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0237U - 厨房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厨房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0237U
CN215260237U CN202121266305.9U CN202121266305U CN215260237U CN 215260237 U CN215260237 U CN 215260237U CN 202121266305 U CN202121266305 U CN 202121266305U CN 215260237 U CN215260237 U CN 215260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smoke
heat exchang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63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智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63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0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0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0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房空调系统,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烟机主机、空调吹风风机和排出风机。空调主机包括第一机壳、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机壳内的第一换热腔室和第二换热腔室,第一换热器设在第一换热腔室内,第二换热器设在第二换热腔室内,第二换热腔室具有第二回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油烟接口。烟机主机包括第二机壳和滤油件,第二机壳内设有油烟通道,油烟通道具有油烟进口和烟道出口。第二机壳与第一机壳相连,且烟道出口连通油烟接口。排出风机用于驱动第二换热腔室、油烟通道内的气流朝向第二出风口流动。该厨房空调系统,空调主机和烟机主机直接相连,有效改善用户在烹饪过程中环境温度,系统占用体积小,可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厨房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房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家庭在厨房内会安装抽油烟机以抽吸油烟,有的家庭会因夏天温度过高在厨房安装空调。这些装置在厨房中如果配齐,成本高,价格贵,而且各自都需要一定安装空间,占用体积大。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将厨房空调与抽油烟机一体化设计的方案,该方案里结构分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用户家里需要设置外机安装位才能安装该室外部分,限制了产品使用范围。有的方案中在将厨房空调与抽油烟机高度整合后,将蒸发器直接设置在烟机外围,冷凝器仍在室外,整体上结构仍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厨房空调系统,该厨房空调系统集成了厨房空调与抽油烟机,通过合理布局可降低能耗,减少管道连接,避免整机占地过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所述空调主机包括第一机壳、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机壳内限定出第一换热腔室和第二换热腔室,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内,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具有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向厨房出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具有第二回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油烟接口;烟机主机,所述烟机主机包括第二机壳和滤油件,所述第二机壳内设有油烟通道,所述油烟通道具有设在所述第二机壳上的油烟进口和烟道出口,所述滤油件设在所述油烟通道内,所述第二机壳与所述第一机壳相连,且所述烟道出口连通所述油烟接口;空调吹风风机,所述空调吹风风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空气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动;排出风机,所述排出风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换热腔室、所述油烟通道内的气流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系统,厨房空调系统中设置有空调主机和烟机主机,二者直接相连,二者之间无需连接管道,这样整体占用的体积可以进一步减少。而且由于不用管道连接,从油烟通道到第二换热腔室,气流流通更加顺畅,气流通道的截面面积不受管道限制,在设计时可以朝向减少压损的方向设置油烟通道、第二换热腔室的形状,降低能耗。空调主机的设计也有效地改善了用户在烹饪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厨房空调系统的集成化程度高,零部件数量少,布置简单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室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室内,所述第一回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室,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送风通道,所述空调吹风风机驱动所述第一安装室内空气朝向所述送风通道流动;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包括:第二安装室、迎烟通道和汇流室,所述汇流室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室、迎烟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室内,所述第二回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室,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汇流室,所述油烟接口连通所述迎烟通道,所述排出风机驱动所述第二安装室内空气朝向所述汇流室流动、且驱动所述迎烟通道内烟气朝向所述汇流室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迎烟通道并排设置,且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迎烟通道内气流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出风机设在所述汇流室内,所述排出风机的进风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室、所述迎烟通道的相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出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排出风机具有排出蜗壳,所述排出蜗壳的内腔构成所述汇流