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4111U - 双轴铰链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轴铰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4111U
CN217234111U CN202220089788.8U CN202220089788U CN217234111U CN 217234111 U CN217234111 U CN 217234111U CN 202220089788 U CN202220089788 U CN 202220089788U CN 217234111 U CN217234111 U CN 217234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rotating
shaft
shafts
hin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97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淳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 Li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 Li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 Li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 Link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4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4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轴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链单元,其具备旋转的第一旋转轴;第二铰链单元,其设于所述第一铰链单元的对向侧并且具备旋转的第二旋转轴;移动部件,其设于所述第一铰链单元与第二铰链单元之间,并且控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旋转动作,所述第一铰链单元和所述第二铰链单元相对于彼此独立地旋转,所述移动部件以形成收纳空间部的方式配置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中心线上间隔开的位置。

Description

双轴铰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用于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终端等的双轴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的日本专利第5704613号中公开的双轴铰链具有一种设有两个旋转轴以及与两个旋转轴结合的两个安装板,并且在两个旋转轴之间设有锁定部件的结构,是一种在两个旋转轴的中心线上设有锁定部件的结构,因此,当具备可折叠显示面板时,在进行折叠动作时无法确保能够容纳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弯曲部的空间,从而难以实现准确的折叠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轴铰链装置,其能够自由地实现构成诸如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终端等的装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开闭动作,即,折叠和展开状态,并且能够确实地容纳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弯曲部。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铰链单元,其具备旋转的第一旋转轴;第二铰链单元,其设于所述第一铰链单元的对向侧并且具备旋转的第二旋转轴;移动部件,其设于所述第一铰链单元与第二铰链单元之间,并且控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旋转动作,所述第一铰链单元和所述第二铰链单元相对于彼此独立地旋转,所述移动部件以形成收纳空间部的方式配置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中心线上间隔开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铰链单元和第二铰链单元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结合而旋转的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一面设有可折叠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第一旋转板或所述第二旋转板的旋转,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进行折叠和展开动作,当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进行折叠动作时,弯曲部被容纳于所述收纳空间部。
其中,所述第一铰链单元和第二铰链单元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结合而旋转的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当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时,通过所述移动部件的卡止片,第二旋转轴处于停止的状态,当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时,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旋转动作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旋转动作,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变化为多个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铰链单元和第二铰链单元具备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时控制旋转角度的旋转控制机构,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结合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的凸轮部件、与所述凸轮部件对置且在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同时旋转而能够滑动地结合的凸轮滑块、弹性支撑于凸轮滑块的一面的弹性部件。
其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端部侧分别形成有使形成在所述移动部件的两个端部的卡止片移动而卡止的卡止槽。
其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端部侧分别形成有使形成在所述移动部件的两个端部的卡止片移动而卡止的卡止槽,所述卡止槽形成在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中心间隔开的位置,间隔开而设置的所述移动部件在移动时卡止于所述卡止槽中的某一方。
其中,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下部分别设有结合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臂部,在所述臂部设有结合于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下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卡止销。
其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端部分别形成有旋转控制槽,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之间固定有限位器,该限位器在两侧形成有与所述旋转控制槽对置的卡止片,当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所述旋转控制槽卡止于所述限位器的卡止片而停止。
