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1022U - 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及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及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1022U
CN217271022U CN202220474182.6U CN202220474182U CN217271022U CN 217271022 U CN217271022 U CN 217271022U CN 202220474182 U CN202220474182 U CN 202220474182U CN 217271022 U CN217271022 U CN 217271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ring
guide part
flow guide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741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立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741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1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1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1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及吸油烟机,所述进风口圈,包括第一集流圈,所述第一集流圈包括环状的第一导流部以及位于第一导流部内周的环状的第二导流部,所述进风口圈还包括第二集流圈,所述第二集流圈由第一导流部的外周或者靠近外周的位置延伸,使得第二集流圈间隔地位于第二导流部的外周并且同向地延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内外两圈集流圈,防止回流气流泄漏,还能利用内圈气流回流产生的射流进一步通过气流本身阻碍回流泄漏;通过设置第二集流圈,利用科恩达附壁效应对回流进行诱导转向,使得回流最终沿着最后一道斜面以射流的形式流出,以气流的形式冲击泄漏部分气流。

Description

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及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装置,尤其是一种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以及应用有该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多翼离心风机具有高压力,低噪音等特点,因此目前社会普遍用多翼离心风机系统作为动力源,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在蜗壳中完成做功和过滤两个功能。如常用于吸油烟机中,通过安装在吸油烟机内部的多翼离心风机吸排油烟,多翼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中叶轮及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当叶轮旋转时,在风机中心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下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被蜗壳收集、引导排出室外。
为适应公用烟道等宽工况,在蜗壳的进风口处设置的进风口圈(即集流器)与叶轮的间隙一般在一定范围内选取固定的合适值。实际上传统的吸油烟机用的多翼叶离心风机的叶轮出口沿轴线气流速度分布不同,靠近中盘区域气流速度最高,前后端圈附近气流速度较小,从叶片之间流道出来的气流因速度差异会产生二次流动,同时进风口圈与叶轮端圈之间存在较大回流泄漏,阻力越大泄漏越厉害,此时二次流动也越明显,二者叠加会加剧漩涡生成及能量损失,导致泄漏,效率降低,噪音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进风口圈,提升防回流能力,提高全压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进风口圈,包括第一集流圈,所述第一集流圈包括环状的第一导流部以及位于第一导流部内周的环状的第二导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圈还包括第二集流圈,所述第二集流圈由第一导流部的外周或者靠近外周的位置延伸,使得第二集流圈间隔地位于第二导流部的外周并且同向地延伸。
优选的,为便于更好地引导气流转向,所述第二集流圈远离第二导流部的表面呈向第二导流部的方向凹陷的形状。
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流圈远离第二导流部的表面由至少两段斜面构成。
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流圈远离第二导流部的表面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最为靠近第一导流部,而第三斜面最为远离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斜面向远离第一导流部的方向延伸并且逐渐向第二导流部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斜面在第一斜面和第三斜面之间过渡,所述第三斜面向远离第一导流部的方向逐渐延伸并且向远离第二导流部的方向倾斜。
为减少阻力,各斜面之间平滑过渡。
为便于进一步诱导产生不同角度的射流通过气流本身阻碍泄漏,所述第二集流圈远离第一导流部的端部具有高度变化结构,使得第二集流圈沿着周向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所述高度是指沿进风口圈的轴向上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高度变化结构为在周向上呈波浪形或锯齿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所述的进风口圈。
优选的,进风口圈的安装方式为,所述风机系统包括蜗壳和设置在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圈设置在第一进风口处,所述第二导流部朝向蜗壳内延伸,由此便于进风口圈防止泄漏。
优选的,风机系统为双进风风机,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为主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为副进风口;所述叶轮包括靠近第一盖板的第一端圈、靠近第二盖板的第二端圈以及设置在第一端圈和第二端圈之间的中盘,所述叶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端圈和第二端圈之间的叶片,并且各叶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圈和第二端圈固定,同时各叶片穿过中盘。
