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4590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4590U
CN217274590U CN202220236336.8U CN202220236336U CN217274590U CN 217274590 U CN217274590 U CN 217274590U CN 202220236336 U CN202220236336 U CN 202220236336U CN 217274590 U CN217274590 U CN 217274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flow path
air conditioner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63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月淦
徐守澄
穆智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63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4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4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4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主机,空调主机包括:第一机壳,第一机壳内设有蓄能介质;第一风机;蓄能系统,蓄能系统具有压缩机、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放能系统,放能系统包括循环泵和放能流路,循环泵运行时放能系统适于将蓄能介质的能量循环至放能流路;风道调节组件,风道调节组件用于控制第二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由此,通过蓄能系统与风道调节组件配合以使蓄能介质预先蓄能、且放能系统与风道调节组件配合以使蓄能介质将积蓄的能量释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放能系统和蓄能系统替换了空调器的换热组件,可以减少墙壁上连通孔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空调器的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安装于厨房的空调器包括需要实时制冷,为了增大换热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需要增大空调器的体积,从而造成空调器安装困难。并且,在安装空调器的过程中,装配人员需要在用户家中的墙壁上打多个连通孔,空气管路穿过连通孔后将空调器与外界环境连通,空调器的换热组件通过多个空气管路与外界换热。由于现有的空调器在墙壁上设置连通孔的数量较多,会增加空调器的安装时间,从而降低了空调器的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使用蓄能系统和放能系统替换了现有空调器中的换热组件,空调器无需设置体积更大的换热组件,从而可以缩小空调器的体积,且该空调器可以减少墙壁上连通孔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空调器的安装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空调主机,所述空调主机包括:第一机壳,所述第一机壳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且所述第一机壳内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机壳内设有蓄能介质;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具有第一风机出口和第二风机出口,所述第一风机出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出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蓄能系统,所述蓄能系统具有压缩机、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压缩机、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连通形成冷媒循环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与所述蓄能介质热交换,所述第二冷媒流路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放能系统,所述放能系统包括循环泵和放能流路,所述放能流路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循环泵运行时所述放能系统适于将所述蓄能介质的能量循环至所述放能流路;风道调节组件,所述风道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蓄能系统与风道调节组件配合以使蓄能介质预先蓄能、且放能系统与风道调节组件配合以使将蓄能介质积蓄的能量释放,与现有技术相比,空调器无需设置体积更大的换热组件,且可以减少墙壁上连通孔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空调器的安装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风道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遮挡板,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遮挡板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设有第一传动部、所述遮挡板设有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传动配合驱动所述遮挡板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部为齿轮和齿条中的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部为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中的另一个,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放能系统还包括载冷剂流路,所述循环泵、所述放能流路和所述载冷剂流路连通形成取能流动回路,所述载冷剂流路与所述蓄能介质热交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空调主机还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浸泡于所述蓄能介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有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或所述载冷剂流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空调主机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内且设有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和/或所述放能流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空调器还包括:出风系统,所述出风系统包括第二机壳,所述第二机壳内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第二机壳设有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三出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四出风口均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风道的前侧壁设有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