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所述旋转控制槽在分别结合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进行折叠和展开动作时限制旋转角度。
其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以一起旋转的方式分别结合有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底面形成有引导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的旋转动作的圆弧形的旋转突起,所述旋转突起与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下部的导向部件对置并且被引导为圆弧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如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两个旋转轴执行折叠和展开动作,并且在两个旋转轴,即第一旋转轴或第二旋转轴之间设有可移动的移动部件的结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不同时旋转,而是在某一方旋转时另一方处于停止的状态而实现旋转动作,移动部件可以配置于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中心线上间隔开的位置并形成收纳空间部。
结构上,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分别形成有卡止槽,并在移动部件的两个端部形成有凸出地卡止片,并且处于在第一旋转轴的卡止槽或第二旋转轴的卡止槽中的某一方上卡止有移动部件的卡止片的状态,因此,第一旋转轴或第二旋转轴可以在各自的卡止槽不卡止于移动部件的卡止片的范围内自由旋转而进行折叠和展开动作。
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可以能够一起旋转地分别结合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并且可折叠显示面板可以跨设于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当通过第一旋转板或第二旋转板的旋转动作使得可折叠显示面板弯曲时,在折叠位置形成弯曲部,从而可以自动地容纳于收纳空间部内,因此,除了诸如笔记本电脑的电子装置外,还可以安装于具备可折叠显示面板的便携式终端来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设有旋转控制机构,并且可以被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旋转时处于空转(idle)状态而不旋转而处于固定的状态的凸轮部件以及在与旋转轴一起旋转的同时沿旋转轴的长度方向滑动移动的凸轮滑块限制而旋转,从而可以在旋转预定角度后维持临时停止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轴铰链装置的结构图。
图2(a)至图2(e)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轴铰链装置的各旋转角度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合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合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7是图5中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分离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是图5的A-A线剖视图。
图9是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图10分离一侧旋转控制机构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的立体图。
图13是设于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装置的限位器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移动部件之间的结合关系的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旋转轴,11、21:卡止槽,20:第二旋转轴,30:移动部件,31:卡止片,40:收纳空间部,50:第一旋转板,60:第二旋转板,100:第一铰链单元,110:第一旋转板,112、212:旋转突起,114、214:移动通道部件,120:第一旋转轴,122:第一卡止槽,124:第一旋转控制槽,126:第一凸出部,128:第一平坦面,130:第一旋转控制机构,131:第一凸轮滑块,132:第一弹性部件,140:第一臂部,142、242:卡止销,150:第一紧固部件,200:第二铰链单元,210:第二旋转板,220:第二旋转轴,222:第二卡止槽,224:第二旋转控制槽,226:第二凸出部,228:第二平坦面,230:第二旋转控制机构,231:第二凸轮滑块,232:第二弹性部件,240:第二臂部,250:第二紧固部件,300:锁定部件,310、320:卡止突起,330:突起部,350:支撑部件,351:结合孔,352:插入孔,360:收纳空间部,400:限位器,410、420:卡止片,430、432:贯通孔,500:凸轮部件,510、520:凸轮,600:间距维持部件,700:固定支架,710、720:导向部件,C1、C2: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双轴铰链装置的说明图。参照图1,可以是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相互隔着间距而设置,并且在第一旋转轴10与第二旋转轴20之间设有可移动的移动部件30的结构。
在第一旋转轴10与第二旋转轴20之间,可以以形成容纳可折叠显示面板F的弯曲部F1的收纳空间部40的方式偏心地设置有移动部件30。即,移动部件30可以偏心地设置于从连接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的中心线的水平线上间隔开的位置。
换言之,移动部件30可以在远离可折叠显示面板F的方向上排列。
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分别形成有卡止槽11、21,并且可以在移动部件30的两个端部形成插入于卡止槽11、21而进行卡止的卡止片31。
卡止槽11、21的位置可以形成在从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的中心C1、C2间隔开的位置。因此,偏心地设置的移动部件30可以在图面上水平移动而卡止于第一旋转轴10的卡止槽11或第二旋转轴20的卡止槽21中的某一方。
第一旋转板50和第二旋转板60可以以能够进行可折叠显示面板F的折叠和展开动作的方式分别设于第一旋转板10和第二旋转轴20。
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可以不同时旋转,而是当某一方的旋转轴旋转时,另一方的旋转轴可以卡止于移动部件30的卡止片31而处于停止的状态。
移动部件30控制为在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旋转时不同时旋转而是各自单独进行旋转动作,并且,通过配置于从连接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的中心C1、C2的水平线间隔开的位置,形成收纳空间部40,并且可以在这样的收纳空间部40中容纳在可折叠显示面板F进行折叠动作时形成的弯曲部F1。
因此,本实用新型例如可以旋转为多种角度,并且在可折叠显示面板F进行折叠和展开动作时能够顺畅地进行动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设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的半径为r时,并且设第一旋转轴10的中心C1与第二旋转轴20的中心C2之间的距离为d,设第一旋转轴10与第二旋转轴10之间的间距为L时,L=d-2r可以成立。
