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3096U - 直捻机导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捻机导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3096U
CN217203096U CN202123153815.8U CN202123153815U CN217203096U CN 217203096 U CN217203096 U CN 217203096U CN 202123153815 U CN202123153815 U CN 202123153815U CN 217203096 U CN217203096 U CN 217203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ole
wire
twisting machine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38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京海
李陶
钱军
周磊
严陈洁
祁兵
吴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Shaji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Shaji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Shaji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Shaji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38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3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3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3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捻机导丝装置,包括入线管、导向装置、张力调节器、走线装置、及侧板;入线管的管口朝向导向装置;第一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将导向轴固定在连接盘上;张力调节器位于导向装置和走线装置之间;走线装置包括出线板、连接板、走线板、滚珠、限位部件、及第二螺钉;滚珠位于出线孔上;走线板设有走线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各部件易拆装,便于后期检修以及更换易损件,安装成本低;(2)在不影响丝线传输的情况下,方便调整丝线的张力和传输角度,以便后续的捻丝。

Description

直捻机导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丝装置,尤其是一种直捻机用导丝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帘子布是轮胎外胎的骨架材料,为了保证其强度和韧性,在帘子布制造过程中,需要加强其原料的强度,通常需要将多根丝线进行加捻合股,以形成多股丝线。而在捻丝前,需要将直捻机顶部和底部的丝线合股,由于工艺需求,两个丝筒设置的距离较大,顶部的丝筒放丝长度较长,在丝线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走丝顺畅,需要工人辅助对合股前的丝线进行引导,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一条产线上的直捻机并列排布,相邻直捻机的间隙较小,上方的各个丝筒在放丝时容易互相缠线,影响正常走丝。另外,丝线在传输过程中,由于走丝角度变化,无法控制其张力大小,丝线过于绷直或者松弛都会影响走丝效率,从而影响后期的合股和加捻。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究一种导丝装置,可以引导丝线,避免缠线现象,并控制丝线张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捻机导丝装置,能将直捻机上方丝筒的丝线导向另一丝筒,在不影响丝线传输的情况下,调节丝线的张力。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直捻机导丝装置,包括入线管、导向装置、张力调节器、走线装置、及侧板;
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入线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入线管的管口朝向所述导向装置;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连接盘、导向轴、第一固定板、第一螺栓、第一螺母、及第一螺钉;所述连接盘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边的两角位置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导向轴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导向轴固定在所述连接盘上,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第一螺栓的末端;
所述张力调节器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张力调节器位于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走线装置之间;
所述走线装置包括出线板、连接板、走线板、滚珠、限位部件、及第二螺钉;所述出线板的一边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出线板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连接板为“L”形,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线板和所述走线板连接,所述出线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夹角为90°~180°;所述出线板设有出线孔,所述滚珠位于所述出线孔上,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滚珠的上方;所述走线板设有走线孔。
优选的,所述出线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夹角为135°。
