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9536U - 运输容器 - Google Patents

运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9536U
CN217199536U CN202220089225.9U CN202220089225U CN217199536U CN 217199536 U CN217199536 U CN 217199536U CN 202220089225 U CN202220089225 U CN 202220089225U CN 217199536 U CN217199536 U CN 217199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rame
enclosing
gui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92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力
张良
黄梓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Transpack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CIMC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zhitu Logistics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Transp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zhitu Logistics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Transpac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zhitu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92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9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9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9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容器,包括支撑平台、多个围合框及固定支座;支撑平台水平设置;多个围合框依次首尾相连,并与支撑平台围合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置空间;每个围合框的底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平台上;固定支座包括固定于支撑平台下表面的立柱、固设于立柱下端的支撑脚;支撑脚沿纵向延伸;支撑脚包括沿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对称设置于支撑板横向两侧的两个支撑翼;支撑翼向下延伸;支撑翼的底端向上弯折并延伸形成有折弯部。运输容器容置物品时,其支撑平台下的固定支座起支撑作用。支撑翼及相邻的折弯部弯折连接,使支撑脚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为光滑的弧形,该光滑弧形结构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容器与地面的摩擦力,保护地面不受破坏。

Description

运输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公路的修建,各个城市之间的物资运输愈加频繁。而物资在运行过程中,一般需要先放置于大型容器内,再将容器放置于运输车辆内,进行运输。
现有的运输容器下部设置有固定座,以使运输容器下部与底面之间具有空隙。在叉车在搬运运输容器时,叉车将货叉插入运输容器的下部空隙内,从而抬起运输容器,实现运输容器的搬运。但,运输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固定座容易损坏运输容器下方的地面,以造成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容器,其在放置过程中,能够保护底面不被破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容器,包括支撑平台、多个围合框及固定支座;支撑平台水平设置;多个围合框依次首尾相连,并与所述支撑平台围合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置空间;每个所述围合框的底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固定支座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下表面的立柱、固设于所述立柱下端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沿纵向延伸;所述支撑脚包括沿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横向两侧的两个支撑翼;所述支撑翼向下延伸;所述支撑翼的底端向上弯折并延伸形成有折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与所述折弯部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座为两个,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横向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多个所述立柱,多个所述立柱沿纵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沿竖向延伸;所述肋板与所述支撑平台、所述立柱及所述折弯部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于两相邻所述围合框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卡合架;横向的两所述围合框为第一围合框;所述卡合架朝向所述第一围合框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围合框纵向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凸设有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卡合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导向轴能够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沿竖向滑动,所述第一围合框能绕所述第一导向轴的轴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架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一卡合孔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围合框的纵向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凸设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一卡柱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内,且所述第一卡柱可从上方脱出所述第一卡合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的两所述围合框为第二围合框;所述卡合架朝向所述第二围合框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沿竖向延伸;所述第二围合框的横向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