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9537U - 一种水解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解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9537U
CN217189537U CN202220107570.0U CN202220107570U CN217189537U CN 217189537 U CN217189537 U CN 217189537U CN 202220107570 U CN202220107570 U CN 202220107570U CN 217189537 U CN217189537 U CN 217189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ydrolysis kettle
pipe
liquid
kett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75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宏然
陈光伟
吕改军
张素梅
符春超
仝志阳
张飞飞
胡克用
李芳�
胡大龙
王波
朱战峰
靳红卫
张泽喆
陈毛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yang Hongsheng Fine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yang Hongshe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yang Hongsheng Fin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yang Hongshe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075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9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9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9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解釡,包括:水解釜本体,水解釜本体的内部下端安装有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箱和连接管,换热箱共设置有两个且截面呈扇环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两个换热箱对称分布且边缘与水解釜本体的内壁贴合,其中一个换热箱背部安装有进液管、另一个换热箱背部安装有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均延伸至水解釜本体的外部,连接管分别连接在两个换热箱之间且倾斜设置;水解釜本体的内部还安装有导液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水通过进液管排入到换热器中,经过换热箱和连接管的螺旋输送,与换热箱内部的导热板持续换热,提高换热性能。在水解釜内部设置了可以转动的布液盘,布液盘在转动过程中进行下料,提高下料的均匀度。

Description

一种水解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解釡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水解釡。
背景技术
水解釜就是各种物质在水解釜中搅拌混合发生水解反应后生成需要的产品,在水解反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绝大部分的水解釜都是压力容器并且有加温装置的,这类水解釜整体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但也有一些水解釜的水解反应不需要压力就可以生成产品,对于这类水解釜采用玻璃钢材质。
目前,现有的水解釜存在如下问题:(1)换热效率差,不能对热能很好的利用,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2)采用管道进液,进液较为集中,均匀度差,影响反应效率。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解釡,解决了换热效率差,不能对热能很好的利用,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采用管道进液,进液较为集中,均匀度差,影响反应效率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解釡,包括:水解釜本体,所述水解釜本体的内部下端安装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箱和连接管,所述换热箱共设置有两个且截面呈扇环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两个换热箱对称分布且边缘与水解釜本体的内壁贴合,其中一个换热箱背部安装有进液管、另一个换热箱背部安装有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延伸至水解釜本体的外部,所述连接管分别连接在两个换热箱之间且倾斜设置;所述水解釜本体的内部还安装有导液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通过隔板将内部分隔为若干个导液腔,所述导液腔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连接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液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板,相邻的导热板之间形成换热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液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杆、布液盘和导管,所述导管转动连接在水解釜本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导管的下端延伸至水解釜本体的内部并与传动杆连接,导管的上端形成开口并延伸至水解釜本体的上方,导管的上端采用轴承转动连接有补液管,所述水解釜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管,所述传动杆的表面焊接有搅拌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电机安装在水解釜本体的顶部一侧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延伸至水解釜本体的内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导管上分别安装有齿轮,且两个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布液盘安装在传动杆上,布液盘的底部呈球面结构且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布液孔,所述布液盘的内部通过传动杆与导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水通过进液管排入到换热器中,经过换热箱和连接管的螺旋输送,与换热箱内部的导热板持续换热,提高换热性能,减少资源浪费。
(2)本实用新型,在水解釜内部设置了可以转动的布液盘,布液盘在转动过程中进行下料,提高下料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解釡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箱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水解釜本体;2、布液盘;3、传动杆;4、搅拌杆;5、进液管;6、换热器;7、排液管;8、出液管;9、齿轮;10、电机;11、补液管;12、导管;13、连接管;14、换热箱;15、隔板;16、导热板;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解釡,包括:水解釜本体1,水解釜本体1的内部下端安装有换热器6,换热器6包括换热箱14和连接管13,换热箱14共设置有两个且截面呈扇环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两个换热箱14对称分布且边缘与水解釜本体1的内壁贴合,其中一个换热箱14背部安装有进液管5、另一个换热箱14背部安装有出液管8,换热液通过进液管5进入到换热箱14中,通过在连接管13和两个换热箱14内反复流动来提高换热性能,最后通过出液管8排出,进液管5和出液管8均延伸至水解釜本体1的外部,连接管13分别连接在两个换热箱14之间且倾斜设置;水解釜本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导液机构,导液机构用于导液和将液体搅拌。
