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9411U -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 Google Patents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9411U
CN217269411U CN202121367171.XU CN202121367171U CN217269411U CN 217269411 U CN217269411 U CN 217269411U CN 202121367171 U CN202121367171 U CN 202121367171U CN 217269411 U CN217269411 U CN 217269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knob
limiting
lock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71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妙玉
柏小军
黄冠良
邓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tata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tata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tata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tata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71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9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9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9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包括:机体;反锁旋钮,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上,用于与锁具内的反锁机构连接;反锁旋钮与机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反锁旋钮转动的锁定结构;反锁旋钮可沿其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以解锁锁定结构;弹性装置,用于驱动反锁旋钮或锁定结构活动以使锁定结构从解锁状态复位至锁定状态。其可以有效避免误操作,防误动性能强,可避免儿童或宠物不小心触发反锁旋钮转动而导致的门被反锁,增加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锁具,因采用了上述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误操作,防误动性能强,可避免儿童或宠物不小心触发反锁旋钮转动而导致的门被反锁,增加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背景技术
锁具为用于将处于关闭状态的门进行可靠锁固的装置,目前,市面上的锁具一般会设置有反锁机构,使用时,在门内旋转与反锁机构连接的反锁旋钮,即可对锁具实施反锁,这样即使门外人员手持钥匙也无法打开门,虽然增加了安全性,然而,当有儿童单独在室内时,极易误操作而旋转反锁旋钮,从而将将儿童反锁在房间内,而且大多数儿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会反向旋转反锁旋钮,大大提高了危险系数,无法快速将危险解除,为此,亟需对现有的锁具进行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防误动性能强,可有效防止儿童或宠物因误操作而反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锁具,防误动性能强,可有效防止儿童或宠物因误操作而反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包括:
机体;
反锁旋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用于与锁具内的反锁机构连接;所述反锁旋钮与所述机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反锁旋钮转动的锁定结构;所述反锁旋钮可沿其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以解锁所述锁定结构;
弹性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反锁旋钮或所述锁定结构活动以使所述锁定结构从解锁状态复位至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锁定凹槽及锁定凸起,所述锁定凹槽及锁定凸起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所述机体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反锁旋钮上,所述锁定凸起能够插设在所述锁定凹槽中,以限制所述反锁旋钮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反锁旋钮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机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连接孔而套设在所述反锁旋钮上,且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反锁旋钮之间设置有移动限位结构,所述移动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反锁旋钮进行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反锁旋钮之间还设置有止转限位结构,所述止转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反锁旋钮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止转限位结构包括止转限位凸起及与所述止转限位凸起配合的止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反锁旋钮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所述止转限位凸起,另一者设置有所述止转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止转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所述止转限位凸起设置有第一限位端面;
所述止转限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反锁旋钮上,所述止转限位凹槽沿所述反锁旋钮的转动中心线方向延伸,所述止转限位凹槽的第一端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可供所述止转限位凸起穿入所述止转限位凹槽中,所述止转限位凹槽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第二限位端面;
所述移动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限位端面、所述第二限位端面、第三限位端面及限位阻挡件,所述第一限位端面和所述第二限位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三限位端面设置在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一限位端面的一端,所述限位阻挡件设置在所述反锁旋钮上并与所述第三限位端面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锁旋钮可被按压移动以使所述锁定结构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及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壁上,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连通;
