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2148U - 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2148U
CN217242148U CN202220274601.1U CN202220274601U CN217242148U CN 217242148 U CN217242148 U CN 217242148U CN 202220274601 U CN202220274601 U CN 202220274601U CN 217242148 U CN217242148 U CN 217242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raw material
pipe
aquacultur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746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德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Blue Valley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lue Valle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lue Valley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lue Valle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746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2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2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2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的技术领域,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包括原料混合筒,原料混合筒上沿轴向的两端对称设有原料筒A和原料筒B,原料筒A和原料筒B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原料混合筒内部导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第一计量泵,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元件使水和酵素颗粒溶解混合排入至暗管,再通过暗管直接对泥土进行改底作业,增加鱼类存活率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对池塘底部的鱼类粪便进行收集,高效地排出池塘底部的鱼类粪便,保证了高密度养殖所需的水质和泥土,提高了清理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水的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浪费的同时水质和泥土得到改善。

Description

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酵素菌技术是将酵素菌原菌接种到由碳水化合物、含氮磷硫有机物及各类有机或无机物组成的物料上进行发酵,形成富含酵素菌活菌、多种生物酶、核酸、多种脂肪酸、糖类、蛋白质(小肽、氨基酸)、生命活性物质、未知生长因子的发酵物料。将酵素菌接种于特定的发酵物料,经过酵素菌的生化处理,然后将生化处理后的物料按特殊的工艺加工处理,如复配无机营养素、物理加工等,就形成了能满足水产生产各种需要的系列产品。
酵素菌是以厌氧和兼性好氧的复合发酵菌种为主,同时含有益生菌种、营养盐、微量元素和促进藻类生长的因子等,可以起到强力改水、改底的作用,强力改水:酵素菌各菌种活性高,对水体环境中的各类有机物和无机物通过分解供其他水生动植物吸收或自身吸收的方式,达到综合利用,净化水体环境,强力改底:对底部的淤泥、有机质、腐屑物分解后,质量会变轻,部分会上浮,使泥土整体变轻,利于鱼类存活。
目前,鱼类在养殖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工泼洒酵素完成,工人需要多次在池塘边走动对鱼类投喂,鱼类食入酵素后,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被分解消化,排入池塘来改变水质,这种方法使酵素发挥效果缓慢,仅可以改变池塘水环境,而泥土本身得不到改善,并且鱼类排泄的粪便会沉入池底,造成池底有机废物的堆积,加上池底缺氧甚至厌氧的状态,会滋生大量的有害细菌,给鱼类造成危害,工作效率低的同时养殖成本也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包括原料筒A、第一管道、原料筒B、第二管道、第一计量泵、原料混合筒和搅拌元件,原料混合筒上沿轴向的两端对称设有原料筒A和原料筒B,原料筒A和原料筒B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原料混合筒内部导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第一计量泵,原料混合筒的中轴线竖直设有搅拌元件,原料混合筒的出口端与第三管道连接,第三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抽水泵和第二计量泵,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暗管导通,暗管预埋在泥土内,泥土的侧部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的滤网,收集槽的出口端与第四管道连接,第四管道上导通有第二抽水泵、净化器、第三抽水泵和第三计量泵,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原料筒A的进口端连接,第五管道的端部伸入池塘内,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与原料混合筒连接,第五管道上导通有第四抽水泵和第四计量泵。
暗管包括支撑管,支撑管为镂空状圆管,支撑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配适的齿部和齿槽,支撑管靠近齿部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密封盘,支撑管的另一端设有滑槽,第二密封盘套设于滑槽上且与其滑动连接,固定件用于固定第一密封盘和第二密封盘,支撑管内轴向套设有内管,支撑管内圆周均布有用于支撑内管的凸块,支撑管上由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
滤网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螺栓固定。
第一板体的端部纵向设有卡块,第二板体靠近第一板体位置处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卡块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泥土的顶部设有斜坡,泥土的斜坡坡度为10~20°。
