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4568U - 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4568U
CN217264568U CN202122628148.8U CN202122628148U CN217264568U CN 217264568 U CN217264568 U CN 217264568U CN 202122628148 U CN202122628148 U CN 202122628148U CN 217264568 U CN217264568 U CN 217264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upport
plate
motor vehicle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81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ongx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ongx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ongx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ongx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81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4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4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4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包括平台、升降组件和支撑组件,平台包括底板、顶板和四个支撑柱,底板和顶板平行间隔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四个支撑柱分别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支撑柱为伸缩结构,顶板上开设有贯通的拆解孔,两个升降组件设置在分别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两侧,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顶板顶面的两端,本机动车拆解平台通过升降组件对顶板两侧边的底面同步顶升,以身高顶板的高度,使工作人员能够进入顶板和底板之间进行拆解,由于顶板对机动车进行支撑,避免了机动车的高度升高后产生的晃动;通过支撑组件顶起机动车的底部,使机动车的底部脱离顶板,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拆解。

Description

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废机动车拆解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
背景技术
根据机动车分类国家标准,机动车是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各类汽车、特种车、各类电车、电瓶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机动车的保有量急剧增长。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报废汽车业越来越多,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利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众所周知,报废机动车是重要的二次资源,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再利用是节约原生资源,保证资源合理利用,保障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机动车在使用到一定年限或者公里数后,达到了汽车的使用周期,这时就需要对机动车作报废处理。报废的机动车会被运输至相应的拆解线平台上进行拆解,工人会依次对报废机动车上的零部件进行拆。
目前,对报废机动车底部的零部件进行拆解时,需要将机动车顶起来,以便工作人员进入机动车的底盘下方,进行相应的零部件拆解。现有的拆解平台上,对机动车高度的提升采用的是将机动车吊起,然后工作人员站在机动车下方进行拆解工作,但是被吊起的机动车悬在空中,固定不牢靠,容易晃动,而且对机动车没有进行支撑,工作人员站在机动车下方,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解决现有的拆解平台对机动车高度的提升导致机动车固定不牢靠,容易晃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包括:
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底板、顶板和四个支撑柱,底板和顶板平行间隔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四个支撑柱分别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四个支撑柱的底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底板的四个拐角处,支撑柱为伸缩结构,顶板上开设有贯通的拆解孔;及
升降组件,两个升降组件设置在分别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两侧,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支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底板一侧边的两端,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相向设置,支架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一侧边的中部,支架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侧面铰接连接,第一支杆的底端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铰接,第一支杆的顶端与顶板的一侧边铰接连接,第二支杆的底端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铰接,第二支杆的顶端与顶板的一侧边铰接连接。
上述机动车拆解平台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端进行推动,使得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顶端向上推动顶板,使顶板的高度升高,使工作人员进入顶板的下方对机动车进行拆解,由于顶板对机动车进行支撑,避免了机动车的高度升高后产生的晃动。
进一步地,底板两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升降槽,两个升降组件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升降槽内,且升降槽的底壁为内凹弧形,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底座分别固定设置在升降槽相对内侧壁的底端,支架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槽底壁的中部。升降槽的设置为第一支杆底端的移动提供了充足空间,避免第一支杆的底端被阻挡。
进一步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朝向升降槽底壁中部且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朝向升降槽底壁中部且向下倾斜设置。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更加容易推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对顶板进行顶升。
