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6592U - 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6592U
CN217206592U CN202220983968.0U CN202220983968U CN217206592U CN 217206592 U CN217206592 U CN 217206592U CN 202220983968 U CN202220983968 U CN 202220983968U CN 217206592 U CN217206592 U CN 217206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oil
turbine
heat dissipatio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839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钮群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 Yi Pow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i Yi Pow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i Yi Pow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i Yi Pow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839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6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6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6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包括中间壳体和冷却组件,所述中间壳体上表面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下方设置有进油道,所述进油道下方设置有油腔,且油腔下方设置有出油口,所述中间壳体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嵌槽,且嵌槽内嵌合连接有嵌环,所述中间壳体右方设置有涡轮机壳体,且中间壳体左方设置有压气机壳体,用于冷却壳体的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中间壳体、涡轮机壳体、压气机壳体表面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片、循环水管、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散热片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右侧开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使得在使用涡轮增压器时可以更好的对壳体进行散热,避免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壳体、压气机壳体、中间壳体、涡轮、泵轮、浮动轴承、排气旁通阀和执行器等,在涡轮增压器运行的过程中,壳体会承受较高的温度,因此壳体散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状态。
市场上的涡轮增压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散热往往是通过在中间壳体内高速流动的机油对轴承进行散热,壳体的散热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包括中间壳体和冷却组件,所述中间壳体上表面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下方设置有进油道,所述进油道下方设置有油腔,且油腔下方设置有出油口,所述中间壳体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嵌槽,且嵌槽内嵌合连接有嵌环,所述中间壳体左方设置有压气机壳体,且中间壳体右方设置有涡轮机壳体,用于冷却壳体的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中间壳体、涡轮机壳体和压气机壳体表面,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片、循环水管、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散热片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管,且循环水管左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循环水管右侧开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道、油腔与出油口连通,且进油口通过管道与外置油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两侧的所述嵌环分别与压气机壳体、涡轮机壳体固定连接,且压气机壳体、涡轮机壳体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嵌环、嵌槽与中间壳体嵌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螺旋状分布在压气机壳体、中间壳体、涡轮机壳体表面,且循环水管与压气机壳体、中间壳体、涡轮机壳体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油腔内对称设置有浮动轴承,且浮动轴承中央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右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止推轴承,且主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气机叶轮,所述主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尾气涡轮,所述油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封板。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轴承通过主轴与油腔转动连接,且止推轴承通过主轴与油腔内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机壳体右侧开设有尾气出口,且涡轮机下方设置有尾气进口,所述涡轮机壳体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环,且导流环表面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等距圆周分布在导流环右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压气机壳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口,且压气机壳体上方设置有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使得在使用涡轮增压器时可以更好的对壳体进行散热,避免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1、本实用新型通过油腔的设置,使得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外置油泵将润滑油从进料口注入进油道,从而均匀的输送到油腔内,在浮