凸设有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导向轴卡合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且所述第二导向轴能够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沿竖向滑动;所述第二围合框可绕所述第二导向轴的轴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围合框的纵向两端均向外凸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围合框的横向两端朝向所述第二卡孔凸设有第二卡柱,所述第二卡柱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孔内,且所述第二卡柱能从上脱出所述第二卡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合框由方管组合形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运输容器在容置物品时,其支撑平台下的固定支座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板两侧的支撑翼及折弯部两者弯折连接,使支撑脚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为光滑的弧形。在运输容器容置较多物品时,光滑弧形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容器与地面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能够保护地面不受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运输容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输容器实施例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输容器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结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支撑平台;110、卡合架;111、第一导向孔;112、第一卡孔;113、第二导向孔;
200、围合框;210、第一围合框;211、第一导向轴;212、第一卡柱;215、卡块;216、第二卡孔;220、第二围合框;221、第二导向轴;222、第二卡柱;230、方管;
300、固定支座;310、立柱;320、支撑脚;321、支撑板;322、支撑翼;323、折弯部;
400、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运输容器,其能够在容置物品后,便于放置和运输。在相关技术中,运输容器包括位于上部的容置空间、位于下部的固定支座,容置空间空置时,运输容器其体积较大,占据的存放空间较大,使得其存放不变。在空载运回时,一次性运回的数量较少,成本较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运输容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图。
参阅图1,以运输容器放置时的状态为参考,以图1运输容器的上下方向为下文的竖向;以图1运输容器的左右方向为下文的横向;以图1运输容器的前后方向为下文的纵向。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容器,其包括支撑平台100、多个围合框200及固定支座300。支撑平台100用于承载物品。多个围合框200设置于支撑平台100的周侧,且多个围合框200沿支撑平台100的周侧围合形成容置空间,以容置物品。固定支撑300固设于支撑平台100的下侧,以承载支撑平台100,使得支撑平台100与地面之间具有间隙,便于在搬运过程中,叉车的叉手深入支撑平台100与地面之间的间隙,抬起运输容器,从而移动运输容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00为矩形结构,使得运输容器运输时,其便于叠加存储和运输。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00的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筋,以加强支撑平台100的结构强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输容器实施例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参阅图1、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座300为两个,两个固定支座300分别设置于支撑平台100的横向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支座300为多个,其沿横向间隔设置。
具体的,立柱310沿竖向延伸,且立柱310的上端与支撑平台100固定连接,立柱310的下端与支撑脚320固定连接。立柱310为多个,多个立柱310沿纵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支座300内。多个立柱310的上端固设于支撑平台100,下端与同一支撑脚320相连接,以加强固定支座300的结构强度。
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320包括支撑板321、设置于支撑板321两侧的支撑翼322及连接于支撑翼322的折弯部323。
支撑板321沿纵向延伸,以增加支撑板321的受力面积;同时,支撑板321的上端与多个立柱310固定连接,使得支撑平台100的压力通过多个立柱310均匀的传递至支撑板321上,以加强固定支座300的结构强度。
支撑翼322设置于支撑板321的两侧,且支撑板321两侧的支撑翼322分别向下延伸;在竖向上,两侧支撑翼32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加强固定支座300的结构强度,使得运输容器在承载物品受力时更为稳定。
两侧支撑翼322的底端向上弯折并延伸形成折弯部323,以使两侧支撑翼322与地面相抵接处为光滑的弧形结构。在运输容器承载物品过程中,若支撑翼322的底端与底面为线接触,该线接触的单位压力过大易损坏地面。该光滑的弧形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护地面受压处不受损坏,且能够有效的减少运输容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支撑翼322与折弯部323相抵接,以加强支撑翼322的结构强度,从而加强固定支座300的结构强度。
参阅图1、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运输容器还包括肋板400,肋板400设置于支撑平台100的下侧,肋板400沿竖向延伸。具体的,肋板400的上端与支撑平台100固定连接,肋板400的下端与折弯部323固定连接,肋板400朝向相邻立柱310的一端与相邻立柱310固定连接,以加强固定支座300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肋板400为三角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输容器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参阅图1、图2、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00于两围合框200处向上凸设有卡合架110,以限位围合框200。多个围合框200绕矩形的支撑平台100延伸设置,以围合形成容置空间。位于支撑平台100横向两侧的围合框200为第一围合框210,第一围合框210与支撑平台100转动连接。位于支撑平台100纵向两侧的围合框200为第二围合框220,第二围合框220与支撑平台100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围合框200由方管230组成,方管230的方形结构能加强围合框200的结构强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合架110为多个,其矩形阵列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架110为4个,其分别设置于矩形支撑平台100的拐角处。具体的,卡合架110朝向第一围合框210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111,第一导向孔111沿竖向延伸。第一导向孔111与第一围合框210转动连接,以使第一围合框210可绕第一导向孔111与第一围合框210连接处做横向转动。卡合架110朝向第一围合框210的一侧壁于第一导向孔111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卡孔112,第一卡孔112用于卡合第一围合框210,以限位第一围合框210绕第一导向孔111转动。