四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四出风口在所述第二机壳的高度方向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出风口设有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导风板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四出风口设有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第二导风板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二导风板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四出风口,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设有多个第一导风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同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在所述第二机壳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导风板设有多个第二导风叶片,多个所述第二导风叶片设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同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在所述第二机壳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空调器还包括:排热管,所述排热管设于所述第一机壳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对应,所述第二出风口适于与所述排热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排热管与所述机壳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适于连通所述排热管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空调器还包括:排烟装置,所述排烟装置用于将室内烟气排放至室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排烟装置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三壳体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三壳体设于所述第一机壳的下侧,所述第三壳体设有第一进烟口和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三壳体限定出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烟口和所述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三风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排烟装置还包括: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限定出吸烟通道,所述第四壳体设有第二进烟口和第二排烟口,所述吸烟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排烟口和所述第一进烟口,所述第二排烟口与所述第一进烟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安装于厨房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安装于厨房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主机与排热管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主机与排热管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主机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系统的正视图;
图9是图8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系统的右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系统的左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机壳的正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机壳的俯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机壳去除翻板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空调主机200;出风系统300;
第一机壳10;第一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第二出风口103;第一风道104;
第一风机20;压缩机30;
风道调节组件50;第一驱动件501;遮挡板502;第一传动部503;第二传动部504;
第一换热器601;第二换热器602;
第二机壳70;第二风道701;第二进风口702;第三出风口703;第四出风口704;
第一导风组件80;第一导风板801;第二驱动件802;第一导风叶片803;第四驱动件804;
第二导风组件90;第二导风板901;第三驱动件902;第二导风叶片903;第五驱动件904;
排热管110;连接管111;
第四壳体120;吸烟通道121;第二进烟口122;第二排烟口123;
翻板组件130;翻板131;转动驱动件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其中,空调器100 可以安装于厨房,也就是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100可以作为一种厨房空调使用,如图1、图2所示,下面以空调器100安装于厨房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100包括:空调主机200,空调主机200可以安装于厨房的吊顶之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厨房没有安装吊顶时,空调主机200也可以安装于厨房的顶壁上。其中空调主机200包括:第一机壳10、第一风机20、蓄能系统、放能系统、风道调节组件50。
第一机壳10,第一机壳10设有第一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且第一机壳10内限定出第一风道104,第一风道104与第一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 均连通,且第一机壳10内设置有蓄能介质,室内空气可以从第一进风口101进入第一风道104,第一出风口102可以与第一进风口101间隔开设置,进入第一风道104的空气可以选择性地朝向第一出风口102或第二出风口103流动。
第一风机20设置于第一风道104内且具有第一风机20出口和第二风机出口,第一风机20出口与第二出风口103连通,第二风机出口与第一出风口102连通,第一风机 20可以将进入第一风道104的空气压缩后从第一风机20出口和第二风机出口排出。通过将第一风机20出口与第二出风口103连通,第一风机20可以将空气抽吸入第一风道 104内,且第一风机20可以将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一风机20出口、第二出风口103排出至空调主机200外,第二出风口103可以与外界环境连通,也就是说,空调主机200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03将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环境。