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出风机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排出风机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室、迎烟通道、所述排出风机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排出风机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室、所述第二安装室沿水平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安装室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室的远离所述排出风机的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邻近所述第一安装室的一侧设有隔热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吹风风机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室内,所述空调吹风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空调吹风风机的轴线竖向设置,所述空调吹风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送风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室平行设置在汇流室的前侧,所述迎烟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室的下方;
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直板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室的后壁,所述第二安装室的前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安装室的前壁在底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室的前壁包括:前竖直壁和前倾斜壁,所述前倾斜壁连接在所述前竖直壁的下方,所述前倾斜壁在向下方向上向后倾斜延伸,所述前倾斜壁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安装室共用所述前壁,所述送风通道包括:送风上段、送风转向段和送风下段,所述送风上段位于所述前竖直壁的前侧,所述送风转向段位于所述前倾斜壁的前侧,所述送风下段位于所述迎烟通道的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吹风风机设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围在所述空调吹风风机的至少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烟接口设在所述第一机壳的底部,所述烟道出口设在所述第二机壳的顶部,所述第二机壳连接在所述第一机壳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设有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平一侧,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内设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竖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壳上设有密封围板,所述密封围板围在所述烟道出口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油烟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机壳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油烟进口大小的开关面板组件,所述开关面板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机壳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在厨房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在厨房中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在厨房中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主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空调主机的左侧视图;
图6是图5中E-E截面的剖视图;
图7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空调主机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F-F截面的剖视图;
图9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空调主机的前视图;
图10是图9中G-G截面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烟机主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实施例的烟机主机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2中H-H截面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中K-K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厨房空调系统1000、
空调主机100、
第一机壳10、
第一换热腔室11、第一回风口11a、第一出风口11b、第一安装室115、送风通道116、送风上段1161、送风转向段1162、送风下段1163、
第二换热腔室12、第二回风口12a、第二出风口12b、油烟接口12c、第二安装室125、后凹腔1251、迎烟通道126、汇流室127、转向流道128、转向中间段1281、转向扩径段1282、
空调隔板15、前壁17、前竖直壁171、前倾斜壁172、后壁18、
第一换热器20、第一边板21、第二换热器30、第二边板31、压缩机40、支脚50、电控盒60、
空调吹风风机71、
吹风导风板72、枢转部721、导风弧面板722、
烟机主机200、
第二机壳210、油烟通道211、油烟进口211a、烟道出口211b、密封围板215、隔烟槽216、
滤油件220、
开关面板组件271、轴板2714、集油盒272、操作面板273、
排出风机300、排出蜗壳305、
排出管道902、第一进气管道905、第二进气管道906、吊顶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水平”、“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1000。
如图1-图3、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厨房空调系统1000包括空调主机100、烟机主机200、空调吹风风机71和排出风机300。该厨房空调系统1000可以独立应用在厨房中,空调主机100具有制冷和/或制热功能,可以用于改变厨房内的环境温度,而烟机主机200用于抽吸厨房内在烹饪时所产生的油烟,空调吹风风机71用于驱动空调主机100内空气吹入厨房,排出风机300可以将烟机所抽吸的油烟导出,为烟机抽吸油烟提供负压力,排出风机300还能驱动气流与空调主机100换热后排出室外。
相关技术中,厨房内的空调集成度低,零部件数量多,烟机和空调器均需要对气流进行导向,但无法共用同一个风机,同时空调器的出风位置局限性大,出风位置与用户在烹饪时的位置相差较远,无法保证用户在厨房进行烹饪时的环境温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的方案提出的厨房空调系统1000,将空调主机100、烟机主机200进行结构的高度整合。