优选的,所述入线管的管口、所述出线孔、及所述走线孔均套有瓷管。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走线装置还包括调节部件和第三螺栓,所述走线孔位于所述调节部件上,所述走线板的竖直方向上设有调位槽,所述调位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二拉伸螺纹孔,所述调节部件的两端均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二拉伸螺纹孔将所述调节部件固定在所述调位槽上。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三螺钉,相邻两个所述走线装置之间焊接有平衡部件,所述平衡部件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将所述平衡部件固定在所述侧板上。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走线装置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限位部件为“Z”形,所述限位部件的一边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出线板设有第一拉伸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拉伸螺纹孔将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出线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件的另一边设有让位圆孔。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轴的末端设有隔挡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其上方的丝筒不断旋转放丝,丝线依次穿过走线装置、张力调节器、导向装置、及入线管,再通过入线管传输至直捻机,并与另一丝筒上的丝线合股。首先,通过调节走线孔的位置来适应丝筒放丝的角度和高度,从而维持丝线的最佳张力;其次,丝线穿过出线孔时,出线孔上方的滚珠将丝线压下,维持丝线的平衡,避免丝线由于高速传输发生旋转或者抖动异常现象影响导丝;接着,丝线从出线孔传输至张力调节器,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张力调节器调节丝线的张力,避免丝线松紧异常,影响后期捻丝;最后,丝线经导向装置传输至入线管,入线管作为走线通道将丝线引向另一丝筒,并与另一丝筒的丝线合股并进行捻丝。
本实用新型直捻机导丝装置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
(1)各部件易拆装,便于后期检修以及更换易损件,安装成本低;
(2)在不影响丝线传输的情况下,方便调整丝线的张力和传输角度,以便后续的捻丝。
附图说明
图1为直捻机导丝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走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走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节部件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6为调节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入线管1、导向装置2、张力调节器3、走线装置4、及侧板6;
侧板6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61,入线管1穿过第一连接孔61,入线管1的管口朝向导向装置2;
如图2所示,导向装置2包括连接盘21、导向轴22、第一固定板23、第一螺栓24、第一螺母25、及第一螺钉26;连接盘2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3的一边,第一固定板23的另一边的两角位置均设有第一通孔231,第一螺钉26穿过第一通孔231将第一固定板23固定在侧板6上;导向轴22设有第二连接孔221,第一螺栓24穿过第二连接孔221将导向轴22固定在连接盘21上,第一螺母25位于第一螺栓24的末端;
张力调节器3为现有装置,张力调节器3固定在侧板6上,张力调节器3位于导向装置2和走线装置4之间;
如图3、及图4所示,走线装置4包括出线板41、连接板42、走线板44、滚珠45、限位部件46、及第二螺钉432;出线板41的一边设有第二固定板43,第二固定板43设有第二通孔431,第二螺钉432穿过第二通孔431将出线板41固定在侧板6上;连接板42为“L”形,连接板42的两端分别与出线板41和走线板44连接,出线板41与连接板42的夹角为90°~180°,优选的,出线板41与连接板42的夹角为135°时,丝线5经过出线孔411时的张力和角度最佳;出线板41设有出线孔411,滚珠45位于出线孔411上,限位部件46固定在滚珠45的上方;走线板44设有走线孔441。
丝线5依次穿过走线孔441和出线孔411,出线板41和走线板44通过连接板42相连接,“L”形连接板42为出线板41和走线板44之间的丝线提供传输距离。
滚珠45的作用在于,可压住出线孔411附近的丝线5,防止丝线5在走线孔441和出线孔411中上下跳动,滚珠45在不影响丝线5传输的前提下,对丝线5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丝线5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抖动或者绕自身旋转,从而影响后期捻丝。滚珠45的尺寸大于出线孔411的开孔尺寸,滚珠45在丝线5的作用下在出线孔411上不断跳动,限位部件46对滚珠45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不断跳动从出线板41上掉出。限位部件46为“Z”形,限位部件46的一边设有第三通孔461,出线板41设有第一拉伸螺纹孔414,第二螺栓47穿过第三通孔461和第一拉伸螺纹孔414将限位部件46固定在出线板41上;为了不限制滚珠45的跳动空间,避免其影响到丝线5的正常传输,限位部件46的另一边设有让位圆孔462,让位圆孔462的开孔尺寸小于滚珠45的直径,让位圆孔462增加了滚珠45的跳动空间。
如图5、及图6所示,为了增加走线装置4的适配性,走线装置4还包括调节部件444,走线孔441位于调节部件444上,走线板44的竖直方向上设有调位槽442,走线孔441的开孔位置与调位槽442在走线板44的位置相对应,调位槽442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二拉伸螺纹孔443,调节部件444的两端均设有第四通孔4441,第三螺栓445穿过第四通孔4441和第二拉伸螺纹孔443将调节部件444固定在调位槽442上,可选择不同位置的第二拉伸螺纹孔443,来调节走线孔441的高度,从而控制丝线5穿过走线孔441时的角度,以适应不同位置的丝筒,从而维持丝线5的最佳张力值。
张力调节器3设于导向装置2和走线装置4之间,可调节其两边丝线5的张力,丝线5过于绷直或松弛都会影响导丝效率。
丝线5经导向装置2传输至入线管1,由于导向轴22长期经丝线5的高速摩擦,易损坏,导向轴22通过第一螺母2和第一螺栓24的紧固方式,便于导向轴22在连接盘21上的拆装。导向轴22的末端设有隔挡部件27,连接盘21既起到导向轴22的连接作用,也起到对丝线5的限位作用,与隔挡部件27相互配合,防止丝线5从导向轴22上滑落。
本实施例中的走线装置4的质量较轻,第二固定板43的固定作用有限,在高速运输的丝线5的拉扯下,走线装置4容易发生抖动或者移位,影响导丝。可将相邻两个直捻机的侧板6上的走线装置4之间焊接有平衡部件48,平衡部件48设有第五通孔481,第三螺钉482穿过第五通孔481将平衡部件48固定在侧板6上,相邻两个走线装置4通过平衡部件48相互平衡,从而起到对两个走线装置4的加固作用。
出线板41和走线板44的尺寸较小,不方便用螺母紧固,选择拉伸螺纹孔和螺栓的方式,可方便限位部件46和调节部件444的固定。
另外,为了防止丝线5在传输中与入线管1的管口、出线孔411、及走线孔441摩擦造成磨损甚至断裂,可在入线管1的管口、出线孔411、及走线孔441套有瓷管,瓷管也可避免丝线5静电。
本实用新型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其上方的丝筒不断旋转放丝,丝线5依次穿过走线装置4、张力调节器3、导向装置2、及入线管1,再通过入线管1传输至直捻机,并与另一丝筒上的丝线合股。首先,通过调节走线孔441的位置来适应丝筒放丝的角度和高度,从而维持丝线5的最佳张力;其次,丝线5穿过出线孔411时,出线孔411上方的滚珠45将丝线5压下,维持丝线5的平衡,避免丝线5由于高速传输发生旋转或者抖动异常现象影响导丝;接着,丝线5从出线孔411传输至张力调节器3,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张力调节器3调节丝线5的张力,避免丝线5松紧异常,影响后期捻丝;最后,丝线5经导向装置2传输至入线管1,入线管1作为走线通道将丝线5引向另一丝筒,并与另一丝筒的丝线合股并进行捻丝。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直捻机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线管、导向装置、张力调节器、走线装置、及侧板;