对应地,通过将第二风机出口与第一出风口102连通,第一风机20可以将空气抽吸入第一风道104内,且第一风机20可以将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二风机出口、第一出风口102排出至空调主机200外,第一出风口102可以与室内环境连通,也就是说,空调主机200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02将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内环境。
进一步地,风道调节组件50用于控制第二出风口103打开或关闭,且风道调节组件50用于控制第一出风口102关闭或打开。具体而言,风道调节组件50可以选择性地遮挡第二出风口103与第一风机20出口之间的风道,且风道调节组件50可以选择性地遮挡第一出风口102与第二风机出口之间的风道。当风道调节组件50遮挡第二出风口103 与第一风机20出口之间的风道、且风道调节组件50不遮挡第二出风口103与第一风机 20出口之间的风道时,第二出风口103被关闭,且第一出风口102被打开,第一风道 104内的空气不能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流动至室外环境,且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流动至室内环境。
当风道调节组件50不遮挡第二出风口103与第一风机20出口之间的风道、且风道调节组件50遮挡第二出风口103与第一风机20出口之间的风道时,第二出风口103被打开,且第一出风口102被关闭,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不能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流动至室内环境,且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流动至室外环境。
并且,蓄能系统具有压缩机30、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压缩机30、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连通形成冷媒循环流路,冷媒循环流路可以为闭环回路,且冷媒循环流路中可以充入冷媒,第一冷媒流路与蓄能介质热交换,第二冷媒流路设置于第一风道104内,第二冷媒流路可以与进入第一风道104中的空气热交换,第一风道104中空气的能量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冷媒流路、第一冷媒流路内的冷媒传递至蓄能介质中,蓄能介质可以存储能量,蓄能系统可以将热量导入或者导出蓄能介质,从而可以使蓄能介质升温或者降温。需要说明的是,能量可以包括热量或者冷量。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蓄能介质可以为水,水的价格低廉,且水具有良好的蓄能能力,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蓄能介质中还可以加入由高热容材料制成的蓄能结构,蓄能介质与第一冷媒流路完成热交换后,蓄能介质可以与蓄能结构之间热交换,通过在蓄能介质中加入蓄能结构,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空调器100的蓄能容量。
空调器100可以设置有蓄能模式,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蓄能模式可以包括蓄热模式和蓄冷模式,当用户不使用空调器100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时,空调器100可以自动运行在蓄能模式。在蓄能模式,风道调节组件50将第二出风口103打开,且风道调节组件50将第一出风口102关闭,空气可以从第一进风口101 进入第一风道104,进入第一风道104的空气可以与第二冷媒流路换热,蓄能介质可以蓄能,换热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风机20从第二出风口103流动至室外环境,且换热后的空气不能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流动至室内环境,从而可以避免换热后的空气影响室内环境的温度。通过蓄能系统与风道调节组件50配合,在不影响室内环境温度的情况下,可以使蓄能系统高效蓄能。
由此,在蓄冷模式,蓄能系统运行且蓄能介质蓄能,第一风机20可以将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01抽吸入第一风道104内,空气在第一风道104内与第二冷媒流路换热,压缩机30驱动冷媒在蓄能系统中流动。从压缩机30排出的冷媒先排入到第二冷媒流路内进行冷凝散热,然后从第二冷媒流路流出的冷媒经过节流元件的节流降压后排入到第一冷媒流路内,从第一冷媒流路排出的冷媒流回到压缩机30内,完成制冷循环。第二冷媒流路的温度高于从第一进风口101抽吸入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温度,也就是说,第二冷媒流路可以加热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第一冷媒流路可以对蓄能介质制冷,加热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排出到室内,空调器100在蓄冷模式下不影响室内空气温度。
在蓄热模式,制热系统运行且蓄能介质蓄能,第一风机20可以将空气从第一进风口 101抽吸入第一风道104内,空气在第一风道104内与第二冷媒流路换热,压缩机30 驱动冷媒在蓄能系统中流动,从压缩机3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先排入到第一冷媒流路内,然后从第一冷媒流路流出的冷媒经过节流元件的节流降压后排入到第二冷媒流路内进行蒸发吸热,从第二冷媒流路排出的冷媒流回到压缩机30内,完成制热循环。即第二冷媒流路的温度低于从第一进风口101抽吸入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温度,也就是说,第二冷媒流路可以制冷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第一冷媒流路可以对蓄能介质制热,制冷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排出到室内,空调器100在蓄热模式下不影响室内空气温度。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空调器100还可以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以为加热棒等,加热棒可以伸入蓄能介质内加热蓄能介质,蓄能介质加热后升温蓄能,并且,当空调器100设置有加热装置、且空调器100工作在蓄热模式时,空调器100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0不工作,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用户不使用空调器100调节室内温度时空调器 100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放能系统包括循环泵和放能流路,放能流路设置于第一风道104内,循环泵运行时放能系统适于将蓄能介质的能量循环至放能流路。放能流路和循环泵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载冷剂流路,循环泵、载冷剂流路和放能流路连通可以形成取能流动回路,蓄能介质可以与载冷剂流路热交换。具体而言,取能流动回路中流通有放能介质,循环泵可以驱动放能介质在循环泵、载冷剂流路和放能流路之间循环流动,载冷剂流路内的放能介质与蓄能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放能介质流到放能流路内以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放能介质可以为乙二醇等凝固点较低的液体,或者放能介质也可以为沸点较高的液体。
循环泵启动使得放能介质直接流入或者流出放能流路,从而利用放能流路内的放能介质与第一风道104内的空气直接进行换热。在下面的描述中,均以放能系统中流通的为放能介质、蓄能系统中流通的为冷媒为例进行说明。
