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6077U -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6077U
CN217176077U CN202220040124.2U CN202220040124U CN217176077U CN 217176077 U CN217176077 U CN 217176077U CN 202220040124 U CN202220040124 U CN 202220040124U CN 217176077 U CN217176077 U CN 217176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djusting plate
locking
plate
regula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401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冰冰
王彤红
杨桂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Runm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Runm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Runm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Runm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401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6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6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6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Fenc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涉及一种防护设备,方便对安全围栏进行运输,其包括围栏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围栏本体两端的两个安装座,安装座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个安装座相互平行;安装座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盛放槽,其中一个盛放槽槽口朝向施工侧设置;盛放槽内设置有支撑段,支撑段包括设置于盛放槽远离围栏本体一端的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转动连接于盛放槽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第一调节板能够朝向靠近盛放槽槽底方向转动至与盛放槽槽底相抵的收纳状态,安装座上设置有当第一调节板处于收纳状态时,用于将第一调节板锁定在收纳状态的紧固件。本申请能够减小安全围栏的占用空间,从而方便对安全围栏进行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护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力施工时,需要在施工现场周围放置安全防护装置,以提醒行人或车辆让行,在现行的电力作业过程中,常采用安全围栏周围防护装置。
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安装围栏,如图1所示,包括围栏本体1,所述围栏本体1下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远离围栏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板12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座13,所述支撑段5呈弧形结构。施工时,安全围栏朝向施工侧设置,通过多个安全围栏相连接,从而对施工现场进行拦截。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支撑座13呈弧形结构,在运输安全围栏时,不利于对数量较大的安全围栏进行堆叠运输,从而影响运输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对安全围栏进行运输,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围栏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围栏本体两端的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安装座相互平行;所述安装座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盛放槽,其中一个所述盛放槽槽口朝向施工侧设置;所述盛放槽内设置有支撑段,所述支撑段包括设置于盛放槽远离围栏本体一端的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转动连接于盛放槽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所述第一调节板能够朝向远离盛放槽槽底方向转动与盛放槽槽底相垂直的安装状态,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当第一调节板处于安装状态时,用于将第一调节板锁定在支撑状态的锁定组件;所述第一调节板能够朝向靠近盛放槽槽底方向转动至与盛放槽槽底相抵的收纳状态,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当第一调节板处于收纳状态时,用于将第一调节板锁定在收纳状态的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运输时,工作人员将第一调节板朝向靠近盛放槽槽底方向转动至与盛放槽槽底相抵的收纳状态,接着借助紧固件,将第一调节板锁定在收纳状态,起到减小第一调节板占用空间的作用,从而方便对安全围栏进行堆叠运输。当使用时,将第一调节板朝向远离盛放槽槽底方向转动至第一调节板与盛放槽槽底相垂直的安装状态,再借助锁定组件将第一调节板锁定在安装状态,即可对安全围栏进行使用。
可选的,所述支撑段还包括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转动连接于第一调节板远离与盛放槽连接位置处一侧,所述第一调节板的转动中心轴与第二调节板的转动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调节板位于第一调节板上方,所述第二调节板远离第一调节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盛放槽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当所述第一调节板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二调节板沿竖直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调节板转动至安装状态时,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以及安装座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安全围栏使用时能够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板远离第一调节板的一端的两侧均垂直设置有滑移柱,所述盛放槽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用于供滑移柱滑动穿设的滑移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移柱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二调节板于盛放槽槽壁上的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板远离第二调节板一端的两侧均垂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盛放槽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