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7584U - 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7584U
CN217207584U CN202220657724.3U CN202220657724U CN217207584U CN 217207584 U CN217207584 U CN 217207584U CN 202220657724 U CN202220657724 U CN 202220657724U CN 217207584 U CN217207584 U CN 217207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hole
synchronous belt
driven uni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77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佳阳
刘斌
涂应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577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7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7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7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同步带结构至少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上开设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孔;同步带,同步带的一端与驱动单元连接;从动单元,从动单元与同步带的另一端连接;从动单元上开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配合孔对应的第二配合孔,且从动单元与驱动单元之间能够相对运动;其中,第一方向与驱动单元相对从动单元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且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穿设第一配合孔以及第二配合孔,连接件用于锁紧或者解锁从动单元与驱动单元的相对运动。监控设备包括上述同步带结构。本申请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自锁,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锁紧结构,成本低。

Description

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同步带传动在机械传动技术领域中是一种常用的传动方式,其广泛应用于监控设备等领域。同步带传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调整张紧状态,以使其保持良好的传动状态。
现有常见调整同步带张紧状态的结构包括设置张紧轮或者中心距调整结构。中心距调整结构是通过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中心距离,从而使得同步带处于良好的张紧状态。但就目前而言,现在有的中心距调整结构复杂,调整繁琐且需要增加额外的自锁结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步带结构,所述同步带结构至少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上开设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孔;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从动单元,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连接,以将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通过所述同步带传递至所述从动单元;所述从动单元上开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配合孔对应的第二配合孔,且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之间能够相对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驱动单元相对所述从动单元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一配合孔以及所述第二配合孔,所述连接件用于锁紧或者解锁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相对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分别开设第一配合孔、第二配合孔,并且利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的方式,使得连接件穿设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后,连接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与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之间抵靠,以形成运动的干涉,并且通过连接件锁紧或者解除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如此,实现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之间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自锁,并且不再需要增加额外的锁紧结构,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在调节同步带的张紧程度时,只需要使驱动单元或者从动单元运动,并且利用连接件的导向作用,即可实现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之间中心距的调节,如此即可实现同步带张紧程度的调节,操作简单且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合孔设置为弧形孔,且所述弧形孔以所述从动单元的转动中心为圆心周向延伸,并逐渐远离所述圆心。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二配合孔设置为弧形孔,而弧形孔分解后为两个不同方向的移动,如此弧形腰孔既可以在两个方向进行移动,又限制了单方向的大幅度位移,配合横向腰型孔实现了横向和纵向的自锁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孔设置为腰型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单元包括固定座以及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其中,所述第二配合孔开设于所述固定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单元还包括转动件以及传动轴;所述固定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件安装于所述连接孔;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并与所述从动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件、主动轮以及安装座,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配合孔开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其中,所述同步带的一端与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从动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以及平板部,所述安装部上具有凹槽以及安装孔,所述主动轮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设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平板部贴合于所述固定座,第一配合孔开设于所述平板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凹槽,利用凹槽实现对主动轮的收容,如此可以压缩安装座与固定座之间的空间,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板部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面上设有防滑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防滑部,从而可以防止固定座和安装座14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提高同步带张紧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步带结构还包括标识单元,所述标识单元用以标识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从动单元之间相对运动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标识单元,从而利用标识单元标识出驱动单元和所述从动单元之间相对运动的距离,使得同步带结构的中心距调整可以清楚被读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单元包括刻度部,所述刻度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监控设备,包括上述的同步带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同步带结构通过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分别开设第一配合孔、第二配合孔,并且利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的方式,使得连接