空调器100可以设置有放能模式,当用户使用空调器100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时,空调器100可以运行在放能模式。在放能模式,风道调节组件50将第一出风口102打开,且风道调节组件50将第二出风口103关闭,循环泵运行,放能系统被构造成将蓄能介质的能量(冷量或热量)循环至放能流路。第一风机20可以将空气从第一进风口 101抽吸入第一风道104内,空气在风道内与放能流路换热,循环泵驱动放能介质在放能系统中流动,流入到放能流路内的放能介质可以将蓄能介质的热量或者冷量与空气进行换热,以加热或者制冷放能流路处的空气,加热或者制冷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排出到室内环境中,以提高或者降低室内温度。通过放能系统与风道调节组件50 配合,可以避免蓄能介质内存储的能量通过换热后的空气逸散至室外环境,从而可以提高蓄能介质内能量的利用率。
由此,通过蓄能系统与风道调节组件50配合以使蓄能介质预先蓄能、且放能系统与风道调节组件50配合以使蓄能介质将积蓄的能量释放,与现有技术相比,空调器100 无需设置体积过大的换热组件,可以有效地缩小空调器100的体积,可以使空调器100 的结构更紧凑,从而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安装难度。并且,厨房的墙壁上只需要设置有一个连通孔,连通孔用于使第二出风口103与外界环境连通,从而可以减少墙壁上连通孔的数量,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空调器100的安装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风道调节组件5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件501和遮挡板502,第一驱动件501用于驱动遮挡板502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 103。优选地,第一驱动件501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可以与遮挡板502 传动连接。遮挡板502可以在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之间滑动。
驱动电机可以正转以驱动遮挡板502从第一出风口102滑动至第二出风口103,遮挡板502位于第二出风口103时可以遮挡第二出风口103,且可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02,遮挡板502可以阻挡空气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流动至室外环境。在空调器100处于放能模式时,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501驱动遮挡板502遮挡第二出风口103,可以减少蓄能介质内存储的能量通过换热后的空气逸散至室外环境,从而可以提高蓄能介质内能量的利用率。
并且,驱动电机可以反转以驱动遮挡板502从第二出风口103滑动至第一出风口102,遮挡板502位于第一出风口102时可以打开第二出风口103,且可以关闭第一出风口102,遮挡板502可以阻挡空气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流动至室外环境。在空调器100 处于蓄能模式时,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501驱动遮挡板502遮挡第一出风口102,在不影响室内环境温度的情况下,可以使蓄能系统高效蓄能。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的正转方向和反转方向仅代表相反的两个方向,驱动电机的具体的转动方向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驱动件501可以设置有第一传动部503,遮挡板502可以设置有第二传动部504,第一传动部503可以与第二传动部504 传动连接,驱动电机产生的动力可以依次通过第一传动部503、第二传动部504传递至遮挡板502,第一驱动件501通过第一传动部503和第二传动部504传动配合驱动遮挡板502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0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驱动件501可以固定于第一机壳10,通过在第一驱动件501与遮挡板502之间设置第一传动部503和第二传动部504,可以保证遮挡板502能够相对第一驱动件501,且能够保证第一驱动件501 相对第一机壳10静止,从而可以使空调器100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传动部503可以为齿轮和齿条中的一个,第二传动部504可以为齿轮和齿条中的另一个,齿轮可以和齿条啮合。也就是说,第一传动部503 可以为齿轮、且第二传动部504可以为齿条,或者第一传动部503可以为齿条,且第二传动部504可以为齿轮。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传动部503可以为齿轮、且第二传动部504可以为齿条,齿轮可以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可以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和齿条啮合,驱动电机产生的动力可以通过齿轮和齿条之间的啮合齿部传递至遮挡板502,动力可以驱动遮挡板502移动。通过将第一驱动件501与遮挡板502之间的传动方式构造为齿轮齿条啮合的方式,可以提高遮挡板502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遮挡板502遮挡第一出风口102、第二出风口103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空调主机200还可以包括:第一换热器601,第一换热器601浸泡于蓄能介质,第一换热器601可以有第一冷媒流路和/或载冷剂流路。也就是说,第一换热器601可以设置有第一冷媒流路,或者第一换热器601 可以设置有载冷剂流路,或者第一换热器601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一冷媒流路和载冷剂流路。优选地,第一换热器601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一冷媒流路和载冷剂流路,可以理解为,第一冷媒流路和载冷剂流路可以集成在同一部件上,如此设置可以减小第一冷媒流路和载冷剂流路在空调器100中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使空调器100的结构更紧凑,进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小空调器100的体积大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601包括:换热组,换热组设置为多排,每排换热组可以包括:端部连接管111、多个翅片和多根换热管。每排换热组中的多个翅片沿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叠放设置,进一步地,每排换热组中的多个翅片沿换热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叠放设置,每排换热组中的每个换热管插设于多个翅片,也就是说,每个换热管同时穿过多个翅片,翅片可以与换热管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每排换热组中的多个换热管相互平行。其中每排换热组的多根换热管中的一部分换热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连接管111连通以限定出第一冷媒流路,每排换热组的多根换热管中的另一部分换热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连接管111连通以限定出载冷剂流路,多排换热组的第一冷媒流路连通,多排换热组的载冷剂流路连通。进一步地,多排换热组可以依次并排设置,相邻两排换热组中的第一冷媒流路连通,相邻两排换热组中的载冷剂流路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每排换热组的多个翅片和多根换热管的设置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需设置,通过将每排换热组的多根换热管中的一部分换热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连接管111连通以限定出第一冷媒流路、每排换热组的多根换热管中的另一部分换热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连接管111连通以限定出载冷剂流路,能够将第一冷媒流路和载冷剂流路集成在同一个换热组上,在载冷剂流路与蓄能介质换热、或者第一冷媒流路与蓄能介质换热时,换热组均可以与蓄能介质换热,可以提升第一换热器601换热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将多排换热组的第一冷媒流路连通且将多排换热组的载冷剂流路连通,在第一冷媒流路与蓄能介质换热、或者载冷剂流路与蓄能介质换热时,翅片均可用于换热,避免了翅片面积浪费,多排换热组能够同时与蓄能介质换热,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冷媒流路换热效率。