所述反锁旋钮包括依序连接的旋钮部和连接部,所述旋钮部的外径比所述导向孔的孔径大,所述旋钮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导向孔中并穿过所述导向孔而用于与锁具的反锁机构连接;
所述弹性装置具有中心孔,所述弹性装置通过中心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钮部以及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为锥形弹簧。
锁具,包括锁体、后面板以及上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所述锁体上设置有反锁机构及反锁锁舌,所述机体设置在所述后面板上,所述反锁旋钮与所述反锁机构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反锁机构上的反锁锁舌相对所述锁体伸出或缩回。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需驱动反锁旋钮相对机体移动到位才能够转动反锁旋钮以使锁具解锁,这种先移动再转动的反锁旋钮结构将锁具的反锁操作拆解为两步,可以有效避免误操作,防误动性能强,可避免儿童或宠物不小心触发反锁旋钮转动而导致的门被反锁,增加了安全性;另外,因设置有使锁定结构可靠保持在锁定状态下的弹性装置,需对反锁旋钮施加克服弹性装置的弹性力的作用力才能够推动反锁旋钮移动,因此,弹性装置的设置利于进一步增强防误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因采用了上述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误操作,防误动性能强,可避免儿童或宠物不小心触发反锁旋钮转动而导致的门被反锁,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锁具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锁具中的C-C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锁具的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锁具处于另一视角下时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锁具中的反锁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锁具中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锁体;11、反锁机构;111、孔位;12、反锁锁舌;20、后面板; 21、主壳体;211、第一限位槽;212、导向孔;213、定位凸起;214、锁定凹槽;22、盖板;30、反锁旋钮;31、旋钮部;311、第二限位槽;32、连接部; 321、止转限位凹槽;322、第四限位槽;323、连接槽;33、连接件;34、插销; 40、锥形弹簧;50、限位件;51、锁定凸起;52、连接孔;53、止转限位凸起;60、限位阻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包括机体、反锁旋钮30及弹性装置;反锁旋钮3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上,用于与锁具内的反锁机构11连接,以能够带动锁具上的反锁锁舌12相对锁具伸出或缩回,从而实现反锁或解锁;反锁旋钮30与机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反锁旋钮30转动的锁定结构,以锁定反锁旋钮30,使反锁旋钮30不能相对机体转动;反锁旋钮30可沿其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以解锁锁定结构;弹性装置用于驱动反锁旋钮30活动以使锁定结构从解锁状态复位至锁定状态,以能够可靠锁定反锁旋钮30,使反锁旋钮30稳定保持在不能相对机体转动的锁定状态下。
本实用新型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需驱动反锁旋钮30相对机体移动到位才能够转动反锁旋钮30以使锁具解锁,这种先移动再转动的反锁旋钮结构将锁具的反锁操作拆解为两步,可以有效避免误操作,防误动性能强,可避免儿童或宠物不小心触发反锁旋钮30转动而导致的门被反锁,增加了安全性;另外,因设置有使锁定结构可靠保持在锁定状态下的弹性装置,需对反锁旋钮30施加克服弹性装置的弹性力的作用力才能够推动反锁旋钮30移动,因此,弹性装置的设置利于进一步增强防误动性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装置用于驱动锁定结构活动以使锁定结构从解锁状态复位至锁定状态,同样能够可靠锁定反锁旋钮30,使反锁旋钮30稳定保持在不能相对机体转动的锁定状态下。
在本实施例中,反锁旋钮30可被按压移动以解锁锁定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反锁旋钮30可被抽拉移动以解锁锁定结构。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机体设置有内腔及位于内腔的相对两侧的正面和背面,锁定结构设置在内腔中,且锁定结构靠近机体的正面设置,以能够通过按压方式按压反锁旋钮30而使反锁旋钮30解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结构可靠近机体的背面设置,以能够通过抽拉方式抽拉反锁旋钮30而使反锁旋钮30解锁。
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机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11及导向孔212,导向孔212设置在第一限位槽211的底壁上,且导向孔212与第一限位槽211相连通。
参见图6,反锁旋钮30包括依序连接的旋钮部31和连接部32,旋钮部31 的外径比导向孔212的孔径大,旋钮部31设置在第一限位槽211中,连接部32 可转动地插设在导向孔212中并穿过导向孔212而用于与锁具的反锁机构11连接;锁定结构设置在机体和连接部32之间;弹性装置设置有中心孔,弹性装置通过中心孔套设在连接部32上,且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旋钮部31以及第一限位槽211的底壁相抵接。如此,利用第一限位槽211限制旋钮部31,使得旋钮部31只能在机体外活动,方便用户操作,导向孔212对连接部32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反锁旋钮30的转动及移动更顺畅,而将弹性装置套设在连接部32 上并将弹性装置设置在旋钮部31和第一限位槽211的底壁之间,可对弹性装置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还可起到收容弹性装置的作用,利于简化结构,使结构更紧凑。