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7477U - 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 Google Patents

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7477U
CN212987477U CN202021794288.1U CN202021794288U CN212987477U CN 212987477 U CN212987477 U CN 212987477U CN 202021794288 U CN202021794288 U CN 202021794288U CN 212987477 U CN212987477 U CN 212987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low path
energy conversion
pip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42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 Wuxi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 Wuxi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 Wuxi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 Wuxi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42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7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7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7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包括:辐射面板和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铺设在辐射面板上;换能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热层、换能层和热阻小于隔热层的热阻尼层,热阻尼层贴附在辐射面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将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铺设在辐射面板上,在安装时,只需要保证热阻尼层与辐射面板贴合即可,便于运输和安装;一块辐射面板对应安装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使辐射面板具有一定的设计自由度,辐射面板可以灵活设计为平面或立体多种造型,满足多样性的室内装饰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空调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背景技术
辐射空调末端,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空调末端,应用范围广泛,且项目铺设面积大。
传统的金属面板类型的辐射空调末端,用于输送冷水和热水的导热结构件(例如由传热管道和热导膜组成的换能层)直接与金属辐射面板贴附连接,或者通过一层消声薄膜进行贴附。该结构决定了该类产品的两个局限性:
(1)必须在制造环节,完成换能层和辐射面板的连接;在建筑工地安装阶段,对安装时间节点要求较高,安装完成后、交付使用前,辐射面板容易受到刮擦或者变型;
(2)换能层和辐射面板的尺寸具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很难满足多样性的室内装饰设计要求。
而且,传统的辐射空调末端中,用于输送冷水和热水的传热管道为铜管、不锈钢管等金属管道或者密集的塑料软管网(又称毛细管辐射空调部件),铝板等热导膜铺设在金属管道或塑料管网侧进行扩散导热。这种辐射空调末端的形式还存在以下弊端:(1)采用铜管结合铝板的传热结构形式,辐射空调末端的成本约为250-300元/平米,成本较高;(2)采用密集的塑料软管(毛细管辐射空调部件)进行传热,安装时,需要仔细的贴敷在墙体上,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3)传热效率差,且传热不均匀,易产生结露现象:例如由传热管道和导热铝板组成的换能层直接与金属辐射面板贴附连接,或者通过一层厚度<1mm的消声薄膜贴附在金属辐射面板,由于盘管和辐射面板板面接触的密度不同,使辐射面板温度不均匀;辐射面板在接近传热管道的区域,形成低温条状区域,低温条状区域的温度比其他区域温度低;当这些低温区域的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在这些区域凝结形成水珠;辐射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随着室内人员及门窗开关情况有很大变动,导致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升高,使辐射面板出现结露;辐射面板结露易滋生细菌,破坏室内卫生环境;为了防止低温区域的形成,通常的做法是提高空调冷冻水的水温,使辐射面板表面温度维持在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之上,但供冷能力有所减小。
而且,目前传热管均采用串联的形式进行传热,内部流体通道相当于串联式长行程,不便于安装,且传热效率差。辐射空调末端的导热层多采用U型盘管,为了便于U型盘管的弯曲加工,管材宜使用圆管结构。但由于圆形的盘管与平板的接触面积小,热传导性差。因此通常需要在圆管外包裹增加热传导的散热翼,因此增加了生产工艺环节和制造成本,另外,散热翼既要和圆管需要贴合完好,还需保证与平面结构贴合的平整度,因此增加了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的难度。
因此,如何降低辐射空调末端的安装难度和成本、提高辐射空调末端的传热效率、满足多样性的室内装饰设计要求,成为本领域重点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辐射空调末端安装难度大、传热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该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将多个换能模块铺设在一块辐射面板上,使得辐射面板具有设计自由度,可以灵活设计为多种造型,满足多样性的室内装饰设计要求;在换能层与辐射面板之间设置热阻尼层,且换能层采用并联流体通道的形式进行传热,辐射热量更均匀,提高传热效率,有效降低结露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包括:辐射面板和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一个或多个所述换能模块铺设在所述辐射面板上;所述换能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热层、换能层和热阻小于所述隔热层的热阻尼层,所述热阻尼层贴附在所述辐射面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面板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面板为纵截面呈曲线或折线形的立体板。