并且,第一冷媒流路与蓄能介质换热时,能够使第一换热器601与蓄能介质换热均匀,可以减小蓄能介质的各区域温差,载冷剂流路与蓄能介质换热时,载冷剂流路能够与蓄能介质的各区域均匀换热,避免造成能源浪费,例如:在蓄冷时,蓄能介质冻结后,能够避免蓄能介质出现局部过冷,即蓄能介质不同区域温差较大,可以提升蓄冷效率,在用冷时,多排换热组同时与蓄能介质换热,能够使蓄能介质的各区域的冷量得到充分利用,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同理,在蓄热时,蓄能介质被加热后,能够避免蓄能介质出现局部过热,即蓄能介质不同区域温差较大,可以提升蓄热效率,在用热时,多排换热组同时与蓄能介质换热,能够使蓄能介质的各区域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空调主机200还可以包括:第二换热器602,第二换热器602可以设置于风道内,且第二换热器602可以设置有第二冷媒流路和/或放能流路。也就是说,第二换热器602可以设置有第二冷媒流路,或者第二换热器602可以设置有放能流路,或者第二换热器602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二冷媒流路和放能流路。优选地,第二换热器602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二冷媒流路和放能流路,可以理解为,第二冷媒流路和放能流路可以集成在同一部件上,如此设置可以减小第二冷媒流路和放能流路在空调器100中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使空调器100的结构更紧凑,进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小空调器100的体积大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602可以包括:端部连接管111、多个翅片和多根换热管。第二换热器602中的多个翅片沿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叠放设置,进一步地,第二换热器602中的多个翅片沿换热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叠放设置,第二换热器602中的每个换热管插设于多个翅片,也就是说,每个换热管同时穿过多个翅片,翅片可以与换热管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第二换热器602中的多个换热管相互平行。其中第二换热器602的多根换热管中的一部分换热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连接管111连通以限定出第二冷媒流路,第二换热器602的多根换热管中的另一部分换热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连接管111连通以限定出放能流路,第二换热器602的第二冷媒流路连通,第二换热器602的放能流路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换热器602的多个翅片和多根换热管的设置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需设置,通过将第二换热器602的多根换热管中的一部分换热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连接管111连通以限定出第二冷媒流路、第二换热器602的多根换热管中的另一部分换热管的端部通过端部连接管111连通以限定出放能流路,能够将第二冷媒流路和放能流路集成在同一部件上,在放能流路与空气换热、或者第二冷媒流路与空气换热时,第二换热器602均可以与蓄能介质换热,可以有效地提升第二冷媒流路与空气之间、放能流路与空气之间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以提升第二换热器602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图11所示,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出风系统300,出风系统300可以包括第二机壳70,第二机壳70可以在空调器1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空调器100的高度方向可以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并且,出风系统 300可以设置于空调主机200的下侧,空调主机200与出风系统300之间可以通过厨房吊顶间隔开,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使空调器100充分利用厨房内的空间,出风系统300可以嵌入厨房的顶部柜橱中,厨房的顶部柜橱可以遮挡第二机壳70的部分结构,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对空调器100的审美需求。
第二机壳70内可以限定出第二风道701,第二机壳70可以设置有第二进风口702、第三出风口703和第四出风口704,第二进风口702、第三出风口703和第四出风口704 均与第二风道701连通。其中,第二进风口702可以与第一出风口102连通,在放能模式,第一风机20可以将第一风道104中换热后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二进风口702、第一出风口102排入第二风道701中,且第二风道701内的空气可以分流流动至第三出风口703 和第四出风口704,空气可以通过第三出风口703、第四出风口704流动至室内环境。
进一步地,第三出风口703、第四出风口704均可以靠近用户设置,即出风系统300可以使空调器100的吹风位置更靠近用户。当用户使用灶台进行烹饪时,第三出风口 703、第四出风口704中至少一个可以朝向用户吹风,空调器100可以调节用户周围环境的温度,从而可以提高厨房内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第二风道701的前侧壁可以设置有第三出风口703和第四出风口704,也就是说,第三出风口703和第四出风口704 可以设置于第二机壳70的同一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风道701的前后方向可以指图7 中的前后方向,通过将第三出风口703和第四出风口704设置于第二风道701的前侧壁,空调器100可以朝向空调器100的前方吹风,可以避免厨房的顶部柜橱遮挡第三出风口 703和第四出风口704,从而可以保证空调器100能够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7、图8所示,第三出风口703和第四出风口704在第二机壳70的高度方向间隔开,第二机壳70的高度方向可以指图1中上下方向。第三出风口703和第四出风口704中的一个可以朝向用户吹风以调节用户周围环境的温度,第三出风口703和第四出风口704中的另外一个可以朝向厨房内吹风以实现厨房的全域调温。优选地,第三出风口703可以朝向厨房内吹风、且第四出风口704可以朝向用户吹风,通过第三出风口703、第四出风口704配合,在保证用户周围环境的温度更适宜的同时,可以提高厨房整体的舒适度,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产品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1所示,第三出风口703可以设置有第一导风组件80,第一导风组件80可以包括第一导风板801和第二驱动件802,第一导风板801可枢转地安装于第三出风口703,第二驱动件802用于驱动第一导风板801转动。