如图6、图8和图10所示,空调主机100包括第一机壳10、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第一机壳10内限定出第一换热腔室11和第二换热腔室12。第一换热器20设在第一换热腔室11内,第一换热器20适于与流经第一换热腔室11的气流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30设在第二换热腔室12内,第二换热器30适于与流经第二换热腔室12的气流进行换热。第一换热器20与第二换热器30之间可以通过冷媒管路连接,在冷媒管路上设置有压缩机40以及节流件等零部件,以使第一换热器20与第二换热器30能够完成卡诺循环。这里,压缩机40、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及其他连通在冷媒管路上的部件可以统称为热泵循环系统,该热泵循环系统的冷媒流向可以是固定的,例如压缩机40运转时只能让第一换热器20吸热;该热泵循环系统的冷媒流向也可以是变动的,例如在制冷与制热时第一换热器20内冷媒流向相反。根据用户需求,该热泵循环系统上还可以设置其他部件,例如三通阀、过滤器、储液罐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参照图8,第一换热腔室11具有第一回风口11a和第一出风口11b,第一回风口11a可以从室内或室外进风,第一出风口11b用于向厨房出风,空调吹风风机71用于驱动第一换热腔室11内空气朝向第一出风口11b流动。
第二换热腔室12具有第二回风口12a、第二出风口12b和油烟接口12c,第二回风口12a可以从室内或室外进风,油烟接口12c用于引入烟气,第二出风口12b与外界连通,排出风机300用于驱动第二换热腔室12内的气流朝向第二出风口12b流动。
空调主机100的第一机壳10将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集成为一体,提高了空调主机100的集成度,无需设置空调外机,也就不需要在室外设置外机安装位,减少了厨房空调系统1000的零部件数量,使厨房空调系统1000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
如图11-图14所示,烟机主机200包括第二机壳210和滤油件220。第二机壳210内设有油烟通道211,油烟通道211具有油烟进口211a和烟道出口211b,其中油烟进口211a和烟道出口211b均形成于第二机壳210上。滤油件220设在油烟通道211内,例如滤油件220可以设置在油烟通道211的油烟进口211a处,或者设置在油烟通道211的内壁上。有的方案中滤油件220可以为多种,例如油烟进口211a处设有冷凝板作为第一道的滤油件220,而冷凝板周围设有滤网格栅作为第一道的滤油件220。还有的方案中在设置滤网格栅时,可以设置单层或者多层。也有的方案中,滤油件220包括设置在油烟通道211内壁上的过滤件,如各种碳粒等。
参照图1-图3,第二机壳210与第一机壳10相连,且烟道出口211b连通油烟接口12c,排出风机300在运转时可驱动油烟通道211内的气流朝向第二出风口12b流动。
也就是说,排出风机300可以同时作用于烟机主机200和空调主机100,分别为油烟通道211以及第二换热腔室12内的气流流动提供动力,排出风机300可以选择地服务于烟机主机200或空调主机100。排出风机300的设置使经过第二换热腔室12换热后的气体、油烟通道211内经过滤处理的烟气,可以均由排出风机300驱动而朝向室外流动排出。如此设置后两股气体的排出可以设置同一道管道系统,例如在图1-图3中,第二出风口12b连接有排出管道902,管道数量汪,管道减短,可以大幅度减少结构占用体积以及管道布局难度。
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排出风机300可以驱动油烟通道211内烟气流动,也可以驱动第二换热腔室12内空气流动,排出风机300为一机双用。有的方案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种使用方式,例如排出风机300与油烟通道211、第二换热腔室12的连通只能是二选一的方式,当排出风机300与油烟通道211连通时,排出风机300与第二换热腔室12之间的流通断开;当排出风机300与第二换热腔室12连通时,排出风机300与油烟通道211之间的流通完全断开,这样换热与抽油烟只能分开进行。
也有的方案中,排出风机300运转时同时从油烟通道211、第二换热腔室12吸入气体,这样换热与抽油烟可以同时进行。还有的方案中,厨房空调系统1000还包括比例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在排出风机300运转时油烟通道211、第二换热腔室12吸入气体的比例,这样厨房空调系统1000既可以将换热与抽油烟分开进行,也可以将换热与抽油烟同时进行。
也有的方案里,当排出风机300运转时,第二回风口12a打开、油烟进口211a(或烟道出口211b)关闭,此时在风压作用下排出风机300只能驱动气流从第二回风口12a吸入,然后从第二出风口12b吹出。当排出风机300运转时,第二回风口12a关闭、油烟进口211a(或烟道出口211b)打开,此时在风压作用下排出风机300只能驱动气流从油烟进口211a吸入,然后从第二出风口12b吹出。
本申请的方案将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等部分整合成一体的空调主机100,然后与烟机主机200直接连接,二者之间无需连接管道,这样整体占用的体积可以进一步减少,而且由于不用管道连接,从油烟通道211到第二换热腔室12,气流通道的截面不需要大幅度变化,有利于减少压损,降低能耗。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第一回风口11a、第二回风口12a的连通位置非常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例如有的方案里第一回风口11a直接连接厨房,有的方案里如图1所示,第一回风口11a连通至客厅,还有的方案里第一回风口11a连通室外。同样,第二回风口12a可直接连接厨房,或第二回风口12a连通至客厅,或如图1所示第二回风口12a连通室外。
在图1-图3的示例中,第一回风口11a连接第一进气管道905,第一进气管道905的另一端延伸至客厅。第二回风口12a连接第二进气管道906,第二进气管道906的另一端穿过墙壁,然后可以吸收室外新鲜空气。可选地,如图1所示,墙壁上设有通孔,第二进气管道906的另一端设在该通孔内。
当上述第一进气管道905和/或第二进气管道906连通其他房间时,可以将其他房间的空气吸入空调主机100,还能够促使其他房间内空气流动,此时将其他房间窗户打开,压差使外部新鲜空气补充入该房间,达到该房间的换气。
可选地,在第一进气管道905、第二进气管道906的进口处可以设置过滤网,以减少杂质如毛絮进入空调主机100。
具体地,第二出风口12b处连接排出管道902。更具体地,排出管道902可以是厨房室内的烟道,或是将第二出风口12b与厨房室内的烟道相连的管道。
例如在图1中,厨房墙角处设有烟道,烟道竖向设置,排出管道902一端连接第二出风口12b,另一端连接烟道。
具体地,排出管道902、第一进气管道905、第二进气管道906中任一个可以为硬管,排出管道902、第一进气管道905、第二进气管道906中任一个也可以为软管(如波纹管)。当管道为软管时,不仅可以提供安排余量,也能方便改道避障。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机壳10的至少两侧设有第一回风口11a,这样第一进气管道905的安装位置可以有更多选择,例如可以选择安装时使第一进气管道905更短的第一回风口11a,未选中的第一回风口11a用盖子封堵。或者第一机壳10可以连接至少两个第一进气管道905,从而增加空气流通量。
