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2253U - 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2253U
CN217202253U CN202220215917.3U CN202220215917U CN217202253U CN 217202253 U CN217202253 U CN 217202253U CN 202220215917 U CN202220215917 U CN 202220215917U CN 217202253 U CN217202253 U CN 217202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planting
biofilm
fill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159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维
胡月明
杨浩明
高婕
吴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159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2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2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2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生物浮岛包括种植台、曝气设备、曝气管和多份曝气填料,种植台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种植台上的种植孔内种植有挺水植物,且挺水植物的根系穿过种植孔向下伸至种植台的下方,曝气管设置在种植台的下方,曝气设备与曝气管连通,曝气填料设置在种植台的下方,且曝气填料的进气端与曝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通过在种植台的下方设置曝气管和多份曝气填料,并将曝气管与曝气填料连通,从而使得曝气设备通过曝气填料曝气,将植物净化、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功能集合于一体,充分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将除污效果最大化,结构简单,方便实施,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的地表水体中,内河、湖库的水量大,水体流动性差,受地面径流污染后,水体自净能力较低,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的大量生长使得水体溶解氧含量大大降低,久而久之,很容易变成黑臭水体。
目前,地表轻污染水体的治理技术,一般采用生态浮岛、微生物及人工曝气等技术,使受污染的水体逐步恢复洁净,以上技术的使用短期内都起到了一定的修复效果,但由于各有其局限性,因此将生态浮岛、微生物及曝气技术结合起来,综合各技术优势,实现水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包括种植台、曝气设备、曝气管和多份曝气填料,所述种植台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种植台上的种植孔内种植有挺水植物,且所述挺水植物的根系穿过所述种植孔向下伸至所述种植台的下方,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所述种植台的下方,所述曝气设备与所述曝气管连通,所述曝气填料设置在所述种植台的下方,且所述曝气填料的进气端与所述曝气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通过在所述种植台的下方设置曝气管和多份曝气填料,并将所述曝气管与所述曝气填料连通,从而使得所述曝气设备通过所述曝气填料曝气,将植物净化、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功能集合于一体,充分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将除污效果最大化,结构简单,方便实施,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种植孔均匀等间隔阵列设置在所述种植台的底壁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种植孔均匀等间隔阵列设置在所述种植台的底壁上,一方面可以使得整个种植台对所述挺水植物的支撑更加均匀,保证整个生物浮岛更加平衡,另一方面使得整个生物浮岛看起来更加美观。
进一步:所述种植台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材质制成,并浮于水面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密度小于水的轻材质,可以使得整个生物浮岛更容易平衡于水面,无需其他装置固定,并且便于后期更换。
进一步:多份所述曝气填料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种植台的下方,且所述曝气填料竖向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种植孔之间。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曝气填料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种植台的下方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种植孔之间,这样可以使得曝气填料的曝气更加充分、均匀,从而实现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更加充分、均匀的降解。
进一步:所述曝气填料包括曝气支管和生物填料,所述曝气支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曝气孔,所述生物填料布设在所述曝气支管的侧壁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曝气支管和生物填料结合在一起,曝气过程中,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形成挂膜,可充分利用水中的溶解氧,进行污染物降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体自动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质监测传感器、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所述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置于水体内,并实时监测水体的水质信息,所述水质监测传感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曝气设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自动净化系统,通过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体的水质信息,并由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水质信息控制所述曝气设备开启或停止曝气,对于治理初期水体,增加曝气还可利于水体的流动,强化治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曝气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体自动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种植台,2、曝气设备,3、曝气管,4、曝气填料,5、挺水植物;
41、曝气支管,42、生物填料,43、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包括种植台1、曝气设备2、曝气管3和多份曝气填料4,所述种植台1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种植台 1上的种植孔内种植有挺水植物5,且所述挺水植物5的根系穿过所述种植孔向下伸至所述种植台1的下方,所述曝气管3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的下方,所述曝气设备2与所述曝气管3连通,所述曝气填料4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 的下方,且所述曝气填料4的进气端与所述曝气管3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通过在所述种植台1的下方设置曝气管3和多份曝气填料4,并将所述曝气管3与所述曝气填料4连通,从而使得所述曝气设备2通过所述曝气填料4曝气,将植物净化、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功能集合于一体,充分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将除污效果最大化,结构简单,方便实施,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种植孔均匀等间隔阵列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的底壁上。通过将所述种植孔均匀等间隔阵列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的底壁上,一方面可以使得整个种植台1对所述挺水植物5的支撑更加均匀,保证整个生物浮岛更加平衡,另一方面使得整个生物浮岛看起来更加美观。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种植台1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材质制成,并浮于水面上。