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4161U - 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4161U
CN217234161U CN202221030675.7U CN202221030675U CN217234161U CN 217234161 U CN217234161 U CN 217234161U CN 202221030675 U CN202221030675 U CN 202221030675U CN 217234161 U CN217234161 U CN 217234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torque
base
connector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06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燕
刘欲鸣
吴传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10306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4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4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4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基座,基座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器和传感器座,传感器座、连接器和基座自上而下同轴线布置,传感器座包括底板和榫头,底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传感器的安装通孔一一对应,榫头垂直固定在底板上,连接器上开设有榫眼和连接通孔,榫眼与榫头配合,连接通孔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连接器通过螺栓、连接通孔和第一螺纹孔的配合固定在基座上。本实用新型用榫卯接插配合取代传统的螺栓(母)拧接配合,实现检定过程中快速切换扭矩传感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并能有效提高检定精度。

Description

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扭矩扳子的向下量值(即检定)和标准扭矩仪的向上量值溯源,具体而言是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扭矩作为综合反映机械特性的机械量,是动力机械外特性中的主要参数,也是判断旋转机械质量优劣的关键性指标。
扭矩测量仪是直接测量扭矩的器具,它提供的扭矩数据,无论是作为产品性能的证据还是作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信号,都要求充分可信和准确。
扭矩测量系统包括扭矩仪(含扭矩传感器)、扭转试验机和扭矩扳子等。扭矩扳子作为一种具有显示扭矩值的专用工具,在汽车、兵器、航空、核电、航天、造船等行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它可有效去除了拧螺栓(母)时力值不定的人为因素,从而确保产品质量。为此,必须定期开展对扭矩测量仪以及扭矩扳子的检定。
现有的老式手动扭矩仪在检定各类手动扭矩扳子时,采用扭矩扳子头部固定而扳子手柄转动的检定方式,它有如下弊端:
1、传感器质量仅225克,为了满足刚度以及与滑轨连接牢固的要求,必须配备重达7000克的底座才能正常使用。针对不同型号规格的被检扭矩扳子,就要反复更换相应量程的扭矩传感器,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2、反复拆装传感器底座势必导致滑轨的安装卡槽间隙越来越大,各机械部件连接松动,检定过程中传感器的底座会随之晃动,示值重复性很差。
3、扭矩仪的机械加载丝杠机构因频繁磨损严重变形,导致检定示值相对误差很大。
4、对于扳子头部开口为U型的扭矩扳子,由于需要使用六角形的宝塔头与传感器串接,无法保证加力方向与扭矩扳子头成直角(检定规程要求上下偏差在±3°范围内,左右偏差在±10°范围内)。
所述老式手动扭矩仪的加载机构面临淘汰,但其中1Nm、5Nm、10Nm、50Nm、100Nm、500Nm、1000Nm、3000Nm传感器及其配套显示仪表尚可利用。
现有的电动扭矩仪在检定(校准)各类手动扭矩扳子时,普遍采用扭矩扳子手柄固定而扳子头部转动的检定方式,它有如下弊端:将被检定扭矩扳子的扳头串接到扭矩仪的扭矩传感器棘轮孔,而传感器固定在电机基座上,由电机带动扭矩传感器,将所受扭矩指示或显示出来。由于检定不同型号规格的扭矩扳子,需要更换相应量程范围的扭矩传感器,反复拆装十分不便,尤其是更换1500Nm以上的大扭矩传感器时,拆装传感器的时间甚至超过检定扭矩扳子的时间。
另外,标准扭矩仪(含扭矩传感器)本身也必须被更高准确度级别的扭矩标准机检定(向上量值溯源)。此时,需要制作专用转接工装,先将被检传感器重达7000克的底座拆掉,再通过专用转接工装与扭矩标准机的挠性联轴器对接,非常繁琐。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并能有效提高检定精度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既可用于量值传递,也可用于量值溯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并能有效提高检定精度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基座,基座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器和传感器座,传感器座、连接器和基座自上而下同轴线布置,传感器座包括底板和榫头,底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传感器的安装通孔一一对应,榫头垂直固定在底板上,连接器上开设有榫眼和连接通孔,榫眼与榫头配合,连接通孔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连接器通过螺栓、连接通孔和第一螺纹孔的配合固定在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扁平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为四个并且围绕底板的轴线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榫头为正四棱柱。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为沉头螺栓,所述连接通孔为沉头螺栓通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检定(校准)各类手动扭矩扳子时,其工作过程如下:将手动扭矩仪的传感器固定在传感器座上,再将传感器座插入连接器,然后将被检扭矩扳子的扳头通过直接或间接串接到扭矩传感器顶部,启动电机,带动基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进而使扭矩传感器以及扳头受扭,并显示所受扭矩。对于量程较小的比如100Nm以下的扭矩扳子和扭矩螺丝刀,也可以不启动用电机,直接手动转动被检扭矩扳子的手柄,使扭矩传感器以及扳头受扭,并显示所受扭矩,更加快捷,而且更接近扳子实际使用状态。
采用本实用新型检定扭矩传感器时,其工作过程如下:将扭矩传感器固定在传感器座上,然后将其通过传感器的头部和传感器座的榫头分别与扭矩标准机的左、右挠性联轴器配合安装在扭矩标准机上,启动扭矩标准机对扭矩传感器进行检定。