进一步的,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的厚度为0.5mm-2mm。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元件使水和酵素颗粒溶解混合排入至暗管,再通过暗管直接对泥土进行改底作业,增加鱼类存活率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池塘底部的鱼类粪便进行收集,高效地排出池塘底部的鱼类粪便,保证了高密度养殖所需的水质和泥土,提高了清理效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水的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浪费的同时水质和泥土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暗管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暗管安装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暗管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滤网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滤网安装后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原料筒A,2、第一管道,3、原料筒B,4、第二管道,5、第一计量泵,6、原料混合筒,7、搅拌元件,8、第三管道,9、第一抽水泵,10、第二计量泵,11、泥土,12、暗管,13、滤网,14、收集槽,15、第二抽水泵,16、净化器,17、第四管道,18、第三抽水泵,19、第三计量泵,20、第五管道,21、第四抽水泵,22、第四计量泵,
1201、支撑管,1202、齿部,1203、第一密封盘,1204、凸块,1205、齿槽,1206、滑槽,1207、内管,1208、第二密封盘,1209、固定件,1210、第一滤布,1211、第二滤布,
1301、第一板体,1302、第二板体,1303、螺栓,
1301a、卡块,
1302a、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包括原料筒A1、第一管道2、原料筒B3、第二管道4、第一计量泵5、原料混合筒6和搅拌元件7,首先原料筒A1中通入水,原料筒B3中投入酵素,酵素和水分别通过第一计量泵5计量后按比例抽取至原料混合筒6内,水和酵素混合溶解的同时通过搅拌元件7将其搅拌均匀。
结合图1,原料混合筒6上沿轴向的两端对称设有原料筒A1和原料筒B3,原料筒A1和原料筒B3分别通过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4与原料混合筒6内部导通,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4上均设有第一计量泵5,原料混合筒6的中轴线竖直设有搅拌元件7,原料混合筒6的出口端与第三管道8连接,第三管道8上分别设有第一抽水泵9和第二计量泵10,第三管道8的另一端与暗管12导通,暗管12预埋在泥土11内,泥土11的侧部设有收集槽14,收集槽14的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的滤网13,收集槽14的出口端与第四管道17连接,第四管道17上导通有第二抽水泵15、净化器16、第三抽水泵18和第三计量泵19,第四管道17的另一端与原料筒A1的进口端连接,第五管道20的端部伸入池塘内,第五管道20的另一端与原料混合筒6连接,第五管道20上导通有第四抽水泵21和第四计量泵22。
泥土11的顶部设有斜坡,泥土11的斜坡坡度为10~20°,利用水位差水压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排污效率和能力,鱼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可以自动回笼到池塘底部的滤网13下面,通过第三抽水泵18抽取至净化器16内对废物进行净化处理。
实施例2,结合图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暗管12还包括支撑管1201,支撑管12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配适的齿部1202和齿槽1205,支撑管1201靠近齿部1202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密封盘1203,支撑管1201的另一端设有滑槽1206,第二密封盘1208套设于滑槽1206上且与其滑动连接,固定件1209用于固定第一密封盘1203和第二密封盘1208,支撑管1201内轴向套设有内管1207,支撑管1201内圆周均布有用于支撑内管1207的凸块1204,支撑管1201上由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第一滤布1210和第二滤布1211,利用暗管12埋入泥土,混合的饲料通过暗管12排入泥土中,达到池塘改底的目的。
结合图5,滤网13包括第一板体1301,第一板体1301和第二板体1302通过螺栓1303固定,第一板体1301的端部纵向设有卡块1301a,第二板体1302靠近第一板体1301位置处设有限位槽1302a,本结构中限位槽1302a与卡块1301a配合连接,能够对第二板体1302进行限位,避免使用时第一板体1301与第二板体1302出现偏移。
实施例3,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内容,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时,将暗管12倾斜地埋在泥土内,在对池塘进行改底作业时,首先向原料筒A1中通入水,原料筒B3中投入酵素,酵素和水分别通过第一计量泵5计量后按比例抽取至原料混合筒6内,水和酵素混合溶解的同时通过搅拌元件7将其搅拌均匀,打开第一抽水泵9和第二计量泵10,使混合后的饲料通过第三管道8输送至暗管12内,便于使泥土11吸收饲料,实现池塘的精量和均匀施料,同时还可打开第四抽水泵21,池塘内的水流经第五管道20至原料混合筒6内,使原料混合筒6筒壁上粘连的饲料再次进行混合,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饲料的浪费,并且鱼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可以自动回笼到池塘底部的滤网13下面,通过第三抽水泵18抽取至净化器16内对废物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水通过第三抽水泵抽取至原料筒A1中得到再次利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包括原料筒A(1)、第一管道(2)、原料筒B(3)、第二管道(4)、第一计量泵(5)、原料混合筒(6)和搅拌元件(7),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混合筒(6)上沿轴向的两端对称设有原料筒A(1)和原料筒B(3),原料筒A(1)和原料筒B(3)分别通过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4)与原料混合筒(6)内部导通,第一管道(2)和第二管道(4)上均设有第一计量泵(5),原