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1233U - 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1233U
CN217191233U CN202221096006.XU CN202221096006U CN217191233U CN 217191233 U CN217191233 U CN 217191233U CN 202221096006 U CN202221096006 U CN 202221096006U CN 217191233 U CN217191233 U CN 217191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spray
sedimentation tank
spra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60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熊鲲
陈廷兴
罗宇
费俊杰
周玉莹
胡慧
潘志成
沈丹杰
黄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shan Pengshan Haitianshuiw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shan Pengshan Haitianshuiw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shan Pengshan Haitianshuiw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shan Pengshan Haitianshuiw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960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1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1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1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沉池清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包括送水装置,所述送水装置连接有第一喷水管,所述第一喷水管设置在二沉池刮吸泥机的支臂上,所述第一喷水管长度与所述支臂长度相互匹配,所述第一喷水管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组件,所述第一喷头组件朝向所述支臂转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喷头组件包括上喷头和下喷头,所述上喷头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喷头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二沉池转动支臂上设置第一喷水管,所述第一喷水管朝向所述支臂转动方向设置,通过所述送水装置送入的水流进行喷射,将池面上的浮泥和水藻进行冲刷,并利用所述上喷头和下喷头使冲刷水流形成多层次冲刷,提高清洗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沉池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二沉池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构筑物,具有出水净化及向反应池提供回流污泥的双重功能,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效能。
因工艺设计要求,二沉池刮吸泥机运动速度较慢,导致池面浮泥、水藻往往被刮渣板带动的水流向前运动,始终无法靠近刮渣版,从而无法及时被刮渣版带入排渣斗,导致二沉池池面浮泥、水藻越积越多,严重影响二沉池观感。
现有二沉池后期加装的清洗装置存在结构复杂,造价较高,维护成本较高,设备可靠性偏低的问题,长期运行可能导致装置发生倾斜、卡死情况,从而影响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的安全运行。
所以,现在亟需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在使用中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以确保对二沉池的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包括送水装置,所述送水装置连接有第一喷水管,所述第一喷水管设置在二沉池刮吸泥机的支臂上,所述第一喷水管长度与所述支臂长度相互匹配,所述第一喷水管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组件,所述第一喷头组件朝向所述支臂转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喷头组件包括上喷头和下喷头,所述上喷头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喷头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在二沉池刮吸泥机的支臂上设置所述第一喷水管,当二沉池刮吸泥机的支臂转动进行刮泥操作时,通过所述第一喷水管上的所述第一喷头喷射的水流,将池面上的浮泥和水藻进行冲刷,并利用所述上喷头和下喷头使冲刷水流对池面形成多层次冲刷,减少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上喷头相对水平方向向上的倾斜角度为10°~30°,所述下喷头相对水平方向向下的倾斜角度为10°~40°。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水管与所述送水装置之间通过送水管连接,所述送水管上靠近所述第一喷水管一侧设置有送水管喷头,所述送水管喷头朝向与所述第一喷头组件相反的方向设置。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支臂上在靠近出水明渠一端设置有第二喷水管组件,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连接第一喷水管,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可以伸入至出水明渠内,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朝向所述出水明渠内壁和/或底板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送水管喷头和所述第一喷头的配合,形成对池面进行前中后三层喷射结构,减少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水明渠两侧内壁处,所述第三支管呈水平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水明渠底板位置,所述第二喷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喷头对所述出水明渠内壁进行清洗,防止所述出水明渠内的水藻和青苔的持续生长,严重影响出水明渠的观感。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上连接有第三喷水管,所述第三喷水管设置在所述出水明渠上端上方,并朝向所述二沉池的三角堰一侧,所述第三喷水管上设置有第三喷头,所述第三喷头朝向所述三角堰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三喷头对三角堰部分进行清洗,对二沉池易滋生水藻和青苔部分进行全方位清洗,提高清洗效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和第三喷水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喷水管的管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送水装置流入所述第一喷水管的水流在流经所述第一喷水管的过程中水流压强逐渐减小,为了避免流入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的水流无法保持高压强,导致所述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无法对所述出水明渠和三角堰进行有效清洗,将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和第三喷水管的管径设计为小于所述第一喷水管的管径,确保所述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喷出的水流压强,对所述出水明渠和三角堰进行有效清洗。