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4511U - 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 - Google Patents

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4511U
CN217204511U CN202220944555.1U CN202220944555U CN217204511U CN 217204511 U CN217204511 U CN 217204511U CN 202220944555 U CN202220944555 U CN 202220944555U CN 217204511 U CN217204511 U CN 217204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plate
pipe
water inlet
inlet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445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国柱
杨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9445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4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4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4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蓄水池泥沙堵塞出水口,采用抽吸淤泥、机械搅动方法,存在设备成本高,费时费力,需用人工检查缺陷。现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包括水管、分水板、滤板、滤板刷、栅罩、转动组件,水管前端面设有至少三个呈周向分布的进水分管口,且每个进水分管口的直径由水管的前端向水管的后端方向渐进增大,在水管的后端面形成一个共同的出水管口;分水板抵触连接在水管前端面,在转动组件带动下,周期性控制各个进水分管口进水流量。在进水分管口交汇处,流速快的进水分管口水流带走其它进水分管口的泥沙,以及分水板给进水分管口淤积的泥沙周期性的策动力,促使泥沙清除。利用放水的水流,推动叶轮转动,运行成本低,免人工检查维护。

Description

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的蓄水池防堵塞出水口。
背景技术
蓄水池作为存储调节水的水利工程常见设施,因为蓄水池内存储的水含有泥沙,蓄水池中水流动少,容易造成淤积,进水口位置通常高于出水口,且处于蓄水池水面以上,不会因为泥沙淤积而堵塞;出水口处于蓄水池水面以下,泥沙的淤积会使蓄水池出水口堵塞。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抽吸淤泥,或者机械搅动排除淤泥,疏通出水口的方法,解决出水口堵塞问题,它存在设备成本高,费时费力,需用人工检查操作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包括水管、分水板、滤板、滤板刷、栅罩、转动组件,水管的前端面设有至少三个呈周向分布的进水分管口,且每个进水分管口的直径由水管的前端向水管的后端方向渐进增大,在水管的后端面形成一个共同的出水管口;水管的前端设有突缘;分水板抵触连接在水管的前端面,在转动组件带动下,周期性控制各个进水分管口的进水流量。
优选的,转动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叶轮,轴承设置在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之间,转轴穿设在轴承中,转轴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叶轮,转轴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分水板。
优选的,滤板包括上滤板、下滤板,上滤板与上轴承座可拆卸固定连接,下滤板与下轴承座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的,滤板刷设有刷毛,滤板刷设置在叶轮和滤板之间,且滤板刷与转轴可拆卸固定连接,刷毛与滤板抵触连接。
优选的,上滤板、下滤板均为半圆环形,上滤板、下滤板的圆弧边缘与水管的突缘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的,栅罩与滤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出水口的水管前端面设有至少三个呈周向分布的进水分管口,安装时,任意摆放水管,也会至少有一个进水分管口位置高度高于其它进水分管口,即在有泥沙淤积到出水口时,至少有一个进水分管口的泥沙淤积量少于其它进水分管口,蓄水池放水时,泥沙淤积量少的进水分管口则流速快、流量大,泥沙淤积量多的进水分管口则流速慢、流量小,甚至断流,由于每个进水分管口的直径由水管的前端向水管的后端方向渐进增大,在水管的后端面形成一个共同的出水管口,在进水分管口交汇处,流速快的水压低,流速慢的水压高,泥沙会由水压高向水压低一侧运动,泥沙淤积量少的进水分管口水流带走泥沙淤积量多的进水分管口的泥沙,放水的过程中,逐渐清除了已有的淤积泥沙,达到了此淤彼通的技术效果。另外,设置了分水板,分水板在水管前端面作圆周运动,使设置在水管前端面的各进水分管口的水压,以及各进水分管口交汇处的水压交替变化,给进水分管口淤积的泥沙周期性的策动力,促使淤积的泥沙清除。
2,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界提供能源,放水时,出水口有水流,推动叶轮转动,带动分水板和滤板刷转动,运行成本低,不需用人工检查泥沙淤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水管的等轴测视图;
