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6531U - 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6531U
CN217246531U CN202220304351.1U CN202220304351U CN217246531U CN 217246531 U CN217246531 U CN 217246531U CN 202220304351 U CN202220304351 U CN 202220304351U CN 217246531 U CN217246531 U CN 217246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rehabilitation
belt
adjusting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043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海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3043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6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6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6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龙门支撑架结构,所述龙门支撑架结构的下壁面安装有定滑轮结构,所述定滑轮结构的上壁面安装有康复带结构,所述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座椅结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低强度的运动来对产妇进行产后恢复,这样就能让产妇快速的盆骨位置,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种运动模式,可以针对产妇具体的恢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大大的提升了产妇恢复的速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靠背结构以及调节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让不同身材的产妇都能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让产妇具有更好的运动恢复的环境,大大的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后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
背景技术
产后恢复,是指女性在生产完毕之后,常常会因为身体过于虚弱而需要一定的恢复和保养,而这种恢复和保养被称之为产后恢复,产后女性的臀部松垮无弹性,其中,臀部体形恢复是产后恢复的主要项目之一,导致产后臀部松弛、下垂的主要原因是产后骨盆恢复不良、肌肉弹性减弱、脂肪堆积所致,现有的产后康复带都是通过绑缚来进行骨盆矫正,这样对产妇有一定的伤害,并且不利于产妇快速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输液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龙门支撑架结构,所述龙门支撑架结构的下壁面安装有定滑轮结构,所述定滑轮结构的上壁面安装有康复带结构,所述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座椅结构,所述座椅结构的右壁面安装有靠背结构,所述靠背结构的下壁面安装有调节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龙门支撑架结构包括:两个伸缩杆、两个固定钉以及龙门横梁;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安装在底板的上壁面,两个所述固定钉分别安装在两个伸缩杆的侧壁面,所述龙门横梁安装在两个伸缩杆的上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滑轮结构包括:定滑轮座以及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座安装在龙门横梁的下壁面,所述定滑轮套装在定滑轮座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康复带结构包括:康复带拉绳、康复带手环、康复带连接板以及康复带;所述康复带拉绳安装在定滑轮的上壁面,所述康复带手环安装在康复带拉绳的一端,所述康复带连接板安装在康复带拉绳的另一端,所述康复带安装在康复带连接板的下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座椅结构包括:座椅支撑架、座椅以及挡腿;所述座椅支撑架安装在底板的上壁面,所述座椅安装在座椅支撑架的上壁面,所述挡腿安装在座椅支撑架的左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靠背结构包括:铰链连接座、靠背支撑架以及靠背;所述铰链连接座安装在座椅支撑架的右壁面,所述靠背支撑架安装在铰链连接座的右壁面,所述靠背安装在靠背支撑架的上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铰链座、两个调节支撑板、调节轴以及调节角度座;所述调节铰链座安装在靠背支撑架的下壁面,两个所述调节支撑板分别安装在调节铰链座的前后两个壁面,所述调节轴安装在两个调节支撑板之间,所述调节角度座安装在座椅支撑架的上壁面,所述调节轴卡在调节角度座的上壁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低强度的运动来对产妇进行产后恢复,这样就能让产妇快速的盆骨位置,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种运动模式,可以针对产妇具体的恢复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大大的提升了产妇恢复的速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靠背结构以及调节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让不同身材的产妇都能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让产妇具有更好的运动恢复的环境,大大的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龙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靠背以结构及调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的座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请参阅图1-图4,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龙门支撑架结构,龙门支撑架结构的下壁面安装有定滑轮结构,定滑轮结构的上壁面安装有康复带结构,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座椅结构,座椅结构的右壁面安装有靠背结构,靠背结构的下壁面安装有调节结构。
请参阅图1-图2,龙门支撑架结构包括:两个伸缩杆2、两个固定钉3以及龙门横梁4;两个伸缩杆2分别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两个固定钉3分别安装在两个伸缩杆2的侧壁面,龙门横梁4安装在两个伸缩杆2的上壁面,具体的,两个伸缩杆2是用来调整本实用真整体高度的,从而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定滑轮结构包括:定滑轮座5以及定滑轮6;定滑轮座5安装在龙门横梁4的下壁面,定滑轮6套装在定滑轮座5的外部,具体的,定滑轮6是用来改变康复带拉绳7受力的方向,从而达到产妇上肢和下肢同步锻炼的目的。
请参阅图1-图2,康复带结构包括:康复带拉绳7、康复带手环8、康复带连接板9以及康复带10;康复带拉绳7安装在定滑轮6的上壁面,康复带手环8安装在康复带拉绳7的一端,康复带连接板9安装在康复带拉绳7的另一端,康复带10安装在康复带连接板9的下壁面,具体的,产妇通过上肢的拉动,带动了下肢的恢复,从而达到了全身锻炼的目的。