料混合筒(6)的中轴线竖直设有搅拌元件(7),原料混合筒(6)的出口端与第三管道(8)连接,第三管道(8)上分别设有第一抽水泵(9)和第二计量泵(10),第三管道(8)的另一端与暗管(12)导通,暗管(12)预埋在泥土(11)内,泥土(11)的侧部设有收集槽(14),收集槽(14)的顶部设有用于密封的滤网(13),收集槽(14)的出口端与第四管道(17)连接,第四管道(17)上导通有第二抽水泵(15)、净化器(16)、第三抽水泵(18)和第三计量泵(19),第四管道(17)的另一端与原料筒A(1)的进口端连接,第五管道(20)的端部伸入池塘内,第五管道(20)的另一端与原料混合筒(6)连接,第五管道(20)上导通有第四抽水泵(21)和第四计量泵(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土(11)的顶部设有斜坡,泥土(11)的斜坡坡度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管(12)包括支撑管(1201),所述支撑管(1201)为镂空状圆管,支撑管(12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配适的齿部(1202)和齿槽(1205),支撑管(1201)靠近齿部(1202)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密封盘(1203),支撑管(1201)的另一端设有滑槽(1206),第二密封盘(1208)套设于滑槽(1206)上且与其滑动连接,固定件(1209)用于固定第一密封盘(1203)和第二密封盘(1208),支撑管(1201)内轴向套设有内管(1207),支撑管(1201)内圆周均布有用于支撑内管(1207)的凸块(1204),支撑管(1201)上由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第一滤布(1210)和第二滤布(1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布(1210)和第二滤布(1211)的厚度为0.5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3)包括第一板体(1301),所述第一板体(1301)和第二板体(1302)通过螺栓(1303)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301)的端部纵向设有卡块(1301a),第二板体(1302)靠近第一板体(1301)位置处设有限位槽(1302a),限位槽(1302a)与卡块(1301a)配合连接。
CN202220274601.1U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 Active CN217242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74601.1U CN217242148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74601.1U CN217242148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2148U true CN217242148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90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74601.1U Active CN217242148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2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5614B (zh) 沼液生态处理养殖系统的作业方法
CN101481180B (zh) 一种养猪废弃液净化处理装置
CN105621789B (zh) 一种基于微藻培养的沼液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4848572U (zh) 一种禽畜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CN110627316B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CN207958078U (zh) 一种一体化高效除污水中磷的装置
CN104961289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微纳米曝气高效生物处理技术体系
CN110316902A (zh) 一种畜禽粪污清洁回用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与实施方法
CN106915867B (zh) 养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副产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73793A (zh) 一种高效低耗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CN1176760C (zh) 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12390467B (zh) 一种养殖废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05313326U (zh) 一种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17242148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过滤循环系统
CN204958644U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微纳米曝气高效生物处理装置
CN205061800U (zh) 规模化养猪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104016543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14600825B (zh) 一种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CN109287538A (zh) 一种螃蟹养殖水污染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CN101955262A (zh) 大狼把草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CN202080988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自然增氧渗滤式土地处理装置
JP2736959B2 (ja) 養殖池の浄化装置
CN109399859A (zh) 一种采用电解法联合生物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405816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8898706U (zh) 猪场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