当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的半径r变大时,收纳空间部40的深度(图中,垂直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与之成比例地增加。
参照图2(a)至图2(e),图2(a)是结合于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的第一旋转板50与第二旋转板60之间的角度是0度的情况,可以视为闭合的状态。
图2(b)可以是从作为图2(a)的状态的0度通过第一旋转板50的旋转转换为90度的状态。此时,第二旋转板60由于处于移动部件30的端部卡止在第二旋转轴20的卡止槽21内的状态,因而可处于无法旋转而停止的状态。
图2(c)可以是由图2(b)的状态通过第二旋转板60的旋转展开180度的状态。此时,当第二旋转板60旋转时,在第二旋转轴20中处于卡止状态的移动部件30可以被推向第一旋转轴10而移动,并且移动部件30的端部可以卡止于第一旋转轴10的卡止槽11内,从而第一旋转轴10可处于无法旋转而停止的状态。
图2(d)是由图2(c)的状态进一步旋转第二旋转板60的状态,可以是以与图2(b)的状态相反的90度的角度旋转的状态。
图2(e)是再次返回至0度的位置的状态,当由图2(c)的状态通过旋转第二旋转轴20使卡止槽21变为插入移动部件30的端部的位置后,旋转第一旋转轴10时,原本卡止在第一旋转轴10的卡止槽11内的移动部件30可以向第二旋转轴20的方向水平移动并插入于第二旋转轴20的卡止槽21内而成为卡止的状态。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图2(a)至图2(e)所示的第一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20、移动部件30、第一旋转板50以及第二旋转板60之间的配置结构,而是可以通多样地改变分别结合于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的第一旋转板50和第二旋转板60的结合位置来实现折叠和展开动作。
即,例如,虽然将展开180度的状态示于图2(c),但可以配置为使移动部件30的卡止片31插入于第二旋转轴20的卡止槽21而卡止的状态,而不是移动部件30的卡止片31插入于第一旋转轴10的卡止槽11。此时,第一旋转轴10的卡止槽11可以处于由图2(c)的状态下顺时针旋转90度而向下配置的状态。
另一方面,虽然仅在图2(a)中示出了可折叠显示面板F,但在其余图2(b)至图2(e)中也设有可折叠显示面板F,只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起见而被省略。
[实施例]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合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合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参照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双轴铰链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可旋转地连接且彼此对称地设置的第一铰链单元100和第二铰链单元200。
第一铰链单元100和第二铰链单元200可以共同地具备旋转板、与旋转板一起旋转的旋转轴、结合于旋转轴的臂部、控制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旋转控制机构、以及与结合板连接的连接器。
具体地,第一铰链单元100可以包括第一旋转板110、与第一旋转板110结合而旋转的第一旋转轴120、设于第一旋转轴120上的第一旋转控制机构130、以及以通过第一旋转轴120的旋转使第一旋转板110旋转的方式连接的第一臂部140。
第二铰链单元200可以包括第二旋转板210、与第二旋转板210结合而旋转的第二旋转轴220、设于第二旋转轴220上的第二旋转控制机构230、以及以通过第二旋转轴220的旋转使第二旋转板210旋转的方式连接的第二臂部240。
此外,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可以彼此隔着预定间距而配置,并且,可以在第一旋转轴120与第二旋转轴220之间设有移动部件300,该移动部件300在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旋转时控制彼此间的旋转动作。
可以设有连接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并且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所贯通而连接的限位器400,在第一臂部140和第二臂部240的相反侧可以设有凸轮部件500,该凸轮部件500连接在第一旋转控制机构130与第二旋转控制机构230之间并且与旋转控制机构对置而控制旋转轴的旋转动作。可以在凸轮部件500的两侧形成与后述的凸轮滑块131、231对置的凸轮510、520。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可以贯通于凸轮510、520的内部。
参照图8,旋转控制机构130、230可以包括与凸轮部件500对置而控制旋转轴120、220的旋转角度的凸轮滑块131、231,弹性部件132、232以及间距维持部件600。因此,第一旋转控制机构130中可以包括第一凸轮滑块131、第一弹性部件132,第二旋转控制机构230中可以包括第二凸轮滑块231、第二弹性部件232。
旋转控制机构130、230均可以结合于旋转轴120、220的外周面,凸轮滑块131、231可以沿旋转轴120、220的长度方向压缩弹性部件132、232而可滑动移动地结合。
换言之,凸轮部件500和凸轮滑块131、231在彼此对置的部分形成有沿周向隔着间距而凸出的突起,当在相对于处于固定的状态的凸轮部件500通过旋转轴120、220的旋转使凸轮滑块131、231旋转时凸轮部件500的突起和凸轮滑块131、231的突起相遇时,凸轮滑块131、231沿旋转轴压缩弹性部件而移动,当凸轮滑块131、231的突起脱离凸轮部件500的突起时,由于被压缩的弹性部件的排斥力,凸轮滑块131、231的突起可以以再次插入于凸轮部件500的突起与突起之间的槽的方式滑动移动。
在旋转控制机构130、230中,紧固部件可以分别结合并固定于凸轮滑块131、231和弹性部件132、232的一端部。紧固部件可以由第一紧固部件150和第二紧固部件250构成,并且可以维持插入于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的端部侧而固定的状态。
第一紧固部件150和第二紧固部件250可以由结合环、卡环、固定环等构成,并且可以与间距维持部件600一起在固定于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上的状态结合。因此,弹性部件132、232可以被紧固部件150、250弹性支撑。
此外,在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的底面可以分别凸出地形成有呈圆弧形的旋转突起112、212,并且可以在一侧形成有移动通道部件114、214,该通道部件114、214形成有长孔。
此外,可以在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的下部设有固定支架700,并且在固定支架700的内部设有插入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的旋转突起112、212以在旋转时引导为圆弧动作的导向部件710、720。
参照图9至图12,导向部件710、720分别以使凸出于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的下部的旋转突起112、212插入而引导的方式形成为圆弧形,并且可以隔着间距而设有一对导向部件。旋转突起112、212可以插入于一对导向部件710、720之间以在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旋转时被引导。
参照图12,可以在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的一侧的预定位置形成有卡止槽,即第一卡止槽122和第二卡止槽222,并且在第一卡止槽122和第二卡止槽222的内侧位置形成有旋转控制槽,第一旋转控制槽124和第二旋转控制槽224。
在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的前端部,可以以卡止在第一臂部140和第二臂部240的前方的状态配置的方式形成有直径相对较大的凸出部,即第一凸出部126和第二凸出部226,可以在凸出部126、226形成有卡止槽122、222和旋转控制槽124、224。