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入线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入线管的管口朝向所述导向装置;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连接盘、导向轴、第一固定板、第一螺栓、第一螺母、及第一螺钉;所述连接盘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边的两角位置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导向轴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导向轴固定在所述连接盘上,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第一螺栓的末端;
所述张力调节器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张力调节器位于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走线装置之间;
所述走线装置包括出线板、连接板、走线板、滚珠、限位部件、及第二螺钉;所述出线板的一边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出线板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连接板为“L”形,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线板和所述走线板连接,所述出线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夹角为90°~180°;所述出线板设有出线孔,所述滚珠位于所述出线孔上,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滚珠的上方;所述走线板设有走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夹角为13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线管的管口、所述出线孔、及所述走线孔均套有瓷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装置还包括调节部件和第三螺栓,所述走线孔位于所述调节部件上,所述走线板的竖直方向上设有调位槽,所述调位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二拉伸螺纹孔,所述调节部件的两端均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二拉伸螺纹孔将所述调节部件固定在所述调位槽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螺钉,相邻两个所述走线装置之间焊接有平衡部件,所述平衡部件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将所述平衡部件固定在所述侧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装置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限位部件为“Z”形,所述限位部件的一边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出线板设有第一拉伸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拉伸螺纹孔将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出线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的另一边设有让位圆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捻机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的末端设有隔挡部件。
CN202123153815.8U 2021-12-14 2021-12-14 直捻机导丝装置 Active CN217203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815.8U CN217203096U (zh) 2021-12-14 2021-12-14 直捻机导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815.8U CN217203096U (zh) 2021-12-14 2021-12-14 直捻机导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3096U true CN217203096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3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3815.8U Active CN217203096U (zh) 2021-12-14 2021-12-14 直捻机导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3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6389B (zh) 化纤长丝包覆刚性纤维长丝的复合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CN201250311Y (zh) 一种包芯纱装置
CN102099516B (zh) 用于操作倍捻机或直捻机的锭子的方法
CN110980420A (zh) 一种原丝切向退解的玻璃纤维络纱纱架
CN217203096U (zh) 直捻机导丝装置
CN209056328U (zh) 一种叉绞机的收线装置
CN210314727U (zh) 一种纤维绳索绳芯微张力调节装置
CN206720452U (zh) 一种纺织设备用引线架
CN1364950A (zh) 赛络菲尔纺纱模量补偿装置
RU82247U1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линия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мпозитной арматуры
CN205881578U (zh) 一种框式绞线机
CN204778014U (zh) 可调节式张力过线器
CN109576836A (zh) 一种并捻机导纱部件
CN209604055U (zh) 一种高强度网状全螺纹玻璃钢锚杆机
CN208700289U (zh) 一种自动张力平衡装置
CN206916294U (zh) 一种盘式张力器安装座
KR100880019B1 (ko) 원단제조장치
CN204778032U (zh) 纺织线放线用传输机构
CN218621544U (zh) 一种扭绳机线筒刹车装置
CN205529327U (zh) 防跳线及缠绕的导纱器
CN220502289U (zh) 一种纺织用陶瓷导丝器
CN201737525U (zh) 一种络筒机的导丝定位装置
CN219280354U (zh) 包芯三股绳一体机的单股绳绕线硬度调节装置
CN217169858U (zh) 一种氢气瓶纤维丝缠绕系统
CN212865129U (zh) 具有导向功能的整经纱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