用于供转动轴转动连接的适配孔;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转动轴伸出的第一锁定孔,所述锁定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滑移柱伸出的第二锁定孔;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于转动轴伸出第一锁定孔一端的第一锁定螺母以及螺纹连接于滑移柱伸出第二锁定孔一端的第二锁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调节板转动至安装状态时,将转动轴穿过第一锁定孔,此时滑移柱同步穿过第二调节孔,然后再将第一锁定螺母与转动轴螺纹连接,并且将第二锁定螺母与滑移柱螺纹连接,使得第一锁定螺母与第二锁定螺母将锁定板抵紧在安装座上,从而将第一调节板锁定在安装状态,并同步实现对第二调节板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板靠近第一调节板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置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开设有用于供转动部伸入的铰接槽,所述转动部伸入铰接槽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杆,所述铰接槽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用于供旋转杆转动连接的旋转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杆与旋转孔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的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盛放槽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为旋转杆提供转动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的设置,使得第一调节板在转动时,旋转杆不受到干涉。
可选的,所述锁定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旋转杆穿过的第三锁定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螺纹连接于旋转杆上的紧固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调节板转动至收纳状态时,让位槽与第三锁定孔处于相对位置,此时将紧固螺母与旋转杆螺纹连接,即可将第一调节板锁定在收纳状态,并且由于滑移柱受到滑移孔孔壁的限制,第二调节板也同步被限制于盛放槽中。
可选的,所述转动部伸入铰接槽的一端开设有导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圆角的设置,能够方便对第二调节板进行转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申请能够减小安全围栏的占用空间,从而方便对安全围栏进行运输;
2.通过滑移柱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二调节板于盛放槽槽底上的滑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体现锁定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体现紧固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围栏本体;2、安装座;201、盛放槽;202、滑移孔;203、适配孔;3、锁定组件;31、锁定板;311、第一锁定孔;312、第二锁定孔;313、第三锁定孔;32、第一锁定螺母;33、第二锁定螺母;4、紧固件;41、紧固螺母;5、支撑段;51、第一调节板;52、第二调节板;6、滑移柱;7、转动轴;8、转动部;81、导圆角;9、旋转杆;10、铰接块;101、铰接槽;102、旋转孔;11、让位槽;12、支撑板;13、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参照图2,防护装置包括围栏本体1,围栏本体1呈方形结构。防护装置还包括焊接于围栏本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安装座2,安装座2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两个安装座2相互平行。安装座2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盛放槽201,其中一个盛放槽201槽口朝向施工侧设置。
参照图2、3,盛放槽201内设置有支撑段5。具体的,支撑段5包括设置于盛放槽201远离围栏本体1一端的第一调节板51,第一调节板51转动连接于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第一调节板51能够朝向远离盛放槽201槽底方向转动至与盛放槽201槽底相垂直的安装状态,当第一调节板51处于安装状态时,能够用于将围栏本体1支撑于地面上。第一调节板51能够朝向靠近盛放槽201槽底方向转动至与盛放槽201槽底相抵的收纳状态,当第一调节板51处于收纳状态时,安全围栏的占用空间减小,利于堆叠运输。
参照图2、3,支撑段5还包括第二调节板52,第二调节板52转动设置于第一调节板51远离与盛放槽201连接位置处。第二调节板52位于第一调节板51上方,第二调节板52远离第一调节板51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
参照图2、3,第二调节板52远离第一调节板51一端的两侧均垂直粘接有滑移柱6,滑移柱6呈圆杆状结构。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滑移孔202,滑移孔202呈腰型结构,滑移柱6滑动穿设于滑移孔202中。
参照图3,第一调节板51远离第二调节板52的一端的两侧均垂直粘接有转动轴7,转动轴7呈圆杆状结构。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适配孔203,适配孔203位于盛放槽201远离围栏本体1的一端。
参照图3,第二调节板52靠近第一调节板5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转动部8,第一调节板51上一体成型有铰接块10。铰接块10上开设有铰接槽101,铰接槽101与转动部8相适配且用于供转动部8伸入。
参照图3,转动部8远离第二调节板52一端的两侧均粘接有旋转杆9,铰接槽101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旋转孔102,旋转杆9转动连接于旋转孔102中。转动部8伸入铰接槽101的一端开设有导圆角81。
参照图3,安装座2上设置有锁定组件3,锁定组件3与支撑段5一一对应。具体的,锁定组件3包括锁定板31,锁定板31上开设有第一锁定孔311,第一锁定孔311与转动轴7相适配且用于供转动轴7穿过。锁定板31上开设有第二锁定孔312,第二锁定孔312与滑移柱6相适配且用于供滑移柱6穿过。锁定组件3还包括螺纹连接于转动轴7上的第一锁定螺母32以及螺纹连接于滑移柱6上的第二锁定螺母33。
当第一调节板51朝向远离盛放槽201槽底方向转动时,第一调节板51带动第二调节板52转动,并且驱动滑移柱6沿远离围栏本体1方向向下滑移。当滑移柱6滑移至与滑移孔202孔壁相抵时,第一调节板51处于安装状态,此时将锁定板31朝向靠近安装座2方向移动至锁定板31与安装座2相抵,使得转动轴7穿过第一锁定孔311,并且滑移柱6穿过第二锁定孔312,最后再将第一锁定螺母32与转动轴7螺纹连接,并且将第二锁定螺母33与滑移柱6螺纹连接,使得锁定板31抵紧于安装座2上。此时第二调节板52沿竖直方向向上倾斜设置,第一调节板51、第二调节板52以及安装座2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参照图3、4,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让位槽11,让位槽11位于滑移孔202下方。锁定板31上开设有第三锁定孔313,第三锁定孔313与旋转杆9相适配。安装座2上设置有紧固件4。具体的,紧固件4包括螺纹连接于旋转杆9上的紧固螺母41。