进一步地,所述换能层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和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并行排列形成支管阵列,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二主管平行,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二主管分别固定在所述支管阵列的两端,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二主管均与所述支管阵列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为矩形管,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和多个支管在辐射面板上的投影面积之和大于多个支管间空隙的投影面积总和。
进一步地,所述换能层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上,所述第一主管内部设有第一阻断件,所述第一阻断件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换能层的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上,所述换能层的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主管上,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支管阵列的不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换能层为所述隔热层和所述热阻尼层围成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第一主流路、第二主流路和多个并联的支流路,所述第一主流路和所述第二主流路平行,所述第一主流路和所述第二主流路设置在多个支流路的两端,所述第一主流路和所述第二主流路均与所述多个支流路连通。
进一步地,换能层的进液口设置在隔热层上或热阻尼层上,所述进液口对应第一主流路的端部,换能层的出液口设置在隔热层上或热阻尼层上,所述出液口对应第二主流路的端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对角设置。
进一步地,换能层的进液口设置在隔热层或热阻尼层上,换能层的出液口设置在隔热层或热阻尼层上,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主流路的两端部,所述第一主流路的中部设有第二阻断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将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铺设在辐射面板上,在安装时,只需要保证热阻尼层与辐射面板贴合即可,便于运输和安装;一块辐射面板对应安装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使辐射面板具有一定的设计自由度,辐射面板可以灵活设计为平面或立体多种造型,满足多样性的室内装饰设计要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在换能层和辐射面板之间设置热阻尼层,辐射热量更均匀,能有效降低结露的风险,辐射空调末端两侧的温差更大,提高辐射效率,更加节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采用并联流体通道的传热方式,使换能层内部流体通道成并联式短行程,相比于串联长行程流体通道,降低流体阻力、减少能耗,传热更均匀。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的支管为矩形管,相对于传统的圆形管,其有效传热面积更大,传热更均匀,可以不需要散热翼结构,降低成本,且降低现场安装难度。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相对于金属管组成的辐射空调末端,质量轻,便于运输,降低现场安装难度;且在保持轻质和强度的基础上,导热效果良好。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为标准化模块结构,在施工现场组合安装方便、快捷;可应用于不同的建筑场景中,如吊顶、墙面或地面等,对使用场合没有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换能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实施例一的换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与图4a接口位置不同的换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实施例一的另一种换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与图5a接口位置不同的换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换能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具有另一种换能层的换能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无热阻尼层的辐射空调末端的热量传递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的热量传递示意图。
图中,
1、辐射面板;2、换能模块;21、隔热层;22、换能层;23、热阻尼层;221、第一主管;222、第二主管;223、支管;224、第一阻断件;221’、第一主流路;222’、第二主流路;223’、支流路;224’、第二阻断件;225、进液口;226、出液口;227、接口;228、凸楞;2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用于辐射供冷或供暖,包括:辐射面板1和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2,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2铺设在辐射面板1上;辐射面板1可以灵活设计为多种造型,如图1所示,辐射面板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等平面形板,多边形包括但不限于为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如图2所示,辐射面板为纵截面呈曲线或折线形的立体板,立体板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由多块板拼接而成,比如为帆形或多平面拼接的立体造型,满足多样性的室内装饰设计要求。