请参阅图4,座椅结构包括:座椅支撑架11、座椅12以及挡腿13;座椅支撑架11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座椅12安装在座椅支撑架11的上壁面,挡腿13安装在座椅支撑架11的左壁面,具体的,座椅12是用来承载产妇身体主要重量的部件,从而达到让产妇在低运动强度的前提下进行运动,这样既能达到运动恢复的目的,也能不至于运动伤害产妇的身体。
请参阅图3,靠背结构包括:铰链连接座14、靠背支撑架15以及靠背16;铰链连接座14安装在座椅支撑架11的右壁面,靠背支撑架15安装在铰链连接座14的右壁面,靠背16安装在靠背支撑架15的上壁面,具体的,靠背结构是用来分担产妇的提升的结构,可以让产妇更加舒适的进行恢复运动。
请参阅图3,调节结构包括:调节铰链座17、两个调节支撑板18、调节轴19以及调节角度座20;调节铰链座17安装在靠背支撑架15的下壁面,两个调节支撑板18分别安装在调节铰链座17的前后两个壁面,调节轴19安装在两个调节支撑板18之间,调节角度座20安装在座椅支撑架11的上壁面,调节轴19卡在调节角度座20的上壁面,具体的,调节结构可以用来调整靠背结构相对于座椅结构的角度,从而让产妇能够更好舒适的运动,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调整,第一步要调整的就是龙门结构的高度,具体的调节方法就是将两个伸缩杆2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分别通过固定钉3进行固定锁死,这样就完成了龙门结构的高度调整,然后就是需要对座椅的椅背角度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一共提供了五个待调整的角度,最大角度是一百八十度,最小角度是一百度,带康复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具体的操作是,首先操作人员将靠背支撑架15以及靠背16通过铰链连接座14进行搬起,此时两个调节支撑板18以及调节轴19处于自由晃动的状态,然后操作人员用另一只手,把住调节支撑板18,让调节轴19卡在调节角度座20相对应的位置卡槽里面,这样就完成了对座椅靠背角度的调整,带具体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本实用新型移动提供了两种康复方案,一种是双腿同步康复,一种是单腿康复,当进行双腿同步康复的时候,带康复人员首先需要坐在调整好的座椅12以及靠背16上,让后背完全靠在靠背16上,并且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然后将双腿同时放置在康复带10上,然后待康复人员用手拉住康复带手环8,并且用力下拉,此时康复带拉绳7受到拉力的作用,会通过定滑轮6的作用将康复带10拉向上方,带康复人员反复重复这个动作,就能起到产后康复的作用,当进行单腿康复的时候,操作人员只需要将一条腿放置在康复带10上,并且重复以上的动作,同样能够起到产后康复的作用。

Claims (7)

1.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龙门支撑架结构,所述龙门支撑架结构的下壁面安装有定滑轮结构,所述定滑轮结构的上壁面安装有康复带结构,所述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座椅结构,所述座椅结构的右壁面安装有靠背结构,所述靠背结构的下壁面安装有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支撑架结构包括:两个伸缩杆(2)、两个固定钉(3)以及龙门横梁(4);
两个所述伸缩杆(2)分别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两个所述固定钉(3)分别安装在两个伸缩杆(2)的侧壁面,所述龙门横梁(4)安装在两个伸缩杆(2)的上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结构包括:定滑轮座(5)以及定滑轮(6);
所述定滑轮座(5)安装在龙门横梁(4)的下壁面,所述定滑轮(6)套装在定滑轮座(5)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带结构包括:康复带拉绳(7)、康复带手环(8)、康复带连接板(9)以及康复带(10);
所述康复带拉绳(7)安装在定滑轮(6)的上壁面,所述康复带手环(8)安装在康复带拉绳(7)的一端,所述康复带连接板(9)安装在康复带拉绳(7)的另一端,所述康复带(10)安装在康复带连接板(9)的下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包括:座椅支撑架(11)、座椅(12)以及挡腿(13);
所述座椅支撑架(11)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所述座椅(12)安装在座椅支撑架(11)的上壁面,所述挡腿(13)安装在座椅支撑架(11)的左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结构包括:铰链连接座(14)、靠背支撑架(15)以及靠背(16);
所述铰链连接座(14)安装在座椅支撑架(11)的右壁面,所述靠背支撑架(15)安装在铰链连接座(14)的右壁面,所述靠背(16)安装在靠背支撑架(15)的上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铰链座(17)、两个调节支撑板(18)、调节轴(19)以及调节角度座(20);
所述调节铰链座(17)安装在靠背支撑架(15)的下壁面,两个所述调节支撑板(18)分别安装在调节铰链座(17)的前后两个壁面,所述调节轴(19)安装在两个调节支撑板(18)之间,所述调节角度座(20)安装在座椅支撑架(11)的上壁面,所述调节轴(19)卡在调节角度座(20)的上壁面。
CN202220304351.1U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 Active CN217246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04351.1U CN217246531U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04351.1U CN217246531U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6531U true CN217246531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4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04351.1U Active CN217246531U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6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T1023111E (pt) Aparelho de reequilibrio do corpo humano
CN209771218U (zh) 一种体操运动员柔韧性训练器
WO2014138228A1 (en) Curved resilient member unweighting systems
CN101357098A (zh) 运动健身按摩椅
CN101574298A (zh) 悬挂摇摆器式按摩牵引健身器
US4198045A (en) Suspended exercising device
CN217246531U (zh) 一种产后康复用康复带
CN219325243U (zh) 一种上肢外骨骼助力器
CN210114784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腹肌训练装置
CN205391315U (zh) 一种水平位可调挂钩式膝关节治疗装置
RU23052U1 (ru) Тренажер
JP6612386B2 (ja) 健康器具
CN211940926U (zh) 一种辅助下肢锻炼的可穿戴机器人
KR101265244B1 (ko) 허리 운동기구
CN211382034U (zh) 一种脊柱牵引设备
CN111202612B (zh) 一种5d脊柱牵引设备
RU2309784C1 (ru) Детский тренажер "сведение ног"
CN216676860U (zh) 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CN105640744A (zh)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减重装置
CN218980359U (zh) 一种牵引式腹背健身器
KR200450114Y1 (ko) 하체 및 상체 운동기구
CN201253321Y (zh) 悬挂摇摆器式按摩牵引健身器
CN211357657U (zh) 可调节式健美操柔韧性训练器
RU166876U1 (ru) Реабилитационный тренажер
CN213489613U (zh) 一种下肢牵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