同样,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机壳10的至少两侧设有第二回风口12a,这样第二进气管道906连接时可以有至少两个第二回风口12a能够选择。第一机壳10的至少两侧设有第二出风口12b,排出管道902连接时可以有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12b能够选择。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第一出风口11b可以设置在第一机壳10上,这样空调主机100可以直接吹风。第一出风口11b也可以间隔朝向厨房出风。例如第二机壳210内还设置有换热风道,换热风道具有空调出风口和空调进风口,空调出风口和空调进风口均设置在第二机壳210上,而空调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11b连通。这样设置使空调出风位置选择余地更大,例如可以选择距离灶台较近的位置出风,甚至直吹用户,有效改善用户在烹饪过程中的厨房温度,提高了用户烹饪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空调主机100朝向室内的出风位置,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例如可以从第一机壳10或者第二机壳210的底部送风,又例如可以从第二机壳210的上方出风,有的方案中还可以从第一机壳10或者第二机壳210的侧面送风,从而进一步提高使用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b或空调出风口为多个,多个出风口间隔设置在第一机壳10和/或第二机壳210上。这样可以增加出风的范围,扩大用于改善温度的区域。可选地,用户可以选择地选择开启不同的出风口,以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例如,用户可以在感受到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打开多个出风口以增加出风量,快速降低周围的温度。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身高,选择不同高度的出风口。用户可以根据进行烹饪的灶台的位置选择对应的出风口以减少所受到的炙烤感。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调整出风方向的导风板,可选地,导风板可转动连接在机壳上,这样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使用时展开。
其中,如图8所示,第一机壳10上设有吹风导风板72,吹风导风板72包括:枢转部721和导风弧面板722,枢转部721形成在导风弧面板722的内侧。
枢转部721与吹风调角电机(图未示出)相连,吹风调角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枢转部721转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枢转部721转动的过程中,输出轴的转动轴线与位于第一机壳10正面上的第一出风口11b的延伸方向相同。枢转部721上连接有导风弧面板722,导风弧面板722构造为朝向远离第一出风口11b凸出的圆弧型,以使空调主机100的外观更加圆润美观。在驱动吹风导风板72转动时,吹风导风板72的至少部分可以转动至收容于第一出风口11b内部,使位于第一机壳10正面的第一出风口11b打开,同时将吹风导风板72隐藏。
更具体地,由于吹风导风板72的导风弧面板722的外侧构造为凸出于第一机壳10正面的弧形,通过改变吹风导风板72的枢转角度以调整位于第一机壳10正面的第一出风口11b的出风面积,用户对于吹风导风板72的转动角度可以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0所示,第一换热腔室1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室115和送风通道116,第一换热器20位于第一安装室115内,第一回风口11a连通第一安装室115,第一出风口11b连通送风通道116,空调吹风风机71驱动第一安装室115内空气朝向送风通道116流动。送风通道116的设置,使第一回风口11a能够远离第一换热器20设置,送风通道116拉长了气流吹风距离,使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后的空气有一段时间充分流动达到均温,然后再从第一出风口11吹出。而且此时第一出风口11的位置与用户烹饪时所在区域较近。
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第二换热腔室12包括:第二安装室125、迎烟通道126和汇流室127,汇流室127分别与第二安装室125、迎烟通道126连通,第二换热器30位于第二安装室125内,第二回风口12a连通第二安装室125,第二出风口12b连通汇流室127,油烟接口12c连通迎烟通道126,排出风机300驱动第二安装室125内空气朝向汇流室127流动、且驱动迎烟通道126内烟气朝向汇流室127流动。
上述设置形式,避免第二换热器30在油烟接口12c和汇流室127之间,这样烟气朝向汇流室127流动时朝向第二换热器30流动的量较小,减少烟气对第二换热器30的污染,也能避免烟气轻易穿过第二安装室125后从第二回风口12b流出。而且在排出风机300运转后烟气不从第二换热器30流动,可以减少烟气对第二换热器30换热的影响。
具体地,如图8所示,送风通道116与迎烟通道126并排设置,这样当第一换热器20制冷时,送风通道116内流通由空调主机100所产生的低温气流,该低温气流可以降低迎烟通道126道壁的温度,一方面可缓解过热而导致的老化,而且使得迎烟通道126内流通的烟油更容易受冷凝结,提高了对于油烟的过滤效果。
如图8所示,第一机壳10内设有空调隔板15,以将第一机壳10分成第一换热腔室11和第二换热腔室12。送风通道116与迎烟通道126之间通过该空调隔板15,可以将空调隔板15的至少部分设置成导热板,从而提高送风通道116与迎烟通道126与之间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送风通道116与迎烟通道126沿前后方向排布,送风通道116位于迎烟通道126的前侧,这样送风通道116距离灶台前的用户更近。如此设置,送风通道116可以隔开迎烟通道126向前辐射的热量,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送风通道116与迎烟通道126内气流方向相反,这样当二者之间换热时效率更高。送风通道116内气流朝向用户送出,迎烟通道126将用户附近的烟气送离。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排出风机300设在汇流室127内,排出风机300的进风端位于第二安装室125、迎烟通道126的相接处。将排出风机300置于汇流室127,距离第二安装室125、迎烟通道126都非常近,这样对第二安装室125、迎烟通道126的吸力都较强劲,有助于利用强劲的驱动力增加风量。
另外将排出风机300设在汇流室127内,排出风机300也能起到挡油的作用,这样当有油滴挂在排出风机300上后,可以顺着排出风机300流向烟机主机200上的集油处,例如可流至烟机主机200底部的集油盒272内。
而且,如果将排出风机300设于第一机壳10外,排出风机300另占空间。因此排出风机300设在汇流室127内可以充分利用第一机壳10内的空间。
具体地,排出风机300为离心风机,采用离心风机驱动气流和烟气,一方面驱动力强,另一方面在结构如此紧凑的装置内,可以利用离心风机的特性,将排出风机300设置在需要气流转弯处,这样不仅不需要设置弯道来导流,而且可以减少涡流,降低风损。
采用离心风轮吸风、吹风,有利于将气流约束在管道中,使气流在各管道、接口流通时阻力较小,损耗较小。
而且由于第二安装室125内气流、迎烟通道126的气流,相对于汇流室127而言来自不同方向。此时采用离心风机,有助于将不同方向的气流吸进,然后从同一方向吹出。
如图6和图8所示,排出风机300具有排出蜗壳305,排出蜗壳305的内腔构成汇流室127。这样第二换热腔室12内不需要另设置隔板,减少了零件数量。而且第二换热腔室12可以让出更多空间,以作为第二安装室125和迎烟通道126。
进一步地,排出风机300的进风端位于排出风机300的轴向一侧,第二安装室125、迎烟通道126、排出风机300的进风端位于排出风机300的同一侧。由于排出风机300是离心风机,排出风机300可以轴向进风而径向出风。将第二安装室125、迎烟通道126设置在排出风机300的轴向一侧,有利于第一机壳10在排出风机300处的扁平化设计。
