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9625U - 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9625U
CN217209625U CN202221058570.2U CN202221058570U CN217209625U CN 217209625 U CN217209625 U CN 217209625U CN 202221058570 U CN202221058570 U CN 202221058570U CN 217209625 U CN217209625 U CN 217209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nt
panel
layer
air conditioning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85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东晓
谭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hongsen Green Building Low Carb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ongsen Lvji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en Lvji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en Lvji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en Lvji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85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9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9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9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包括:底板,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敷设的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纳米气凝胶毡层、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以及包敷于所述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下表面和侧面、所述纳米气凝胶毡层侧面、所述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上表面和侧面的玻璃丝布层;辐射面板,其盖设于所述玻璃丝布层上,所述辐射面板与所述底板相对的表面上均凹陷形成管槽;介质管体,其容纳于所述管槽内,所述介质管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伸出所述管槽。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辐射供能的利用率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空调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
背景技术
辐射板是通过红外线辐射传热的方式进行供暖或制冷的设备,主要用于房屋取暖建筑,通常会安装于房屋吊顶、侧面墙上,或地板下,具有节能舒适的优点,现有的辐射板的主体结构包括保温底板、辐射面板、及容纳于保温底板和辐射面板之间的介质管体。作为供暖制冷设备,不泄的追求是不断提高辐射供能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包括:
底板,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敷设的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纳米气凝胶毡层、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以及包敷于所述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下表面和侧面、所述纳米气凝胶毡层侧面、所述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上表面和侧面的玻璃丝布层;
辐射面板,其盖设于所述玻璃丝布层上,所述辐射面板与所述底板相对的表面上均凹陷形成管槽;
介质管体,其容纳于所述管槽内,所述介质管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伸出所述管槽。
优选的是,所述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所述纳米气凝胶毡层、所述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的厚度分别为5~10mm、10~15mm、25~30mm。
优选的是,所述管槽呈多个S形首尾相连的形状。
优选的是,所述辐射面板为铜板或铝合金板。
优选的是,所述辐射面板上表面凹陷形成有多个辐射凹槽,所述辐射凹槽呈类半球面形。
优选的是,所述辐射面板的管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类“【”形的卡箍,所述卡箍卡接于所述介质管体外表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卡箍的材质为铜或铝合金。
优选的是,所述介质管体为铜管或PE-RT管。
优选的是,还包括密封带,其敷设于所述辐射面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缝隙上,所述密封带的材质为铜或铝合金。
优选的是,所述介质管体的出水端和进水端相对设置于所述辐射面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三层夹心的保温结构,显著提升底板的保温性能,从而减少热能或冷能损失,提高辐射供能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辐射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底板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管槽的细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介质管的细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卡箍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包括:
底板1,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敷设的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11、纳米气凝胶毡层12、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13、以及包敷于所述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11下表面和侧面、所述纳米气凝胶毡层12侧面、所述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13上表面和侧面的玻璃丝布层14;
辐射面板2,其盖设于所述玻璃丝布层14上,所述辐射面板2与所述底板1相对的表面上均凹陷形成管槽3;
介质管体4,其容纳于所述管槽3内,所述介质管体4的进水端41和出水端42伸出所述管槽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11、纳米气凝胶毡层12、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13三层夹心设计方式,可以充分结合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与纳米气凝胶毡的材料特性,提升保温性能。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较低的密度、一琮的强度和硬度,隔声抗震效果优良,且具有阻燃性、耐水性、耐腐蚀性。因此,用于墙壁保温时,可以不仅可以起到保温效果,而且还具有隔声效果。纳米气凝胶毡具有柔软、密度小、绿色环保等特性,将其夹设于两层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之间,起到转变导热路线的作用,最终起到阻碍导热速度,提升保温效果。在此三层夹心设计外围包敷玻璃丝布层14,玻璃丝布具有良好的抗拉性、导热系数低,玻璃丝布一方面用于保护上述三层夹心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导热过程的复杂性,提升保温作用。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底板1,可以显著提升介质管体4内的热能或冷能朝向辐射面板2传递的效率,从而提高辐射供能的利用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11、所述纳米气凝胶毡层12、所述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13的厚度分别为5~10mm、10~15mm、25~30mm。