为便于驱动叶轮,所述风机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穿过第二进风口并且与蜗壳固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所述的风机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内外两圈集流圈,防止回流气流泄漏,还能利用内圈气流回流产生的射流进一步通过气流本身阻碍回流泄漏;通过设置第二集流圈,利用科恩达附壁效应对回流进行诱导转向,使得回流最终沿着最后一道斜面以射流的形式流出,以气流的形式冲击泄漏部分气流,且此射流随着工况变化,工况阻力越大,防泄漏效果越好,进而使得效率提高;通过第二集流圈末端的高度变化,进一步诱导产生不同角度的射流通过气流本身阻碍泄漏;在风机系统中,进风口圈的内外两圈结构,还能使得物理上不用减少集流器与叶轮端圈的间隙,避免运转干涉和低阻力下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系统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Ⅰ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系统的进风口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风机系统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Ⅱ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风机系统的进风口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一种风机系统,为多翼离心风机,包括蜗壳1、设置在蜗壳1内的叶轮2以及用于叶轮2的电机3。
其中,蜗壳1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之间设置有环壁13。第一盖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1,第二盖板12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21,并且第一进风口111为主进风口,第二进风口121为副进风口,电机3穿过第二进风口121并且与蜗壳1固定。
叶轮2包括靠近第一盖板11的第一端圈21、靠近第二盖板12的第二端圈22以及设置在第一端圈21和第二端圈22之间的中盘23,多个叶片24设置在第一端圈21和第二端圈22之间,并且各叶片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圈21和第二端圈22固定,同时各叶片24穿过中盘23。
风机系统还包括进风口圈4,其设置在蜗壳1的第一进风口111处。进风口圈4和叶轮2的轴线同轴或者平行。
上述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双进风风机系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风口圈4包括第一集流圈41和第二集流圈42,其中,第一集流圈41的结构同现有技术的进风口圈,其包括环状的与蜗壳1的第一盖板11外侧固定的安装部411、由安装部411的内周径向向内延伸的环状的第一导流部412以及由第一导流部412的内周向蜗壳1内延伸的环状的第二导流部413。第一导流部412和第二导流部413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如第一导流部412大致沿进风口圈4的径向延伸,第二导流部413大致沿进风口圈4的轴向延伸。其中第一导流部412呈朝向蜗壳1外凸起的弧形,第二导流部413可以严格沿着叶轮2的轴向延伸,也可以有一定的弯曲或倾斜。安装部411的内周与第一进风口111的边缘对应。
第二集流圈42设置在蜗壳1的内部,与叶轮2的第一端圈21的位置对应,并且由第一盖板11位于第一进风口111的边缘处朝向叶轮2延伸,即由第一导流部412的外周或者靠近外周的位置朝向叶轮2延伸,由此第二集流圈42间隔地位于第二导流部413的外周并且同向延伸。此处,第二集流圈42和第二导流部413的同向延伸,只是表示由第一导流部412向叶轮2的方向延伸,并不限制同样的形状或者平行。
第二集流圈42远离第二导流部413的表面呈向第二导流部413的方向凹陷的形状,其可由至少两段斜面构成,优选的,第二集流圈42为等厚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斜面421、第二斜面422和第三斜面423,其中,第一斜面421最为靠近第一导流部412,而第三斜面423最为远离第一导流部412(最靠近叶轮2)。第一斜面421向远离第一导流部412的方向延伸并且逐渐向第二导流部413的方向倾斜,第二斜面422在第一斜面421和第三斜面423之间过渡,第三斜面423向远离第一导流部412的方向延伸并且逐渐向远离第二导流部413的方向倾斜。各斜面之间平滑过渡,各斜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
由于叶轮2在靠近中盘23的位置为主流区域,从叶轮2流出后的气流有往第一端圈21和第二端圈22方向的二次流动(一次流动为沿着叶轮2的叶片24出口的主要流动,沿着径向流出蜗壳1,此二次流动沿着轴向流动),且二次流随着阻力的增加、工况的恶化加剧,甚至在全堵住的时候(如出口阀片粘住未打开),二次流会成为主流动。通过设置第二集流圈42,利用斜面的科恩达附壁效应对二次流进行诱导转向,使得二次流动最终沿着最后一道斜面(本实施例中为第三斜面413)以射流的形式流出。以气流的形式冲击泄漏部分气流,且此射流随着工况变化,工况阻力越大,防泄漏效果越好,进而使得效率提高(效率提高,相同阻力下达到需要的流量其转换效率提高,噪音相对降低),主流出口的压力增大,有助于抗阻力或者冲开粘住的阀片。另外由此还能使得物理上不用减少集流器与叶轮端圈的间隙,避免运转干涉和低阻力下的噪音。油烟的流动路径可参见图2中的箭头所示。
可替代的,风机系统也可以为单进风风机,即仅具有第一进风口111。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图7,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集流圈42’朝向叶轮2的端部(远离第一导流部412的端部)具有高度变化结构424,其使得第二集流圈42’沿着周向的高度,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值,此处高度是指沿进风口圈4的轴向上的尺寸。也就是说,第二集流圈42’的端部与叶轮2之间的距离,沿着第二集流圈42’的周向,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值。如,高度变化结构424为在周向上呈波浪形或锯齿形的结构。
如前所述,利用斜面的科恩达附壁效应对二次流动进行诱导转向,使得二次流动最终沿着最后一道斜面以射流的形式流出,因为波浪或锯齿等特征的存在,会使得周向不同位置的射流方向发生偏转,而不同位置二次流本身强度也不一样,故射流强度和角度都可以变化,脱离附壁面后射流扩散,因为与相邻位置存在不同角度,使得扩散后的射流更好的多层次冲击并阻碍泄漏气流。

Claims (12)

