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8174U - 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8174U
CN217168174U CN202123401102.9U CN202123401102U CN217168174U CN 217168174 U CN217168174 U CN 217168174U CN 202123401102 U CN202123401102 U CN 202123401102U CN 217168174 U CN217168174 U CN 217168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himble
shaft sleeve
roller
buffer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011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海涛
许滨
黄海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hen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hen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hen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hen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011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8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8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8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其结构还包括顶针、外轴套以及内轴套,底座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形成有封闭的套筒,外轴套可弹性活动的设置在套筒的内部,内轴套转动设置在外轴套的内部,顶针固定在内套筒的端部,套筒的后端设有限位块,外轴套和限位块之间设有缓冲区,缓冲区的内部设有分段缓冲件,分段缓冲件使得外轴套朝向限位块活动的弹性压力逐渐递增,本实用新型能够最大化减少顶针对滚子端部顶针孔的刚性摩擦压力,从而对滚子端部顶针孔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出现管子端部顶针孔扩大,影响顶针孔和顶针之间的定位,从而确保滚子夹紧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后续探伤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子探伤设备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滚子在探伤时需要将滚子进行一边转动,一边探伤,以保证能够对滚子进行全方位的探伤,滚子的转动一般是通过外界作用于滚子的端部,以达到将滚子进行转动的目的,而由于滚子探伤的精度比较高,需要确保滚子在转动过程中同心度始终保持一致,鉴于此,在滚子的端部需要开设顶针孔,通过将顶针顶住顶针孔,以达确保滚子夹紧的位置和滚子的轴心保持一致,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鉴于生产误差的存在,顶针在向顶针孔对齐移动时,顶针可能会优先抵触在顶针孔的边缘,随着外界动力的持续推动,顶针才会逐渐自适应卡入顶针孔的内部,从而对滚子的端部起到夹紧的作用,而现有技术中,外界推动的作用力都比较大,导致顶针在顶针孔的内部进行瞬间的刚性摩擦,这种刚性摩擦会使得顶针孔出现一定的扩大,导致后续顶针在顶针孔的夹紧位置出现偏差,影响了后续滚子转动的同心度,降低了滚子探伤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其创新点在于:其结构还包括顶针、外轴套以及内轴套,底座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形成有封闭的套筒,外轴套可弹性活动的设置在套筒的内部,内轴套转动设置在外轴套的内部,顶针固定在内套筒的端部且延伸在安装槽的外侧;
套筒的后端设有限位块,外轴套和限位块之间设有缓冲区,缓冲区的内部设有分段缓冲件,分段缓冲件使得外轴套朝向限位块活动的弹性压力逐渐递增。
进一步的,上述套筒的前端设有固定盘,固定盘和限位块对称设置在套筒的两端,外轴套上套设有前置环形板,固定盘上设有限制前置环形板滑出套筒的限位环形板。
进一步的,上述顶针和外轴套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轴承,固定盘的直径大于旋转轴承的直径大于限位环形板。
进一步的,上述分段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初始长度大于第二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缓冲弹簧,外轴套的端部设有封闭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延伸方向朝向限位块的导向杆,限位块上设有延伸方向朝向外轴套的导向管,第一缓冲弹簧固定在导向管的内部,导向杆滑动设置在导向管的内部且和第一缓冲弹簧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弹簧套在导向管的外侧且和限位块固定连接,导向管的外侧套设有可滑动的环形压板,环形压板和第二缓冲弹簧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延伸方向朝向环形压板的压杆,若干压杆呈圆形分布在导向杆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在顶针自适应的卡入顶针孔的内部时,外轴套在缓冲区的位置开始向限位块的方向进行弹性活动,初始时,在分段缓冲件的作用下,外轴套在缓冲区受到的弹性阻力比较小,能够最大化减少顶针对滚子端部顶针孔的刚性摩擦压力,从而对滚子端部顶针孔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出现管子端部顶针孔扩大,影响顶针孔和顶针之间的定位,从而确保滚子夹紧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后续探伤的准确性,在外界动力的持续带动下,顶针卡入顶针孔的内部以后,相应的,在分段缓冲件的作用下,外轴套在缓冲区受到的弹性阻力逐渐增大,这种增大的弹性阻力能够确保顶针在顶针孔内部的压紧作用,从而确保滚子夹紧的稳定性,后续外界动力驱动滚子另一端进行转动,内轴套相应在在外轴套2的内部进行转动,实现了滚子能够一边转动,一边探伤,保证了滚子全方位的探伤。