具体而言,在第二机壳70的宽度方向,第一导风板801的端部和第三出风口703 的内壁中的一个可以设置有枢转轴,第一导风板801的端部和第三出风口703的内壁中的另外一个可以设置有枢转孔,也就是说,第一导风板801的端部可以设置有枢转轴、且第三出风口703的内壁可以设置有枢转孔,或者第一导风板801的端部可以设置有枢转孔、且第三出风口703的内壁可以设置有枢转轴。枢转轴可以伸入枢转孔内,第一导风板801可以绕枢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当第一导风板801转动至遮挡第三出风口703时,第一导风板801可以关闭第三出风口703,第二风道701内的空气不能通过第三出风口703进入室内环境中。当第一导风板801转动至不遮挡第三出风口703时,第一导风板801可以打开第三出风口703,第二风道701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三出风口703进入室内环境中,并且,从第三出风口 703吹出的空气可以沿着第一导风板801的表面流动,第一导风板801可以对从第三出风口703吹出的空气进行导向,可以使第三出风口703吹出的空气对厨房全域调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二驱动件802可以为驱动电机,第二驱动件802可以设置于第二机壳70的外侧,且在第一导风板801的转动轴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可以穿过第二机壳70的侧壁后与第一导风板801的端部连接,第二驱动件802 可以驱动第一导风板801绕枢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一导风板801关闭第三出风口703、或对第三出风口703吹出的空气进行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1所示,第四出风口704可以设置有第二导风组件90,第二导风组件90可以包括第二导风板901和第三驱动件902,第二导风板901可枢转地安装于第四出风口704,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导风板901转动。具体而言,在第二机壳70的宽度方向,第二导风板901的端部和第四出风口704的内壁中的一个可以设置有枢转轴,第二导风板901的端部和第四出风口704的内壁中的另外一个可以设置有枢转孔,也就是说,第二导风板901的端部可以设置有枢转轴、且第四出风口704的内壁可以设置有枢转孔,或者第二导风板901的端部可以设置有枢转孔、且第四出风口704的内壁可以设置有枢转轴。枢转轴可以伸入枢转孔内,第二导风板901 可以绕枢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当第二导风板901转动至遮挡第四出风口704时,第二导风板901可以关闭第四出风口704,第二风道701内的空气不能通过第四出风口704进入室内环境中。当第二导风板901转动至不遮挡第四出风口704时,第二导风板901可以打开第四出风口704,第二风道701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四出风口704进入室内环境中,并且,从第四出风口 704吹出的空气可以沿着第二导风板901的表面流动,第二导风板901可以对从第四出风口704吹出的空气进行导向,可以使第四出风口704吹出的空气调节用户周围环境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三驱动件902可以为驱动电机,第三驱动件902可以设置于第二机壳70的外侧,在空调器100的高度方向,第三驱动件902可以与第二驱动件802间隔开设置。并且,在第二导风板901的转动轴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可以穿过第二机壳70的侧壁后与第二导风板901的端部连接,第三驱动件902 可以驱动第二导风板901绕枢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二导风板901关闭第四出风口704、或对第四出风口704吹出的空气进行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导风板801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叶片803,多个第一导风叶片803可以设置于第一导风板801的同一侧,例如如图 9所示,当第一导风板801遮挡第三出风口703时,多个第一导风叶片803均可以设置于第一导风板801的靠近第二机壳70内部的端面上,且多个第一导风叶片803在第二机壳70的宽度方向(即图1中的左右方向)依次间隔开设置。其中,多个第一导风叶片803均枢转安装于第一导风板801,当第二风道701内的空气从第三出风口703流动至室内环境中时,空气可以沿着第一导风叶片803的表面流动,第一导风叶片803可以对空气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导风叶片803均可以与第四驱动件804连接,第四驱动件804可以驱动第一导风叶片803转动,第一导风叶片803可以控制空气向出风系统300的左侧或出风系统300的右侧吹风,从而可以增大空调器100的吹风范围,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空调器100的产品品质。另外,通过使用第四驱动件804控制第一导风叶片803 在空调器100的宽度方向持续横向摆动,可以实现空调器100的扫风功能,从而可以使空调器100的吹风风感更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二导风板901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叶片903,多个第二导风叶片903可以设置于第二导风板901的同一侧,例如如图 9所示,当第二导风板901遮挡第四出风口704时,多个第二导风叶片903均可以设置于第二导风板901的靠近第二机壳70内部的端面上,且多个第二导风叶片903可以在第二机壳70的宽度方向(即图1中的左右方向)依次间隔开设置。其中,多个第二导风叶片903均枢转安装于第二导风板901,当第二风道701内的空气从第四出风口704 流动至室内环境中时,空气可以沿着第二导风叶片903的表面流动,第二导风叶片903 可以对空气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导风叶片903均可以与第五驱动件904连接,第五驱动件904可以驱动第二导风叶片903转动,第二导风叶片903可以控制空气向出风系统300的左侧或出风系统300的右侧吹风,从而可以增大空调器100的吹风范围,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空调器100的产品品质。另外,通过使用第五驱动件904控制第二导风叶片903 在空调器100的宽度方向持续横向摆动,可以实现空调器100的扫风功能,从而可以使空调器100的吹风风感更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排热管110,排热管110可以设置于第一机壳10且与第二出风口103对应,第二出风口103适于与排热管110连通。其中,用户厨房的墙壁上可以设置有连通孔,排热管110可以穿过连通孔,排热管110可以将第二出风口103与外界环境连通,在蓄能模式,第一风道 104内与第二换热器602换热后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排热管110排出至室外环境,在空调器100上设置排热管110可以有效避免换热后的空气可与室内环境换热,从而可以降低空调器100在蓄能模式下对室内环境温度的影响,进而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产品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排热管110与机壳之间可以设置有连接管111,连接管111适于连通排热管110和第二出风口10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管111可以构造为软管,软管可以根据厨房的户型结构弯折变形,在软管的弯折角度范围内,软管可以使空调主机200与排热管110以任意的连接角度进行连接,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111可以构造为伸缩管,伸缩管可以根据厨房的墙壁与空调主机200之间的间隔距离伸缩变形,在伸缩管的伸缩尺寸范围内,伸缩管可以使空调主机200与排热管110以任意的间隔距离进行连接,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111可以构造为伸缩软管,伸缩软管可以根据厨房的墙壁与空调主机200之间的间隔距离伸缩变形、且伸缩软管可以根据厨房的户型结构弯折变形,在伸缩软管的伸缩尺寸范围和弯折角度范围内,伸缩软管可以使空调主机200与排热管110以任意的间隔距离和连接角度进行连接,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空调器100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排烟装置,排烟装置用于将室内烟气排放至室外。