卡合架110朝向第二围合框220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导向孔113,第二导向孔113沿竖向延伸,第二导向孔113内容置第二围合框220的部分,以使第二围合框220绕第二导向孔113于第二围合框220连接处做纵向转动。
图7是图5所示结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参阅图1、图5、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围合框210朝向卡合架110的侧壁上相对于第一导向孔111凸设有第一导向轴211,使得第一围合框210可沿竖向移动时,第一导向轴211可于第一导向孔111内沿第一导向孔111的延伸方向做竖向移动。且第一围合框210还可以绕第一导向轴211的轴线方向转动,以折叠第一围合框210,减小运输容器空置时的容置体积。
第一围合框210朝向卡合架110的侧壁上还相对于第一卡孔112凸设有第一卡柱212,第一卡柱212卡入第一卡孔112内,以限位第一围合框210绕第一导向轴211的轴线转动。当运输容器需要空置运输时,第一围合框210向上运动,以使第一导向轴211于第一导向孔111内向上运动,第一卡柱212自第一卡孔112内脱出。第一卡柱212脱出后,第一围合框210绕第一导向轴211的轴线转动,以使第一围合框210平置于支撑平台100的上侧,以减少运输容器在竖向上的高度,使得多个运输容器可叠加摆放,降低运输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围合框210的纵向两端向外凸设有卡块215,卡块215的上侧壁开设有第二卡孔216,第二卡孔216与第二围合框220的部分相卡和,以限位第二围合框220的转动。
图8是图7所示结构中B处的放大图。
参阅图6、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围合框220朝向卡合架110的侧壁上相对于第二导向孔113凸设有第二导向轴221,第二导向轴221深入第二导向孔113内,且第二导向轴221可沿第二导向孔113的延伸方向竖向运动。第二围合框220可绕第二导向轴221的轴线方向转动,以使第二围合框220能够转动后平放于支撑平台100上,减少运输容器的体积。
第二围合框220朝向第一围合框210的侧壁上相对于第二卡孔216还凸设有第二卡柱222,第二卡柱222卡合于第二卡孔216内,且第二卡柱222能够于第二卡孔216内向上移动,从而脱出第二卡孔216。运输容器空置时,第二围合框220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卡柱222从第二卡孔216内脱出,第二导向轴221于第二导向孔113内向上运动。第二围合框220在第二卡柱222脱出第二卡孔216后,绕第二导向轴221的轴线转动,以使第二围合框220平方于支撑平台100上,从而减少运输容器的高度,多个运输容器叠放运输,从而降低运输容器空置运输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围合框210及第二围合框220平放与支撑平台100后,卡合架110的高度高于第一围合框210及第二围合框220平放后的高度,以便于多个运输容器的存储,且保护第一围合框210及第二围合框2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围合框210于第二围合框220的上端螺栓连接,以加强运输容器的结构强度。在运输物品时,第一围合框210与第二围合框220螺栓连接,在空置运输时,第一围合框210与第二围合框220松开螺栓,以使第一围合框210及第二围合框220可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围合框220由两折叠板(图中未示出)组成,两折叠板沿竖向分布,两折叠板通过转动螺栓(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转动螺栓沿横向延伸。两折叠板可绕转动螺栓的轴线转动,以便于第二围合框220放置物品时,仅需移动至第二围合框220下部折叠板处就能放入运输容器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柱222位于下部折叠板上。
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容器,当运输容器开始放入物品时,支撑平台100受力,并将力传导至固定支座300。此时,支撑脚320的支撑翼322与地面接触处为光滑的弧形结构,一方面有效的降低固定支座300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弧形结构能够在运输容器承载物品过多时保护地面。
当运输容器运输完成后,放置某处或空置运回时,为降低放置或空运成本,以将运输容器折叠。此时,第一围合框210及第二围合框220上的螺栓结构打开。第二围合框220向上运动,以使第二导向轴221于第二导向孔113内向上运动,第二卡柱222自第二卡孔216内脱出。第二围合框220绕第二导向轴221的轴线转动,使得第二围合框220平放于支撑平台100上。
第二围合框220平放后,第一围合框210向上运动,以使第一导向轴211于第一导向孔111内向上运动,第一卡柱212自第一卡孔112脱出。再使第一围合框210绕第一导向轴211转动,使第一围合框210平放于支撑平台100上,减少运输容器的高度,便于多个运输容器叠放存储或运输,降低运输容器的存放或空置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运输容器在容置物品时,其支撑平台100下侧的固定支座300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板321两侧的支撑翼322及折弯部323弯折连接,使支撑脚320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为弧形。在运输容器容置较多物品时,光滑弧形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容器与地面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能够保护地面不受破坏。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平台,其水平设置;
多个围合框,其依次首尾相连,并与所述支撑平台围合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置空间;每个所述围合框的底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
