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4404U - 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74404U CN217274404U CN202220699654.8U CN202220699654U CN217274404U CN 217274404 U CN217274404 U CN 217274404U CN 202220699654 U CN202220699654 U CN 202220699654U CN 217274404 U CN217274404 U CN 2172744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temperature
- pipeline
- desuperheater
- reduc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一次蒸汽温度。本实用新型包括减温器、减压器、一次蒸汽管线、混合管线、二次蒸汽管线、减温水管线、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调节阀和控制系统;减温器和减压器分体设置,减温器布置在减压器之前;减温器的进口与一次蒸汽管线的出口连接,减温器的出口与混合管线的进口连接;减压器的进口与混合管线的出口连接,减压器的出口与二次蒸汽管线的进口连接;减温器的减温水接口与减温水管线的出口连接;混合管线上安装有温度变送器;二次蒸汽管线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减温水管线上安装有调节阀;控制系统与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调节阀和减压器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用于供热电站中。
背景技术
减温减压装置是一种将高温高压一次蒸汽进行减温减压,其二次蒸汽为低温低压蒸汽。供热电站中,为保障供热可靠性,常设置减温减压器作为供热蒸汽备用,来保证供汽的连续性及稳定性。
供热电站中,减温水水源一般为高压除氧器出口的除氧水升压得到,该减温水温度为高压除氧器工作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常规一体式减温减压器工作方式如下:一次蒸汽先减压到二次蒸汽压力,再通入减温水减温到二次蒸汽温度。当二次蒸汽压力低于高压除氧器的工作压力时,从高压除氧器出口的除氧水进入减温器后,由于减温水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高于二次蒸汽压力,此时减温水进入减温减压器后,减温水迅速汽化,无法形成雾化水滴对一次蒸汽进行冷却,从而无法将一次蒸汽温度减温到二次蒸汽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一次蒸汽温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温器、减压器、一次蒸汽管线、混合管线、二次蒸汽管线、减温水管线、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调节阀和控制系统;减温器和减压器分体设置,减温器布置在减压器之前;减温器的进口与一次蒸汽管线的出口连接,减温器的出口与混合管线的进口连接;减压器的进口与混合管线的出口连接,减压器的出口与二次蒸汽管线的进口连接;减温器的减温水接口与减温水管线的出口连接;混合管线上安装有温度变送器;二次蒸汽管线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减温水管线上安装有调节阀;控制系统与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调节阀和减压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压器为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分体设置的减温器和减压器,减温器布置在减压器之前,减温水进入压力较高的一次蒸汽,可避免减温水汽化,从而有效的降低一次蒸汽温度,从而可以将一次蒸汽温度减温到二次蒸汽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减温器1、减压器2,一次蒸汽管线101、混合管线102、二次蒸汽管线103、减温水管线104、控制系统3、温度变送器11、压力变送器12和调节阀13。
减温器1的进口与一次蒸汽管线101的出口连接,一次蒸汽管线101的进口用于输入一次蒸汽;减温器1的出口与混合管线102的进口连接;减压器2的进口与混合管线102的出口连接,减压器2的出口与二次蒸汽管线103的进口连接,二次蒸汽管线103的出口用于输出减压后的二次蒸汽;减温器1的减温水接口与减温水管线104的出口连接,减温水管线104的进口用于输入减温水。
减压器2可采用减压阀。控制系统3可采用单片机。
混合管线102上安装有温度变送器11,用于反馈减温器1后的蒸汽温度信号21至控制系统3。
二次蒸汽管线103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12,用于反馈减压器2后的蒸汽压力信号23至控制系统3。
减温水管线104上安装有调节阀13,用于控制减温水的流量。
控制系统3与温度变送器11、压力变送器12、调节阀13和减压器2连接。控制系统3根据接受的温度信号21和压力信号23,通过控制信号22和控制信号24分别控制调节阀13的开度和减压器2的开度,因此分别调节混合管道102上的蒸汽温度和二次蒸汽管道103上的蒸汽压力。