进一步地,升降组件还包括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均为T形结构,顶板两侧边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T形结构的滑槽,两个滑块的顶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且两个滑块的底端延伸至滑槽外侧分别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顶端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柱包括支撑管、支撑杆和限位销,支撑管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支撑杆的底端插入支撑管顶端的内部且滑动连接,支撑杆的顶端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支撑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轴线方向分布的限位孔,且限位孔贯通支撑管的相对两侧壁,限位销穿设在限位孔内,用于支撑支撑杆插入支撑管内的端部。通过支撑杆的底端抵接在限位销上,对支撑杆进行支撑,同时也分担了顶板对升降组件的持续压力,降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损耗。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顶板顶面的两端,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气缸和支撑板,支撑板为L形结构,顶板两端的顶面均开设有支撑槽,第三气缸的底座固定设置在支撑槽的底壁上,第三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上且连接在支撑板一端的底面,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在顶板两端的顶面且呈对称设置。通过第三气缸推动支撑板将机动车顶升脱离底板,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拆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机动车拆解平台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端进行推动,使得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顶端向上推动顶板,使顶板的高度升高,使工作人员进入顶板的下方对机动车进行拆解,由于顶板对机动车进行支撑,避免了机动车的高度升高后产生的晃动;而且第三气缸推动支撑板顶着机动车的底部,使机动车的底部脱离顶板,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板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平台,11-底板,12-顶板,13-支撑柱,131-支撑管,132-支撑杆,133-限位销,134-限位孔,14-拆解孔,20-升降组件,21-第一气缸,22-第二气缸,23-第一支杆,24-第二支杆,25-支架,26-滑块,27-升降槽,28-滑槽,30-支撑组件,31-第三气缸,32-支撑板,33-支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和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10,包括平台10、升降组件20和支撑组件30,平台10包括底板11、顶板12和四个支撑柱13,底板11和顶板12平行间隔设置在底板11的上方,四个支撑柱13分别设置在顶板12和底板11之间,且四个支撑柱13的底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底板11的四个拐角处,支撑柱13为伸缩结构,顶板12上开设有贯通的拆解孔14,使工作人员站在底板11上能够通过拆解孔14对机动车的底部进行拆解;升降组件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组件20设置在分别设置在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的两侧,通过升降组件20对顶板12两侧边的底面同步顶升,以身高顶板12的高度,使工作人员能够进入顶板12和底板11之间进行拆解;支撑组件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组件30分别设置在顶板12顶面的两端,用于对机动车进行顶升,从而方便拆解。
具体地,升降组件20包括第一气缸21、第二气缸22、第一支杆23、第二支杆24和支架25,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分别设置在底板11一侧边的两端,且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的输出轴相向设置,支架25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11一侧边的中部,支架25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侧面铰接连接,第一支杆23的底端与第一气缸21的输出轴铰接,第一支杆23的顶端与顶板12的一侧边铰接连接,第二支杆24的底端与第二气缸22的输出轴铰接,第二支杆24的顶端与顶板12的一侧边铰接连接。第一支杆23与支架25的连接点靠近第一支杆23的底端,第二支杆24与支架25的连接点靠近第二支杆24的底端,从而使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的输出轴移动较小的距离,使顶板12上升较大的高度;而且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的输出轴的伸缩为同步启动。
当需要升高顶板12的高度时,启动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使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得输出轴伸出相同的距离,使得第一气缸21推动第一支杆23的底端移动,通过支架25的支撑,从而使第一支杆23的顶端高度上升,对顶板12进行顶升;第二气缸22对第二支杆24进行推动使顶板12顶升同理,上述操作,使机动车的高度升高,而且由于顶板12对机动车的支撑,在工作人员对机动车的拆解过程中,机动车不会晃动。
请一并参阅图3,其中,升降组件20还包括两个滑块26,两个滑块26均为T形结构,底板11两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升降槽27,两个升降组件20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升降槽27内,且升降槽27的底壁为内凹弧形,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的底座分别固定设置在升降槽27相对内侧壁的底端,支架25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槽27底壁的中部。顶板12两侧边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T形结构的滑槽28,两个滑块26的顶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28内,且两个滑块26的底端延伸至滑槽28外侧分别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顶端铰接连接。滑槽28的T形结构使滑块26被限制在滑槽28内,不会掉落。
当升降组将对顶板12进行顶升时,由于第一支杆23的底端被第一气缸21推动向下原弧形移动,升降槽27的设置为第一支杆23底端的移动提供了充足空间,避免第一支杆23的底端被阻挡;同时第一支杆23的顶杆则是向上圆弧形移动,使得滑块26沿着第一支杆23圆弧形移动的水平方向在滑槽28内滑动,此时滑块26也会受到向上的推力,进而对顶板12进行顶升;同理,第二支杆24同样如此。
优选地,第一气缸21的输出轴朝向升降槽27底壁中部且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气缸22的输出轴朝向升降槽27底壁中部且向下倾斜设置。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的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更加容易推动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对顶板12进行顶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3包括支撑管131、支撑杆132和限位销133,支撑管131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11上,支撑杆132的底端插入支撑管131顶端的内部且滑动连接,支撑杆132的顶端与顶板12的底面固定连接,支撑管13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轴线方向分布的限位孔134,且限位孔134贯通支撑管131的相对两侧壁,限位销133穿设在限位孔134内,用于支撑支撑杆132插入支撑管131内的端部。当顶板12被升降组件20进行顶升时,支撑杆132的底端在支撑管131内向上移动;当顶板12的高度升高后,使用限位销133插入限位孔134内,从而使支撑杆132的底端抵接在限位销133上,对支撑杆132进行支撑,同时也分担了顶板12对升降组件20的持续压力,降低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的损耗。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三气缸31和支撑板32,支撑板32为L形结构,顶板12两端的顶面均开设有支撑槽33,第三气缸31的底座固定设置在支撑槽33的底壁上,第三气缸31的输出轴竖直朝上且连接在支撑板32一端的底面,两个支撑板32分别设置在顶板12两端的顶面且呈对称设置。初始时,支撑板32的顶端与顶板12的顶面齐平,避免影响机动车的移动。