如图3所示,换能模块2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热层21、换能层22和热阻小于隔热层21的热阻尼层23,热阻尼层23贴附在辐射面板1上。
隔热层21的热阻大于热阻尼层23的热阻。隔热层21与热阻尼层23形成不对称传热,热量更多的向热阻尼层23一侧传递,热阻尼层23使得辐射更均匀,达到防结露的效果。
隔热层21的热阻>0.1m2K/W,优选地,隔热层21的厚度>1mm,导热系数<0.05W/mK。隔热层21为硬质塑料板或发泡成型板材。
热阻尼层23的热阻为0.01m2K/W-0.1m2K/W。优选地,热阻尼层23的厚度为0.5-2.5mm,导热系数为0.02-0.05W/mK。更优选地,热阻尼层23为XPS挤塑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聚苯板(膨胀聚苯板)、聚氨酯板等。
实施例一:如图3、4a、4b、5a和5b所示,换能层22包括第一主管221、第二主管222和多个支管223,多个支管223并行排列形成支管阵列,第一主管221和第二主管222平行,第一主管221和第二主管222分别固定在支管阵列的两端,第一主管221和第二主管222均与支管阵列连通。冷源或热源的液体经第一主管221或第二主管222进入换能层22后,流经多个支管223形成的并联通道,进行传热。
多个支管223可以垂直于第一主管221和第二主管222,也可以与第一主管221和第二主管222形成一定的夹角,即支管223在第一主管221和第二主管222之间倾斜设置。优选地,多个支管223垂直于第一主管221和第二主管222。
支管223为矩形管,即支管223的纵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相对于传统的圆形管,矩形管的有效传热面积更大,传热更均匀。在辐射面的投影方向,第一主管221、第二主管222和多个支管223在辐射面板上的投影面积之和大于多个支管22313间空隙的投影面积总和,传热面积更大,辐射效果更好,更加节能。优选地,第一主管221和第二主管222也为矩形管。
支管223的管壁厚度为0.5-2.5mm,支管223的导热系数为0.1-1.0W/mK。优选地,支管223为PP-R管(聚丙烯无规共聚物管)、LDPE管(低密度聚乙烯管)、HDPE管(高密度聚乙烯管)、PP管(聚丙烯管)、PET管(聚对苯二甲酸管)、PMMA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管)、PVC管(聚氯乙烯管)、PEEK管(聚醚醚酮管)、PC管(聚碳酸酯纤维)、聚丁烯管、聚酰胺纤维管、环氧树脂管或尼龙管。本实用新型的支管223相对于金属管质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且在保持轻质和强度的基础上,导热效果良好。
优选地,支管223的表面为发射率较高的黑色或深色。
本实用新型的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有多种形式,保证冷源或热源液体能流经整个换能层22、且在换能层22内部均匀流动,提高辐射效率的同时、辐射热量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和4b所示,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均设置在第一主管221上,第一主管221内部设有第一阻断件224,第一阻断件224位于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之间。液体从进液口225进入第一主管221内,在第一阻断件224处被阻断,第一阻断件224将第一主管221分隔成左右两侧;进入到第一主管221内的液体在第一主管221左侧被分流到第一阻断件224左侧的多个支管223内,流体经支管223汇流到第二主管222后,又被分流到第一阻断件224右侧的多个支管223内,最终汇流到第一主管221右侧,从出液口226流出。图中箭头方向为液体的流动方向。
如图4a所示,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分别设置在第一主管221的左右两端,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均连接有接口227,通过接口227将两个辐射空调末端直接连接,降低辐射空调末端的安装难度。
如图4b所示,第一主管221的两端为封闭端,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设置在第一主管221的管体上,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均连接有接口227,接口227垂直于第一主管221。在进行安装时,通过软管连接相邻两个辐射空调末端上的接口227来实现组合安装。软管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辐射空调末端出液口226处的接口227,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辐射空调末端出液口226处的接口22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和5b所示,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设置在第一主管221上,换能层22的出液口226设置在第二主管222上,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设置在支管阵列的不同侧。液体从进液口225进入第一主管221内,被分流到多个支管223内,流经并联的多个支管223后汇流到第二主管222,从第二主管222上的出液口226流出。图中箭头方向为液体的流动方向。
隔热层21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契合接口227的通孔210,隔热层21与热阻尼层23围合成一个封闭体,将换能层22与外界隔离。
实施例二:如图6和7所示,换能层22为隔热层21和热阻尼层23围成的腔体,腔体内设置有第一主流路221’、第二主流路222’和多个并联的支流路223’,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平行,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设置在多个支流路223’的两端,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均与多个支流路223’连通。冷源或热源的液体进入腔体后,流经多个支流路223’形成的并联通道、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流经整个腔体,进行传热。辐射热量更均匀,使得辐射面的温度更均匀,防止低温区域的形成,降低了结露的风险。而且多个支流路223’并联,相比于串联长行程流体通道,降低流体阻力、减少能耗,传热更均匀。