本实用新型用榫卯接插配合取代传统的螺栓(母)拧接配合,实现检定过程中快速切换扭矩传感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向下量值传递检定手动扭矩扳子,又可用于向上量值溯源通过扭矩标准机来检定标准扭矩仪(含扭矩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将手动机械式扭矩扳子检定仪和电动扭矩扳子检定仪合二为一,弥补了其量程范围不足(仅配备了500Nm、1500Nm、和3000Nm三个传感器)的缺陷。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将面临淘汰的手动机械式扭矩扳子检定仪配套的1Nm、10Nm、50Nm、100Nm、500Nm、1000Nm、2000Nm、3000Nm等8个标准扭矩传感器重新用在电动扭矩扳子检定仪上,能够节省近20万元的设备更新成本。
采用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实现先进的“扭矩扳子手柄固定而扳子头部转动”的检定方式,也可以保留传统的“扭矩扳子头部固定而扳子手柄转动”的检定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并能有效提高检定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检定扭矩扳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检定扭矩传感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第一螺纹孔;2-连接器;2.1-榫眼;2.2-连接通孔;3-传感器座;3.1-底板;3.1.1-第二螺纹孔;3.2-榫头;4-传感器;4.1-安装通孔;5-螺栓;6-挠性联轴器;7-扭矩标准机;8-扭矩扳子检定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中所示的一种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基座1,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还包括连接器2和传感器座3,传感器座3、连接器2和基座1自上而下同轴线布置,传感器座3包括底板3.1和榫头3.2,底板3.1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1.1,第二螺纹孔3.1.1与传感器4的安装通孔4.1一一对应,榫头3.2垂直固定在底板3.1上,连接器2上开设有榫眼2.1和连接通孔2.2,榫眼2.1与榫头3.2配合,连接通孔2.2与第一螺纹孔1.1一一对应,连接器2通过螺栓5、连接通孔2.2和第一螺纹孔1.1的配合固定在基座1上。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3.1为扁平圆柱体。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螺纹孔3.1.1为四个并且围绕底板3.1的轴线均匀布置。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榫头3.2为正四棱柱。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栓5为沉头螺栓,所述连接通孔2.2为沉头螺栓通孔。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基座(1),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2)和传感器座(3),传感器座(3)、连接器(2)和基座(1)自上而下同轴线布置,传感器座(3)包括底板(3.1)和榫头(3.2),底板(3.1)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1.1),第二螺纹孔(3.1.1)与传感器(4)的安装通孔(4.1)一一对应,榫头(3.2)垂直固定在底板(3.1)上,连接器(2)上开设有榫眼(2.1)和连接通孔(2.2),榫眼(2.1)与榫头(3.2)配合,连接通孔(2.2)与第一螺纹孔(1.1)一一对应,连接器(2)通过螺栓(5)、连接通孔(2.2)和第一螺纹孔(1.1)的配合固定在基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为扁平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3.1.1)为四个并且围绕底板(3.1)的轴线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3.2)为正四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3.2)为正四棱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为沉头螺栓,所述连接通孔(2.2)为沉头螺栓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为沉头螺栓,所述连接通孔(2.2)为沉头螺栓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为沉头螺栓,所述连接通孔(2.2)为沉头螺栓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为沉头螺栓,所述连接通孔(2.2)为沉头螺栓通孔。
CN202221030675.7U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Active CN217234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0675.7U CN217234161U (zh)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0675.7U CN217234161U (zh)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4161U true CN217234161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0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0675.7U Active CN217234161U (zh)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4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6211B2 (ja) トルクレンチを校正するための操作装置
CN204286667U (zh) 一种螺栓预紧力测量装置
KR100680347B1 (ko) 토크측정기 검사장치
CN203069319U (zh) 电动加载扭矩扳手检定仪
CN205642728U (zh) 盘式扭矩传感器标定装置
CN106959180B (zh) 教学用数显扭转试验机
CN111982482A (zh) 用于电动扳手性能测试自动化检测设备
CN217234161U (zh) 用于扭矩检定的转接装置
CN210719502U (zh) 一种测量螺钉预紧力矩与预紧力关系的装置
CN202221360U (zh) 扭矩扳手校验加载装置
CN111307358A (zh) 高强度螺栓预紧力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0470427B (zh) 一种扭矩扳子角度显示值动态校准装置及方法
CN204514533U (zh) 一种力值传感器校准装置
CN211504497U (zh) 高强度螺栓预紧力控制装置
CN102435356A (zh) 用于对手柄测力的测力装置
CN102183419B (zh) 轮扳手测试机
CN110657911A (zh) 一种测量螺钉预紧力矩与预紧力关系的装置
CN215178348U (zh) 一种校验扭矩扳手测试装置
CN208270145U (zh) 一种扭矩测试仪的校准装置
CN102029581A (zh) 扳手以及扳动方法
CN101879709B (zh) 可自行对应卡抵的手工具
CN217542243U (zh) 一种便携式扭矩扳手检定仪
CN207993496U (zh) 压水堆控制棒驱动机构
CN208887839U (zh) 一种扭矩扳子全自动检定装置
CN217195055U (zh) 一种电动气动扭矩扳手扭矩效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