由于机动车底部的一些零部件直接压在顶板12上,工作人员无法进行拆解,此时,启动第三气缸31,使第三气缸31的输出轴伸长,使支撑板32的高度上升,使得支撑板32的内侧面接触机动车,将机动车顶升。而且两个气缸可以对机动车的两端升高不一样的高度,提高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分别同步推动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底端相向做圆弧形移动,同时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顶端相向做圆弧形移动,带动两个滑块26在滑槽28内相向滑动,此时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对顶板12进行顶升,使顶板12的高度升高;当机动车的底部压在顶板12的顶面时,启动第三气缸31,使第三气缸31的输出轴推动支撑板32上升抵接在机动车上,从而将机动车顶起来,脱离顶板12;而且两个第三气缸31对机动车的顶升高度可以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机动车拆解平台10通过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分别对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底端进行推动,使得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顶端向上推动顶板12,使顶板12的高度升高,使工作人员进入顶板12的下方对机动车进行拆解,由于顶板12对机动车进行支撑,避免了机动车的高度升高后产生的晃动;而且第三气缸31推动支撑板32顶着机动车的底部上升,使机动车的底部脱离顶板12,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拆解。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底板、顶板和四个支撑柱,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平行间隔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四个支撑柱分别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四个支撑柱的底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底板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支撑柱为伸缩结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贯通的拆解孔;及
升降组件,两个升降组件分别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两侧,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支架,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底板一侧边的两端,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相向设置,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一侧边的中部,所述支架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侧面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与顶板的一侧边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与顶板的一侧边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升降槽,两个升降组件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升降槽内,且升降槽的底壁为内凹弧形,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底座分别固定设置在升降槽相对内侧壁的底端,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槽底壁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朝向升降槽底壁中部且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朝向升降槽底壁中部且向下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均为T形结构,所述顶板两侧边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T形结构的滑槽,两个滑块的顶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且两个滑块的底端延伸至滑槽外侧分别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顶端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管、支撑杆和限位销,所述支撑管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插入支撑管顶端的内部且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轴线方向分布的限位孔,且限位孔贯通支撑管的相对两侧壁,所述限位销穿设在限位孔内,用于支撑支撑杆插入支撑管内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顶板顶面的两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气缸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L形结构,所述顶板两端的顶面均开设有支撑槽,所述第三气缸的底座固定设置在支撑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上且连接在支撑板一端的底面,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在顶板两端的顶面且呈对称设置。
CN202122628148.8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 Active CN217264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8148.8U CN21726456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8148.8U CN21726456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4568U true CN217264568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8148.8U Active CN21726456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4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45625A1 (zh) 一种桩架及其使用安装方法
CN217264568U (zh) 一种机动车拆解平台
CN211173157U (zh) 一种安装超高钢梁的托架
CN105436852B (zh) 轧机牌坊保护性拆除及运输方法
CN205476584U (zh) 一种可拆卸支撑结构
CN201599045U (zh) 液压支架立柱安装辅助装置
CN208187126U (zh) 一种大型熔炼炉安装辅助台架
CN211004279U (zh) 汽车起重机用配重自装卸装置
CN214939977U (zh) 一种底撑
CN220080918U (zh) 一种便于拆除的剪力墙用防倾倒的钢结构支架
CN220395728U (zh) 新型煤炭开采掘进通道加固装置
CN219366088U (zh) 一种隧道施工支撑框架模型
CN219570128U (zh) 适用于矮巷道运输的多功能液压支架
CN215516518U (zh) 一种报废汽车夹持升降装置
CN216504864U (zh) 一种弹性滑板支座的滑动面更换装置
CN220182528U (zh) 铝棒起吊转移设备
CN205256467U (zh) 一种车厢
CN218581153U (zh) 一种可拆卸的钢梁牛腿支座
CN220848616U (zh) 一种用于楼梯间的折叠式操作平台
CN216198149U (zh) 一种综合管廊施工台车
CN211817884U (zh) 一种脚手架移动装置
CN212716004U (zh) 一种建筑用辅助支撑结构
CN212287528U (zh) 模具斜楔的维修支架
CN110562287B (zh) 一种脱轨车辆快速顶升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1141062U (zh) 一种装配式弃壳解体盾构机刀盘中心块拆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