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所述第一手动阀门便于操作人员根据需求对所述出水明渠和三角堰进行清洗操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上靠近所述第一喷水管一侧设置有柔性喷水管,所述柔性喷水管和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所述柔性喷水管使操作人员可以对特定区域进行人工清洗,防止特定区域无法被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提高所述清洗装置的清洗效果。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送水装置为高压潜水泵,所述送水装置设置在所述二沉池内,并与所述支臂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二沉池转动支臂上设置第一喷水管,所述第一喷水管朝向所述支臂转动方向设置,通过所述送水装置送入的水流进行喷射,将池面上的浮泥和水藻进行冲刷,并利用所述上喷头和下喷头使冲刷水流形成多层次冲刷,减少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率。
(2)通过在二沉池刮吸泥机的支臂上设置第一喷水管、第二喷水管组件和第三喷水管,在对二沉池进行刮泥操作时,能够同时实现对二沉池及其出水明渠、三角堰的全面清洗。
(3)通过所述送水装置流入所述第一喷水管的水流在流经所述第一喷水管的过程中水流压强逐渐减小,为了避免流入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的水流无法保持高压强,导致所述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无法对所述出水明渠和三角堰进行有效清洗,将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和第三喷水管的管径设计为小于所述第一喷水管的管径,确保所述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喷出的水流压强,对所述出水明渠和三角堰进行高效清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合下面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有构思创新应视为所公开内容和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二沉池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使用新型中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的管道系统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送水管喷头在送水管上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喷头在第一喷水管上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送水装置;2-送水管;201-送水管喷头;3-第一喷水管;301-上喷头;302-下喷头;4-第二喷水管组件;401-第一支管;402-第二支管;403-第三支管;404-第二喷头;5-第三喷水管;501-第三喷头;6-柔性喷水管;7-第一手动阀门;8-第二手动阀门;9-二沉池;10-三角堰;11-出水明渠;α-上喷头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的角度;β-下喷头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角度;γ-相邻送水管喷头之间的水平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二沉池9一体式清洗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送水装置1,所述送水装置1连接有第一喷水管3,所述第一喷水管3设置在二沉池9刮吸泥机的支臂上,所述第一喷水管3长度与所述支臂长度相互匹配,所述第一喷水管3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组件,所述第一喷头组件朝向所述支臂转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喷头组件包括上喷头301和下喷头302,所述上喷头301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喷头302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喷头301相对水平方向向上的倾斜角度α为10°~30°,其中优选角度为15°,所述下喷头302相对水平方向向下的倾斜角度β为10°~40°,其中优选角度为20°。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喷水管3上均匀分布设置有9个所述第一喷头组件,并且所述上喷头301和下喷头302交替设置,将所述上喷头301沿水平方向向上倾斜设置15°设置,所述下喷头302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20°设置,使冲洗水流可以形成多层次喷射,并且冲洗水流可以均匀覆盖二沉池9池面,实现良好的清洗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水管3与所述送水装置1之间通过送水管2连接,所述送水管2上靠近所述第一喷水管3一侧设置有送水管喷头201,所述送水管喷头201朝向与所述第一喷头组件相反的方向设置。
如图5所示,在所述送水管2上设置三个所述送水管喷头201,并且所述送水管喷头201沿竖向夹角30°设置,并且相邻的所述送水管喷头201之间的水平夹角γ为30°,使送水管喷头201喷出的水流可以均匀覆盖所述支臂转动反方向一侧的池面,配合所述第一喷头组件形成前中后三层喷射,提高清洗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臂上在靠近出水明渠11一端设置有第二喷水管组件4,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连接第一喷水管3,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可以伸入至出水明渠11内,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喷头404,所述第二喷头404朝向所述出水明渠11内壁和/或底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包括第一支管401、第二支管402和第三支管403,所述第一支管401和第二支管402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水明渠11两侧内壁处,所述第三支管403呈水平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水明渠11底板位置,所述第二喷头40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401、第二支管402和第三支管403上。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包括所述第一支管401、第二支管402和第三支管403,通过所述第一支管401、第二支管402和第三支管403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喷头404对所述出水明渠11的内壁和底板进行有效清洗,使所述清洗装置可以对所述二沉池9的池面和出水明渠11进行同时清洗,提高清洗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上连接有第三喷水管5,所述第三喷水管5设置在所述出水明渠11上端上方,并朝向所述二沉池9的三角堰10一侧,所述第三喷水管5上设置有第三喷头501,所述第三喷头501朝向所述三角堰10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和第三喷水管5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喷水管3的管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水管3和第二喷水管组件4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上靠近所述第一喷水管3一侧设置有柔性喷水管6,所述柔性喷水管6和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动阀门8。