动轴承与油腔之间形成油膜,既可以对浮动轴承的运转进行润滑,也可以将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吸收,吸收了热量的润滑油从出油口离开油腔,避免油腔内温度过高,止推轴承可以避免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尾气涡轮转动时产生的轴向推力导致主轴产生轴向或径向位移,封板可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油腔或者润滑油从油腔内渗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组件的设置,将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中冷器的进水管、出水管连通,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循环水管并从出水口离开,将压气机壳体、中间壳体、涡轮机壳体表面散发的热量吸收并带走,而散热片加大了压气机壳体、中间壳体、涡轮机壳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壳体的散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板的设置,使得尾气在通过尾气进口进入涡轮机壳体后,可以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形成环流,从而对尾气涡轮施加均衡的推力,既可以保持尾气涡轮的稳定,也可以提升尾气涡轮的转速,同时导流板可以在尾气的作用下自行在导流环上转动,从而从而提升尾气涡轮的运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环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壳体;2、进油口;3、进油道;4、油腔;5、出油口;6、嵌槽;7、嵌环;8、压气机壳体;9、涡轮机壳体;10、冷却组件;1001、散热片;1002、循环水管;1003、进水口;1004、出水口;11、浮动轴承;12、主轴;13、止推轴承;14、压气机叶轮;15、尾气涡轮;16、封板;17、尾气出口;18、尾气进口;19、导流环;20、导流板;21、进气口;2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包括中间壳体1和冷却组件10,中间壳体1上表面开设有进油口2,且进油口2下方设置有进油道3,进油道3下方设置有油腔4,且油腔4下方设置有出油口5,中间壳体1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嵌槽6,且嵌槽6内嵌合连接有嵌环7,中间壳体1左方设置有压气机壳体8,且中间壳体1右方设置有涡轮机壳体9,用于冷却壳体的冷却组件10设置于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和压气机壳体8表面,油腔4内对称设置有浮动轴承11,且浮动轴承11中央固定连接有主轴12,主轴12右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止推轴承13,且主轴12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气机叶轮14,主轴12右端固定连接有尾气涡轮15,油腔4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封板16,进油口2通过进油道3、油腔4与出油口5连通,且进油口2通过管道与外置油泵连接,左右两侧的嵌环7分别与压气机壳体8、涡轮机壳体9固定连接,且压气机壳体8、涡轮机壳体9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嵌环7、嵌槽6与中间壳体1嵌合连接,浮动轴承11通过主轴12与油腔4转动连接,且止推轴承13通过主轴12与油腔4内壁贴合,通过油腔4的设置,使得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外置油泵将润滑油从进料口注入进油道3,从而均匀的输送到油腔4内,在浮动轴承11与油腔4之间形成油膜,既可以对浮动轴承11的运转进行润滑,也可以将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吸收,吸收了热量的润滑油从出油口5离开油腔4,避免油腔4内温度过高,止推轴承13可以避免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尾气涡轮15转动时产生的轴向推力导致主轴12产生轴向或径向位移,封板16可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油腔4或者润滑油从油腔4内渗漏。
如图1和图3所示,涡轮机壳体9右侧开设有尾气出口17,且涡轮机下方设置有尾气进口18,涡轮机壳体9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环19,且导流环19表面转动连接有导流板20,导流板20等距圆周分布在导流环19右表面,压气机壳体8左侧设置有进气口21,且压气机壳体8上方设置有出气口22,通过导流板20的设置,使得尾气在通过尾气进口18进入涡轮机壳体9后,可以在导流板20的作用下形成环流,从而对尾气涡轮15施加均衡的推力,既可以保持尾气涡轮15的稳定,也可以提升尾气涡轮15的转速,同时导流板20可以在尾气的作用下自行在导流环19上转动,从而从而提升尾气涡轮15的运转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冷却组件10包括散热片1001、循环水管1002、进水口1003和出水口1004,散热片1001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管1002,且循环水管1002左侧开设有进水口1003,循环水管1002右侧开设有出水口1004,散热片1001螺旋状分布在压气机壳体8、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表面,且循环水管1002与压气机壳体8、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表面贴合,通过冷却组件10的设置,将进水口1003、出水口1004分别与中冷器的进水管、出水管连通,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冷却水从进水口1003进入循环水管1002并从出水口1004离开,将压气机壳体8、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表面散发的热量吸收并带走,而散热片1001加大了压气机壳体8、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壳体的散热效率。
综上,该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图2和图3中所示的结构,将进水口1003、出水口1004分别与中冷器的进水管、出水管连通,尾气在通过尾气进口18进入涡轮机壳体9后,可以在导流板20的作用下形成环流,从而对尾气涡轮15施加均衡的推力,既可以保持尾气涡轮15的稳定,也可以提升尾气涡轮15的转速,同时导流板20可以在尾气的作用下自行在导流环19上转动,从而从而提升尾气涡轮15的运转效率,尾气涡轮15通过主轴12带动压气机叶轮14转动,将空气从进气口21吸入压气机壳体8,加压后从出气口22送出压气机壳体8,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外置油泵将润滑油从进料口注入进油道3,从而均匀的输送到油腔4内,在浮动轴承11与油腔4之间形成油膜,既可以对浮动轴承11的运转进行润滑,也可以将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吸收,吸收了热量的润滑油从出油口5离开油腔4,避免油腔4内温度过高,止推轴承13可以避免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尾气涡轮15转动时产生的轴向推力导致主轴12产生轴向或径向位移,封板16可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油腔4或者润滑油从油腔4内渗漏,同时冷却水从进水口1003进入循环水管1002并从出水口1004离开,将压气机壳体8、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表面散发的热量吸收并带走,而散热片1001加大了压气机壳体8、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壳体的散热效率。

