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7872U - 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7872U
CN217237872U CN202220519042.6U CN202220519042U CN217237872U CN 217237872 U CN217237872 U CN 217237872U CN 202220519042 U CN202220519042 U CN 202220519042U CN 217237872 U CN217237872 U CN 217237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pipeline
magnetic
detection devic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190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心
张志东
喻建胜
何莎
王庆松
王安涛
王文韬
骆吉庆
谭其鸿
张兰
罗金
王仕强
于佩航
王萍
刘涛
王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onggu Oil G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onggu Oil G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onggu Oil G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onggu Oil G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190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7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7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7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包括承载主体、至少两个探头环以及安装在所述承载主体与单个所述探头环之间的安装组件,所述探头环沿所述承载主体的周向环绕;各所述探头环均包括若干探头单体,且相邻两组所述探头环上的探头单体沿所述承载主体的周向错位排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检测装置,利用相邻两组所述探头环上的探头单体的错位排列,可有效避免管道缺陷的漏检,保证管道缺陷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道的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管道上布置磁回路,然后进行漏磁检测的方式,判断管道是否出现损伤。
现有技术中,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多采用集中式采集控制,方便控制和管理,且一般为单排,串联,单排检测器存在以下风险:
1、单排的检测器在相邻两个检测器之间的空隙是不可避免存在的,很有可能漏掉部分缺陷的检测;
2、当单个检测器在检测中损坏时,所有采集数据均消失,导致检测作业失效,对于在役管道的检测,需要重新再检测一次,增加成本和风险。
因此,如何提高管道检测装置的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检测装置,该管道检测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对管道缺陷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包括承载主体、至少两个探头环以及安装在所述承载主体与单个所述探头环之间的安装组件,所述探头环沿所述承载主体的周向环绕;各所述探头环均包括若干探头单体,且相邻两组所述探头环上的探头单体沿所述承载主体的周向错位排列。
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总线,各所述探头单体均与所述电源总线并联。
优选的,各所述探头单体内均设有短路保护部件。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探头安装座和弹性支架,所述弹性支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探头安装座上,所述探头单体安装在所述弹性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支座,所述探头安装座可拆除的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可拆除的安装在承载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探头单体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以及至少两排漏磁检测部件,每排所述漏磁检测部件沿所述承载主体的周向排列,且相邻两排所述排漏磁检测部件沿所述承载主体的周向错位排布,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采集所述漏磁检测部件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探头单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无线传输部件、实时时钟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漏磁检测部件、所述内外壁检测部件和所述惯性传感器的数值,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部件将所述存储器内的数值传输至上位机,所述实时时钟用于获取实时时间。
优选的,所述探头单体还包括用于判断缺陷位置的内外壁检测部件以及用于监测所述探头单体的移动转角和距离的惯性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内外壁检测部件和所述惯性传感器的数值。
优选的,单排所述漏磁检测部件中相邻两个所述漏磁检测部件的中心距为3-3.6mm,相邻两排所述漏磁检测部件的中心距为4-5mm;相邻所述探头环的中心距为152-162mm,每个所述探头环中相邻两个所述探头单体的边缘间距为6-6.4mm。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提供磁场的磁刷和磁钢、用于提供动力的支撑碗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承载主体沿管道内壁移动的支撑轮;所述磁刷、所述磁钢、所述支撑碗和所述支撑轮均安装在所述承载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检测装置,包括承载主体、至少两个探头环以及安装在所述承载主体与单个所述探头环之间的安装组件,所述探头环沿所述承载主体的周向环绕;各所述探头环均包括若干探头单体,且相邻两组所述探头环上的探头单体沿所述承载主体的周向错位排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检测装置,利用相邻两组所述探头环上的探头单体的错位排列,可有效避免管道缺陷的漏检,保证管道缺陷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检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检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弹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探头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探头单体的内部电路框图;
