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5073U -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5073U
CN217265073U CN202220802677.7U CN202220802677U CN217265073U CN 217265073 U CN217265073 U CN 217265073U CN 202220802677 U CN202220802677 U CN 202220802677U CN 217265073 U CN217265073 U CN 217265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unit
filler unit
unit
sewage treatment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026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献花
王志刚
林海涛
薛亚东
贾琳
文新宇
刘丹丹
王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u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u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8026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5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5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5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模块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单元、第二填料单元和第三填料单元,所述第一填料单元和第二填料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单元,所述第二填料单元和第三填料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单元。该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模块壳体、第一填料单元、第一填充单元、第二填料单元、第二填充单元、第三填料单元和吊耳之间的相互配合,极大降低了填料单元吊装取出的难度,达到了便于快速将框体内部填料单元取出更换的效果,解决了模块中的填料单元吊装取出不便,难以快速对填料单元进行更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它利用了自然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率高、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转维护方便和运转费用低等优势,现被广泛应用到中小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
市面上部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主要针对人工湿地模块化进行改进,如中国专利CN105600932B中公开的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具有便于更换模块或基质单元,降低湿地运行维护成本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该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的单个模块是由多个棱台形的基质单元组成,且相邻的棱台形基质单元间的装配方向相反,所以造成了上小下大的棱台形基质单元无法快速从模块中取出,此时如需将上小下大的棱台形基质单元从模块中取出,就必须先将相邻的上大下小的棱台形基质单元用吊装设备吊出,极大的增加了基质单元的更换难度,而且在将基质单元取出后,因基质单元的框体为一体成型,所以在更换框体内部填料时,需要使用吊装设备翻转基质单元,才能将填料从框体内倒出,操作较为不便,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具备可快速将框体内部填料单元取出和便于更换填料单元内部填料的优点,解决了模块中的填料单元吊装取出不便和填料单元内部填料更换步骤繁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模块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单元、第二填料单元和第三填料单元,所述第一填料单元和第二填料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单元,所述第二填料单元和第三填料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单元,所述第一填料单元的右侧、第三填料单元的左侧和第二填料单元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填充单元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填充单元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填料单元、第一填充单元、第二填料单元、第二填充单元和第三填料单元的顶部均设置有吊耳,所述第一填料单元左右两侧的内壁、第一填充单元左右两侧的内壁、第二填料单元左右两侧的内壁、第二填充单元左右两侧的内壁和第三填料单元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透水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填料单元由第一框体与第一底板组成,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六个第一定位块,每两个第一定位块为一组,每组均以第一框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六个第一定位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插槽,每组第一定位块对应的第一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底板被夹持在第一插板与第一框体之间,在第一定位块、第一插槽、第一插板和第一底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快速将第一填料单元内的填料倒出,起到了快速更换第一填料单元内填料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填料单元由第二框体与第二底板组成,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六个第二定位块,每两个第二定位块为一组,每组均以第二框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六个第二定位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每组第二定位块对应的第二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底板被夹持在第二插板和第二框体之间,在第二定位块、第二插槽、第二插板和第二底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快速将第二填料单元内的填料倒出,从而起到了快速更换第二填料单元内填料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第一嵌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底部与第一底板的顶部抵持,此时第一密封圈被夹持在第一框体和第一底板之间,且第一密封圈发生挤压变形,从而将第一框体与第一底板的间隙封堵,起到了防止第一填料单元内的水流从第一底板与第一框体的间隙中渗出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底部与第二底板的顶部抵持,此时第二密封圈被夹持在第二框体和第二底板之间,且第二密封圈发生形变,从而将第二框体与第二底板的间隙封堵,起到了防止第二填料单元内的水流从第二底板与第二框体的间隙中渗出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三填料单元的结构及尺寸均与第一填料单元的结构及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填料单元、第一填充单元、第二填料单元、第二填充单元和第三填料单元的顶部均可以种植植被。
优选的,所述各填料单元和填料单元之间、填料单元与模块壳体之间、填料单元与填充单元之间以及填充单元与模块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层,可以有效防止水体在填料外流动,起到了限制水体流动范围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模块壳体、第一填料单元、第一填充单元、第二填料单元、第二填充单元、第三填料单元和吊耳之间的相互配合,极大降低了填料单元吊装取出的难度,达到了便于快速将框体内部填料单元取出更换的效果,解决了模块中的填料单元吊装取出不便,难以快速对填料单元进行更换的问题。
2、该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模块壳体、第一填料单元、第一填充单元、第二填料单元、第二填充单元、第三填料单元、吊耳、第一框体、第一底板、第一定位板、第一插板、第二框体、第二底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二插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快速更换填料单元内部填料的效果,解决了填料单元内部填料更换步骤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填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填充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填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进水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模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块壳体;2、第一填料单元;3、第一填充单元;4、第二填料单元;5、第二填充单元;6、第三填料单元;7、吊耳;8、渗水孔;9、透水孔;10、进水槽;11、进水管;12、连通孔;13、排水槽;14、排水管;15、排水孔;16、第一底板;17、第一定位块;18、第一插板;19、第二底板;20、第二定位块;21、第二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模块壳体1,模块壳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渗水孔8,模块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单元2、第二填料单元4和第三填料单元6,第三填料单元6的结构及尺寸均与第一填料单元2的结构及尺寸相同,第一填料单元2由第一框体与第一底板16组成,第一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六个第一定位块17,每两个第一定位块17为一组,每组均以第一框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六个第一定位块17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插槽,每组第一定位块17对应的第一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一插板18,第一底板16被夹持在第一插板18与第一框体之间,第一框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嵌槽,第一嵌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底部与第一底板16的顶部抵持,第二填料单元4由第二框体与第二底板19组成,第二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六个第二定位块20,每两个第二定位块20为一组,每组均以第二框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六个第二定位块20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每组第二定位块20对应的第二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二插板21,第二底板19被夹持在第二插板21和第二框体之间,第二框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嵌槽,第二嵌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底部与第二底板19的顶部抵持。