Claims (8)

1.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包括中间壳体(1)和冷却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体(1)上表面开设有进油口(2),且进油口(2)下方设置有进油道(3),所述进油道(3)下方设置有油腔(4),且油腔(4)下方设置有出油口(5),所述中间壳体(1)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嵌槽(6),且嵌槽(6)内嵌合连接有嵌环(7),所述中间壳体(1)左方设置有压气机壳体(8),且中间壳体(1)右方设置有涡轮机壳体(9),用于冷却壳体的所述冷却组件(10)设置于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和压气机壳体(8)表面,所述冷却组件(10)包括散热片(1001)、循环水管(1002)、进水口(1003)和出水口(1004),所述散热片(1001)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管(1002),且循环水管(1002)左侧开设有进水口(1003),所述循环水管(1002)右侧开设有出水口(10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2)通过进油道(3)、油腔(4)与出油口(5)连通,且进油口(2)通过管道与外置油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侧的所述嵌环(7)分别与压气机壳体(8)、涡轮机壳体(9)固定连接,且压气机壳体(8)、涡轮机壳体(9)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嵌环(7)、嵌槽(6)与中间壳体(1)嵌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001)螺旋状分布在压气机壳体(8)、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表面,且循环水管(1002)与压气机壳体(8)、中间壳体(1)、涡轮机壳体(9)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4)内对称设置有浮动轴承(11),且浮动轴承(11)中央固定连接有主轴(12),所述主轴(12)右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止推轴承(13),且主轴(12)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气机叶轮(14),所述主轴(12)右端固定连接有尾气涡轮(15),所述油腔(4)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封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轴承(11)通过主轴(12)与油腔(4)转动连接,且止推轴承(13)通过主轴(12)与油腔(4)内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机壳体(9)右侧开设有尾气出口(17),且涡轮机下方设置有尾气进口(18),所述涡轮机壳体(9)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环(19),且导流环(19)表面转动连接有导流板(20),所述导流板(20)等距圆周分布在导流环(19)右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壳体(8)左侧设置有进气口(21),且压气机壳体(8)上方设置有出气口(22)。
CN202220983968.0U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Active CN217206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3968.0U CN217206592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83968.0U CN217206592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6592U true CN217206592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5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83968.0U Active CN217206592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6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1859B (zh) 发动机涡轮增压器与水泵集成装置
CN214464524U (zh) 柴油机冷却水泵及柴油机冷却水循环系统
CN112271876A (zh) 一种油冷电机
CN1191433C (zh) 涡轮机转子定子间径向隙缝之气流的间接冷却方法和装置
CN217206592U (zh) 一种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壳体
CN108757143A (zh) 发动机废气动力涡轮驱动水泵的工作装置
CN111350549A (zh) 一种适用于富燃工质涡轮高温静叶的冷却结构
CN217055298U (zh) 涡轮增压器轴端密封结构
CN103775386B (zh) 一种发动机用水泵
WO2012034359A1 (zh) 一种离心式冷却水泵
CN214331422U (zh) 变速器电机转子润滑油冷却结构
CN107044434A (zh) 一种小型高压离心鼓风机
CN207539072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转子轴
CN115370595A (zh) 双侧自吸冷却双叶轮气浮高速直驱离心鼓风机及工作方法
CN107620628B (zh) 可精调流量的汽车发动机水泵
CN216361032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中间体
CN212744152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
CN110700902A (zh) 一种降低漏油的涡轮转轴结构
CN110173465A (zh) 具有用于水冷式压缩机壳体的热分离叶轮轮廓入口的涡轮增压器
CN212003353U (zh) 一种燃气轮机空气分离器
CN216044014U (zh) 连接密封性强且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涡轮增压器连接装置
CN219068012U (zh) 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及负压风冷高速永磁电机
CN108662103A (zh) 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CN220874319U (zh) 一种内散热电机结构
CN218030694U (zh) 一种轴流式氢气循环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