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7203U -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7203U
CN217237203U CN202123119620.1U CN202123119620U CN217237203U CN 217237203 U CN217237203 U CN 217237203U CN 202123119620 U CN202123119620 U CN 202123119620U CN 217237203 U CN217237203 U CN 217237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test jig
frame
array fram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96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元
季晨
傅林
刘勋
梁晨
刘洪达
张超
周克家
曲劲宇
张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3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3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3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3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1231196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7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7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7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包括阵列架底座、阵列架上架、圆形阵列测试架、方形阵列测试架、测试座,阵列架底座用于安装阵列架上架,所述阵列架上架用以安装圆形阵列测试架与方形阵列测试架,所述圆形阵列测试架与方形阵列测试架上开有传声器安装孔用来安装测试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易于安装;配套设计了两种测量的阵列,通过不同阵列的更换可以实现近场声全息与波束形成两种算法的测试要求;可以通过连接件将多个测量台架组合,实现任意大小的测量架体搭建,灵活快捷,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轮机台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是一种先进而复杂的成套动力机械装备,是典型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国家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海军舰船装备的快速发展,对燃气轮机的噪声限值提出了更高要求。急需深入研究燃气轮机噪声产生机理,完善技术体系,突破关键技术,从根本上降低燃气轮机总体噪声水平。
为了有效降低燃气轮机总体噪声,首先必须准确的找出发声的主要部位与发声的声源。近场声全息技术不仅可以定位与识别噪声源,也可预测声源在在声场中的辐射属性,它既是比声强测量技术优越的声源定位技术也是拥有常规声辐射计算功能的声场预测技术。波束形成算法通过调整相位阵列的基本单元参数,使得某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长干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消干涉,通过多路麦克风信号进行合并处理,抑制非目标方向的干扰信号,增强目标方向的声音信号。对于燃气轮机这种大型设备而言,市面上现有的麦克风阵列尺寸太小,并不可以满足燃气轮机变工况时快速测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本实用新型首先设计了两种满足大型设备测量的阵列,并且配套设计了阵列架体,可以通过连接件将多个测量台架组合,实现任意大小的测量架体搭建,通过不同阵列的更换可以实现近场声全息与波束形成两种算法的测试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包括阵列架底座、阵列架上架、圆形阵列测试架、方形阵列测试架、测试座,阵列架底座用于安装阵列架上架,所述阵列架上架用以安装圆形阵列测试架与方形阵列测试架,所述圆形阵列测试架与方形阵列测试架上开有传声器安装孔用来安装测试座。组合后圆形阵列测试架、方形阵列测试架可以在同一个阵列架体上移动,通过滑道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阵列横向位置,通过调整阵列架底座与阵列架上架之间的连接螺栓可以调整阵列测量的竖直高度,可以满足波束形成与近场声全息的测量要求。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阵列架底座包括两根带有加强筋的支架与安装在两根竖直支架之间用于强化结构的横杆,支架与横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支架为中空结构,每根分别开有4个螺栓孔用于固定并调整阵列架上架在垂直方向的高度。阵列架底座两根横杆在两侧分别超出竖直支架,上面开有螺栓孔用于多个阵列架底座相互连接,实现阵列架的延长,增加测量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阵列架上架由两根定位支架与两根定位滑道组成,定位支架开有四个螺栓孔,通过不同螺栓孔与底座支架对应螺栓孔连接实现阵列架上架位置的调整。定位支架与滑道之间螺栓连接,滑道用来安装圆形阵列测试架与方形阵列测试架,通过滚轮实现圆形阵列测试架与方形阵列测试架在上架滑道上的自由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阵列测试架由环形阵列与框体组成,环形阵列按照设计开有90个高精度的安装孔用来安装测试座,环形阵列通过四个延伸出来的安装片体与框体组合,保证其形状能够符合滑道要求,能够安装进滑道内部并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阵列测试架包括5根立臂,每个立臂开有14个安装孔安装测试座,立臂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横杆上,方形阵列测试架高度与阵列底座支架的相邻螺栓孔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配套设计了两种测量的阵列,通过不同阵列的更换可以实现近场声全息与波束形成两种算法的测试要求;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可以通过连接件将多个测量台架组合,实现任意大小的测量架体搭建,灵活快捷,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阵列架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阵列架上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圆形阵列测试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方形阵列测试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测试座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
阵列架底座1、阵列架上架2、圆形阵列测试架3、方形阵列测试架4、测试座5、支架11、横杆12、定位支架21、定位滑道22、环形阵列31、框体32、立臂41、固定横杆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包括阵列架底座1、阵列架上架2、圆形阵列测试架3、方形阵列测试架4、测试座5,阵列架底座1与阵列架上架2通过定位支架连接,通过高精度的配合保证整体测试架体的稳定。阵列架上架2与圆形阵列测试架3、方形阵列测试架4相配合,使得测试架可以在滑道里流畅滑动。圆形阵列测试架3与方形阵列测试架4上开有传声器安装孔用来安装测试座5。