进一步改进地,换热箱14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5且通过隔板15将内部分隔为若干个导液腔,导液腔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17且通孔17与连接管13连通。导液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板16,相邻的导热板16之间形成换热腔,换热液体在换热腔内流动,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改进地,导液机构包括电机10、传动杆3、布液盘2和导管12,导管12转动连接在水解釜本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导管12的下端延伸至水解釜本体1的内部并与传动杆3连接,导管12的上端形成开口并延伸至水解釜本体1的上方,导管12的上端采用轴承转动连接有补液管11,补液管11进行补液,水解釜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管7,传动杆3的表面焊接有搅拌杆4,搅拌杆4对内部液体进行搅拌,加快反应。电机10安装在水解釜本体1的顶部一侧且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延伸至水解釜本体1的内部,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和导管12上分别安装有齿轮9,且两个齿轮9啮合连接,电机10转动后通过齿轮9带动传动杆3转动。布液盘2安装在传动杆3上,布液盘2的底部呈球面结构且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布液孔,布液盘2的内部通过传动杆3与导管12连通,布液盘2通过传动杆3带动转动,并通过布液孔进行均匀下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冷却水通过进液管5排入到换热器6中,经过换热箱14和连接管13的螺旋输送,与换热箱14内部的导热板16持续换热,提高换热性能,减少资源浪费。在水解釜内部设置了可以转动的布液盘2,布液盘2在转动过程中进行下料,提高下料的均匀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解釡,包括:水解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釜本体(1)的内部下端安装有换热器(6),所述换热器(6)包括换热箱(14)和连接管(13),所述换热箱(14)共设置有两个且截面呈扇环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两个换热箱(14)对称分布且边缘与水解釜本体(1)的内壁贴合,其中一个换热箱(14)背部安装有进液管(5)、另一个换热箱(14)背部安装有出液管(8),所述进液管(5)和出液管(8)均延伸至水解釜本体(1)的外部,所述连接管(13)分别连接在两个换热箱(14)之间且倾斜设置;所述水解釜本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导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解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4)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5)且通过隔板(15)将内部分隔为若干个导液腔,所述导液腔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17)且通孔(17)与连接管(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解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板(16),相邻的导热板(16)之间形成换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解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机构包括电机(10)、传动杆(3)、布液盘(2)和导管(12),所述导管(12)转动连接在水解釜本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导管(12)的下端延伸至水解釜本体(1)的内部并与传动杆(3)连接,导管(12)的上端形成开口并延伸至水解釜本体(1)的上方,导管(12)的上端采用轴承转动连接有补液管(11),所述水解釜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管(7),所述传动杆(3)的表面焊接有搅拌杆(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解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安装在水解釜本体(1)的顶部一侧且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延伸至水解釜本体(1)的内部,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和导管(12)上分别安装有齿轮(9),且两个齿轮(9)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解釡,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盘(2)安装在传动杆(3)上,布液盘(2)的底部呈球面结构且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布液孔,所述布液盘(2)的内部通过传动杆(3)与导管(12)连通。
CN202220107570.0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水解釡 Active CN217189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7570.0U CN217189537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水解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7570.0U CN217189537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水解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9537U true CN217189537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1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7570.0U Active CN217189537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水解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9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18229U (zh) 一种带搅拌功能的结晶器
CN111330530B (zh) 一种交叉压扁多纵向涡旋流管及其反应器
CN217189537U (zh) 一种水解釡
CN209555215U (zh) 一种生物反应罐
CN206476793U (zh) 冷却结晶器
CN109611668A (zh) 一种带散热减震的反应装置
CN208936824U (zh) 一种污水冷却器
CN211463176U (zh) 一种高粘度液体树脂反应釜
CN209752891U (zh) 一种用于甘油酯交换反应的反应釜
CN210533127U (zh) 一种生活废水余热利用装置
CN210045240U (zh) 一种便于均匀受热的化工用反应釜
CN208288012U (zh) 一种导热油加热低损耗搅拌反应釜
CN209406102U (zh) 一种高效节能带加热搅拌器
CN211537714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7725392U (zh) 一种异壬酸异壬酯的搅拌装置
CN217752051U (zh)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电杆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09671128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能源回收装置
CN217220249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结晶釜
CN217527497U (zh) 连续式反应装置
CN218637233U (zh) 一种双搅拌器搅拌罐
CN215234163U (zh) 一种抗腐蚀性强的钛反应釜
CN214106606U (zh) 一种用于连续液固相混合及加热的系统
CN212016775U (zh) 一种六甲基二硅氮烷生产用蒸馏装置
CN217411770U (zh) 一种基于高温湍流水高效清洗装置
CN220918152U (zh) 一种整理剂生产用降膜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