图7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探头单体的硬件电路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探头单体的错位分布示意图;
其中:磁刷-1;探头环-2;安装组件-3;弹性支架-3-1;探头安装座-3-2;支座-3-3;支撑碗-4;支撑轮-5;磁钢-6;承载主体-7;探头单体-8;漏磁检测部件-8-1;惯性传感器-8-2;涡流传感器-8-3;线圈-8-4;电源总线-9;连接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管道检测装置,该管道检测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对管道缺陷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检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检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弹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探头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探头单体的内部电路框图;图7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探头单体的硬件电路示意图;图8为图2所示管道检测装置中探头单体的错位分布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管道检测装置包括承载主体7、安装组件3和至少两个探头环2。
其中,安装组件3安装在承载主体7与单个探头环2之间,用于固定探头环2探头环2沿承载主体7的周向环绕,需要说明的是,安装组件3 优选为分体结构,排列安装后呈环形,沿承载主体7的周向环绕;各探头环2均包括若干探头单体8,探头单体8为封装结构,安装组件3与探头单体8共同构成立式结构,且相邻两组探头环2上的探头单体8沿承载主体7 的周向错位排列,如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检测装置,利用相邻两组探头环2上的探头单体8的错位排列,可有效避免管道缺陷的漏检,保证管道缺陷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电源总线9,各探头单体8均与电源总线9并联,电源总线9包括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每个探头单体8与设备的电源总线9之间采用连接线10并联,多个探头单体8之间没有了关联,检测中某一个探头单体8的损坏,不影响其他探头单体8的检测和数据的存储,增加了检测的成功率,减少了因丢失数据过多重新检测的风险。
进一步,各探头单体8内均设有短路保护部件,每个探头单体8的连接线10并联在电源总线9上,且每个探头单体8均设有短路保护,如果某一个探头单体8损坏,并不会影响其余探头单体8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安装组件3包括探头安装座3-2和弹性支架3-1,弹性支架3-1可拆卸的安装在探头安装座3-2上,探头单体8安装在弹性支架3-1上,弹性支架3-1可将探头单体8贴紧在管道内壁上,保证检测效果。弹性支架3-1可采用常规弹性材料加工即可,如橡胶。进一步,安装组件3还包括支座3-3,探头安装座3-2可拆除的安装在支座3-3上,支座3-3可拆除的安装在承载主体7上。具体的,如图5所示,若干支座 3-3拼接后,形成环形结构,每个支座3-3上可设置3-5个探头安装座3-2,支座3-3上设有与承载主体7连接的连接孔以及与探头安装座3-2连接的连接孔,探头安装座3-2上设有与支座3-3连接的连接孔,探头安装座3-2上课安装2个或者3个弹性支架3-1。当然,单个支座3-3上设置的探头安装座3-2的个数,以及单个探头安装座3-2上设置的弹性支架3-1的个数,都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优选的,弹性支架3-1通过螺钉的方式安装在探头安装座3-2上,弹性支架3-1通过螺钉的方式安装在支座3-3上,支座3-3通过螺钉的方式安装在承载主体7上。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探头单体8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以及至少两排漏磁检测部件8-1,如图7所示,每排漏磁检测部件8-1沿承载主体7的周向排列,且相邻两排排漏磁检测部件8-1沿承载主体7的周向错位排布,微处理器用于采集漏磁检测部件8-1的数值。漏磁检测部件8-1为漏磁传感器,优选为霍尔传感器。
进一步,通过探头单体8的内部漏磁检测部件8-1的双排错位分布和探头单体8本身的双排错位式的布局,可有效避免了管道缺陷的漏检,提高可靠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探头单体8还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无线传输部件、实时时钟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漏磁检测部件8-1、内外壁检测部件和惯性传感器8-2的数值,微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部件将存储器内的数值传输至上位机,实时时钟用于获取实时时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探头单体8还包括用于判断缺陷位置的内外壁检测部件以及用于监测探头单体8的移动转角和距离的惯性传感器 8-2,微处理器还用于获取内外壁检测部件和惯性传感器8-2的数值。内外壁检测部件包括涡流传感器8-3和用于提供涡流的线圈8-4,涡流传感器8-3 可以判断缺陷位置,属于管道的内壁还是外壁,具体的,当漏磁检测部件 8-1检测到漏磁信号,且涡流传感器8-3检测到变化时,则确定缺陷位于管道内壁,当漏磁检测部件8-1检测到漏磁信号,且涡流传感器8-3未检测到变化时,则确定缺陷位于管道外壁。
具体的,当采集到霍尔传感器的数值与涡流传感器8-3和惯性传感器 8-2的数值后,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部件,如WIFI部件,与外界通讯,获取准确的GPS的时间;微处理器将存储器里的数据传输到电脑的上位机。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单排漏磁检测部件8-1中相邻两个漏磁检测部件8-1的中心距a为3-3.6mm,相邻两排漏磁检测部件8-1的中心距b 为4-5mm;相邻探头环2的中心距d为152-162mm,每个探头环2中相邻两个探头单体8的边缘间距c为6-6.4mm。
在一种具体实施中,超高清管道检测装置包含霍尔传感器、涡流传感器8-3、线圈8-4、惯性传感器8-2、微处理器、存储器、实时时钟、无线传输部件、稳压电源,可以独立实现检测和存储,且内部多个霍尔传感器双排错位排布,霍尔传感器之间的左右间中心距a为3.3mm,双排霍尔传感器的上下间中心距b为4.5mm,探头单体8在承载主体7上也是双排均匀错位排列,相邻探头单体8之间的边缘间距c为6.2mm,两圈探头单体8 之间的中心距d为157mm。
更具体的,探头单体8仅仅需要检测器设备供电,优选采用直流电,电压为4.2V-36V即可,上电后,通过无线传输部件与笔记本电脑的上位机通讯,上位机发送GPS时间到探头单体8的微处理器,保证探头单体8拥有正确的起始时间,然后上位机再向探头单体8发送开始工作的时间,也就是开始采集霍尔、涡流和惯性等数据和存储的时间,待检测完管体线路后,将探头单体8断电后再上电,探头单体8与上位机再次通讯,可以查看探头单体8内有多少文件,文件生成的时间,最后拷贝出相应的文件到笔记本电脑,便可以分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提供磁场的磁刷1和磁钢6、用于提供动力的支撑碗4以及用于支撑承载主体7沿管道内壁移动的支撑轮5;磁刷1、磁钢6、支撑碗4和支撑轮5均安装在承载主体7上。