第一填料单元2和第二填料单元4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单元3,第二填料单元4和第三填料单元6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单元5,第一填料单元2的右侧、第三填料单元6的左侧和第二填料单元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填充单元3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填充单元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对应的斜率与第二斜面对应的斜率相同,各填料单元和填料单元之间、填料单元与模块壳体之间、填料单元与填充单元之间以及填充单元与模块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层,从而防止水体在填料外的缝隙中流动,第一填料单元2、第一填充单元3、第二填料单元4、第二填充单元5和第三填料单元6内部的填料类别可根据所处理的污水种类进行设置,以达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第一填料单元2、第一填充单元3、第二填料单元4、第二填充单元5和第三填料单元6的顶部均设置有吊耳7,第一填料单元2左右两侧的内壁、第一填充单元3左右两侧的内壁、第二填料单元4左右两侧的内壁、第二填充单元5左右两侧的内壁和第三填料单元6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透水孔9,透水孔9起到了便于水体在各填料单元间流动的作用,而第一填料单元2上的透水孔设置在第一框体表面,第二填料单元4上的透水孔设置在第二框体表面,以便于水体在各填料单元间流动。
该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由多个模块共同组成,各模块的连接面紧密连接,连接机构可以但不限于螺栓连接件或卡接机构,当各模块连接完成后,依据水流方向,将进水口处的模块设置为进水模块,出水口处的模块设置为排水模块,进水模块的进水侧设置有进水槽10,进水槽10与进水模块连接侧的内壁开设有连通孔12,连通孔12的相对位置与进水模块壳体上渗水孔8的相对位置相同,从而将进水槽10的内部与进水模块的内部连通,进水槽10远离进水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将通过法兰与外部污水管道连接,排水模块的排水侧设置有排水槽13,排水槽13与排水模块连接侧的内壁开设有排水孔15,排水孔15的相对位置与排水模块壳体上渗水孔8的相对位置相同,从而给将排水槽13的内部与排水模块的内部连通,排水槽13远离排水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有排水管14,排水管14通过法兰与外部水道连接。
在使用该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的过程中,当装置的出水量因某个模块内的填充单元堵塞而降低时,可以先人工将该模块内的两个填充单元取出,然后再用吊机将堵塞的填料单元吊出,之后,在插板和底板的配合下快速对堵塞填料单元内的填料进行更换,接着只需将填料单元重新吊装回模块壳体内部,便完成了填料单元的更换工作,上述过程更换步骤渐变,装置吊装拆卸便利,大大节省了工程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模块壳体(1),所述模块壳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渗水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单元(2)、第二填料单元(4)和第三填料单元(6),所述第一填料单元(2)和第二填料单元(4)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单元(3),所述第二填料单元(4)和第三填料单元(6)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单元(5),所述第一填料单元(2)的右侧、第三填料单元(6)的左侧和第二填料单元(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填充单元(3)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填充单元(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填料单元(2)、第一填充单元(3)、第二填料单元(4)、第二填充单元(5)和第三填料单元(6)的顶部均设置有吊耳(7),所述第一填料单元(2)左右两侧的内壁、第一填充单元(3)左右两侧的内壁、第二填料单元(4)左右两侧的内壁、第二填充单元(5)左右两侧的内壁和第三填料单元(6)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透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单元(2)由第一框体与第一底板(16)组成,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六个第一定位块(17),每两个第一定位块(17)为一组,每组均以第一框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六个第一定位块(17)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插槽,每组第一定位块(17)对应的第一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一插板(18),所述第一底板(16)被夹持在第一插板(18)与第一框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单元(4)由第二框体与第二底板(19)组成,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六个第二定位块(20),每两个第二定位块(20)为一组,每组均以第二框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六个第二定位块(20)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每组第二定位块(20)对应的第二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二插板(21),所述第二底板(19)被夹持在第二插板(21)和第二框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第一嵌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底部与第一底板(16)的顶部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底部与第二底板(19)的顶部抵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填料单元(6)的结构及尺寸均与第一填料单元(2)的结构及尺寸相同。
CN202220802677.7U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265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2677.7U CN217265073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2677.7U CN217265073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5073U true CN217265073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02677.7U Active CN217265073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5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65073U (zh) 一种模块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218924072U (zh) 快速沉淀膜系统
CN213991812U (zh) 一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隔离带自动喷水型花箱
CN213598836U (zh) 一种综合型高效给排水管道
CN210915360U (zh) 水处理工艺中的配水装置系统
CN209872656U (zh) 一种模块化污水快速净化系统
CN213193225U (zh) 一种反渗透装置及反渗透系统
CN210764562U (zh) 一种多段厌氧水解生化反应设备
CN21362352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大通量低压膜组件
CN217247402U (zh) 一种污水均匀处理的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17377481U (zh) 一种污水曝气池内部用新型曝气装置
CN212025098U (zh) 一种高效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6005315U (zh) 一种可组装式模块化污水设备
CN215387824U (zh) 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装置
CN219239288U (zh) 一种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CN219792678U (zh) 一种硫铁耦合技术去除硝态氮的装置
CN21229305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12954526U (zh) 一种增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7077125U (zh) 一种有效的黑膜池排渣系统
CN211635536U (zh) 一种低压过滤器快速组装结构
CN211357993U (zh) 水利灌溉过滤器
CN216950282U (zh) 泥浆循环沉淀结构
CN213652103U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一体化mbr装置
CN214299471U (zh) 一种高效压力生化反应塔
CN21883366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