通过三层夹心结构各层的厚度比较,在上述范围内时,保温效率更优良,且不会导致整个辐射板厚度过厚,而过度占用房屋内部空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管槽3呈多个S形首尾相连的形状。使介质管体4在辐射面板2下分布更均匀,减小辐射温度差。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辐射面板2为铜板或铝合金板。铜板或铝合金板具有优良的红外辐射性能,因此,可以提高辐射供能的利用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辐射面板2上表面凹陷形成有多个辐射凹槽21,所述辐射凹槽21呈类半球面形。可以增大辐射面板2的辐射面积,从而提升辐射效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辐射面板2的管槽3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类“【”形的卡箍22,所述卡箍22卡接于所述介质管体4外表面上。可以增强介质管体4的固定稳定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箍22的材质为铜或铝合金。卡箍22成为了介质管体4与辐射面板2之间的连接,那么采用铜或铝合金材质的卡箍22时,则可以直接将介质管体4的热能或冷能传递给辐射面板2,且传递效率高。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介质管体4为铜管或PE-RT管。铜管的导热效果好。PE-RT管的耐腐性能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密封带5,其敷设于所述辐射面板2与所述底板1之间的缝隙上,所述密封带5的材质为铜或铝合金。辐射面板2与底板1之间安装后,还具有间隙,虽然间隙很小,但热能或冷能会有少量从间隙处散失,因此,设置密封带5,且采用铜或铝合金材质,可以与辐射面板2形成一体,将热能或冷能传递给辐射面板2,从而此部分热能或冷能也得到利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介质管体4的出水端42和进水端41相对设置于所述辐射面板2两侧。方便安装使用时,相邻两个辐射板之间的介质水管之间的衔接。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敷设的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纳米气凝胶毡层、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以及包敷于所述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下表面和侧面、所述纳米气凝胶毡层侧面、所述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上表面和侧面的玻璃丝布层;
辐射面板,其盖设于所述玻璃丝布层上,所述辐射面板与所述底板相对的表面上均凹陷形成管槽;
介质管体,其容纳于所述管槽内,所述介质管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伸出所述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所述纳米气凝胶毡层、所述上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层的厚度分别为5~10mm、10~15mm、25~3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呈多个S形首尾相连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板为铜板或铝合金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板上表面凹陷形成有多个辐射凹槽,所述辐射凹槽呈类半球面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板的管槽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类“【”形的卡箍,所述卡箍卡接于所述介质管体外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的材质为铜或铝合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体为铜管或PE-RT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带,其敷设于所述辐射面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缝隙上,所述密封带的材质为铜或铝合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体的出水端和进水端相对设置于所述辐射面板两侧。
CN202221058570.2U 2022-05-06 2022-05-06 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 Active CN217209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8570.2U CN217209625U (zh) 2022-05-06 2022-05-06 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8570.2U CN217209625U (zh) 2022-05-06 2022-05-06 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9625U true CN217209625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7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8570.2U Active CN217209625U (zh) 2022-05-06 2022-05-06 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9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50815U (zh) 辐射换热板、辐射换热板组及辐射换热系统
CN207635505U (zh) 一种金属辐射板及辐射空调系统
JPS5848816B2 (ja) 熱交換器要素
US20120090820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temperature-control device
CN210507990U (zh) 一种冷辐射复合板
CN111779221A (zh) 地暖结构
CN217209625U (zh) 用于辐射空调末端装置的辐射板
JPWO2014185271A1 (ja) 輻射要素及び熱伝導部材
CN212253802U (zh) 辐射换热板及辐射换热系统
CN210798020U (zh) 一种冷热辐射挂片
CN209926518U (zh) 一种冷热辐射板
CN209638645U (zh) 一种预热保温管
CN219263583U (zh) 一种暖通用暖通管的保温结构
CN106989462B (zh) 吊顶辐射板及吊顶采暖/制冷系统
CN213040682U (zh) 腔体式换能的辐射空调末端
CN220728509U (zh) 一种导热组件、墙面结构及辐射空调系统
CN111576730A (zh) 带有毛细管的复合板及该复合板的成型方法
CN211011567U (zh) 冷暖两用的发泡陶瓷地暖板以及地暖、地冷一体化系统
CN216476089U (zh) 一种地暖保护层结构
CN212805904U (zh) 低能耗辐射空调末端
CN210857805U (zh) 一种石膏面辐射板
CN211289211U (zh) 一种空调用通风管道保温装置
CN215175428U (zh) 一种供冷供暖专用毛细管辐射板
CN212987477U (zh) 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CN111912065B (zh) 自适应热阻尼的辐射空调末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6

Address after: 6a-1, 6 / F, building 2, yard 1, naoshikou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2

Patentee after: ZHONGSEN LVJI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xi Zhongsen Green Building Low Carb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a-1, 6 / F, building 2, yard 1, naoshikou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1

Patentee before: ZHONGSEN LVJI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