其中,排烟装置可以替换厨房内的吸油烟机,排烟装置可以增加空调器100的功能性,并且排烟装置可以提高厨房中空调器100与吸油烟机之间的集成度,从而可以使空调器100与吸油烟机占用厨房空间更小,可以使空调器100在狭窄的厨房内安装,进而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烟装置可以包括:风机组件(图中未示出),风机组件可以包括第三壳体和第二风机,第三壳体可以设置于第一机壳10的下侧,且第三壳体与第一机壳10之间可以通过厨房吊顶间隔开设置。并且,第三壳体可以设置于出风系统300的后侧,第三壳体与第二机壳70可以间隔开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风机组件充分利用第二机壳70与墙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提高厨房空间的利用率,也可以使空调器100的结构更紧凑。且第三壳体可以设置于厨房的顶部柜橱内,顶部柜橱可以收纳第三壳体,从而可以使空调器100进一步地满足用户的审美要求。
第三壳体可以通过连接件或连接结构安装于厨房的墙壁上,第三壳体可以设置有第一进烟口和第一排烟口,第三壳体可以限定出第三风道,第三风道可以连通第一进烟口和第一排烟口,第二风机可以设置于第三风道内。第一排烟口处还可以连接有排烟管,排烟管的另外一端可以与厨房中的公共烟道连接,当厨房中没有公共烟道时,排烟管的另外一端也可以穿过墙壁后伸入室外环境中,第二风机可以将厨房中的油烟通过第一进烟口抽吸入第三风道内,且第二风机可以将油烟通过排烟管排出至室外环境或者公共烟道中,可以使排烟装置将室内油烟排出,从而可以避免油烟在室内环境聚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2-图14所示,排烟装置还包括:第四壳体120,在空调器100的高度方向,第四壳体120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的正下方,且第四壳体120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后侧,第四壳体120与第二壳体间隔开设置,第四壳体120可以靠近灶台设置以使排烟装置吸收油烟的效率更高。第四壳体120可以限定出吸烟通道121,第四壳体120可以设置有第二进烟口122和第二排烟口123,在空调器100的高度方向上,第二进烟口122可以靠近第四壳体120的下端设置,第二排烟口 123可以设置于第四壳体120的上端,吸烟通道121可以连通第二排烟口123和第一进烟口,第二排烟口123可以与第一进烟口连通。
当用户使用排烟装置排出室内油烟时,第二风机可以处于工作状态,第二风机首先可以将室内的油烟通过第二进烟口122抽吸入吸烟通道121内,吸烟通道121内的油烟可以从第二进烟口122流动至第二排烟口123,再通过第一进烟口流动至第三风道内,第三风道内的油烟可以从第一进烟口流动至第一排烟口,最后通过排烟管排出至室外环境。通过在风机组件的下端设置第四壳体120,第四壳体120可以使排烟装置的抽吸油烟的进烟位置降低,从而可以使排烟装置接触更多的油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进烟口122处可以设置翻板组件130,翻板组件130可以包括:翻板131、电机和转动驱动件132,翻板131可以选择性地遮挡第二进烟口122以打开或关闭第二进烟口122,电机可以驱动翻板131转动以使翻板131 选择性地遮挡第二进烟口122,转动驱动件132可以连接在电机和翻板131之间。当电机通过转动驱动件132驱动翻板131转动以使翻板131打开第二进烟口122时,油烟可以从依次通过第二进烟口122与翻板131之间的间隙、第二进烟口122吸烟通道121内,翻板131可以允许排烟装置将室内油烟排出。当电机通过转动驱动件132驱动翻板131 转动以使翻板131关闭第二进烟口122时,翻板131可以阻挡油烟通过第二进烟口122 进入吸烟通道121内,翻板131可以阻止室内环境与公共烟道连通,从而可以防止厨房内出现异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主机,所述空调主机包括:
第一机壳,所述第一机壳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且所述第一机壳内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机壳内设有蓄能介质;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具有第一风机出口和第二风机出口,所述第一风机出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出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蓄能系统,所述蓄能系统具有压缩机、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压缩机、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连通形成冷媒循环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与所述蓄能介质热交换,所述第二冷媒流路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
放能系统,所述放能系统包括循环泵和放能流路,所述放能流路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循环泵运行时所述放能系统适于将所述蓄能介质的能量循环至所述放能流路;
风道调节组件,所述风道调节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遮挡板,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遮挡板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设有第一传动部、所述遮挡板设有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传动配合驱动所述遮挡板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为齿轮和齿条中的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部为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中的另一个,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能系统还包括载冷剂流路,所述循环泵、所述放能流路和所述载冷剂流路连通形成取能流动回路,所述载冷剂流路与所述蓄能介质热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主机还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浸泡于所述蓄能介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有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或所述载冷剂流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主机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内且设有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和/或所述放能流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系统,所述出风系统包括第二机壳,所述第二机壳内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