通过采用密度小于水的轻材质,可以使得整个生物浮岛更容易平衡于水面,无需其他装置固定,并且便于后期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多份所述曝气填料4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的下方,且所述曝气填料4竖向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种植孔之间。通过将所述曝气填料4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的下方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种植孔之间,这样可以使得曝气填料4的曝气更加充分、均匀,从而实现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更加充分、均匀的降解。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填料4包括曝气支管41和生物填料42,所述曝气支管4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曝气孔 43,所述生物填料42布设在所述曝气支管41的侧壁上。通过将是曝气支管 41和生物填料42结合在一起,曝气过程中,生物填料42上的微生物形成挂膜,可充分利用水中的溶解氧,进行污染物降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所述生物填料42时,需要与所述曝气支管 41上的曝气孔43错开,以便于曝气过程中生物填料42上的微生物形成挂膜。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体自动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质监测传感器、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所述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置于水体内,并实时监测水体的水质信息,所述水质监测传感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曝气设备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自动净化系统,通过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体的水质信息,并由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水质信息控制所述曝气设备2开启或停止曝气,对于治理初期水体,增加曝气还可利于水体的流动,强化治理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针对每个所述挂膜曝气生物浮岛设置一个水质监测传感器,也可以是针对每个所述挂膜曝气生物浮岛设置多个水质监测传感器,实际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采用现有的51系列单片机或ST32系列单片机,具体的反馈控制过程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具有一下优点:
1.将植物净化、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功能集合于一体,充分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将除污效果最大化。
2.曝气填料将曝气支管和生物填料结合在一起,曝气过程中,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形成挂膜,可充分利用水中的溶解氧,进行污染物降解。
3.根据水质净化情况,可开启或停止曝气,对于治理初期水体,增加曝气还可利于水体的流动,强化治理效果。
4.该生物浮岛可处理轻污染水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台(1)、曝气设备(2)、曝气管(3)和多份曝气填料(4),所述种植台(1)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种植台(1)上的种植孔内种植有挺水植物(5),且所述挺水植物(5)的根系穿过所述种植孔向下伸至所述种植台(1)的下方,所述曝气管(3)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的下方,所述曝气设备(2)与所述曝气管(3)连通,所述曝气填料(4)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的下方,且所述曝气填料(4)的进气端与所述曝气管(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孔均匀等间隔阵列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台(1)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材质制成,并浮于水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多份所述曝气填料(4)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种植台(1)的下方,且所述曝气填料(4)竖向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种植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填料(4)包括曝气支管(41)和生物填料(42),所述曝气支管(4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曝气孔(43),所述生物填料(42)布设在所述曝气支管(41)的侧壁上。
6.一种水体自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水质监测传感器、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挂膜曝气生物浮岛,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置于水体内,并实时监测水体的水质信息,所述水质监测传感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曝气设备(2)电连接。
CN202220215917.3U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Active CN217202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5917.3U CN217202253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5917.3U CN217202253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2253U true CN217202253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4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15917.3U Active CN217202253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2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8383B (zh) 一种用于受污染河湖原位修复的多功能模块化浮岛
CN103739079A (zh) 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的方法
CN203768124U (zh)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生态滤池
CN102249400B (zh) 一种自然水体原位生态修复装置
CN106006965A (zh)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与修复系统
CN108946950A (zh) 一种多功能人工浮岛水质净化系统
CN110668575A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脱氮除磷潮汐流人工湿地及其使用方法
CN210214940U (zh) 一种多级悬浮河流净化系统
CN209759238U (zh) 一种采用组合工艺净化湖泊水的系统
CN106865785A (zh) 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
CN212102166U (zh) 一种利用超细纤维净化水质的人工浮床系统
CN217202253U (zh) 一种挂膜曝气生物浮岛及水体自动净化系统
CN111003811A (zh) 基于河道人工生态系统理论的黑臭河道治理方法
CN208791295U (zh) 一种模块化高通量生物增强型浮动湿地
CN209668888U (zh) 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CN100506707C (zh) 可控生物膜景观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及技术
CN211999376U (zh) 一种mabr农村污水生态治理装置系统
CN201268619Y (zh) 一种可以在多种水环境下使用的高效自由体生态基
CN209383600U (zh) 一种旋转漂浮湿地净水装置
CN210048546U (zh) 自然水体的生态修复系统
CN207891128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与修复的mabr装置
KR20010001546A (ko) 수생식물 식생매트
CN202156957U (zh) 自然水体原位生态修复装置
CN205472895U (zh)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CN216918783U (zh) 一种梯级多结构型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