件穿设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后,连接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与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之间抵靠,以形成运动的干涉,并且通过连接件锁紧或者解除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如此,实现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之间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自锁,并且不再需要增加额外的锁紧结构,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在调节同步带的张紧程度时,只需要使驱动单元或者从动单元运动,并且利用连接件的导向作用,即可实现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之间中心距的调节,如此即可实现同步带张紧程度的调节,操作简单且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同步带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同步带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同步带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同步带结构在第一位置时的状态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同步带结构在第二位置时的状态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同步带结构;10、驱动单元;11、第一配合孔;12、驱动件;13、主动轮;14、安装座;141、安装部;141a、安装孔;141b、凹槽;142、平板部;142a、防滑部;20、从动单元;21、第二配合孔;22、固定座;221、连接孔;23、从动轮;24、转动件;25、传动轴;26、密封件;30、同步带;40、连接件;50、标识单元;51、刻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带结构100,该同步带结构100主要用于动力的传动。具体地,本申请中的同步带结构100至少包括驱动单元10、从动单元20、同步带30以及连接件40,驱动单元10作为动力输出部件,其上开设有沿着第一方向(即图2中X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孔11。从动单元20作为动力的承接部件,其上开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即图8中Y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配合孔11对应的第二配合孔21,且从动单元20与驱动单元10之间能够相对运动,其中,第一方向与驱动单元10相对从动单元20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且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同步带30作为动力的传递部件,其一端与驱动单元10连接,其另一端与从动单元20连接,从而驱动单元10输出的动力经过同步带30的传递,以带动从动单元20动作。连接件40作为连接部件,连接件40穿设第一配合孔11以及第二配合孔21,并随着从动单元20或者驱动单元10的运动能够在第一配合孔11和/或第二配合孔21内运动,如此实现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中心距的调节。并且,在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中心距的调节之后,连接件40能够将相对运动后的从动单元20与所述驱动单元10之间锁紧,从而避免调节后的从动单元20与所述驱动单元1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影响调节精度。当然,再次需要调节时,只需要将连接件40进行解锁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阐述可知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分别开设第一配合孔11、第二配合孔21,并且利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的方式,使得连接件40穿设第一配合孔11和第二配合孔21后,连接件4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与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抵靠形成运动的干涉,并且通过连接件40锁紧或者解除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的相对运动;如此,实现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自锁,并且不再需要增加额外的锁紧结构,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在调节同步带30的张紧程度时,只需要使驱动单元10或者从动单元20运动,并且利用连接件40的导向作用,即可实现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中心距的调节,如此即可实现同步带30张紧程度的调节,操作简单且方便。
如3及图7所示,驱动单元10包括驱动件12、主动轮13以及安装座14,驱动件12固定于安装座14上,从而与安装座14构成一个整体。在这里,驱动件12与安装座14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螺栓、螺钉、卡扣等可拆卸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不可拆卸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2与安装座14之间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如此以便于安装和维修。主动轮13安装于驱动件12的输出轴上,并在驱动件12的带动下运动。
第一配合孔11开设于安装座14上,安装座14与从动单元20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从动单元20运动,从而改变/调节安装座14与从动单元20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主动轮13与从动单元20之间的中心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孔11设置为腰型孔或者条形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孔1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的孔,只要该孔能够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布设即可,从而为安装座14的运动提供可运动的空间或者行程。
如图4和图7所示,安装座14包括安装部141以及平板部142,安装部141上开设有安装孔141a以及凹槽141b,凹槽141b的槽口朝向从动单元20设置,主动轮13位于凹槽141b内,驱动件12的输出轴穿设安装孔141a并与主动轮13连接;平板部142贴合于从动单元20,第一配合孔11开设于平板部14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安装部141,利用安装座14的结构特性实现对主动轮13的收容,如此可以压缩安装座14与从动单元20之间的空间,从而使得同步带结构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平板部142朝向从动单元20的一侧面上设有防滑部142a。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防滑部142a,从而可以防止从动单元20和安装座14之间的相对滑动,以提高同步带30张紧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地,平板部142朝向从动单元2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槽体,相邻的两个槽体之间形成具有防滑功能的防滑部142a。当然,防滑部142a也可以为凸起,该凸起凸设于平板部142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配合孔21设置为弧形孔或者条形孔。如图3以及图8所示,第二配合孔21设置为弧形孔,且弧形孔以从动单元20的转动中心为圆心周向延伸,并逐渐远离圆心。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二配合孔21设置为弧形孔,连接件40穿设在第一配合孔11和弧形孔,而在弧形孔的任意一处位置都能够分解后为两个垂直方向的限位,从而配合连接件40实现了驱动单元10和/或从动单元20在横向(第一垂直方向Y1)和纵向(第二垂直方向Y2)的自锁功能,即限制了驱动单元10和/或从动单元20在单方向的大幅度位移。其中,第一垂直方向Y1与第一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同时,随着连接件40以弧形孔为运动轨迹远离或者靠近从动单元20的圆形,从而实现驱动单元10和/或从动单元20之间距离的调整,即实现同步带30松紧的调整。如图5所示,当连接件40位于弧形孔内的第一极限位置时,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距离最大,即中心距最大。如图6所示,当连接件40位于弧形孔内的第二极限位置时,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距离最小,即中心距也最小。作为优选地,连接件40可以是螺栓、销钉等具有连接功能、锁紧功能的部件。