此外,可以在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的主体部的一部分,具体地两侧,分别形成有平坦面,即多个第一平坦面128和第二平坦面228。由于在分别形成在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的第一平坦面128和第二平坦面228中,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所贯通的凸轮滑块131、231的结合孔也形成为形成有相同结构的平坦面的长孔结构而结合,因而在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旋转时凸轮滑块131、231也同时旋转,当被形成在凸轮部件500的凸轮510、520的突起推动时,可以沿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的长度方向滑动移动。
第一臂部140和第二臂部240中可以分别设有卡止销142、242,该卡止销142、242插入于设于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的下部的移动通道部件114、214。
在设于第一旋转轴120与第一旋转轴220之间的移动部件300的两侧可以分别形成有卡止突起310、320,该卡止突起310、320与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一旋转轴220的第一凸出部126和第二凸出部226对置且卡止于卡止槽,即第一卡止槽122和第二卡止槽222。
参照图14,移动部件300偏心地设于从连接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的中心的水平线间隔开的位置,并且可以形成有收纳空间部360。
当第一旋转板110或第二旋转板210旋转时,若第一旋转轴120在移动部件300的卡止突起310插入于第一旋转轴120的第一卡止槽122的状态下旋转时,则第一旋转轴120的卡止突起310旋转移动时推动移动部件300的卡止突起310,此时第一旋转轴220的第二卡止槽222可以处于水平移动的移动部件300的卡止突起320所插入于的位置的旋转状态。相应地,移动部件300可以向第一旋转轴220的方向水平移动。
可以在移动部件300的前表面设有支撑移动部件300的支撑部件350。可以在支撑部件350的两侧形成有插入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的端部的结合孔351、以及形成在两侧的结合孔351之间并且使凸出于移动部件300的中央的突起部330可向图中旋转轴110、210的方向移动地插入的长孔结构的插入孔352。换言之,插入孔352可以形成为比突起部330的移动方向的长度长。
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分别可以被配置为,旋转时,当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的彼此接近的一端部转动时,彼此不会干涉,不会卡止于在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的一端部转动的方向上设置的移动部件300、限位器400等。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从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二旋转轴220的中心间隔开的位置设有移动部件300的结构,因而确保与移动部件300的后退相对应的收纳空间部360,并且由于基于收纳空间部360的空间大小而旋转的第一旋转板110和第二旋转板210的一端部容纳于收纳空间部360内,因而可以毫无干涉地进行旋转动作。
参照图13,例如,卡止片410、420可以凸出地形成在限位器400的两侧,该卡止片410、420与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一旋转轴220的第一旋转控制槽124和第二旋转控制槽224对置并且限制旋转角度。
此外,可以在限位器400的两侧形成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一旋转轴220所贯通的贯通孔430、432。
换言之,当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一旋转轴220旋转时,每个旋转轴可以在180度的范围内旋转,而不是在360度的范围内旋转。因此,第一旋转轴120和第一旋转轴220在彼此相接的状态的角度为0度时可以分别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旋转至180度而相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虽然未具体图示,当可以设有覆盖双轴铰链装置的下部的客体或者当可以设置于笔记本电脑时,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可以分别结合于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部和本体部,而其余部分可以设于壳体内。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设有可折叠显示面板时,进行折叠动作时在第一旋转轴120与第一旋转轴220之间设有空间,因而可以毫无干涉地容纳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弯曲部。
因此,除了如笔记本电脑那样屏幕部和本体部分割的结构外,本实用新型的双轴铰链装置还可以适当地安装在诸如具备可折叠显示面板的可折叠电话的便携式终端等来进行使用。

Claims (10)

1.一种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铰链单元,其具备旋转的第一旋转轴;
第二铰链单元,其设于所述第一铰链单元的对向侧并且具备旋转的第二旋转轴;
移动部件,其设于所述第一铰链单元与第二铰链单元之间,并且控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旋转动作,
所述第一铰链单元和所述第二铰链单元相对于彼此独立地旋转,
所述移动部件以形成收纳空间部的方式配置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中心线上间隔开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链单元和第二铰链单元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结合而旋转的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
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一面设有可折叠显示面板,
通过所述第一旋转板或所述第二旋转板的旋转,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进行折叠和展开动作,
当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进行折叠动作时,弯曲部被容纳于所述收纳空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链单元和第二铰链单元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结合而旋转的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
当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时,通过所述移动部件的卡止片,第二旋转轴处于停止的状态,
当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时,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旋转动作停止,
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旋转动作,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变化为多个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链单元和第二铰链单元具备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时控制旋转角度的旋转控制机构,