多个支流路223’可以垂直于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也可以与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形成一定的夹角即支流路223’在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之间倾斜设置。优选地,多个支流路223’垂直于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支流路223’通过多个平行的凸楞228形成,相邻的凸楞228之间的间隔为支流路223’,使液体能够在其中流动,凸楞228的两端与隔热层21的热阻尼层23的边相距一定距离,该距离为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的宽度。凸楞228可以是直线型或弧线型,也可以辅以凸柱状结构。凸楞228间的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多个支流路223’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凸楞228可以只设置在隔热层21上;也可以只设置在热阻尼层23上;还可以部分设置在隔热层21上、部分设置在热阻尼层23上,当隔热层21和热阻尼层23拼接在一起后,形成完整的能使液体流经整个腔体的流路。凸楞228与其所在的层一体成型或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优选为一体成型。凸楞228的第一作用是,形成支流路223’引导腔体内的流体尽量均匀的流遍整个腔体;凸楞228的其次作用是,提高腔体结构强度。
隔热层21和热阻尼层23的四周包围有密封条。密封条不仅能起到密封作用,而且能将腔体内部的液体与外部空气隔开,避免室内空气与换能层22直接接触造成结露。
隔热层21和热阻尼层23围成腔体,减少了制备工艺过程,隔热层21和热阻尼层23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可以直接一体成型为腔体,或隔热层21和热阻尼层23分别模具成型后拼接成腔体,提高了辐射空调末端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辐射空调末端的成本,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合格率。
本实施例的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的位置具有多种形式,保证冷源或热源液体能流经整个换能层22、且在换能层22内部均匀流动,提高辐射效率的同时、辐射热量更均匀:
如图6所示,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设置在隔热层21上或热阻尼层23上,进液口225对应第一主流路221’的端部,换能层22的出液口226设置在隔热层21上或热阻尼层23上,出液口226对应第二主流路222’的端部,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对角设置。多个支流路223’形成的阵列位于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之间。
为了便于安装和连接,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同时设置在隔热层21或热阻尼层23上。
如图7所示,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设置在隔热层21或热阻尼层23上,换能层22的出液口226设置在隔热层21或热阻尼层23上,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分别对应第一主流路221’的两端部,第一主流路221’的中部设有第二阻断件224’。
冷源或热源的液体从进液口225进入腔体内后,流经各个支流路223’、第一主流路221’和第二主流路222’,最后从出液口226排出腔体。
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设置在隔热层21或热阻尼层23上,换能层22的出液口226设置在隔热层21或热阻尼层23上,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分别对应第一主流路221’的两端部,第一主流路221’的中部设有第二阻断件224’。第二阻断件224’可以与凸楞228一体成型。
第二阻断件224’可以设置在第一主流路221’的中间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偏向左侧或偏向右侧,只要保证进入腔体内的液体能流经整个腔体即可。
为了便于安装和连接,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同时设置在隔热层21或热阻尼层23上。
第二阻断件224’将第一主流路221’分隔成左右两侧,液体从进液口225进入腔体内,一部分液体流入第一主流路221’,第一主流路221’中的液体在第一主流路221’的第二阻断件224’处被阻断,液体进入第二阻断件224’左侧的支流路223’中;流经第二阻断件224’左侧的多个支流路223’的液体汇流到第二主流路222’后,又被分流到第二阻断件224’右侧的多个支流路223’内,最终汇流到第一主流路221’右侧,从出液口226流出。
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在隔热层21和热阻尼层23成型时形成,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均连接有接口227,通过连接管分别与两个辐射空调末端的接口227连接实现两个辐射空调末端间的连接,降低辐射空调末端的安装难度。
如图8a所示,不设置热阻尼层23,换能层22直接与辐射面板1接触;由于缺少热阻尼层23的y方向热传导,辐射面板1的等温线T4弧度较大,即表面温差较大。图中q为热流密度。
如图8b所示,在换能层22和辐射面板1之间设置热阻尼层23;按照傅里叶导热定律,在各向均质的热阻尼层23中,如热量从换能层22进入热阻尼层23内部后,由于临近左侧的x和y方向都存在温度梯度(等温线在x-y的截面表现为曲线),温度梯度最大的方向,通过的热流密度q也最大。由于积分累积效应,经计算可以得出:热量达到热阻尼层23右侧边界时,等温线趋于平坦,也即热阻尼层23右侧边界温度趋于均匀。辐射面板1的等温线T4则更为平坦。