进一步的,所述送水装置1为高压潜水泵,所述送水装置1设置在所述二沉池9内,并与所述支臂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所述高压潜水泵使用所述二沉池9内的水体进行冲洗操作,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并配合所述送水管2、第一喷水管3、第二喷水管组件4、第三喷水管5上设置的喷头对所述二沉池9的池面、出水明渠11和三角堰10等易滋生水藻的青苔部分进行有效清洗。
在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上还设置有柔性喷水管6,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需要对所述清洗装置无法清洗的特定区域进行人工清洗,确保清洗效果。
并在不同喷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手动阀门,通过手动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便于操作人员对清洗位置进行调整,避免重复进行不必要的清洗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水装置(1),所述送水装置(1)连接有第一喷水管(3),所述第一喷水管(3)设置在二沉池(9)刮吸泥机的支臂上,所述第一喷水管(3)长度与所述支臂长度相互匹配,所述第一喷水管(3)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头组件,所述第一喷头组件朝向所述支臂转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喷头组件包括上喷头(301)和下喷头(302),所述上喷头(301)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喷头(302)相对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头(301)相对水平方向向上的倾斜角度为10°~30°,所述下喷头(302)相对水平方向向下的倾斜角度为1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水管(3)与所述送水装置(1)之间通过送水管(2)连接,所述送水管(2)上靠近所述第一喷水管(3)一侧设置有送水管喷头(201),所述送水管喷头(201)朝向与所述第一喷头组件相反的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上在靠近出水明渠(11)一端设置有第二喷水管组件(4),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连接第一喷水管(3),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可以伸入至出水明渠(11)内,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喷头(404),所述第二喷头(404)朝向所述出水明渠(11)内壁和/或底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包括第一支管(401)、第二支管(402)和第三支管(403),所述第一支管(401)和第二支管(402)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水明渠(11)两侧内壁处,所述第三支管(403)呈水平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水明渠(11)底板位置,所述第二喷头(40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401)、第二支管(402)和第三支管(40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上连接有第三喷水管(5),所述第三喷水管(5)设置在所述出水明渠(11)上端上方,并朝向所述二沉池(9)的三角堰(10)一侧,所述第三喷水管(5)上设置有第三喷头(501),所述第三喷头(501)朝向所述三角堰(1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和第三喷水管(5)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喷水管(3)的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水管(3)和第二喷水管组件(4)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7)。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上靠近所述第一喷水管(3)一侧设置有柔性喷水管(6),所述柔性喷水管(6)和所述第二喷水管组件(4)之间设置有第二手动阀门(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装置(1)为高压潜水泵,所述送水装置(1)设置在所述二沉池(9)内,并与所述支臂连接固定。
CN202221096006.XU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 Active CN217191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6006.XU CN217191233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6006.XU CN217191233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1233U true CN217191233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6006.XU Active CN217191233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1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288312A (ja) 揚砂装置
US20150196939A1 (en) Nozzle system for tank floor
CN102284199B (zh) 自动化水处理反冲洗装置
CN108341500A (zh) 一种曝气喷射装置及包括其的曝气喷射系统
CN214158638U (zh) 一种沉淀池清洗装置
CN217191233U (zh) 一种二沉池一体式清洗装置
CN112942520A (zh) 一种马桶冲刷水流控制系统
CN209161574U (zh) 一种絮凝沉淀池
CN209778422U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
CN21754907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沉淀池
CN206661772U (zh) 一种斜板沉淀池中的斜板清洗系统
CN217732750U (zh) 一种低能耗浸没式超滤膜净水设备
CN207538155U (zh) 一种分流井及其泵提升装置
CN113082794A (zh) 一种用于污泥排放的翼式排泥装置及排泥系统
CN204224348U (zh) 串联式双层平流沉淀池
JPH09141007A (ja) 汚水池における揚砂装置
CN215049535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KR101109208B1 (ko) 수평집수관의 세정방법 및 장치
CN112439228B (zh) 一种配套使用的沉淀及清洗机构
CN209617110U (zh) 一种商砼车外壁清洗装置
CN218794828U (zh) 一种烟气固废分流式处理塔及烟气处理系统
CN211920920U (zh) 回转式格栅机的配套结构
CN215585664U (zh) 一种转盘过滤器反冲洗装置
CN214971985U (zh) 一种用于污泥排放的翼式排泥装置及排泥系统
CN215828378U (zh) 一种加药清洗一体化装置及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