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5987U - 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5987U
CN217225987U CN202220369109.2U CN202220369109U CN217225987U CN 217225987 U CN217225987 U CN 217225987U CN 202220369109 U CN202220369109 U CN 202220369109U CN 217225987 U CN217225987 U CN 217225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device
external mold
concrete pouring
centre for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91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建华
李宗华
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3691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5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5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5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属于砼浇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中部贯通,所述内模放置于外模内部,所述外模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朝向外模内部并抵于内模,所述凸起上连接有螺栓,所述内模上预留有与螺栓连接的螺纹孔,外模和内模通过在外模外部锁螺栓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拆装快速,节约生产时间,便于砼块的浇筑和脱模,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礁是适合鱼类群集栖息、生长繁殖的水底礁石或其他隆起物。其周围水流将水底的有机物和近水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水域中上层,促进各种饵料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为鱼类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索饵繁殖场所,使鱼类聚集而形成渔场。常选择适宜的水域,投放石块、树木、废车船、废轮胎和钢筋水泥预制块等,以形成人工礁,可诱集和增加定栖性、洄游性的底层和中上层鱼类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人工鱼礁渔场。人工鱼礁是人为地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既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也为水域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从而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物质量的目的。
人工鱼礁的建设在修复和改善鱼类生态环境,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的同时,对鱼礁区的珍稀濒危生物和生物多样性也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通过人工鱼礁建设,促进了垂钓及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渔民收入,带动了渔业产业的升级优化,促进了水资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工渔礁可作为一种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及水环境改善的综合措施。人工生态鱼礁主要采用混凝土、石材等建筑材料,通过一定的构造设计,为鱼类提供一个可栖息的场所。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生态鱼礁砼块需要通过特定的成型模具制作,但现有砼块的成型模具组装和后期砼块脱模较为麻烦,费时费力,大大限制了砼块的生产速率,故需对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中部贯通,所述内模放置于外模内部,所述外模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朝向外模内部并抵于内模,所述凸起上连接有螺栓,所述内模上预留有与螺栓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外模和内模通过螺栓连接,拆装外模与内模时螺栓可以直接在外面穿进或退出外模和内模,外模和内模的连接与分离快速,方便快速进行浇筑作业和脱模工作,该设计浇筑而成的砼块在表面通过凸起形成孔洞,内部设置空腔,实现有效减缓近底流速,促进泥沙淤积,并且为小型底栖、游泳生物提供相对隐蔽的栖息空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进一步,所述外模和内模皆为三棱柱结构,浇筑三棱柱结构的砼以对潜坝等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抛筑,所述凸起为矩形结构,结构简单,便于设置。
进一步,所述外模每个侧立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凸起,每个凸起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连接两颗螺栓,连接可靠稳固,外模与内模贴合处充分接触。
进一步,所述凸起连接螺栓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垫片,增强外模连接螺栓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内模上表面三个拐角处分别连接有起吊结构,脱模时通过起吊结构吊出内模,所述起吊结构包括加强板和与加强板垂直的吊板,所述吊板上开设吊孔,起吊结构的结构强度较好。
进一步,所述内模为钢板围成的中空结构,且内模内部设置有加强筋,中空结构的内模减少模具的制作成本和起吊重量。
进一步,所述外模包括侧壁板和拐角柱,所述侧壁板和拐角柱围成三棱柱结构的外模,所述侧壁板和拐角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拆装快速方便。
进一步,所述凸起设置于侧壁板上,所述侧壁板上设置侧壁横加强筋和侧壁纵加强筋,所述凸起内设置凸起加强筋,增加侧壁板的结构强度,减少变形。
更进一步,所述内模下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定位孔,所述侧壁板上下两端的侧壁横加强筋上开设与定位孔对应的腰孔,便于外模的快速定位和组装,同时底板可为浇筑提供平整的底面,底板下可增设垫脚,方便外模与底板进行组装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拐角柱外立面设置L型加强筋和拐角柱纵加强筋,增加拐角柱结构强度,减少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外模和内模的连接通过在外部锁螺栓即可实现,外模和内模的连接和分离方便快捷,便于砼块的成型模具组装和后期砼块脱模,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砼块的生产速率,本实用新型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模、砼块和内模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砼块示意图。
