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3747U - 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23747U CN217223747U CN202220142660.3U CN202220142660U CN217223747U CN 217223747 U CN217223747 U CN 217223747U CN 202220142660 U CN202220142660 U CN 202220142660U CN 217223747 U CN217223747 U CN 2172237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lling cutter
- driving device
- milling
- driving
- length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铣面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该高效铣面改良设备包括基座、铣面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基座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固定部固定在地面上,转动部转动设置在固定部上,转动部用于承托金属工件;铣面装置包括第一铣刀和第二铣刀,第一铣刀位于金属工件的上方,第二铣刀位于金属工件的侧边;本申请通过在金属工件上方和侧面均设置一个铣刀,实现了对金属工件多个面的同时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加工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铣面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大型的金属铸造件和长期未使用的大型金属工件表面都比较粗糙(例如有毛刺、铁锈等),因此一般都需要适当地对表面进行铣面加工,该加工过程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铣床实现,然而实际应用时,因为金属工件的各个侧面都需要进行铣面处理,而现有技术的铣床一般只有一个铣刀,因此最多只能够加工一个侧面,且因铣刀和金属工件的位置关系导致金属工件的部分侧面无法被加工时(例如单个铣刀正对金属工件的侧面,铣刀能够加工金属工件的侧面但无法加工金属工件的顶面),只能够重新调整金属工件的位置或朝向,以致加工周期长、加工速度慢。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能够对金属工件的顶面和侧面同时进行加工,减少调整金属工件的位置或朝向的次数,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用于加工金属工件的表面,其中,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转动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转动部用于承托所述金属工件;
铣面装置,所述铣面装置包括第一铣刀和第二铣刀,所述第一铣刀位于所述金属工件的上方,所述第二铣刀位于所述金属工件的侧边;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铣刀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铣刀旋转;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铣刀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铣刀旋转;
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
本申请提供的高效铣面改良设备,通过金属工件的上方和侧面均设置一个铣刀,同时驱动铣刀即可能够同时加工金属工件的顶面和侧面,有利于减少调整金属工件的位置或朝向的次数,从而减少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
第一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第一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两个滑槽和两条第一竖梁,两个所述滑槽均固定在地面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竖梁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上并可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铣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调整装置上;
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竖梁沿所述滑槽滑动。
便于铣面装置靠近或远离金属工件,使得在加工前或加工完成后,拥有较大的空间将金属工件放入基座或搬离基座,降低与金属工件发生意外碰撞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
第二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第二位置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调整装置上,且所述第二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两条第一横梁、两条第二竖梁和第二横梁,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分别固定在两条所述第一竖梁上;两条所述第二竖梁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一横梁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二竖梁上,以使所述第二横梁可沿所述第二竖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并可沿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二竖梁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六驱动装置,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二竖梁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七驱动装置,所述第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
设置第二位置调整装置,第一铣刀能够实现多个方向的自由移动,从而确保第一铣刀能够对金属工件上表面的各个位置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
第三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第三位置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调整装置上,且所述第三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两条第三横梁、两条第三竖梁和第四横梁,两条所述第三横梁分别固定在两条所述第一竖梁上;两条第三竖梁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三横梁上并可沿所述第三横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四横梁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三竖梁上,以使所述第四横梁可沿所述第三竖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横梁上并可沿所述第四横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八驱动装置,所述第八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三竖梁沿所述第三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九驱动装置,所述第九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四横梁沿所述第三竖梁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十驱动装置,所述第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四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
设置第三位置调整装置,第二铣刀能够实现多个方向的自由移动,从而确保第二铣刀能够对金属工件侧面的各个位置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位于靠近所述第一铣刀处且用于引流冷却水以冷却所述第一铣刀。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位于靠近所述第二铣刀处且用于引流冷却水以冷却所述第二铣刀。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滑槽一侧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金属工件放置在基座上,设置在金属工件侧面的第二铣刀配合转动部的转动能够对金属工件的所有侧面进行加工,而设置在金属工件上部的第一铣刀亦能够同时对金属工件的顶面进行加工,在无需调整属工件的位置或朝向的情况下能够完成顶面和所有侧面的加工,有利于减少调整金属工件的位置或朝向的次数,使加工时间更短,加工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的正视图。
标号说明:
100、基座;110、固定部;120、转动部;210、第一铣刀;220、第二铣刀;300、第一驱动装置;400、第二驱动装置;510、滑槽;520、第一竖梁;610、第一横梁;620、第二竖梁;630、第二横梁;710、第三横梁;720、第三竖梁;730、第四横梁;810、第一出水管;820、第二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定义沿滑槽510滑动的方向为纵向前后方向,则水平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为横向左右方向,则竖直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为竖向上下方向。
在某些实施例中,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用于加工金属工件的表面,其中,包括:
基座100,基座100包括固定部110和转动部120,固定部110固定在地面上,转动部120转动设置在固定部110上,转动部120用于承托金属工件;
铣面装置,铣面装置包括第一铣刀210和第二铣刀220,第一铣刀210位于金属工件的上方,第二铣刀220位于金属工件的侧边;
第一驱动装置300,第一驱动装置300与第一铣刀210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铣刀210旋转;
第二驱动装置400,第二驱动装置400与第二铣刀220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铣刀220旋转;
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动部120转动。
本实施例中,在对金属工件进行磨面加工时,需要将金属工件固定在基座100上,此时第一铣刀210和第二铣刀220则分别处于金属工件的正上方和侧面,第一铣刀210和第二铣刀220均设置有独立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因此可以实现同时加工金属工件的上表面和侧面。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基座100上包括转动部120,因此金属工件的各个侧面都能够通过转动调整使各个侧面朝向第二铣刀220,从而保证各个侧面都能够被加工,例如,假设金属工件形状为正方体,第二铣刀220加工完第一个侧面后,通过控制转动部120转动使得第二个侧面朝向于第二铣刀220,从而第二铣刀220继续对侧面进行加工,直至所有侧面均完成加工。
在某些实施例中,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
第一位置调整装置,第一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两个滑槽510和两条第一竖梁520,两个滑槽510均固定在地面上且分别位于基座100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一竖梁520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510上并可沿滑槽5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第一竖梁520沿滑槽510滑动。
本实施例中,因为基座100的固定部110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因此并不方便对其进行移动,为了方便用户将金属工件放置在基座100上,通过设置第一位置调整装置,使得在进行加工前,用户能够通过控制第一位置调整装置滑动使得铣面装置远离基座100,从而能够拥有更空旷的空间将金属工件搬运到基座100上,避免在放置金属工件时铣面装置造成阻碍;同时,在完成加工后,通过控制第一位置调整装置滑动使得铣面装置远离基座100,从而能够拥有更空旷的空间将金属工件从基座100上搬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
第二位置调整装置,第二位置调整装置设置在第一位置调整装置上,且第二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两条第一横梁610、两条第二竖梁620和第二横梁630,两条第一横梁610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一竖梁520上;两条第二竖梁620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第一横梁610上并可沿第一横梁6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第二横梁63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第二竖梁620上,以使第二横梁630可沿第二竖梁62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第一驱动装置300滑动设置在第二横梁630上并可沿第二横梁63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五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条第二竖梁620沿第一横梁610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六驱动装置,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横梁630沿第二竖梁620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七驱动装置,第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装置300沿第二横梁630的长度方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位置调整装置,使得第一铣刀210在各个结构作用下能够沿横向、纵向和竖向移动,从而实现对金属工件上表面各个位置进行铣面加工。
在某些实施例中,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
第三位置调整装置,第三位置调整装置设置在第一位置调整装置上,且第三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两条第三横梁710、两条第三竖梁720和第四横梁730,两条第三横梁710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一竖梁520上;两条第三竖梁720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第三横梁710上并可沿第三横梁7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第四横梁73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第三竖梁720上,以使第四横梁730可沿第三竖梁72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装置400滑动设置在第四横梁730上并可沿第四横梁73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八驱动装置,第八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条第三竖梁720沿第三横梁710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九驱动装置,第九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四横梁730沿第三竖梁720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十驱动装置,第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装置400沿第四横梁730的长度方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位置调整装置,使得第二铣刀220在各个结构作用下能够沿横向、纵向和竖向移动,从而实现对金属工件侧面各个位置进行铣面加工。
在某些实施例中,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第一出水管810,第一出水管810位于靠近第一铣刀210处且用于引流冷却水以冷却第一铣刀210。通过设置第一出水管810使得在对金属工件进行加工时,能够通过冷却水充分冷却第一铣刀210和金属工件,避免高温导致刀具烧毁,同时冷却水亦能够将金属碎屑带走,避免金属碎屑影响后续加工。
在某些实施例中,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第二出水管820,第二出水管820位于靠近第二铣刀220处且用于引流冷却水以冷却第二铣刀220。通过设置第二出水管820使得在对金属工件进行加工时,能够通过冷却水充分冷却第二铣刀220和金属工件,避免高温导致刀具烧毁,同时冷却水亦能够将金属碎屑带走,避免金属碎屑影响后续加工。
在某些实施例中,滑槽510的长度大于基座100靠近滑槽510一侧的长度。确保第一位置调整装置能够远离基座100,方便金属工件有足够空间放置在基座100上,或方便将金属工件从基座100上搬离。
综上,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用于加工金属工件的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所述基座(100)包括固定部(110)和转动部(120),所述固定部(110)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转动部(120)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10)上,所述转动部(120)用于承托所述金属工件;
铣面装置,所述铣面装置包括第一铣刀(210)和第二铣刀(220),所述第一铣刀(210)位于所述金属工件的上方,所述第二铣刀(220)位于所述金属工件的侧边;
第一驱动装置(300),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与所述第一铣刀(210)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铣刀(210)旋转;
第二驱动装置(40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00)与所述第二铣刀(220)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铣刀(220)旋转;
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12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铣面改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