如图3和图4所示,从动单元20包括固定座22以及从动轮23,固定座22与安装座14连接,第二配合孔21开设于固定座22上。从动轮23转动地安装于固定座22上,同步带30的一端套设在主动轮13上,另一端套设在从动轮23上,从而经过同步带30讲主动轮13的动力传递至从动轮23处。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配合孔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配合孔21以阵列的方式布设在固定座22上。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二配合孔21对应多个第一配合孔11,此时连接件40也为多个。如此,对应的连接件40分别穿设在对于的第一配合孔11、第二配合孔21,以提高安装座14和固定座2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从动单元20还包括转动件24以及传动轴25;固定座22开设有连接孔221,转动件24安装于连接孔221;传动轴25的一端与转动件24连接,并与从动轮2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部需要运动的零部件连接。如此,当主动轮13在驱动件12的带动下转动,同步带30带动从动轮23转动,从而从动轮23带动传动轴25相对转动件24转动,以实现对外部需要运动部件的驱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转动件24设置为轴承,轴承的外圈安装连接孔221内,轴承的内圈与传动轴25固定,从而通过轴承实现传动轴25与转动件24之间的相对转动。并且,传动轴25伸出轴承的内圈的一端还与从动轮23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件24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为了能够使转动件24运行稳定,从动单元20还包括密封件26,密封件26套设于传动轴25上并安装于连接孔221内,用以密封传动轴25与连接孔221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润滑剂渗漏。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26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想要密封的要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同步带结构100还包括标识单元50,标识单元50用以标识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相对运动的距离。从而利用标识单元50标识出驱动单元10和从动单元20之间相对运动的距离,使得同步带结构100的中心距调整可以清楚被读取或者计算。
具体地,标识单元50包括刻度部51或者其他具有标识功能的结构。在一实施方式中,刻度部51沿着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并能够标识出驱动单元10或者从动单元20在第二方向上相对旋转的角度,从而通过旋转角度和中心距的转换计算出调整距离,可以清楚简洁的进行调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刻度部51也可以设置为可读的数值,从而直接读取出中心距被调整的数值。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监控设备,该监控设备包括以上阐述的同步带结构100。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结构至少包括: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上开设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孔;
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
从动单元,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连接,以将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通过所述同步带传递至所述从动单元;
所述从动单元上开设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配合孔对应的第二配合孔,且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之间能够相对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驱动单元相对所述从动单元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一配合孔以及所述第二配合孔,所述连接件用于锁紧或者解锁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孔设置为弧形孔,且所述弧形孔以所述从动单元的转动中心为圆心周向延伸,并逐渐远离所述圆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设置为腰型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单元包括固定座以及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
其中,所述第二配合孔开设于所述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单元还包括转动件以及传动轴;所述固定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件安装于所述连接孔;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并与所述从动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件、主动轮以及安装座,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配合孔开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其中,所述同步带的一端与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从动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以及平板部,所述安装部上具有凹槽以及安装孔,所述主动轮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设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主动轮连接;
所述平板部贴合于所述固定座,第一配合孔开设于所述平板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面上设有防滑部。
9.根据权利要求1-3、5-8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结构还包括标识单元,所述标识单元用以标识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从动单元之间相对运动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单元包括刻度部,所述刻度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11.一种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同步带结构。
CN202220657724.3U 2022-03-24 2022-03-24 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Active CN217207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7724.3U CN217207584U (zh) 2022-03-24 2022-03-24 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7724.3U CN217207584U (zh) 2022-03-24 2022-03-24 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7584U true CN217207584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7724.3U Active CN217207584U (zh) 2022-03-24 2022-03-24 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7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6001047B1 (pt) Arruela de encosto
CN217207584U (zh) 同步带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监控设备
CN116877681A (zh) 一种齿轮传动间隙消除机构
CN115694065A (zh) 一种锁紧机构
US20060174758A1 (en) Pressure pin and axial piston machine having said pressure pin
KR200482143Y1 (ko) 마찰 클러치가 구비된 도어락 모터조립체
CN210060917U (zh) 液压马达制动缸的装配工装
CN219316725U (zh) 一种调节结构及门窗组件
CN107882426B (zh) 一种门把手安装面板
CN209875891U (zh) 一种双齿轮消隙装置
CN217977046U (zh) 外置双轴心直线导轨
CN111594603A (zh) 一种轴向限位结构及齿轮箱
CN220469596U (zh) 能稳定自锁的紧凑型锁止结构
CN212643486U (zh) 一种轴向限位结构及齿轮箱
CN218954007U (zh) 齿轮啮合间隙调整装置
CN219351448U (zh) 转接组件及智能设备
CN221073834U (zh) 一种抽屉锁
CN210622489U (zh) 固定件及门锁
KR101179040B1 (ko) 더블 미케니컬 씰
CN219812049U (zh) 张紧结构及滚筒电机
CN219327776U (zh) 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轴结构、回转减速机及工程机械
CN217207335U (zh) 一种滑动部件、滑块组件及轴承
CN211599475U (zh) 一种惰齿轮安装组件及发动机总成
CN212867235U (zh) 一种铰链体驱动装置
CN114918863B (zh) 一种批头更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