图3为水管的等轴测透明视图,用于展示水管各个进水分管口直径渐进增大,直至形成一个共同的出水管口的内部构造;
图4为转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转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未安装栅罩和水管之前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未安装栅罩和水管之前的爆炸图;
图8为水管与其余部件(分水板、滤板、滤板刷、栅罩、转动组件)装配关系爆炸图;
图9为栅罩示意图;
图中,1为水管,11为突缘,12为进水分管口,121为第一进水分管口,122为第二进水分管口,123为第三进水分管口,13为出水管口,2为分水板、3为滤板、31为上滤板,32为下滤板,4为滤板刷、41为刷毛,5为栅罩、6为转动组件,61为转轴,62为轴承、63为上轴承座,64为下轴承座,65为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包括水管1、分水板2、滤板3、滤板刷4、栅罩5、转动组件6,请参阅图2、图3和图8,水管1的前端面设有至少三个呈周向分布的进水分管口12,本实施例为三个呈周向分布的进水分管口12,分别是第一进水分管口121,第二进水分管口122,第三进水分管口123,并且三个进水分管口12的直径由水管1的前端向水管1的后端方向渐进增大,在水管1内形成三个进水分管口12的交汇处,在交汇处,三个进水分管口12相互通连,在水管1的后端面形成一个共同的出水管口13;水管1的前端设有突缘11,在水管1的前端设有突缘11,是为了安装其余部件(分水板、滤板、滤板刷、栅罩、转动组件)。
分水板2为扇形板和圆环的一体结构,扇形板设计成60º、或者90 º、或者120 º的扇形板,分水板2的扇形板抵触连接在水管1的前端面,分水板2的圆环与转动组件6可拆卸固定连接,分水板2在转动组件6带动下,扇形板在水管1的前端面上转动,或遮挡或暴露各进水分管口12,实现周期性控制第一进水分管口121,第二进水分管口122,第三进水分管口123的进水流量。
由于水管1前端面设有至少三个呈周向分布的进水分管口12,水平安装铺设水管1时,水管1前端面不管旋转成怎样的角度,也会至少有一个进水分管口12位置高度高于其它进水分管口12,即在有泥沙淤积到出水口时,至少有一个进水分管口12的泥沙淤积量少于其它进水分管口12,蓄水池放水时,泥沙淤积量少的进水分管口12则流速快、流量大,泥沙淤积量多的进水分管口12则流速慢、流量小,甚至断流,由于每个进水分管口12的直径由水管1的前端向水管1的后端方向渐进增大,在水管1的后端面形成一个共同的出水管口13,在进水分管口12交汇处,流速快的水压低,流速慢的水压高,泥沙会由水压高向水压低一侧运动,泥沙淤积量少的进水分管口12水流带走泥沙淤积量多的进水分管口12的泥沙,放水的过程中,逐渐清除了已有的淤积泥沙,达到了此淤彼通的技术效果。另外,设置了分水板2,分水板2在水管1前端面作圆周运动,使设置在水管1前端面的各进水分管口12的水压,以及各进水分管口12交汇处的水压交替变化,给进水分管口12淤积的泥沙周期性的策动力,促使淤积的泥沙清除。
请参阅图4-7,转动组件6包括转轴61、轴承62、上轴承座63、下轴承座64、叶轮65,轴承62设置在上轴承座63、下轴承座64之间,转轴61穿设在轴承62中,转轴61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叶轮65,转轴61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分水板2。
请参阅图5-7,滤板3包括上滤板31、下滤板32,上滤板31与上轴承座63可拆卸固定连接,下滤板32与下轴承座64可拆卸固定连接(如螺钉与螺纹孔可拆卸固定连接或螺栓与螺母可拆卸固定连接,图中未画出)。
请参阅图6-8,滤板刷4设有刷毛41,滤板刷4设置在叶轮65和滤板3之间,且滤板刷4与转轴61可拆卸固定连接,刷毛41与滤板3抵触连接,滤板刷4用于清扫滤板3上的泥沙。
请参阅图6-8,上滤板31、下滤板32均为半圆环形,上滤板31、下滤板32的圆弧边缘与水管1的突缘11可拆卸固定连接(如螺钉与螺纹孔可拆卸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图6-9,栅罩5与滤板3可拆卸固定连接(如螺钉与螺纹孔可拆卸固定连接),栅罩5防止树枝枯叶等体形较大的杂物进入出水口。
使用时,将装配好的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口安装在蓄水池的接近池底的位置,出水口通过阀门对外供水。当没有泥沙堵塞出水口时,本实用新型和普通出水口一样;但是,当蓄水池储蓄一段时间含有泥沙的水体时,会造成池底淤积泥沙,甚至出水口会有泥沙淤积堵塞,由于水管1前端面设有至少三个呈周向分布的进水分管口12,至少有一个进水分管口12位置高度高于其它进水分管口12,也就是说,至少有一个进水分管口12的泥沙淤积量少于其它进水分管口12,蓄水池放水时,泥沙淤积量少的进水分管口12则流速快、流量大,泥沙淤积量多的进水分管口12则流速慢、流量小,甚至断流,由于每个进水分管口12的直径由水管1的前端向水管1的后端方向渐进增大,在水管1的后端面形成一个共同的出水管口13,在进水分管口12交汇处,流速快的水压低,流速慢的水压高,泥沙会由水压高向水压低一侧运动,泥沙淤积量少的进水分管口12水流带走泥沙淤积量多的进水分管口12的泥沙,放水的过程中,逐渐清除了已有的淤积泥沙,达到了此淤彼通的技术效果。另外,设置了分水板2,在转动组件6带动下,分水板2在水管1前端面作圆周运动,使设置在水管1前端面的各进水分管口12的水压,以及各进水分管口12交汇处的水压交替变化,给进水分管口12淤积的泥沙受到周期性的策动力作用,促使淤积的泥沙清除,防止出水口堵塞。