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5233U - 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5233U
CN217175233U CN202220735583.2U CN202220735583U CN217175233U CN 217175233 U CN217175233 U CN 217175233U CN 202220735583 U CN202220735583 U CN 202220735583U CN 217175233 U CN217175233 U CN 217175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assembled wall
rods
rod
contained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55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inz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inz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inz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inz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55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5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5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5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涉及装配式墙体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右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前表面的正中央均焊接有插接筒,两个插接筒之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插杆,左右两端插杆的下端分别插入到同侧的插接筒内,插杆的下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入有插栓。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配合,可使得两块墙体之间能够进行转动并形成夹角,而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夹角调节至所需角度后,将连接杆底部左右两端的插杆分别插入到两个插接筒内,便可快速对两块墙体之间的夹角进行快速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墙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在两块相邻且存有夹角的墙体在进行连接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夹角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固定。
现有授权专利中公开号为CN21122893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装置,包括竖向中心轴,竖向中心轴上安装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轴端套装在竖向中心轴上,自由端绕中心轴旋转;所述竖向中心轴设置在墙角位置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的轴线交点上;所述左连接板与左侧墙体固接,右连接板与右侧墙体固接;左侧墙体、右侧墙体与墙角位置的第三面墙体的夹角上固接底座安装板;
该实用新型能够将两块存有夹角的墙体进行连接固定,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将两块墙体之间相互固定时,采用螺栓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还需要第三面墙体进行配合,所以这种角度固定方式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墙体夹角连接装置,在对夹角进行固定时,安装固定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右侧;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前表面的正中央均焊接有插接筒,两个所述插接筒之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插杆,左右两端所述插杆的下端分别插入到同侧的所述插接筒内,所述插杆的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入有插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圆轴,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朝向圆轴的一侧面均焊接有环套,所述环套套在圆轴的外部并与圆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前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的底部贯穿出同侧的所述插接筒,所述插杆外部的上端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同侧所述插接筒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筒左右两侧面的下端均开设有通槽,两条所述通槽分别位于同侧所述通孔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插栓包括中间杆和端杆,所述端杆的数量为两根并分别焊接在中间杆的左右两端,并且所述端杆的直径大于中间杆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进左右两侧的所述通槽中,而两根所述端杆分别位于插接筒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配合,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都能够在圆轴上进行转动,并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能够分别安装在两块墙体上,这便可使得两块墙体之间能够进行转动并形成夹角;
而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夹角调节至所需角度后,将连接杆底部左右两端的插杆分别插入到两个插接筒内,同时推动插杆下滑并使得插杆的下端贯穿出插接筒,随后在插杆的通孔内插入插栓,而后撤去施加在插杆上的推力,这样便可使得插杆不会从插接筒内拔出,插栓也不会从插杆内拔出,以此便可将插杆与同侧的插接筒连接在一起,从而连接杆可以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并无法继续转动,以此实现两块墙体之间夹角的固定,于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墙体之间夹角的固定更加简单方便快捷,也便于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接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中: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圆轴,4-环套,5-插接筒,501-通槽,6-连接杆,7-插杆,701-通孔,8-插栓,801-中间杆,802-端杆,9-弹簧,10-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2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的右侧,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前表面的正中央均焊接有插接筒5,两个插接筒5之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底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插杆7,左右两端插杆7的下端分别插入到同侧的插接筒5内,插杆7的下端开设有通孔701,通孔701内插入有插栓8;
具体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圆轴3,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朝向圆轴3的一侧面均焊接有环套4,环套4套在圆轴3的外部并与圆轴3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前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10;
环套4能够在圆轴3上进行转动,从而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能够围绕着圆轴3进行转动,螺纹通孔10能够插槽螺钉,于是通过插接的螺钉,可以将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能够分别安装在两块墙体上,这样两块墙体之间也能够进行转动并形成夹角;