当第一调节板51转动至与盛放槽201槽底相抵的收纳状态时,旋转杆9转动至进入让位槽11中,旋转杆9与第三锁定孔313处于相对位置,并且第一锁定孔311与转动轴7也处于相对位置,此时将紧固螺母41与旋转杆9螺纹连接,使得锁定板31抵紧于安装座2上,即可限制第一调节板51与第二调节板52从盛放槽201中翻出,达到减小安全围栏占用空间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运输前,将第一锁定螺母32和第二锁定螺母33拧松,并将锁定板31取下,接着将滑移柱6朝向靠近围栏本体1方向向上滑移,在此过程中第二调节板52带动第一调节板51转动至第一调节板51与盛放槽201槽底相抵,此时第二调节板52也与盛放槽201槽底相抵,接着将锁定板31朝向靠近安装座2方向移动,使得转动轴7穿过第一锁定孔311,旋转杆9穿过第三锁定孔313,最后再将紧固螺母41与旋转杆9螺纹连接,将锁定板31拧紧于安装座2上,即可将第一调节板51锁定在收纳状态,从而方便对安全围栏进行运输。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栏本体(1),还包括设置于围栏本体(1)两端的两个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安装座(2)相互平行;所述安装座(2)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盛放槽(201),其中一个所述盛放槽(201)槽口朝向施工侧设置;所述盛放槽(201)内设置有支撑段(5),所述支撑段(5)包括设置于盛放槽(201)远离围栏本体(1)一端的第一调节板(51),所述第一调节板(51)转动连接于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所述第一调节板(51)能够朝向远离盛放槽(201)槽底方向转动与盛放槽(201)槽底相垂直的安装状态,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当第一调节板(51)处于安装状态时,用于将第一调节板(51)锁定在支撑状态的锁定组件(3);所述第一调节板(51)能够朝向靠近盛放槽(201)槽底方向转动至与盛放槽(201)槽底相抵的收纳状态,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当第一调节板(51)处于收纳状态时,用于将第一调节板(51)锁定在收纳状态的紧固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5)还包括第二调节板(52),所述第二调节板(52)转动连接于第一调节板(51)远离与盛放槽(201)连接位置处一侧,所述第一调节板(51)的转动中心轴与第二调节板(52)的转动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调节板(52)位于第一调节板(51)上方,所述第二调节板(52)远离第一调节板(5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当所述第一调节板(51)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二调节板(52)沿竖直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52)远离第一调节板(51)的一端的两侧均垂直设置有滑移柱(6),所述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用于供滑移柱(6)滑动穿设的滑移孔(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51)远离第二调节板(52)一端的两侧均垂直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用于供转动轴(7)转动连接的适配孔(203);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锁定板(31),所述锁定板(31)上开设有用于供转动轴(7)伸出的第一锁定孔(311),所述锁定板(31)上开设有用于供滑移柱(6)伸出的第二锁定孔(312);所述锁定组件(3)还包括螺纹连接于转动轴(7)伸出第一锁定孔(311)一端的第一锁定螺母(32)以及螺纹连接于滑移柱(6)伸出第二锁定孔(312)一端的第二锁定螺母(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52)靠近第一调节板(51)一端设置有转动部(8),所述第一调节板(51)上设置有铰接块(10),所述铰接块(10)上开设有用于供转动部(8)伸入的铰接槽(101),所述转动部(8)伸入铰接槽(101)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杆(9),所述铰接槽(101)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用于供旋转杆(9)转动连接的旋转孔(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槽(201)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均开设有让位槽(11),所述让位槽(11)为旋转杆(9)提供转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31)上开设有用于供旋转杆(9)穿过的第三锁定孔(313),所述紧固件(4)包括螺纹连接于旋转杆(9)上的紧固螺母(4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8)伸入铰接槽(101)的一端开设有导圆角(81)。
CN202220040124.2U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7176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0124.2U CN217176077U (zh)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0124.2U CN217176077U (zh)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6077U true CN217176077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3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40124.2U Active CN217176077U (zh)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6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76077U (zh)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CN114012313B (zh) 钢筋桁架运输设备
US9783368B2 (en) Conveyor apparatus
CN209503411U (zh) 轨道小车的锁紧机构、轨道小车及工件的预装设备
CN218373384U (zh) 一种桥梁建设用支撑结构
CN207001443U (zh) 一种用于载货台的驱动机构
CN210308347U (zh) 一种加力器调节装置
CN214473902U (zh) 一种气象雷达方位转台
CN212131945U (zh) 一种水利施工紧固处理装置
CN113579095A (zh) 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可调式上料机构
CN21187396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安全防护棚
CN209593349U (zh) 一种野外用便于携带的光伏设备
CN112865691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
CN215979418U (zh) 一种道路桥隧用支撑连接结构
CN219561938U (zh) 板材焊接机机台辅助机构
CN216735650U (zh) 一种煤矿机电运输用的防护装置
CN21671407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围挡
CN219672590U (zh) 一种可拆分式的注入头与井控装置集成撬
CN219491924U (zh) 一种道路施工防护装置
CN219909866U (zh) 一种室内装饰施工平台
CN212657030U (zh) 一种排风扇框架
CN218145733U (zh) 一种电力设施安装平台
CN219973016U (zh) 一种移动式通道闸
CN217320468U (zh) 运输装置
CN217400456U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