第二机壳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三出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四出风口均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前侧壁设有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四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四出风口在所述第二机壳的高度方向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风口设有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导风板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出风口设有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第二导风板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二导风板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第四出风口,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设有多个第一导风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同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在所述第二机壳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设有多个第二导风叶片,多个所述第二导风叶片设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同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在所述第二机壳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热管,所述排热管设于所述第一机壳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对应,所述第二出风口适于与所述排热管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管与所述机壳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适于连通所述排热管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烟装置,所述排烟装置用于将室内烟气排放至室外。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装置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三壳体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三壳体设于所述第一机壳的下侧,所述第三壳体设有第一进烟口和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三壳体限定出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连通所述第一进烟口和所述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三风道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装置还包括: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限定出吸烟通道,所述第四壳体设有第二进烟口和第二排烟口,所述吸烟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排烟口和所述第一进烟口,所述第二排烟口与所述第一进烟口连通。
CN202220236336.8U 2022-01-27 2022-01-27 空调器 Active CN217274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6336.8U CN217274590U (zh) 2022-01-27 2022-01-27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6336.8U CN217274590U (zh) 2022-01-27 2022-01-27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4590U true CN217274590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905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6336.8U Active CN217274590U (zh) 2022-01-27 2022-01-27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4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8641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0638189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216897531U (zh) 空调器
CN210688498U (zh) 空调器
CN217274590U (zh) 空调器
CN115046260B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7817102U (zh) 空调烟机
CN217817099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7817105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7817100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354265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10296482B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送风组件、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CN115046263B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7817059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5095922B (zh) 空调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7685553U (zh) 蓄能换热器、蓄能水箱、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设备及厨房电器系统
CN216346697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17817101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7876179U (zh) 烟机结构及吸油烟机
CN21815453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817103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110793131A (zh) 一种散热蜗壳及安装有该散热蜗壳的厨房空调系统
CN215260237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8295858U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18523621U (zh) 空调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