1.一种进风口圈,包括第一集流圈(41),所述第一集流圈(41)包括环状的第一导流部(412)以及位于第一导流部(412)内周的环状的第二导流部(4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圈还包括第二集流圈(42;42’),所述第二集流圈(42;42’)由第一导流部(412)的外周或者靠近外周的位置延伸,使得第二集流圈(42;42’)间隔地位于第二导流部(413)的外周并且同向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圈(42;42’)远离第二导流部(413)的表面呈向第二导流部(413)的方向凹陷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圈(42;42’)远离第二导流部(413)的表面由至少两段斜面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圈(42;42’)远离第二导流部(413)的表面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斜面(421)、第二斜面(422)和第三斜面(423),所述第一斜面(421)最为靠近第一导流部(412),而第三斜面(423)最为远离第一导流部(412),所述第一斜面(421)向远离第一导流部(412)的方向延伸并且逐渐向第二导流部(413)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斜面(422)在第一斜面(421)和第三斜面(423)之间过渡,所述第三斜面(423)向远离第一导流部(412)的方向逐渐延伸并且向远离第二导流部(413)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进风口圈,其特征在于:各斜面之间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圈(42;42’)远离第一导流部(412)的端部具有高度变化结构(424),使得第二集流圈(42;42’)沿着周向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所述高度是指沿进风口圈的轴向上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口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变化结构(424)为在周向上呈波浪形或锯齿形的结构。
8.一种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口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系统包括蜗壳(1)和设置在蜗壳(1)内的叶轮(2),所述蜗壳(1)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所述第一盖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1),所述进风口圈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11)处,所述第二导流部(413)朝向蜗壳(1)内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12)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21),所述第一进风口(111)为主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121)为副进风口;所述叶轮(2)包括靠近第一盖板(11)的第一端圈(21)、靠近第二盖板(12)的第二端圈(22)以及设置在第一端圈(21)和第二端圈(22)之间的中盘(23),所述叶轮(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端圈(21)和第二端圈(22)之间的叶片(24),并且各叶片(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圈(21)和第二端圈(22)固定,同时各叶片(24)穿过中盘(2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叶轮(2)转动的电机(3),所述电机(3)穿过第二进风口(121)并且与蜗壳(1)固定。
12.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系统。
CN202220474182.6U 2022-03-07 2022-03-07 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及吸油烟机 Active CN217271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4182.6U CN217271022U (zh) 2022-03-07 2022-03-07 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及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4182.6U CN217271022U (zh) 2022-03-07 2022-03-07 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及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1022U true CN217271022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9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74182.6U Active CN217271022U (zh) 2022-03-07 2022-03-07 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及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1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9034B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AU2007209185A1 (en) Improved impeller and fan
CN209944584U (zh) 进风格栅以及空调室外机
CN107965471B (zh) 一种集流器及应用有该集流器的离心风机
CN111852905B (zh) 一种离心风机和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CN113446237B (zh) 一种带半开式三元叶轮的离心通风机
CN217271022U (zh) 进风口圈、应用有该进风口圈的风机系统及吸油烟机
CN201763673U (zh) 一种混流式风机
CN107339241B (zh) 多翼离心风机
CN216447178U (zh) 一种后向离心风机
CN216111362U (zh) 一种蜗壳式节能风机
CN109209932A (zh) 一种设有斜流式风机的抽油烟机
CN214577785U (zh) 离心风机
CN114718904A (zh) 气动结构、压缩机、吸尘器
CN115727008A (zh) 进风圈和油烟机
CN112377457B (zh) 一种叶轮、应用有该叶轮的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CN111577653B (zh) 一种离心风机
CN210861438U (zh) 进风格栅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7002324U (zh) 一种风机系统及应用有该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CN207131636U (zh) 一种离心风机
CN216788809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集流器及应用其的多翼离心风机
CN220286035U (zh) 改进的半开式离心叶轮及应用这种叶轮的汽车空调风机
KR20070007670A (ko) 진공청소기용 팬-모터의 가이드 베인
CN217002323U (zh) 一种风机系统及应用有该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CN102979765A (zh) 中间板多层导叶进风结构的风机蜗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