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为锥形弹簧40,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反锁旋钮30的移动更顺畅,同时,在相同弹性力的前提下,锥形弹簧40 的长度更短,使结构更紧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装置可以为圆柱型弹簧或其他能够提供弹性力的弹性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装置可设置有多个,多个弹性装置均设置在旋钮部 31和第一限位槽211的底壁之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通过抽拉反锁旋钮30而使锁定结构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弹性装置可设置在机体的内腔中,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机体靠近其正面的一内侧面及锁定结构相抵接,如此,在抽拉反锁旋钮30而使锁定结构解锁时,弹性装置被压缩,转动反锁旋钮30实现反锁或解锁后,弹性装置复位而使锁定结构复位至锁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旋钮部31与第一限位槽211的底壁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311,第一限位槽211的底壁上设置有围绕导向孔212设置的环形定位凸起213,该环形定位凸起213与第一限位槽211的侧壁围合形成第三限位槽,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二限位槽311和第三限位槽中,以可靠限定弹性装置的位置,结构稳定性更佳,使得反锁旋钮30的移动更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结构包括锁定凹槽214及锁定凸起51,锁定凹槽214 设置在机体上,锁定凸起51设置在反锁旋钮30上,锁定凸起51能够插设在锁定凹槽214中,以限制反锁旋钮30的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凹槽 214可设置在反锁旋钮30上,锁定凸起51可设置在机体上。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凹槽214及锁定凸起5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锁定凹槽214绕反锁旋钮30的转动中心线均匀设置,各锁定凸起51插设在对应的一锁定凹槽214中,如此,利于加固锁定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反锁旋钮30能够可靠保持在锁定状态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凹槽214及锁定凸起51 均可设置有一个或三个以上。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结构可包括多个锁定齿结构及多个锁定槽,锁定齿结构和锁定槽两者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机体上,另一者设置在反锁旋钮 30上,各锁定齿结构及锁定槽均绕反锁旋钮30的转动中心线布置,锁定齿结构的数量与锁定槽的数量相等,各锁定齿结构插设在一对应的锁定槽中,以可靠锁定反锁旋钮30。
在本实施例中,反锁旋钮30上套设有限位件50,锁定结构设置在限位件 50和机体之间。如此,使反锁旋钮30和限位件50分体设置,并将锁定结构设置在限位件50和机体之间,方便装配的同时,更利于简化结构,从而利于降低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反锁旋钮30可与限位件50一体成型。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0套设在连接部32上,锁定凸起51设置在限位件50上。
参见图7,更具体地,限位件50上设置有连接孔52,限位件50通过连接孔52而套设在反锁旋钮30上,且限位件50和反锁旋钮30之间设置有移动限位结构,移动限位结构用于限制限位件50相对反锁旋钮30进行轴向移动,如此,使限位件50能够可靠安装在反锁旋钮30上,以使锁定凸起51能够可靠插设在锁定凹槽214中,从而实现可靠锁定反锁旋钮30。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0和反锁旋钮30之间还设置有止转限位结构,止转限位结构用于限制限位件50相对反锁旋钮30进行转动,如此,利于进一步提高限位件50与反锁旋钮3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止转限位结构包括止转限位凸起53及与止转限位凸起53 配合的止转限位凹槽321;限位件50和反锁旋钮30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止转限位凸起53,另一者设置有止转限位凹槽321,如此,能够可靠限制限位件50相对反锁旋钮30转动的同时,还可利于降低制造难度及方便装配。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止转限位凸起53及止转限位凹槽321均设置有两个,各止转限位凸起53与一止转限位凹槽321配合,如此,利于提高止转限位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止转限位凸起53及止转限位凹槽321均设置有一个或三个以上。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止转限位凸起53设置在连接孔52的孔壁上,止转限位凸起53设置有第一限位端面;止转限位凹槽321设置在反锁旋钮30 上,止转限位凹槽321沿反锁旋钮30的轴向延伸,止转限位凹槽321的第一端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开口可供止转限位凸起53穿入止转限位凹槽321 中,止转限位凹槽321的第二端设置有与开口相对的第二限位端面;移动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端面、第二限位端面、第三限位端面及限位阻挡件60,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相抵接,第三限位端面设置在限位件50远离第一限位端面的一端,限位阻挡件60设置在反锁旋钮30上并与第三限位端面相抵接。如此,可实现限位件50与反锁旋钮30之间的稳固连接的同时,结构紧凑,利于降低制造难度及方便装配。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阻挡件60为卡簧,反锁旋钮30上设置有第四限位槽322,卡簧插设在该第四限位槽322中,如此,利于实现快速装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阻挡件60可为锁紧螺母。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限位结构可包括两个锁紧螺母,相对应地,反锁旋钮30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螺纹结构,限位件50套设在反锁旋钮30 上,各锁紧螺母与一螺纹结构连接,且两个锁紧螺母分别与限位件50的两端相抵,如此,同样能够实现对限位件50进行可靠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反锁旋钮30上还设置有连接件33,连接件33上设置有第一穿孔,反锁旋钮30的连接部32上设置有连接槽323及与连接槽323相连通的第二穿孔,连接槽323沿轴向延伸,穿孔沿径向延伸,连接件33的第一端插设在连接槽323中,且通过插销34依次穿过第二穿孔以及第一穿孔而将连接件 33固定在反锁旋钮30上,连接件33的第二端与反锁机构11上的孔位111活动连接,如此,利于降低制造难度以及方便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锁具,包括锁体10、后面板20以及上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锁体10上设置有反锁机构11及反锁锁舌12,机体设置在后面板20上,反锁旋钮30与反锁机构11连接,以能够驱动反锁机构11上的反锁锁舌12相对锁体10伸出或缩回。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与后面板20一体成型,以简化结构。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后面板20包括具有容纳槽的主壳体21以及盖设在主壳体21上的盖板22,锁定结构及限位件50设置在容纳槽中。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反锁旋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用于与锁具内的反锁机构连接;所述反锁旋钮与所述机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反锁旋钮转动的锁定结构;所述反锁旋钮可沿其转动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以解锁所述锁定结构;