因此,增设热阻尼层的辐射空调末端的辐射热量更均匀,辐射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结露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面板(1)和一个或多个换能模块(2),一个或多个所述换能模块(2)铺设在所述辐射面板(1)上;所述换能模块(2)包括依次设置的隔热层(21)、换能层(22)和热阻小于所述隔热层(21)的热阻尼层(23),所述热阻尼层(23)贴附在所述辐射面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板(1)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板(1)为纵截面呈曲线或折线形的立体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层(22)包括第一主管(221)、第二主管(222)和多个支管(223),多个所述支管(223)并行排列形成支管阵列,所述第一主管(221)和所述第二主管(222)平行,所述第一主管(221)和所述第二主管(222)分别固定在所述支管阵列的两端,所述第一主管(221)和所述第二主管(222)均与所述支管阵列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223)为矩形管,第一主管(221)、第二主管(222)和多个支管(223)在辐射面板(1)上的投影面积之和大于多个支管(223)间空隙的投影面积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和出液口(226)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221)上,所述第一主管(221)内部设有第一阻断件(224),所述第一阻断件(224)位于所述进液口(225)和所述出液口(22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221)上,所述换能层(22)的出液口(226)设置在所述第二主管(222)上,所述进液口(225)和所述出液口(226)设置在所述支管阵列的不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层(22)为所述隔热层(21)和所述热阻尼层(23)围成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第一主流路(221’)、第二主流路(222’)和多个并联的支流路(223’),所述第一主流路(221’)和所述第二主流路(222’)平行,所述第一主流路(221’)和所述第二主流路(222’)设置在多个支流路(223’)的两端,所述第一主流路(221’)和所述第二主流路(222’)均与所述多个支流路(22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设置在隔热层(21)上或热阻尼层(23)上,所述进液口(225)对应第一主流路(221’)的端部,换能层(22)的出液口(226)设置在隔热层(21)上或热阻尼层(23)上,所述出液口(226)对应第二主流路(222’)的端部,所述进液口(225)和所述出液口(226)对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其特征在于,换能层(22)的进液口(225)设置在隔热层(21)或热阻尼层(23)上,换能层(22)的出液口(226)设置在隔热层(21)或热阻尼层(23)上,所述进液口(225)和所述出液口(226)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主流路(221’)的两端部,所述第一主流路(221’)的中部设有第二阻断件(224’)。
CN202021794288.1U 2020-08-25 2020-08-25 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Active CN212987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4288.1U CN212987477U (zh) 2020-08-25 2020-08-25 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4288.1U CN212987477U (zh) 2020-08-25 2020-08-25 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7477U true CN212987477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3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4288.1U Active CN212987477U (zh) 2020-08-25 2020-08-25 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7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36151A1 (en) Ventilating system,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s
JP4810290B2 (ja) 冷却パネル
CN103968700A (zh) 一种高效换热水管以及热管辐射采暖/制冷系统
CN103574964A (zh) 一种带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机组
US20120125582A1 (en) Heat exchanger of the plate type
CN101776357B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102748903A (zh) 换热器及其扁平换热管
CN212987477U (zh) 拼接式辐射空调末端
CN108700330A (zh) 用于穿过空气处理单元的板的管的紧固系统,以及包括这种系统的空气处理单元
CN212805904U (zh) 低能耗辐射空调末端
CN213040682U (zh) 腔体式换能的辐射空调末端
CN102016433A (zh) 用于形成环境冷却或加热系统的模块化面板
CN212805902U (zh) 透射膜式辐射空调末端
CN212805903U (zh) 防结露的辐射空调末端
CN102748977A (zh) 换热器的扁平换热管及其换热器
CN108061372A (zh) 辐射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482219U (zh) 组合式换热器
CN107906794A (zh) 辐射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912067A (zh) 防结露的辐射空调末端
CN203893729U (zh) 一种高效换热水管以及热管辐射采暖/制冷系统
CN111912065B (zh) 自适应热阻尼的辐射空调末端
CN111912068A (zh) 不对称换能的辐射空调末端
CN207501491U (zh) 辐射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EP2641031B1 (en) Heat exchanger of the plate type
CN215489964U (zh) 一种地暖散热装置以及地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