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2895U -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2895U
CN205472895U CN201620194208.6U CN201620194208U CN205472895U CN 205472895 U CN205472895 U CN 205472895U CN 201620194208 U CN201620194208 U CN 201620194208U CN 205472895 U CN205472895 U CN 205472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io
black
aeration
wat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42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942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2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2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2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浮床装置、曝气富氧装置和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应用在污水河流中,沿污水流动的方向依次排布人工浮床装置、曝气富氧装置和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采用环保的生物处理方式,对营养富集黑臭水体的去功能化,实现对黑臭水体的清洁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日益加剧的水污染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防治河流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去功能化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迫切需求。由于农村污水处理重视程度不够,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农村水体污染源主要是未经处理生活污水的排入、加工废水和农田灌溉排水,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溪流水体的发黑、恶臭。
申请号201510588894.5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强化黑臭河涌微生态重建与平衡及水质改善的方法,在治理时用到了复合微生物,含有复合微生物菌剂A、复合微生物菌剂B和复合微生物菌剂C,按重量计,复合微生物菌剂A∶复合微生物菌剂B∶复合微生物菌剂C=6~25∶5~10∶15~35,复合微生物菌剂A包括球形红假单胞菌,复合微生物菌剂B包括产乳酸芽孢杆菌,复合微生物菌剂C包括低温有机矿化菌。球形红假单胞菌、产乳酸芽孢杆菌和低温有机矿化菌都能适应河道污水生长环境,并且对河道具有特定的处理能力。
上述发明专利公开的水质改善方法,采用纯化学反应的方式对黑臭河水进行治理,在河道中培植新的生物菌种,对黑臭水质进行分解消化。在污水中培植分解类细菌,很容易引发次生危害,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采用环保的生物处理方式,对营养富集黑臭水体的功能化,实现对黑臭水体的清洁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包括人工浮床装置、曝气富氧装置和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应用在污水河流中,沿污水流动的方向依次排布人工浮床装置、曝气富氧装置和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
人工浮床装置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人工浮床装置由四个部分组成:浮岛框架、植物浮床、水下固定装置和水生植被,把浮岛框架按不同的设计要求,拼接、组合、搭建成所需要的面积或几何形状,放入受损水体中,并使用水下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植物浮床是水生植物的载体,位于浮岛框架内;将经过筛选、驯化的吸收水中有机污染物功能较强的水生植被,植入预制好的植物浮床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植物根系自然延伸并悬浮于水体中,吸附、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质。在植物、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环境水质得以净化,达到修复和重建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
曝气富氧装置是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
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是微生物发生器与高效曝气装置组合的污水治理设备,有极强的抗击有毒物质的冲击和极强的自身繁殖能力,可以快速修复被污染的河湖沟渠水质。其原理是将多种为特定污染物选配的优势组合的微生物菌群植入载体中,通过先进的固化细胞技术使微生物在载体中得到了特殊的保护,使其产生出高密度微生物菌群,密度可达10000000/cc。
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中所有设备发生器管中都装有专用的载体,用于保存微生物。污染水源进入发生器,载体床确保所需处理的污水能进行生物接触。每个生物载体直径为3/8英寸,生物载体内细孔内外面积有2~3平方米,可以使微生物有较大的空间进行繁殖。因此,只有少量比例的微生物暴露在高浓度、有毒化学物质中。大部分微生物被保护起来,高浓度的污水只能破坏少量微生物。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益处是:
(1)该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多种生物污水处理方式相结合,节能环保,同时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人工浮床结构新颖,形状变化多样,易于制作和搬运,不受水位限制,无污染,耐腐蚀,经久耐用,降低了维护成本和设备的运行费保养费;
(3)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使用过程环保,对于黑臭污水处理高效,设备成本以及运营成本低,易于维护,适用于大范围黑臭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包括人工浮床装置、曝气富氧装置和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在河流中沿污水流动的方向依次排布人工浮床装置、曝气富氧装置和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
实施例
人工浮床装置中浮岛框架采用亲自然的竹竿制作;植物浮床由高分子轻质材料制成,质轻耐用;水下固定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防腐防锈;水生植被选用荷花、芦苇、香蒲、茭白、水葱、美人蕉、千屈菜等等,能改善的生态环境。
曝气富氧装置采用机械曝气方式,将叶轮式、水车式或浮桶式等机械曝气设备直接固定或悬浮安装在河道中对水体进行曝气,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设备尺寸为4米×1.5米×1.5米,设备内装10多种特定优势组合微生物菌群,进入水体可产生高密度(106/cc)组合微生物菌群。每台设备可处理水面积2500平方米,水深2-5米,一周内消除水体臭味,一个月内削减污泥量的10-55%,每天降解BOD 50-85kg以上;可快速削减BOD、COD、SS、TP、NH3-N。
说明书附图只作为产品原理示意图,实际产品结构和尺寸以发明者设计生产图纸为准。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Claims (4)

1.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包括人工浮床装置、曝气富氧装置和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应用在污水河流中,沿污水流动的方向依次排布人工浮床装置、曝气富氧装置和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浮床装置由浮岛框架、植物浮床、水下固定装置和水生植被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微生物水体净化器中的每个生物载体直径为3/8英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载体内细孔内外面积有2~3平方米。
CN201620194208.6U 2016-03-10 2016-03-10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Active CN205472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4208.6U CN205472895U (zh) 2016-03-10 2016-03-10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4208.6U CN205472895U (zh) 2016-03-10 2016-03-10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2895U true CN205472895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5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4208.6U Active CN205472895U (zh) 2016-03-10 2016-03-10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28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3446A (zh) * 2018-01-08 2018-05-2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水域富营养化水体复合修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3446A (zh) * 2018-01-08 2018-05-2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水域富营养化水体复合修复方法
CN108821433A (zh) * 2018-01-08 2018-11-16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富养化水体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4514B (zh) 一种可持续清淤除黑臭水体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
CN106186343B (zh) 一种对城镇河道的综合治理方法
CN100378272C (zh) 城市河溪沟渠水体立体式原位生态修复方法
CN103951067B (zh) 一种使用以多种沉水植物组合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处理农村污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06348548A (zh) 一种黑臭水体及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及装置与应用
CN101723520B (zh) 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
CN110240286B (zh) 一种基于生物碳固载化复合微生物处理的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及其曝气复氧系统
CN204400695U (zh) 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103523998A (zh) 一种控制外来污染源及生态修复黑臭河道的净化方法
CN102464404B (zh) 一种受污染河道水体修复治理方法及系统
CN203768124U (zh)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生态滤池
CN103265145B (zh) 利用自然生物膜反应器净化低负荷低温河水的方法
CN209652083U (zh) 山林地区养殖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06188595U (zh)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及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系统
CN110759602A (zh) 一种净化黑臭河道支浜水质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N208378648U (zh)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快速净化装置
CN109133513A (zh) 一种农村旱厕改造后化粪池废水资源化集中处理系统
CN205472895U (zh) 一种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曝气系统
CN208948971U (zh) 一种黑臭水体净化装置
CN207998531U (zh) 用于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初期雨水的原位生态净化系统
CN203568903U (zh) 一种人工草甸生态浮床
CN206814491U (zh) 强化生态净化组合联用系统
CN205676320U (zh) 一种基于生态湿地的景观水体净化系统
CN211198771U (zh) 一种臭氧微纳米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水体净化装置
CN103588302B (zh) 一种人工草甸生态浮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