固定支座,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下表面的立柱、固设于所述立柱下端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沿纵向延伸;所述支撑脚包括沿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横向两侧的两个支撑翼;所述支撑翼向下延伸;所述支撑翼的底端向上弯折并延伸形成有折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与所述折弯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为两个,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横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多个所述立柱,多个所述立柱沿纵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沿竖向延伸;所述肋板与所述支撑平台、所述立柱及所述折弯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于两相邻所述围合框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卡合架;横向的两所述围合框为第一围合框;所述卡合架朝向所述第一围合框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围合框纵向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凸设有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卡合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导向轴能够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沿竖向滑动,所述第一围合框能绕所述第一导向轴的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架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一卡合孔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围合框的纵向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凸设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一卡柱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内,且所述第一卡柱可从上方脱出所述第一卡合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纵向的两所述围合框为第二围合框;所述卡合架朝向所述第二围合框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沿竖向延伸;所述第二围合框的横向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凸设有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导向轴卡合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且所述第二导向轴能够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沿竖向滑动;所述第二围合框可绕所述第二导向轴的轴线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合框的纵向两端均向外凸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围合框的横向两端朝向所述第二卡孔凸设有第二卡柱,所述第二卡柱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孔内,且所述第二卡柱能从上脱出所述第二卡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框由方管组合形成。
CN202220089225.9U 2022-01-13 2022-01-13 运输容器 Active CN217199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9225.9U CN217199536U (zh) 2022-01-13 2022-01-13 运输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9225.9U CN217199536U (zh) 2022-01-13 2022-01-13 运输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9536U true CN217199536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9225.9U Active CN217199536U (zh) 2022-01-13 2022-01-13 运输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95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6250B2 (en) 2019-03-04 2024-01-09 Goodpack Ibc (Singapore) Pte Ltd Cargo un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6250B2 (en) 2019-03-04 2024-01-09 Goodpack Ibc (Singapore) Pte Ltd Cargo uni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46740B1 (en) Transport of goods
US8002128B2 (en) Decking beam rack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905254B2 (en) Transport of goods
CA2186276C (en) Glass shipping rack having removable front and/or rear gates
US7971713B2 (en) Container for shipping vehicles, including extension plate
MX2012013685A (es) Contenedor de paletas.
CN217199536U (zh) 运输容器
US20090218304A1 (en) Collapsible and stackable supporting device for shipping and storage of materials
US8006984B2 (en) Stackable dolly
US7992738B2 (en) Pallet container
WO2015149438A1 (zh) 一种台架式集装箱
CN215922843U (zh) 物流箱
CN216762522U (zh) 桥壳容器
CN210823267U (zh) 一种可折叠叉举吊装堆放型托架
CN217624961U (zh) 一种装载装置
CN218537440U (zh) 一种折叠箱
CN210311347U (zh) 一种可折叠托盘箱
CN215970940U (zh) 一种笼车
CN217576040U (zh) Sbs卷材的存储转运货架
CN218537476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货箱
CN218663251U (zh) 一种用于包装桶码放的堆垛架
JPS6344352Y2 (zh)
JPH0715538U (ja) 折り畳み式パレット
CN117963324A (zh) 自锁式料卷运输载料架
JP3022007U (ja) 長尺物用荷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2 Harbour Road, Shekou,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after: CIMC Carri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IMC Zhixiang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2 Harbour Road, Shekou,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Carri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nzhitu Logist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