述第二进风机构包括第二风机31和第二转换阀组件,所述第二风机31设于所述第二进风腔室32内并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12,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设于所述换气口13处,所述第二进风腔室32通过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连通于所述出风腔室14或者换气口13;所述矢量出风口结构6的所述进风端口设于所述出风口上;所述主控机构设于所述机箱1内,所述主控机构至少控制连接于所述ptc加热模组15、所述风量控制电机611、所述第一风机21和所述第二风机31。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卫浴房间,通过第一进风机构和第二进风机构与换气口13和出风腔室14的组合使用可以达到多种新风功能效果;首先第一进风机构和第二进风机构均与换气口13连通,可以达到两个进风口的快速换气效果,同时两个进风口可以分别连通浴室或者其他房间;其次第一进风机构和第二进风机构均与出风腔室14连通,同时两个进风口可以分别连通浴室或者其他房间,可以达到快速制暖(ptc加热模组15工作)或者吹风(ptc加热模组15不工作)的效果;再次第一进风机构与换气口13连通,第二进风机构与出风腔室14连通,在制暖的同时还可以换气,第一进风机构可以连通其他房间给其他房间换气,也可以第二进风机构连通其他房间,其他房间的空调冷气可以吹入浴室。
第一转换阀组件的作用是控制第一风机21的气流进入出风腔室14(即出风口)或者换气口13。具体的,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包括第一转换阀门24、第一转轴23、第一控制电机26和第一齿轮组件;所述第一转换阀门24通过第一转轴23设于所述换气口13处,所述第一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3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机26,所述第一控制电机26控制所述第一转换阀门24封挡所述第一进风腔室22与所述出风腔室14相连通,或者封挡所述第一进风腔室22与所述换气口13相连通。具体的,当第一转换阀门24挡在第一进风腔室22与换气口13之间时,第一风机21的气流进入出风腔室14从出风口进入矢量出风口结构6;当第一转换阀门24挡在第一进风腔室22与出风腔室14之间时,第一风机21的气流进入换气口13后排出。其中,第一控制电机26被控制连接于所述主控机构。
较佳的,请结合图12和图13,图12和图13是去除了机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底座25和第一齿轮27,所述第一转轴23设于所述第一底座25上,所述第一底座25具有第一弧形齿边251,所述第一齿轮27安装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机26并啮合于所述第一弧形齿边251。通过控制第一底座25的转动实现第一转换阀门24的转动,进而实现上述封挡作用。优选的,第一底座25为一圆盘,所述第一弧形齿边251为设于所述圆盘边缘的圆形齿边;所述第一转换阀门24为半圆柱板,位于圆盘上的板体部分用于封挡出风腔室或者换气口,空置区域用来连通第一进风腔室22与出风腔室14,或者连通第一进风腔室22与换气口13。
同理于上,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包括第二转换阀门34、第二转轴33、第二控制电机36和第二齿轮组件;所述第二转换阀门34通过第二转轴33设于所述换气口13处,所述第二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33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机36,所述第二控制电机36控制所述第二转换阀门34封挡所述第二进风腔室32与所述出风腔室14相连通,或者封挡所述第二进风腔室32与所述换气口13相连通;其中,第二控制电机36被控制连接于所述主控机构。
具体的,当第二转换阀门34挡在第二进风腔室32与换气口13之间时,第二风机31的气流进入出风腔室14从出风口进入矢量出风口结构6;当第二转换阀门34挡在第二进风腔室32与出风腔室14之间时,第二风机31的气流进入换气口13后排出。
较佳的,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底座35和第二齿轮37,所述第二转轴33设于所述第二底座35上,所述第二底座35具有第二弧形齿边351,所述第二齿轮37安装于所述第二控制电机36并啮合于所述第二弧形齿边351。通过控制第二底座35的转动实现第二转换阀门34的转动,进而实现上述封挡作用。优选的,第二底座35为一圆盘,所述第二弧形齿边351为设于所述圆盘边缘的圆形齿边;所述第二转换阀门34为半圆柱板,位于圆盘上的板体部分用于封挡出风腔室或者换气口,空置区域用来连通第二进风腔室32与出风腔室14,或者连通第二进风腔室32与换气口13。
请参阅图1,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上还设有消音结构,该消音结构为蜂窝状消音孔19,对气流起到整流作用,并且可以在消音孔19内设置适量的消音棉。
请参阅图8~图11,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功能展示:
1、夏季沐浴
请参阅图9和图10,第一进风口11与室内其它空间相连接,如客厅、过道、主卧等。采用空气外循环制冷,将室内其它空间中制冷效果更佳的中央空调(或空调柜机)冷空气抽入本实用新型主机内,从出风口适当的风速排出,从而起到温和的浴室降温效果,同时矢量出风口结构6可以调整风流角度,吹出“非直吹出风”避免身体受寒,可以充分利用家中已有空调制冷功能,耗电量少更节约,30~40W左右的额定功率享受空调的制冷效果;
2、夏季如厕
请参阅图10,在“夏季沐浴”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开启第二风机31的换气功能,将第二进风口12与卫浴空间相连,在给卫浴空间降温的同时,可避免因卫浴空间正气压而把异味气体挤压排到室内其它空间,也可将异味气体直接排出到室外(换气口连通室外),一举两得。
3、请参阅图8和图11,室内新风换气功能,由于第一进风口11与室内其它空间相连接,可将这些环境中的混浊空气直接通过第一风机21的换气功能排出室外,特别适合开窗不便的雨季和冬季室内通风换气需求,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开启本功能时,整个室内环境处于负压状态,室外新鲜空气从门缝、窗缝等缝隙挤压进入室内,在大气环境质量较高、无过滤需求的区域,可跨界取代新风系统;
4、冬季双倍取暖
暖风功能时,请参阅图9,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31同时工作,提供双倍风量。同时第一风机21是连通其他房间,于卫浴空间来说是外循环送风,可以从室内其它空间补充新鲜氧气,浴室内不至于缺氧;第二风机31是卫浴空间内循环送风,热空气循环加热,保证浴室内温度持续提高。
以上只例举了四种功能模式,还可以通过其他任意组合进行送风功能。
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变化。因而,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宗旨的前提下,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Claims (11)

1.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进风端口,另一端开设有出风端口,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内部被隔板相互独立划分为连通所述进风端口和所述出风端口的第一气流扩散腔和第二气流扩散腔;
用于分配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相对进风量的风量分配机构,所述风量分配机构包括风量分配阀门、风量控制电机和传动齿轮组件,所述风量分配阀门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之间,所述风量控制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风量分配阀门并转动所述风量分配阀门以控制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和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相对进风量;以及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出风端口,所述导流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气流扩散腔的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位于所述第二气流扩散腔的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和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为面向所述出风端口外的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附壁导向面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一气流导向腔;所述第二气流附壁导向面与所述出风口壳体之间具有第二气流导向腔;所述第一气流导向腔和所述第二气流导向腔的气流导向汇聚于所述出风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分配阀门包括阀门板和转轴;所述阀门板通过转轴设于所述进风端口处,所述转轴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被转动控制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件包括传动齿轮和传动弧形板,所述传动弧形板边缘设置为弧形齿段,所述传动齿轮安装于所述风量控制电机的驱动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传动弧形板上,所述弧形齿段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6.