弹性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反锁旋钮或所述锁定结构活动以使所述锁定结构从解锁状态复位至锁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锁定凹槽及锁定凸起,所述锁定凹槽及锁定凸起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所述机体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反锁旋钮上,所述锁定凸起能够插设在所述锁定凹槽中,以限制所述反锁旋钮的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锁旋钮上套设有限位件,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机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连接孔而套设在所述反锁旋钮上,且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反锁旋钮之间设置有移动限位结构,所述移动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反锁旋钮进行轴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反锁旋钮之间还设置有止转限位结构,所述止转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反锁旋钮进行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限位结构包括止转限位凸起及与所述止转限位凸起配合的止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反锁旋钮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所述止转限位凸起,另一者设置有所述止转限位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所述止转限位凸起设置有第一限位端面;
所述止转限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反锁旋钮上,所述止转限位凹槽沿所述反锁旋钮的转动中心线方向延伸,所述止转限位凹槽的第一端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可供所述止转限位凸起穿入所述止转限位凹槽中,所述止转限位凹槽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第二限位端面;
所述移动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限位端面、所述第二限位端面、第三限位端面及限位阻挡件,所述第一限位端面和所述第二限位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三限位端面设置在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一限位端面的一端,所述限位阻挡件设置在所述反锁旋钮上并与所述第三限位端面相抵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及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壁上,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连通;
所述反锁旋钮包括依序连接的旋钮部和连接部,所述旋钮部的外径比所述导向孔的孔径大,所述旋钮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导向孔中并穿过所述导向孔而用于与锁具的反锁机构连接;
所述弹性装置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弹性装置通过中心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钮部以及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壁相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锥形弹簧。
10.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后面板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所述锁体上设置有反锁机构及反锁锁舌,所述机体设置在所述后面板上,所述反锁旋钮与所述反锁机构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反锁机构上的反锁锁舌相对所述锁体伸出或缩回。
CN202121367171.XU 2021-06-18 2021-06-18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Active CN217269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7171.XU CN217269411U (zh) 2021-06-18 2021-06-18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7171.XU CN217269411U (zh) 2021-06-18 2021-06-18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9411U true CN217269411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3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7171.XU Active CN217269411U (zh) 2021-06-18 2021-06-18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9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89976A (en) Pop-up handle assembly
US6851287B1 (en) Lock having a quick unlocking function
US8833120B2 (en) Locking mechanism with integral egress release
CN108060832B (zh) 锁具和锁具的紧急解锁方法
US7530245B2 (en) Door lock
CN113445822B (zh)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CN113236044B (zh) 一种门锁
CN217269411U (zh) 锁具用反锁旋钮结构及锁具
US11905737B2 (en) Electric locks
KR100638246B1 (ko) 도어의 잠금장치
KR101383289B1 (ko) 푸쉬-풀 구조의 도어락의 내부 강제잠금 구조체
CN112177437A (zh) 旋转式锁具
CN111456565B (zh) 锁具
CN211342163U (zh) 防撬锁具
CN211173489U (zh) 电子门锁
KR200393226Y1 (ko) 모티스 록 장치
JP4550637B2 (ja) サムターン装置
CN111173385B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挂锁
CA2603172C (en) Door lock
CN211286989U (zh) 把手组件及锁具
US20130118218A1 (en) Lock assembly having outer and inner lock units
CN218862307U (zh) 双开式门锁装置以及柜门
CN216130705U (zh) 电动锁具
KR200380743Y1 (ko) 도어의 잠금장치
CN212380664U (zh) 用于锁止充电枪的电子锁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