图中:1-外模、11-凸起、12-侧壁板、13-拐角柱、14-侧壁横加强筋、15-侧壁纵加强筋、16-凸起加强筋、17-L型加强筋、18-拐角柱纵加强筋、2-内模、3-加强垫片、4-起吊结构、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用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用到术语“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用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用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包括包括外模1和内模2,所述外模1中部贯通,所述内模2放置于外模1内部,所述外模1中部设置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朝向外模1内部并抵于内模2,所述凸起11上连接有螺栓,所述内模2上预留有与螺栓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外模1和内模2具体形状皆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凸起11为矩形结构且纵向凸起于外模上。凸起11设置数量具体为所述外模1每个侧立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凸起11,每个凸起1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连接两颗螺栓。在所述凸起11连接螺栓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垫片3。在所述内模2上表面三个拐角处分别连接有起吊结构4,所述起吊结构4包括加强板和与加强板垂直的吊板,所述吊板上开设吊孔,便于吊出内模。
其中,所述内模2为钢板围成的中空结构。所述外模1包括侧壁板12和拐角柱13,所述侧壁板12和拐角柱13围成三棱柱结构的外模1,所述侧壁板12和拐角柱1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凸起11设置于侧壁板12上,所述侧壁板12上设置侧壁横加强筋14和侧壁纵加强筋15,所述凸起11内设置凸起加强筋16。所述内模2下设置底板5,所述底板5上设置定位孔,所述侧壁板12上下两端的侧壁横加强筋14上开设与定位孔对应的腰孔。所述拐角柱13外立面设置L型加强筋17和拐角柱纵加强筋18。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1)和内模(2),所述外模(1)中部贯通,所述内模(2)放置于外模(1)内部,所述外模(1)中部设置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朝向外模(1)内部并抵于内模(2),所述凸起(11)上连接有螺栓,所述内模(2)上预留有与螺栓连接的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1)和内模(2)皆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凸起(11)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1)每个侧立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凸起(11),每个凸起(1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连接两颗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连接螺栓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垫片(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2)上表面三个拐角处分别连接有起吊结构(4),所述起吊结构(4)包括加强板和与加强板垂直的吊板,所述吊板上开设吊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2)为钢板围成的中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1)包括侧壁板(12)和拐角柱(13),所述侧壁板(12)和拐角柱(13)围成三棱柱结构的外模(1),所述侧壁板(12)和拐角柱(1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设置于侧壁板(12)上,所述侧壁板(12)上设置侧壁横加强筋(14)和侧壁纵加强筋(15),所述凸起(11)内设置凸起加强筋(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2)下设置底板(5),所述底板(5)上设置定位孔,所述侧壁板(12)上下两端的侧壁横加强筋(14)上开设与定位孔对应的腰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柱(13)外立面设置L型加强筋(17)和拐角柱纵加强筋(18)。
CN202220369109.2U 2022-02-23 2022-02-23 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 Active CN217225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9109.2U CN217225987U (zh) 2022-02-23 2022-02-23 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9109.2U CN217225987U (zh) 2022-02-23 2022-02-23 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5987U true CN217225987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5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9109.2U Active CN217225987U (zh) 2022-02-23 2022-02-23 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5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25987U (zh) 砼浇筑用预制成型装置
CN210316150U (zh) 一种用于规模养猪场架空层的密肋夹心砼深梁板
KR102065673B1 (ko) 인공어초 거푸집
CN211007647U (zh) 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支模体系
CN213471606U (zh) 一种人工巢穴石浇筑模具
CN100476115C (zh) 一种空腔模壳构件
CN216941174U (zh) 一种流沙垫层安装支撑装置
CN217420112U (zh) 一种镂空式砖瓦堆砌结构
CN219108490U (zh) 一种空心预制人工鱼礁
CN220827952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墙板
CN211983143U (zh) 一种槽型夹心砼漏粪板
CN100570092C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211774958U (zh) 空心楼盖内模
CN1635238A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01298807A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00356021C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250831C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及其应用
CN114622518A (zh) 一种消落带岩石边坡挑板堆石生态巢穴及建造方法
CN1896411B (zh) 一种空腔模壳构件
CN1880603A (zh) 一种现浇砼用轻质胎模构件
CN107081841A (zh) 用于生产生态混凝土四连球的模具及其运用方法
CN1944840A (zh) 一种现浇砼用轻质胎模构件
CN101298806A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01324130A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821518A (zh) 一种填充用空心胎体的钢筋砼空心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