具体的,系统运行支撑保证检测装置在运行时能够在管道中心运行,支撑碗4在管道内的压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支撑碗4优选为皮碗,即作为动力和支撑皮碗使用,和支撑轮5共同起支撑作用;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起动力作用,支撑碗4上预留有安装孔,安装时通过安装孔固定到承载主体7上;检测装置的励磁结构包括若干个磁刷1、磁钢6和承载主体7;磁钢6上安装磁刷1将磁场导入磁性被检测材料上,两组磁钢6磁性相反,在磁钢6、钢刷、被检测材料和承载主体7之间形成磁回路;每一块磁钢6 底部与承载主体7贴合,通过两侧安装孔安装到承载主体7上,磁钢6的上表面与钢刷贴合,钢刷也是通过两侧安装孔安装到承载主体7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道检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主体(7)、至少两个探头环(2)以及安装在所述承载主体(7)与单个所述探头环(2)之间的安装组件(3),所述探头环(2)沿所述承载主体(7)的周向环绕;各所述探头环(2)均包括若干探头单体(8),且相邻两组所述探头环(2)上的探头单体(8)沿所述承载主体(7)的周向错位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总线(9),各所述探头单体(8)均与所述电源总线(9)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探头单体(8)内均设有短路保护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探头安装座(3-2)和弹性支架(3-1),所述弹性支架(3-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探头安装座(3-2)上,所述探头单体(8)安装在所述弹性支架(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3)还包括支座(3-3),所述探头安装座(3-2)可拆除的安装在所述支座(3-3)上,所述支座(3-3)可拆除的安装在承载主体(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单体(8)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以及至少两排漏磁检测部件(8-1),每排所述漏磁检测部件(8-1)沿所述承载主体(7)的周向排列,且相邻两排所述排漏磁检测部件(8-1)沿所述承载主体(7)的周向错位排布,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采集所述漏磁检测部件(8-1)的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单体(8)还包括用于判断缺陷位置的内外壁检测部件以及用于监测所述探头单体(8)的移动转角和距离的惯性传感器(8-2),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内外壁检测部件和所述惯性传感器(8-2)的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单体(8)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无线传输部件、实时时钟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漏磁检测部件(8-1)、所述内外壁检测部件和所述惯性传感器(8-2)的数值,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传输部件将所述存储器内的数值传输至上位机,所述实时时钟用于获取实时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单排所述漏磁检测部件(8-1)中相邻两个所述漏磁检测部件(8-1)的中心距为3-3.6mm,相邻两排所述漏磁检测部件(8-1)的中心距为4-5mm;相邻所述探头环(2)的中心距为152-162mm,每个所述探头环(2)中相邻两个所述探头单体(8)的边缘间距为6-6.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供磁场的磁刷(1)和磁钢(6)、用于提供动力的支撑碗(4)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承载主体(7)沿管道内壁移动的支撑轮(5);所述磁刷(1)、所述磁钢(6)、所述支撑碗(4)和所述支撑轮(5)均安装在所述承载主体(7)上。
CN202220519042.6U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237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9042.6U CN217237872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9042.6U CN217237872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7872U true CN217237872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4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19042.6U Active CN217237872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7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17453U (zh) 管道无损检测设备
CN103376289A (zh) 一种长输油气管道应力集中区域的弱磁内检测方法
CN214585088U (zh) 管道检测装置
CN217237872U (zh) 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CN109001294A (zh) 一种管道内壁检测装置
CN112130099A (zh) 埋地管道内剩磁检测装置
CN109612572A (zh) 用于快速识别高压电抗器异响声源位置的装置及方法
CN115342973A (zh) 一种动平衡测试实验系统
CN203535117U (zh) 一种电池内阻测试装置
CN207456419U (zh) 一种轴承垫片测量机
CN114354740B (zh) 一种管道检测系统
CN109085239A (zh) 一种轮轴综合诊断平台
CN205120740U (zh) 一种马达转速综合检测系统
CN207528417U (zh) 一种主轴振动测试仪
CN208672575U (zh) 十字差动探伤装置
CN206960404U (zh) 一种管道内壁检测装置
RU2303779C1 (ru)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й проходной магнитный дефектоскоп
CN211700196U (zh) 一种避免假性瑕疵的晶圆流片表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JP2009139343A (ja) エンジンの振動解析装置
CN210293507U (zh) 用于气动逻辑感应器的定位测量气检结构
CN210005111U (zh) 移动平台及基于分布式同步采集的振动检测系统
CN106979835A (zh) 一种磁记忆信号收集装置及应力实时监测系统
CN208075740U (zh) 一种轴承外圈内径检测机的检测装置
CN212109926U (zh) 一种旋转机械轴承标高检测系统
CN205879175U (zh) 水平万向角度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