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包括水管(1)、分水板(2)、滤板(3)、滤板刷(4)、栅罩(5)、转动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的前端面设有至少三个呈周向分布的进水分管口(12),且每个进水分管口(12)的直径由水管(1)的前端向水管(1)的后端方向渐进增大,在水管(1)的后端面形成一个共同的出水管口(13);所述水管(1)的前端设有突缘(11);所述分水板(2)抵触连接在所述水管(1)的前端面,在所述转动组件(6)带动下,周期性控制各个进水分管口(12)的进水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6)包括转轴(61)、轴承(62)、上轴承座(63)、下轴承座(64)、叶轮(65),轴承(62)设置在上轴承座(63)、下轴承座(64)之间,转轴(61)穿设在轴承(62)中,转轴(61)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叶轮(65),转轴(61)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分水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3)包括上滤板(31)、下滤板(32),所述上滤板(31)与所述上轴承座(63)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下滤板(32)与所述下轴承座(64)可拆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刷(4)设有刷毛(41),所述滤板刷(4)设置在叶轮(65)和滤板(3)之间,且滤板刷(4)与转轴(61)可拆卸固定连接,刷毛(41)与滤板(3)抵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滤板(31)、下滤板(32)均为半圆环形,上滤板(31)、下滤板(32)的圆弧边缘与所述水管(1)的突缘(11)可拆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罩(5)与所述滤板(3)可拆卸固定连接。
CN202220944555.1U 2022-04-22 2022-04-22 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 Active CN217204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4555.1U CN217204511U (zh) 2022-04-22 2022-04-22 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4555.1U CN217204511U (zh) 2022-04-22 2022-04-22 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4511U true CN217204511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3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44555.1U Active CN217204511U (zh) 2022-04-22 2022-04-22 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4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1680B (zh) 一种水质在线分析仪前置预处理装置和该装置预处理方法
CN106731115B (zh) 一种水力自清洗过滤器
CN110745899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型气浮机
CN211849689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0030247U (zh) 一种日常生活废水处理装置
KR101698590B1 (ko) 무동력 비점오염 처리장치
CN217204511U (zh) 水利工程防堵塞出水口
CN213114925U (zh) 一体化泵站自清洁底座
CN22033493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沸石曝气生物滤池
CN210562564U (zh) 一种市政污水泵站前池机构
CN112064755A (zh) 雨水口初期雨水精准分流及处理系统
CN217418313U (zh) 一种工业污染水处理系统的mbr膜生物反应器
CN215387859U (zh) 一种灌溉系统的砂石过滤装置
CN217430907U (zh) 一种新型雨水污水分流装置
CN214512904U (zh) 一种一体化水处理沉淀池污泥处理装置
CN211025404U (zh) 一种泵房系统反冲洗排泥沙装置
CN218236620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109091934B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中管道运输的过滤装置
CN113062391A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用清淤装置及处理系统
CN21970117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漂浮物快速沉降装置
CN217909223U (zh) 一种工业工厂废水处理用的过滤斗
CN220725227U (zh) 水利水道清淤疏通设备
CN219952200U (zh) 一种增设斜板沉淀装置的排渍泵站
CN217567581U (zh) 一种二沉池出水堰和浮泥挡板水力除泥装置
CN216821100U (zh) 一种农田水利的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