第一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第一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两个滑槽(510)和两条第一竖梁(520),两个所述滑槽(510)均固定在地面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基座(100)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竖梁(520)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槽(510)上并可沿所述滑槽(5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铣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调整装置上;
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竖梁(520)沿所述滑槽(510)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铣面改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
第二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第二位置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调整装置上,且所述第二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两条第一横梁(610)、两条第二竖梁(620)和第二横梁(630),两条所述第一横梁(610)分别固定在两条所述第一竖梁(520)上;两条所述第二竖梁(620)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一横梁(610)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横梁(6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横梁(63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二竖梁(620)上,以使所述第二横梁(630)可沿所述第二竖梁(62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630)上并可沿所述第二横梁(63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二竖梁(620)沿所述第一横梁(610)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六驱动装置,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横梁(630)沿所述第二竖梁(620)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七驱动装置,所述第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沿所述第二横梁(630)的长度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铣面改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
第三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第三位置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调整装置上,且所述第三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两条第三横梁(710)、两条第三竖梁(720)和第四横梁(730),两条所述第三横梁(710)分别固定在两条所述第一竖梁(520)上;两条所述第三竖梁(720)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三横梁(710)上并可沿所述第三横梁(7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四横梁(73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三竖梁(720)上,以使所述第四横梁(730)可沿所述第三竖梁(72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00)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横梁(730)上并可沿所述第四横梁(73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第八驱动装置,所述第八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三竖梁(720)沿所述第三横梁(710)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九驱动装置,所述第九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四横梁(730)沿所述第三竖梁(720)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十驱动装置,所述第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00)沿所述第四横梁(730)的长度方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铣面改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第一出水管(810),所述第一出水管(810)位于靠近所述第一铣刀(210)处且用于引流冷却水以冷却所述第一铣刀(2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铣面改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铣面改良设备还包括第二出水管(820),所述第二出水管(820)位于靠近所述第二铣刀(220)处且用于引流冷却水以冷却所述第二铣刀(22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铣面改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10)的长度大于所述基座(100)靠近所述滑槽(510)一侧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42660.3U CN217223747U (zh) | 2022-01-19 | 2022-01-19 | 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142660.3U CN217223747U (zh) | 2022-01-19 | 2022-01-19 | 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23747U true CN217223747U (zh) | 2022-08-19 |
Family
ID=82832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142660.3U Active CN217223747U (zh) | 2022-01-19 | 2022-01-19 | 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23747U (zh) |
-
2022
- 2022-01-19 CN CN202220142660.3U patent/CN2172237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00054887A1 (en) | Machine tool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tables | |
EP2745961B1 (en) | Method for machining metallic member using lathing and milling | |
TWI477350B (zh) | 進給裝置及應用該進給裝置之機床 | |
JP6457177B2 (ja) | 工作機械制御システム | |
CN204657587U (zh) | 一种铣边机 | |
TWI477351B (zh) | 機床 | |
CN104842251A (zh) | 数控丝磨切割加工中心 | |
CN217223747U (zh) | 一种高效铣面改良设备 | |
CN212286678U (zh) | 一种钻攻抛光一体机 | |
CN214322195U (zh) | 一种具有多切割头的多工位旋转的激光研磨装置 | |
CN210938072U (zh) | 一种通过式铣削打标一体机 | |
EP2745960B1 (en) | Method for machining metallic member using lathing and milling | |
CN108857644A (zh) | 一种带有自动反转装置的磨床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3730945U (zh) | 一种滑块修整磨床 | |
CN214135455U (zh) | 一种双向切角机 | |
JP2000308951A (ja) | 両頭研削盤 | |
CN217572185U (zh) | 短轴双头自动打磨毛刺机 | |
TWI477349B (zh) | 進給裝置及應用該進給裝置之機床 | |
JPH079325A (ja) | 定盤面の形成装置 | |
CN217913926U (zh) | 数控钳子粗铣精磨一体机 | |
CN215847482U (zh) | 一种五金件高精密度抛光打磨装置 | |
CN221290748U (zh) | 一种数控光伏印刷台面视觉定位窗抛光机 | |
CN218518427U (zh) | 机床 | |
CN218312544U (zh) | 一种散热片加工用边缘去毛刺设备 | |
CN210849308U (zh) | 一种铣刀切割胎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