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固定盘的设置对外轴套在套筒内部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保证外轴套在套筒内部弹性活动的前后位置保持一致,其次,外轴套在没有受到外界的作用力时,前置环形板始终抵触在限位环形板上,一方面对外轴套在套筒内部的初始位置起到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外轴套滑出套筒的外侧。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旋转轴承的设定对顶针、内轴套在外轴套的转动起到稳定性的作用,在外轴套向限位块的方向进行活动时,旋转轴承的活动位置不会超过限位环形板,从而对外轴套向限位块的最大活动位置起到限定的作用,而固定盘的直径大于旋转轴承,能够方便旋转轴承进入固定盘并和限位环形板抵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轴套、内轴套在套筒内部的侧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到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包括底座1,其结构还包括顶针101、外轴套2以及内轴套3,底座1上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上形成有封闭的套筒12,外轴套2可弹性活动的设置在套筒12的内部,内轴套3转动设置在外轴套2的内部,顶针101固定在内套筒12的端部且延伸在安装槽11的外侧;
套筒12的后端设有限位块13,外轴套2和限位块13之间设有缓冲区102,缓冲区102的内部设有分段缓冲件4,分段缓冲件4使得外轴套2朝向限位块13活动的弹性压力逐渐递增。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顶针101对准滚子端部的顶针孔,在外界动力的带动下,顶针101向滚子的端部进行移动,顶针101在进入滚子端部的顶针孔时,由于误差的存在,顶针101会优先抵触在顶针孔的边缘,随着外界动力的持续推动,顶针101会逐渐自适应卡入顶针孔的内部,从而对滚子的端部起到夹紧的作用,在顶针101自适应的卡入顶针孔的内部时,外轴套2在缓冲区102的位置开始向限位块13的方向进行弹性活动,初始时,在分段缓冲件4的作用下,外轴套2在缓冲区102受到的弹性阻力比较小,能够最大化减少顶针101对滚子端部顶针孔的刚性摩擦压力,从而对滚子端部顶针孔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出现管子端部顶针孔扩大,影响顶针孔和顶针101之间的定位,从而确保滚子夹紧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后续探伤的准确性,在外界动力的持续带动下,顶针101卡入顶针孔的内部以后,相应的,在分段缓冲件4的作用下,外轴套2在缓冲区102受到的弹性阻力逐渐增大,这种增大的弹性阻力能够确保顶针101在顶针孔内部的压紧作用,从而确保滚子夹紧的稳定性,后续外界动力驱动滚子另一端进行转动,内轴套3相应在在外轴套2的内部进行转动,实现了滚子能够一边转动,一边探伤,保证了滚子全方位的探伤。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套筒12的前端设有固定盘14,固定盘14和限位块13对称设置在套筒12的两端,外轴套2上套设有前置环形板21,固定盘14上设有限制前置环形板21滑出套筒12的限位环形板15。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盘14的设置对外轴套2在套筒12内部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保证外轴套2在套筒12内部弹性活动的前后位置保持一致,其次,外轴套2在没有受到外界的作用力时,前置环形板21始终抵触在限位环形板15上,一方面对外轴套2在套筒12内部的初始位置起到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外轴套2滑出套筒12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方案,上述顶针101和外轴套2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轴承5,固定盘14的直径大于旋转轴承5的直径大于限位环形板15。
在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轴承5的设定对顶针101、内轴套3在外轴套2的转动起到稳定性的作用,在外轴套2向限位块13的方向进行活动时,旋转轴承5的活动位置不会超过限位环形板15,从而对外轴套2向限位块13的最大活动位置起到限定的作用,而固定盘的14直径大于旋转轴承5,能够方便旋转轴承5进入固定盘14并和限位环形板15抵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分段缓冲件4包括第一缓冲弹簧41和第二缓冲弹簧42,第一缓冲弹簧41的初始长度大于第二缓冲弹簧42,第一缓冲弹簧41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缓冲弹簧42,外轴套2的端部设有封闭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设有延伸方向朝向限位块13的导向杆7,限位块13上设有延伸方向朝向外轴套2的导向管71,第一缓冲弹簧41固定在导向管71的内部,导向杆7滑动设置在导向管71的内部且和第一缓冲弹簧41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弹簧42套在导向管71的外侧且和限位块13固定连接,导向管71的外侧套设有可滑动的环形压板8,环形压板8和第二缓冲弹簧42固定连接,固定板6上设有若干延伸方向朝向环形压板8的压杆81,若干压杆81呈圆形分布在导向杆7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分段缓冲件4的工作原理如下:初始时,当外轴套2在外界作用力向限位块13的方向进行活动时,导向杆7压住第一缓冲弹簧41,使得导向杆7在导向管71的内部进行第一次弹性活动,由于第一缓冲弹簧41的弹性系数较小,外轴套2初始的弹性活动压力也相应的比较小,随后当外轴套2在外界作用下持续向限位块13的方向进行活动时,当压杆81和环形压板8接触时,说明此时,顶针101已经完全卡入顶针孔的内部,压杆81压住环形压板8,使得环形压板8在导向管71的外侧进行滑动,而在第二缓冲弹簧42的弹性作用下,环形压板8在导向管71的外侧进行第二次的弹性活动,由于第二缓冲弹簧42的弹性系数较大,相应的,使得外轴套2向限位块13的弹性活动阻力增加,从而确保顶针101能够压紧在顶针孔的内部。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其结构还包括顶针(101)、外轴套(2)以及内轴套(3),所述底座(1)上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上形成有封闭的套筒(12),所述外轴套(2)可弹性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套筒(12)的内部,所述内轴套(3)转动设置在所述外轴套(2)的内部,所述顶针(101)固定在所述套筒(12)的端部且延伸在所述安装槽(11)的外侧;