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上至少设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换气口,所述出风口上设有ptc加热模组,所述换气口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换气口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腔室,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换气口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腔室,所述机箱内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室;
第一进风机构,所述第一进风机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转换阀组件,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进风腔室内并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一进风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连通于所述出风腔室或者换气口;
第二进风机构,所述第二进风机构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转换阀组件,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进风腔室内并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二进风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连通于所述出风腔室或者换气口;
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矢量出风口结构,所述矢量出风口结构的所述进风端口设于所述出风口上;以及
主控机构,所述主控机构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主控机构至少控制连接于所述ptc加热模组、所述风量控制电机、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阀组件包括第一转换阀门、第一转轴、第一控制电机和第一齿轮组件;所述第一转换阀门通过第一转轴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一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机,所述第一控制电机控制所述第一转换阀门封挡所述第一进风腔室与所述出风腔室相连通,或者封挡所述第一进风腔室与所述换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控制电机被控制连接于所述主控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第一弧形齿边,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控制电机并啮合于所述第一弧形齿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阀组件包括第二转换阀门、第二转轴、第二控制电机和第二齿轮组件;所述第二转换阀门通过第二转轴设于所述换气口处,所述第二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机,所述第二控制电机控制所述第二转换阀门封挡所述第二进风腔室与所述出风腔室相连通,或者封挡所述第二进风腔室与所述换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电机被控制连接于所述主控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座具有第二弧形齿边,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控制电机并啮合于所述第二弧形齿边。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上设有消音结构,所述消音结构为蜂窝状消音孔,所述消音孔内设置消音棉。
CN202220921562.XU 2022-04-20 2022-04-20 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Active CN217274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1562.XU CN217274763U (zh) 2022-04-20 2022-04-20 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1562.XU CN217274763U (zh) 2022-04-20 2022-04-20 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4763U true CN217274763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21562.XU Active CN217274763U (zh) 2022-04-20 2022-04-20 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4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892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6765847B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201129802Y (zh) 一种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互换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AU2002335534B2 (en) Ventilator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7274763U (zh) 矢量出风口结构和双涡轮增压线型新风冷暖空调
CN112378064B (zh) 风道结构、控制方法及空调柜机
CN21251147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118388B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21012842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320321U (zh) 悬角空调器
CN208025676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17952620U (zh) 线型出风口结构和双核涡旋中置风幕线型冷暖空调
CN218511061U (zh) 线型固定扩散出风口结构和线型固定扩散出风冷暖空调
CN219063589U (zh) 线型可变出风口结构和线型可变出风冷暖空调
CN216589195U (zh) 凉霸
CN220958629U (zh)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CN219713456U (zh) 取暖设备
CN220061915U (zh) 用于岗亭的空调器
CN110594921A (zh) 智能型冷热风机
CN220506981U (zh) 墙角空调室内机、柜式空调室内机及墙角空调器
CN21014164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522431U (zh) 一种静压涡轮风暖换气机
CN220506982U (zh) 墙角空调室内机及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910323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20506980U (zh) 墙角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