具体如图8所示,排出风机300的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时,可以选择轴向尺寸较小的离心风机作为排出风机300。此时可以将位于排出风机300前侧的迎烟通道126也设计得较薄,这样第一机壳10在迎烟通道126处,其前后方向的尺寸较小。第一机壳10在迎烟通道126处又连接第二机壳210,第二机壳210内又没有抽油风机,第二机壳210也可以设计得较薄,这样第二机壳210及与第二机壳210相连的区域都较薄。安装时此处区域正对灶台,可避免挤占烹饪空间,而且较薄的设计使其外形更似装饰墙,美观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0所示,第一安装室115、第二安装室125沿水平方向排布,第一安装室115位于第二安装室125的远离排出风机300的一侧,第二换热器30的邻近第一安装室115的一侧设有隔热板。也可以说,空调隔板15的至少部分为隔热板,这样可以减少第一换热器20与第二换热器30之间的热交换,避免热量短路而导致流经空气的换热效率降低。
这里第一安装室115、第二安装室125沿水平方向排布,使第一换热器20与第二换热器30大体沿水平方向排布。这样第一机壳10在安装第一换热器20与第二换热器30的区域可以设置成扁平状,当空调主机100安装后,此处可以置于灶台上方。扁平化设计便于用户将其隐藏,例如在图1中第一机壳10在安装第一换热器20与第二换热器30的区域位于吊顶800的上方,由于其扁平化设计,吊顶800与屋顶之间间距可较小。
其中,将第一安装室115和排出风机300设置在第二安装室125的两侧,如图8中第一安装室115位于第二安装室125的前侧,位于排出风机300的后侧。可以理解的是,经上述排布后,空调主机100整体呈直角形,第一安装室115、第二安装室125位于水平部分上,第二安装室125与排出风机300位于竖直部分上,在直角形的拐角处安装第二换热器30,有利于提高拐角空间利用率,从而减小整体占用体积。
具体地,当空调主机100整体呈直角形后,直角形的竖直部分贴墙安装,直角形的水平部分尽可能的贴屋顶安装,这样空调主机100整体安装在厨房的屋角处。本身屋角处就是直角,此处直角形的空调主机100安装后,可以利用屋角对其水平部分、竖直部分形成定位,空调主机100安装时可以利用墙壁、屋顶(或者屋顶下方的架体、吊顶800等)进行定位,双面定位安装,不仅定位精度高,而且安装更加牢固、可靠。
进一步地,烟机主机200整体为竖直形,烟机主机200安装在空调主机100的竖直部分的下方,从外形上烟机主机200是空调主机100的竖直部分的向下延伸,整体仍是直角形,然后烟机主机200也可以利用墙壁安装、定位,进一步提高安装可靠性。
有利地,空调主机100的水平部分上设有挂耳,挂耳上设有安装孔,挂耳可以固定在屋顶或者屋顶下方的架体、吊顶800上。空调主机100的竖直部分、烟机主机200的背部,可均固定连接在墙壁上。
在本申请的方案里,第一换热腔室11内可设有空调吹风风机71,空调吹风风机71运转时从第一回风口11a吸入空气,并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1b吹出。
具体地,如图8和图10所示,空调吹风风机71设在第一安装室115内,空调吹风风机71为离心风机,空调吹风风机71的轴线竖向设置,空调吹风风机71的出风端连接送风通道116。这样可以选择轴向尺寸较小的离心风机作为空调吹风风机71,有助于将第一安装室115扁平化。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安装室125平行设置在汇流室127的前侧,迎烟通道126位于第二安装室125的下方。这样设置,不仅使第二安装室125、迎烟通道126、汇流室127三者紧凑,而且可以使迎烟通道126连接烟机主体200非常方便。
具体地,第二换热器30为直板换热器,第二换热器30连接第二安装室125的后壁18,第二安装室125的前壁17与第二换热器30间隔开,且第二安装室125的前壁17在底部与第二换热器30相接触。这样设置不仅有利于第二换热腔室12的扁平化,而且有利于提高空气与第二换热器30的换热效率。
具体而言,第二安装室125的前壁17与第二换热器30间隔开,这样从第二回气口12a流入的气流可以快速充入前壁17与第二换热器30之间,气流从第二换热器30各处找到空隙并穿过第二换热器30,而前壁17在底部与第二换热器30相接触可以拦截未换热的空气,从而实现气流的全面换热,以及第二换热器的全面换热。
如图10所示,第二安装室125的后壁18对应部分,朝向远离第二安装室125的方向变形,如图10中后壁18对应第二换热器30的区域向后凹入形成后凹腔1251。后凹腔1251的设置,使气流可以沿第二换热器30的厚度方向穿过第二换热器30,空气可以与第二换热器30的更多表面接触。而且气流在穿过第二换热器30后,还可以在后凹腔1251处继续与第二换热器30换热,充分利用了第二换热器30的换热能力。
可选地,如图10所示,第二换热器30的两端连接有第二边板31,第二换热器30通过两端的第二边板31与第二安装室125的后壁18相连。第二边板31的设置可以减少气流从第二换热器30的两端漏出,驱使气流更多地从第二换热器30处流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安装室125的前壁17包括:前竖直壁171和前倾斜壁172,前倾斜壁172连接在前竖直壁171的下方,前倾斜壁172在向下方向上向后倾斜延伸,前倾斜壁172的底部与第二换热器30相接触。这样气流在第二安装室125内向下流动时,受前倾斜壁172的导引,气流朝向第二换热器30流动。
具体地,前倾斜壁172位于空调主机100的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的相交处,此处倾斜的前倾斜壁172,有助于提高连接处结构刚度。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换热腔室12内还包括转向流道128,汇流室127内气流朝向转向流道128流动,转向流道128内气流朝向第二出风口12b流动。转向流道128的设置,可便于汇流室127内气流朝向第二出风口12b流出时气流转向。
具体地,转向流道128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出风口12b,汇流室127内气流进入转向流道128后可以朝向两端流动。当仅需要一端流出时,可以将另一端的第二出风口12b堵上。
具体地,转向流道128的底壁上设有开口,以连通汇流室127。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转向流道128为长条形,转向流道128包括:转向中间段1281和转向扩径段1282,转向扩径段1282在从转向中间段1281到第二出风口12b的方向上,流通面积逐渐增加。这样可以使转向扩径段1282的流通面积逐渐变化成与第二出风口12b相等,从而有利于气流的平稳流动。
有利地,转向扩径段1282为两个,两个转向扩径段1282连接在转向中间段1281的两端。
可选地,转向中间段1281、转向扩径段1282的顶壁平齐,转向扩径段1282的底壁形成为在远离转向中间段1281的方向上向下延伸的斜壁。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第二换热腔室12两侧空间,而将中间空间留给汇流室127。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二换热腔室12内设有压缩机40,压缩机40竖向设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第二换热腔室12内空间,使系统占用空间小。如图6所示,压缩机40位于排出风机300水平一侧,压缩机40产生的气流阻力较小。
在图6的实施例中,转向流道128位于排出风机300和压缩机40的上方,一个转向扩径段1282对应在排出风机300右侧,另一个对应在压缩机40的左侧,这样扩径时可以利用排出风机300和压缩机40两侧空间,实现结构的紧凑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送风通道116与第二安装室125共用前壁17,送风通道116包括:送风上段1161、送风转向段1162和送风下段1163,送风上段1161位于前竖直壁171的前侧,送风转向段1162位于前倾斜壁172的前侧,送风下段1163位于迎烟通道126的前侧。
将送风通道116设置成三段,送风上段1161可大体与第一安装室115位于一个水平高度,气流可与第一换热器20充分换热后直吹至送风上段1161内。然后气流经送风转向段1162转向,流向送风下段1163,并于送风下段1163流向第一出风口11b。这里送风下段1163竖向设置,有利于此处扁平化后,减少对灶台上方挤占空间。