参见图2和图3,阵列架底座1包括两根带有加强筋的支架11与安装在两根竖直支架之间用于强化结构的横杠12,支架11与横杆12开有Φ11通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支杆11为中空结构,每根分别开有4个螺栓孔用于固定并调整阵列架上架2在垂直方向的高度。阵列架底座1两根横杆12在两侧分别超出竖直支架11,上面开有螺栓孔用于多个阵列架底座1相互连接,实现阵列架的延长,增加测量面积。
参见图4,阵列架上架2由两根定位支架21与两根定位滑道22组成,定位支架21开有四个螺栓孔,通过不同螺栓孔与底座支架11对应螺栓孔连接实现阵列架上架2位置的调整。定位支架21与滑道22之间螺栓连接,滑道用来安装圆形阵列测试架3与方形阵列测试架4,通过滚轮实现圆形阵列测试架3与方形阵列测试架4在上架滑道22上的自由移动。
参见图5、图6、图7,圆形阵列测试架3由环形阵列31与框体32组成,环形阵列31 按照设计开有90个高精度的安装孔用来安装测试座5,环形阵列31通过四个延伸出来的安装片体与与框体32组合,保证其形状能够符合滑道22要求,能够安装进滑道22内部并保持稳定。方形阵列测试架4包括5根立臂41,每个立臂开有14个安装孔安装测试座5,立臂 41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横杆42上,方形阵列测试架4高度与阵列底座支架11的相邻螺栓孔距离相同。
工作时,将圆形阵列测试架3或方形阵列测试架4放入定位滑道22内,每次测量后快速调整阵列位置保证移动的距离为阵列宽度,在同一水平面测量完成后调整阵列架上架上架2 与阵列架底座1固定位置,调距离为阵列竖直方向距离。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准确快捷的调整阵列架的位置实现完整平面的测量,不同阵列架可以通过固定装置连接以增加横向测试范围,阵列架上架可以通过底座上不同位置固定螺栓实现垂直方向的移动增加垂向测量范围,可以针对需要调整阵列的几何结构使其具有针对大型设备如燃气轮机、柴油机的测量能力,方形阵列竖直排布这60个传声器空位,通过两个方向的精确移动实现完整平面的测量以符合近场声全息的测量要求,圆形阵列通过放入阵列器框体内可以实现与方形阵列一样的快速调整以满足波束形成的测量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架底座(1)、阵列架上架(2)、圆形阵列测试架(3)、方形阵列测试架(4)、测试座(5),阵列架底座(1)用于安装阵列架上架(2),所述阵列架上架(2)用以安装圆形阵列测试架(3)与方形阵列测试架(4),所述圆形阵列测试架(3)与方形阵列测试架(4)上开有传声器安装孔用来安装测试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架底座(1)包括两根带有加强筋的支架(11)与安装在两根竖直支架之间用于强化结构的横杆(12),支架(11)与横杆(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支架(11)为中空结构,每根分别开有4个螺栓孔用于固定并调整阵列架上架(2)在垂直方向的高度,阵列架底座(1)两根横杆(12)在两侧分别超出竖直支架(11),上面开有螺栓孔用于多个阵列架底座(1)相互连接,实现阵列架的延长,增加测量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架上架(2)由两根定位支架(21)与两根定位滑道(22)组成,定位支架(21)开有四个螺栓孔,通过不同螺栓孔与底座支架(11)对应螺栓孔连接实现阵列架上架(2)位置的调整,定位支架(21)与滑道(22)之间螺栓连接,滑道用来安装圆形阵列测试架(3)与方形阵列测试架(4),通过滚轮实现圆形阵列测试架(3)与方形阵列测试架(4)在上架滑道(22)上的自由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阵列测试架(3)由环形阵列(31)与框体(32)组成,环形阵列(31)按照设计开有90个高精度的安装孔用来安装测试座(5),环形阵列(31)通过四个延伸出来的安装片体与框体(32)组合,保证其形状能够符合滑道(22)要求,能够安装进滑道(22)内部并保持稳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阵列测试架(4)包括5根立臂(41),每个立臂开有14个安装孔安装测试座(5),立臂(41)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横杆(42)上,方形阵列测试架(4)高度与阵列底座支架(11)的相邻螺栓孔距离相同。
CN202123119620.1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Active CN217237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9620.1U CN217237203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9620.1U CN217237203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7203U true CN217237203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6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9620.1U Active CN217237203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7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7418B (zh) 可翻转组焊工装
CN217237203U (zh)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CN11003939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排气管焊接处理设备
CN114061965A (zh) 一种非同时测量的噪声源识别阵列架体
CN108555867A (zh) 腹板定位储存工装
CN219054290U (zh) 一种桥簧装配架
CN215846929U (zh) 一种用于工件加工的夹持装置
CN104440678A (zh) 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悬臂支架快速组对装配定位装置
CN202735507U (zh) 一种大孔径立体阵列结构
CN213984967U (zh) 一种旋压成型检测机构
CN216913798U (zh) 一种发动机通用放置架子
CN220197724U (zh) 一种机械臂的快换结构
CN220355108U (zh) 一种电子罗盘抗干扰安装支架
CN112061432B (zh) 一种基于弯曲导轨的抛物柱面天线低重力展开试验台
CN218824262U (zh) 一种铠装电缆检测仪的安装结构
CN21136136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滑枕
CN210269084U (zh) 一种基于座椅刚性试验的多自由度电动缸支架
CN220742632U (zh) 一种悬架束臂支架结构
CN209402460U (zh) 一种简便式可调节太阳能板光伏支架
KR101411600B1 (ko) 풍력 발전기 설치선용 레그의 제조 장치
CN204785345U (zh) 一种航显屏安装结构
CN214624352U (zh) 一种可升降式教学管理信息展示装置
CN215470895U (zh)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超级螺母的安装工具
CN220986213U (zh) 一种多面覆盖的五金件加工工装
CN213647260U (zh) 一种钢件铸件加工自动装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