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结合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的凸轮部件、与所述凸轮部件对置且在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同时旋转而能够滑动地结合的凸轮滑块、弹性支撑于凸轮滑块的一面的弹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端部侧分别形成有使形成在所述移动部件的两个端部的卡止片移动而卡止的卡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端部侧分别形成有使形成在所述移动部件的两个端部的卡止片移动而卡止的卡止槽,
所述卡止槽形成在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中心间隔开的位置,
间隔开而设置的所述移动部件在移动时卡止于所述卡止槽中的某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下部分别设有结合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臂部,
在所述臂部设有结合于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下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卡止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端部分别形成有旋转控制槽,
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之间固定有限位器,该限位器在两侧形成有与所述旋转控制槽对置的卡止片,
当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轴或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所述旋转控制槽卡止于所述限位器的卡止片而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所述旋转控制槽在分别结合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进行折叠和展开动作时限制旋转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以一起旋转的方式分别结合有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
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底面形成有引导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的旋转动作的圆弧形的旋转突起,
所述旋转突起与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板和所述第二旋转板的下部的导向部件对置并且被引导为圆弧动作。
CN202220089788.8U 2021-02-08 2022-01-13 双轴铰链装置 Active CN2172341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17793 2021-02-08
KR1020210017793A KR102547956B1 (ko) 2021-02-08 2021-02-08 2축 힌지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4111U true CN217234111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9788.8U Active CN217234111U (zh) 2021-02-08 2022-01-13 双轴铰链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547956B1 (zh)
CN (1) CN21723411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8968A1 (ko) * 2022-09-02 2024-03-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694Y2 (zh) 1980-06-10 1988-06-01
CN102693683B (zh) 2011-03-21 2014-01-2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
EP2546721B1 (en) 2011-07-11 2020-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KR101875855B1 (ko) * 2014-02-17 2018-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62240B1 (ko) * 2018-06-20 2020-03-02 (주)파인테크닉스 플렉시블 액정용 힌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단말기
KR102310162B1 (ko) * 2019-07-23 2021-10-08 주식회사 에스코넥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14371A (ko) 2022-08-17
KR102547956B1 (ko)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14080B1 (ko) 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CN211117098U (zh) 一种可弯折部件
EP2131559B1 (en) Mechanisum for sliding casing, slidable casing and mobile phone using the same
US5937062A (en) Hinge module for mounting a flip onto a portable telephone set
US7299523B2 (en) Hinge mechanism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2012506A2 (en) Slide hinge module and slide type equipment utilizing the same
CN217234111U (zh) 双轴铰链装置
WO2022206276A1 (zh) 旋转组件、折叠机构和折叠终端
CN217849479U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设备
US11889644B2 (en)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20087959A (ko) 슬라이드 틸트기구
EP4325072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terminal product
CN116221261A (zh) 一种铰链装置、电子设备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KR100984896B1 (ko) 휴대기기의 힌지장치 및 휴대기기
CN113027899A (zh) 同动式铰链
KR100875856B1 (ko) 휴대전화기용 스윙힌지
CN213655445U (zh) 铰链装置及具备其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5705074A (zh) 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6498643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CN117128230B (zh) 转轴组件及可折叠设备
CN115263904B (zh) 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KR100997747B1 (ko) 슬라이드 틸팅 힌지장치
CN116950986A (zh)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7703916A (zh) 扭力模组、转轴组件、铰链和可折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