其中送风转向段1162位于前倾斜壁172的前侧,从而气流可利用前倾斜壁172的倾斜,将气流导向送风下段1163。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送风转向段1162的前侧也是倾斜壁,从而送风转向段1162整体为倾斜通道,有利于气流转向,减少气流转向的风压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0所示,空调吹风风机71设在第一换热腔室11内,第一换热器20围在空调吹风风机71的至少两侧。这样第一换热器20在第一换热腔室11呈展开状,有利于气流与第一换热腔室11换热。
具体地,第一换热器20的两端连接有第一边板21,两侧第一边板21连接第一安装室115的内壁,从而减少气流从第一换热器20的边缘流通,使气流更多地从第一换热器20穿过而换热。
有利地,第一换热器20与第一安装室115的内壁间隔开,这样在第一换热器20与第一回风口11a之间的腔室内,气流可以充分散开,然后穿过第一换热器20。如此设置有利于使第一换热器20的全部表面都能流经气流,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可选地,第一换热腔室11内设有电控盒60,电控盒60位于第一换热器20的水平一侧,这样可充分利用第一换热腔室11的空间,而且避免第一换热腔11过高。
在图10的示例中,第一换热腔室11的相邻两侧设有第一回风口11a,第一换热器20对应两侧的第一回风口11a设置,第一换热器20为L形。具体地,L形的第一换热器20与第一换热腔室11的内壁之间形成L形的均气室,从第一回风口11a吸入的气流进入该均气室后,大体可以均匀分布,然后气流从L形的第一换热器20各处穿过,从而保证与第一换热器20的全面换热。在图10中,L形的第一换热器20占据着第一换热腔室11的两侧,第一换热腔室11的另一侧设置着电控盒60,还有一侧设置着送风通道116,第一换热器20、电控盒60和送风通道116之间为空调吹风风机71。具体地,空调吹风风机71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具有蜗壳,该蜗壳设置在空调吹风风机71内。蜗壳的轴线竖向设置,蜗壳的轴向一端(即上端)形成开口,这样离心风机可以从四侧均能吸风,蜗壳的出风端连接送风通道116,这样可以改变气流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风口11a可设有用于导通或截止的第一阀门,在第一回风口11a上设置第一阀门,可控制第一回风口11a的启闭。
可选地,第二回风口12a可设有用于导通或截止的第二阀门,在第二回风口12a上设置第二阀门,可控制第二回风口12a的启闭。
具体地,各阀门通过阀门电机驱动,从而能提高控制可靠性。
可选地,在第一机壳10上还设置有冷凝水排出口,以用于将冷凝水排出。可选地,在第一换热腔室11对应设有冷凝水排出口,以在空调主机100制冷时可以排出冷凝水。有的方案里,在第二换热腔室12也对应设有冷凝水排出口,以在空调主机100制热时可以排出冷凝水。
进一步可选地,第一机壳10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支脚50,支脚50用于连接吊顶800,以将第一机壳10固定在吊顶800上。例如,第一机壳10的四角处均设有支脚50,以提高连接稳固性。
如图1所示,空调主机100安装在吊顶800的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吊顶800隐藏空调主机100。具体地,与空调主机100相连的管道也均安装在吊顶800的上方,不仅可以提高美观度,而且可以利用吊顶800进行安装、固定。
可选地,吊顶800为铝扣板,不仅轻便,而且便于清洁。具体地,吊顶800包括多排多列的铝扣板,相邻铝扣板拼接连接,空调主机100固定在多个铝扣板上,空调主机100通过挂耳连接在相邻铝扣板的拼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烟接口12c设在第一机壳10的底部,如图11所示,烟道出口211b设在第二机壳210的顶部,如图1所示,第二机壳210连接在第一机壳10的底部。这样对接,可以使油烟接口12c、烟道出口211b面积设置得较大,气流流通更顺畅。而且对接设置,连接方便。
具体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机壳210上设有密封围板215,密封围板215围在烟道出口211b的外侧,从而可以提高密封性,减少烟气泄漏。
可选地,密封围板215为三段,分别挡在烟道出口211b的前侧、左侧、右侧,密封围板215的后侧与墙面相接,可节省用料。
进一步地,密封围板215与烟道出口211b的侧壁间隔开,二者之间形成隔烟槽216,隔烟槽216可以储烟,使泄漏的烟气暂存在隔烟槽216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烟进口211a设置在烟机主机200的底部,这样距离灶台近,有利于将更多油烟及时抽吸进入油烟通道211。
这里烟机主机200的外形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吸油烟机的外形结构,可以采用近吸式吸油烟机的外形,也可以采用顶吸式吸油烟机的外形。有的方案里,烟机主机200的底部还设有集烟罩,油烟进口211a位于集烟罩的底部,由此可以适度增大负压区面积,增加抽吸范围。当然,有的方案中也可以在烟机主机200的前侧、左右侧设置油烟进口211a,以进一步增大抽吸范围。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机壳10与第二机壳210的宽度相等,这样不仅对接时容易安装,而且外形上可以将二者看成一体,连接处不突兀,更加美观。
具体地,滤油件220为滤油格栅,可以为一层或者多层,这里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烟机主机200主要设在厨房的吊顶800下方,烟机主机200的顶部伸至吊顶800上。烟道出口211b位于烟机主机200的顶部,这样便于与其他结构相连,而且连接处可以通过吊顶800隐藏。
在一些实施例中,厨房空调系统1000还包括用于调整油烟进口211a大小的开关面板组件271,开关面板组件271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机壳210上。开关面板组件271可以设置在第二机壳210的正面,第二机壳210的正面设置有油烟进口211a,油烟进口211a设置在第二机壳210正面板的下侧,而油烟进口211a可以包括多个贯穿第二机壳210正面板的多个长条孔,其中,每个长条孔在高度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机壳210正面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可选地,开关面板组件271可转动或者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二机壳210上,开关面板组件271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开关面板组件271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关面板组件271覆盖在第二机壳210的正面,从而将第二机壳210正面的油烟进口211a覆盖,仅仅保持位于第二机壳210下端面的油烟进口211a导通。在开关面板组件271处于关闭状态下,可以适于对应的油烟量较小的状态,开关面板保持在关闭状态下可以减少烟机主机200所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如图13所示,开关面板组件271的内侧连接有轴板2714,开关电机与轴板2714相连,以驱动开关面板组件271整体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开关面板组件271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根据用户的设定也可以是通过检测油烟的传感器在检测到油烟量超过预设值后自动开启,开关面板组件271的开启方式还可以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而用户手动设定的优先级高于自动检测的优先级。可以进一步提高厨房空调系统1000的自动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所示,第二机壳210的下侧还设置有集油盒272,第二机壳210的下端可以构造为梯形结构,并且梯形结构在朝向下侧延伸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小,其中,梯形结构的前侧设置有上述未被开关面板组件271所遮蔽的油烟进口211a,该部分油烟进口211a设置在梯形结构的前侧面,梯形结构的前侧面为斜面,而将该部分油烟进口211a设置在斜面上可以提高该部分油烟进口211a的截面积,从而使得在没有将开关面板组件271打开状态时具有充足的吸附油烟的能力。