根据以上所述,插杆7的底部贯穿出同侧的插接筒5,插杆7外部的上端套有弹簧9,弹簧9位于同侧插接筒5的上方,插接筒5左右两侧面的下端均开设有通槽501,两条通槽501分别位于同侧通孔701的左右两侧,插栓8包括中间杆801和端杆802,端杆802的数量为两根并分别焊接在中间杆801的左右两端,并且端杆802的直径大于中间杆801的直径,中间杆801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进左右两侧的通槽501中,而两根端杆802分别位于插接筒5的左右两侧;
具体的,通孔701的直径大于端杆802的直径,通槽501的槽宽小于端杆802的直径;
于是当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夹角调整合适的角度后,将连接杆6底部左右两端的插杆7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接筒5内,之后对连接杆6施加一个下压力,那么插杆7便会沿着插接筒5下滑,在插杆7下滑时,弹簧9被压缩并产生弹力,插杆7的下端则贯穿出插接筒5,而当插杆7上的通孔701延伸出插接筒5时,便可在通孔701内插入插栓8,并使得插栓8上的中间杆801位于通孔701中,当插栓8插接完后,便可撤走施加在连接杆6的下压力,随后弹簧9利用弹力推动插杆7上滑,通孔701则重新缩回插接筒5内,而当通孔701向上缩回时,中间杆801的左右两端便会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通槽501中,左右两端的端杆802则分别位于插接筒5的左右两侧,而当中间杆801移动至通槽501的最顶部时,中间杆801便会限制插杆7继续上滑,从而使得插杆7无法从插接筒5内拔出,左右两端的端杆802则使得中间杆801无法进行左右移动,这样插栓8也就不会从通孔701内拔出,于是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得插杆7与插接筒5连接在一起,当两根插杆7与对应的插接筒5都连接后,那么连接杆6便可将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进行连接,从而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无法继续转动,这样便可对两块墙体之间的夹角进行固定;
连接杆6的长度根据实际所需进行定制,这样使得连接杆6能够适用不同角度的夹角。
综上所述:
通过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的配合,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都能够在圆轴3上进行转动,并且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能够分别安装在两块墙体上,这便可使得两块墙体之间能够进行转动并形成夹角;
而当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夹角调节至所需角度后,将连接杆6底部左右两端的插杆7分别插入到两个插接筒5内,同时推动插杆7下滑并使得插杆7的下端贯穿出插接筒5,随后在插杆7的通孔701内插入插栓8,而后撤去施加在插杆7上的推力,这样便可使得插杆7不会从插接筒5内拔出,插栓8也不会从插杆7内拔出,以此便可将插杆7与同侧的插接筒5连接在一起,从而连接杆6可以将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连接在一起并无法继续转动,以此实现两块墙体之间夹角的固定,于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墙体之间夹角的固定更加简单方便快捷,也便于进行拆卸。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2)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的右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前表面的正中央均焊接有插接筒(5),两个所述插接筒(5)之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底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插杆(7),左右两端所述插杆(7)的下端分别插入到同侧的所述插接筒(5)内,所述插杆(7)的下端开设有通孔(701),所述通孔(701)内插入有插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圆轴(3),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朝向圆轴(3)的一侧面均焊接有环套(4),所述环套(4)套在圆轴(3)的外部并与圆轴(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前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7)的底部贯穿出同侧的所述插接筒(5),所述插杆(7)外部的上端套有弹簧(9),所述弹簧(9)位于同侧所述插接筒(5)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筒(5)左右两侧面的下端均开设有通槽(501),两条所述通槽(501)分别位于同侧所述通孔(701)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栓(8)包括中间杆(801)和端杆(802),所述端杆(802)的数量为两根并分别焊接在中间杆(801)的左右两端,并且所述端杆(802)的直径大于中间杆(80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801)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进左右两侧的所述通槽(501)中,而两根所述端杆(802)分别位于插接筒(5)的左右两侧。
CN202220735583.2U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175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583.2U CN217175233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583.2U CN217175233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5233U true CN217175233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45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5583.2U Active CN217175233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52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2581A (zh) * 2022-08-16 2022-10-04 河南驭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2581A (zh) * 2022-08-16 2022-10-04 河南驭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5142581B (zh) * 2022-08-16 2023-10-27 河南驭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75233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夹角连接结构
CN207609015U (zh) 一种新型插板式梁柱连接节点
CN214013844U (zh) 一种电缆接头的连接装置
CN105025753A (zh) 联接构件及使用该联接构件的组装架
CN201336503Y (zh) 插拔辅助治具
CN114197713A (zh) 一种铝单板幕墙安装结构
CN1818401A (zh) 多臂管连接件
CN210926535U (zh) 一种工业重载连接器模块化快速连接结构
CN110560769B (zh) 自拉式直角铣头及包含自拉式直角铣头的多功能头
CN217243130U (zh) 一种用于家具动力传动的传动组件及升降桌
CN113431207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节点
CN208835361U (zh) 一种不锈钢快速接头
CN211776294U (zh) 一种组装式电线杆
CN215483851U (zh) 一种用于格栅式建筑幕墙的转接组件
CN201314312Y (zh) 管子连接件
CN2190356Y (zh) 通用插头
CN217928404U (zh) 一种组合式led灯带
CN200949468Y (zh) 复合销轴
CN216075941U (zh) 一种pc构件中预埋钢筋定位及灌浆装置
CN220837466U (zh) 一种三孔冲压模具
CN214995275U (zh) 一种用于连接预制混凝土墙板的套筒连接组件
CN214943030U (zh) 一种连接节点件及蚊帐骨架
CN220748748U (zh) 一种燕尾槽锁止装置
CN220365925U (zh) 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钻机用齿轮
CN216241682U (zh) 一种木塑连接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