供热电站中,减温水水源一般为高压除氧器出口的除氧水升压得到,该减温水温度为高压除氧器工作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常规高压除氧器工作压力为0.588MPa.a,除氧器出口的除氧水工作温度为除氧器工作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为158℃。对于市政采暖用蒸汽,其工作压力为0.2MPa.a,当采用常规一体式减温减压器,一次蒸汽先减压到二次蒸汽压力(0.2MPa.a),再通入158℃的减温水减温到二次蒸汽温度。由于二次蒸汽压力0.2MPa.a低于158℃减温水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0.588MPa.a,此时减温水进入减温减压器后,减温水迅速汽化,无法形成雾化水滴对一次蒸汽进行冷却,从而无法将一次蒸汽温度减温到二次蒸汽温度。
分体设置的减温器1和减压器2,减温器1布置在减压器2之前,减温水进入压力较高(>0.588MPa.a)的一次蒸汽,可避免减温水汽化,从而有效的降低一次蒸汽温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温器、减压器、一次蒸汽管线、混合管线、二次蒸汽管线、减温水管线、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调节阀和控制系统;减温器和减压器分体设置,减温器布置在减压器之前;减温器的进口与一次蒸汽管线的出口连接,减温器的出口与混合管线的进口连接;减压器的进口与混合管线的出口连接,减压器的出口与二次蒸汽管线的进口连接;减温器的减温水接口与减温水管线的出口连接;混合管线上安装有温度变送器;二次蒸汽管线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减温水管线上安装有调节阀;控制系统与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调节阀和减压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器为减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为单片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9654.8U CN217274404U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9654.8U CN217274404U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74404U true CN217274404U (zh) | 2022-08-23 |
Family
ID=82873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99654.8U Active CN217274404U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74404U (zh) |
-
2022
- 2022-03-29 CN CN202220699654.8U patent/CN2172744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87265B (zh) | 一种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启停堆系统 | |
CN113669117A (zh) | 一种提升供热机组运行灵活性的汽轮机旁路耦合低压缸零出力的供热系统及方法 | |
CN217274404U (zh) | 先减温后减压的供热系统 | |
CN102007274A (zh) | 发电厂的汽轮机系统 | |
CN112197252A (zh) | 一种带补汽旁路的主蒸汽供热系统 | |
CN110454248B (zh) | 一种供热蒸汽增压输送系统 | |
CN211975072U (zh) | 一种火力发电厂蒸汽工质余压利用结构 | |
CN110159360A (zh) |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轴封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 | |
CN215486189U (zh) | 耦合蒸汽蓄能的火电机组负荷快速调节系统 | |
CN109826680A (zh) | 一种基于母管制不同参数等级机组的配汽系统及应用方法 | |
CN212537810U (zh) |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 |
CN210570091U (zh) | 减温水蒸汽喷射增压器 | |
CN209586456U (zh) | 一种基于母管制不同参数等级机组的配汽系统 | |
JP2578328B2 (ja) | 背圧タ−ビン発電機の出力制御方法 | |
CN112082147A (zh) | 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系统 | |
CN111780198A (zh) | 一种给水减温供热的热电负荷宽域调整系统 | |
CN106523049B (zh) | 一种汽轮机抽汽供热系统 | |
CN220471596U (zh) | 一种适用于高温气冷堆对外供热核电机组的回热系统 | |
CN114198738B (zh) | 一种高温气冷堆给水加热系统 | |
CN110671206B (zh) | 一种分布式能源电站系统和能源梯级利用方法 | |
CN221222380U (zh) | 使用蒸汽喷射器进行混合降压获取界区2.5MPaG蒸汽的装置 | |
CN218442246U (zh) | 一种供热蒸汽的减温系统 | |
CN221648221U (zh) | 一种小流量高温蒸汽减温减压系统 | |
CN215486190U (zh) | 耦合蒸汽蓄能的火电机组低压蒸汽利用系统 | |
CN208934756U (zh) | 再热汽轮机高压旁路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