进一步地,将第二机壳210的下端构造为梯形结构,可以方便于在油烟流经油烟进口211a,油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流向设置于梯形结构底面的集油盒272。同时集油盒272的上端形成有集油盒开口,集油盒开口的宽度大于梯形结构地面的宽度,且集油盒开口的至少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油烟进口211a正对。以保证位于梯形结构前侧面的油烟进口211a所过滤的油烟可以落入到集油盒272中,避免油烟的滴落在台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b位于油烟进口211a的上方,第二机壳210上设有用于调整油烟进口211a大小的开关面板组件271,开关面板组件271转动连接在第二机壳210的前侧。这样开关面板组件271打开时,开关面板组件271能有效间隔开向外吹出的空调风和向内抽吸的烟气,而且空调风在开关面板组件271上方,可以直接向用户所在区域导向。
可选地,烟机主机200上还设有操作面板273,方便用户操作。进一步可选地,操作面板273设置在第二机壳210的正面板上。当然有的方案中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机壳210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甚至作为独立件设置在墙上。
进一步可选地,烟机主体200通过第二机壳210固定在墙上,例如第二机壳210的背板上设有挂墙板,以挂在墙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厨房空调系统1000还包括回风组件,回风组件安装于厨房的吊顶800上,厨房内的空气通过回风组件流向第一回风口11a。回风组件可以将厨房内部的气流导向吊顶800中,回风组件将吊顶800下部与吊顶800上部的连通,吊顶800下部的气流通过回风组件进入到吊顶800上部,而第一回风口11a在吊顶800上方敞开,吊顶800上部的气流可以进入到第一回风口11a,进而与相应的换热器进行换热,以实现空调主机100的制冷或制热功能。通过在吊顶800上设置回风组件,简化了空调主机100的回风布置。有的方案里,吊顶800上部的气流可以进入到第二回风口12a。
可选地,回风组件包括面框和面板格栅,面框适于固定在厨房吊顶800上,面板格栅可拆卸地安装在面框上。在吊顶800上可以设置有回风组件安装孔,面框可以固定在回风组件安装孔上,面框作为面板格栅的安装基础,将面板格栅可拆卸地设置在面框上,以便于后续对面板格栅的清洗维护。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厨房空调系统1000至少具有制冷模式、抽油烟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40、空调吹风风机71、排出风机300均运转。压缩机40运转时使第一换热器20制冷,而第二换热器30制热。空调吹风风机71运转时,将空气从第一回风口11a吸入第一换热腔室11,吸入的空气流经第一换热器20而温度降低,低温空气从第一出风口11b吹出。排出风机300运转时,驱动空气从第二回风口12a吸入第二换热腔室12,吸入的空气流经第二换热器30而温度升高,高温空气可从排出管道902排出。此模式下,如果油烟通道211是流通的,则排出风机300也从油烟进口211a进风。如果油烟通道211是不流通的,则排出风机300仅从第二回风口12a进风。
在抽油烟模式下,排出风机300运转,驱动油烟从油烟进口211a吸入油烟通道211,然后经排出管道902排出。
有的方案里,制冷模式和抽油烟模式可以同时进行,此时压缩机40运转,空调吹风风机71、排出风机300均运转。
当然,当上述部件有其他形式时,厨房空调系统1000还可以具有更多模式,或者具有更多模式的组合。有的方案里,厨房空调系统1000还具有制热模式、除湿模式等,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主机,所述空调主机包括第一机壳、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机壳内限定出第一换热腔室和第二换热腔室,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内,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具有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向厨房出风,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具有第二回风口、第二出风口和油烟接口;
烟机主机,所述烟机主机包括第二机壳和滤油件,所述第二机壳内设有油烟通道,所述油烟通道具有设在所述第二机壳上的油烟进口和烟道出口,所述滤油件设在所述油烟通道内,所述第二机壳与所述第一机壳相连,且所述烟道出口连通所述油烟接口;
空调吹风风机,所述空调吹风风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空气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动;
排出风机,所述排出风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换热腔室、所述油烟通道内的气流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室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室内,所述第一回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室,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送风通道,所述空调吹风风机驱动所述第一安装室内空气朝向所述送风通道流动;
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包括:第二安装室、迎烟通道和汇流室,所述汇流室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室、迎烟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室内,所述第二回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室,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汇流室,所述油烟接口连通所述迎烟通道,所述排出风机驱动所述第二安装室内空气朝向所述汇流室流动、且驱动所述迎烟通道内烟气朝向所述汇流室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迎烟通道并排设置,且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迎烟通道内气流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风机设在所述汇流室内,所述排出风机的进风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室、所述迎烟通道的相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排出风机具有排出蜗壳,所述排出蜗壳的内腔构成所述汇流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风机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排出风机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室、迎烟通道、所述排出风机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排出风机