所述套筒(12)的后端设有限位块(13),所述外轴套(2)和所述限位块(13)之间设有缓冲区(102),所述缓冲区(102)的内部设有分段缓冲件(4),所述分段缓冲件(4)使得所述外轴套(2)朝向所述限位块(13)活动的弹性压力逐渐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的前端设有固定盘(14),所述固定盘(14)和所述限位块(13)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筒(12)的两端,所述外轴套(2)上套设有前置环形板(21),所述固定盘(14)上设有限制所述前置环形板(21)滑出所述套筒(12)的限位环形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101)和所述外轴套(2)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轴承(5),所述固定盘(14)的直径大于所述旋转轴承(5)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环形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缓冲件(4)包括第一缓冲弹簧(41)和第二缓冲弹簧(42),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1)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2),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1)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2),所述外轴套(2)的端部设有封闭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延伸方向朝向所述限位块(13)的导向杆(7),所述限位块(13)上设有延伸方向朝向所述外轴套(2)的导向管(71),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1)固定在所述导向管(71)的内部,所述导向杆(7)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管(71)的内部且和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2)套在所述导向管(71)的外侧且和所述限位块(1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71)的外侧套设有可滑动的环形压板(8),所述环形压板(8)和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若干延伸方向朝向所述环形压板(8)的压杆(81),若干所述压杆(81)呈圆形分布在所述导向杆(7)的外侧。
CN202123401102.9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 Active CN217168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1102.9U CN21716817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1102.9U CN21716817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8174U true CN217168174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01102.9U Active CN21716817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8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68174U (zh) 一种滚子探伤夹持尾座的浮动装置
CN105666357A (zh) 一种偏心轮夹紧机构
CN217943111U (zh) 一种晶圆夹持工装
CN207414389U (zh) 一种自定心夹具
CN204495703U (zh) 一种胶黏剂90°剥离试验夹具
CN203940846U (zh) 圆柱形工件的轴径检测装置
CN103317909A (zh) 一种绳索圆规
CN211574056U (zh) 一种轴承压盖
CN211042683U (zh) 一种弹簧测试工装治具
CN208380087U (zh) 一种用于支撑早拆模板的支柱外管
CN111941396A (zh) 一种旋转式的机械手
CN202785043U (zh) 折页机推臂
CN218801624U (zh) 一种离子色谱采集瓶活塞夹出钳
CN220709668U (zh) 一种手持式阀门芯片读取设备
CN217033771U (zh) 一种分辨率高的全聚焦相控阵双晶探头专用楔块
CN212919357U (zh) 降低划线偏移度的塑料管材划线器
CN216309058U (zh) 一种碳减排用检测装置
CN219799104U (zh) 一种硬度计校准装置
CN219851755U (zh) 一种仪表螺旋管弯管夹具
CN216991555U (zh) 一种用于nfc天线距离的测试夹具
CN211926741U (zh) 一种磁芯生产表面平整度用检测装置
CN214937369U (zh) 一种基因检测工作站的固定装置
CN219368710U (zh) 一种挠性盘的检测装置
CN219076153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蓝宝石粘料工具
CN113465849B (zh) 一种桥梁多点挠度同步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