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室、所述第二安装室沿水平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安装室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室的远离所述排出风机的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邻近所述第一安装室的一侧设有隔热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吹风风机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室内,所述空调吹风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空调吹风风机的轴线竖向设置,所述空调吹风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送风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室平行设置在汇流室的前侧,所述迎烟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室的下方;
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直板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室的后壁,所述第二安装室的前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器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安装室的前壁在底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室的前壁包括:前竖直壁和前倾斜壁,所述前倾斜壁连接在所述前竖直壁的下方,所述前倾斜壁在向下方向上向后倾斜延伸,所述前倾斜壁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安装室共用所述前壁,所述送风通道包括:送风上段、送风转向段和送风下段,所述送风上段位于所述前竖直壁的前侧,所述送风转向段位于所述前倾斜壁的前侧,所述送风下段位于所述迎烟通道的前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吹风风机设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围在所述空调吹风风机的至少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接口设在所述第一机壳的底部,所述烟道出口设在所述第二机壳的顶部,所述第二机壳连接在所述第一机壳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内设有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平一侧,所述第二换热腔室内设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竖向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壳上设有密封围板,所述密封围板围在所述烟道出口的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油烟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机壳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油烟进口大小的开关面板组件,所述开关面板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机壳的前侧。
CN202121266305.9U 2021-06-07 2021-06-07 厨房空调系统 Active CN215260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305.9U CN215260237U (zh) 2021-06-07 2021-06-07 厨房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305.9U CN215260237U (zh) 2021-06-07 2021-06-07 厨房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0237U true CN215260237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77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6305.9U Active CN215260237U (zh) 2021-06-07 2021-06-07 厨房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0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87397U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10360616B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08397807B (zh) 空调烟机
CN108679705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8613262A (zh) 厨房空调内机及厨房空调装置
CN211625467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5260238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5260237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4791357U (zh) 抽油烟机以及厨房空调系统
CN215523421U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4791614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115507468A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1625464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5260239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4791615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5260248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5675717U (zh)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厨房空调系统
CN219433348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7685197U (zh) 吸烟装置及具有其的厨房空调系统
CN115264674A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115507469A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5260240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3237688U (zh) 一种中央烟道系统
CN212618561U (zh) 一种出风罩及应用有该出风罩的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17031389U (zh) 用于空调器的新风部件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