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1895U -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1895U
CN217161895U CN202220818611.7U CN202220818611U CN217161895U CN 217161895 U CN217161895 U CN 217161895U CN 202220818611 U CN202220818611 U CN 202220818611U CN 217161895 U CN217161895 U CN 217161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kettle
cover
automatic flip
pot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186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剑超
孙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aiquan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aiquan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aiquan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aiquan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186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1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1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1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翻盖油壶,涉及液态调料容器,旨在解决用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包括壶体以及壶盖,所述壶体顶端开口可拆卸固定有壶盖主体,所述壶盖主体设置有壶嘴,所述壶盖转动连接于壶盖主体,所述壶盖于其转动中轴线之下设置有配重块,在未受外力干涉下所述壶盖受配重块的重力影响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始终保持不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通过优化壶盖的配重,实现自动翻盖和自动闭盖的技术效果,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调料容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背景技术
油壶是厨房中常见的容纳液态食用油的容器。
市场上常见的油壶,通常会设置翻盖用于封闭罩合壶体的开口,以防止粉尘等杂质进入,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对翻盖施力迫使其翻起开启壶体的开口,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翻盖油壶,通过优化壶盖的配重,实现自动翻盖和自动闭盖的技术效果,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包括壶体以及壶盖,所述壶体顶端开口可拆卸固定有壶盖主体,所述壶盖主体设置有壶嘴,所述壶盖转动连接于壶盖主体,所述壶盖于其转动中轴线之下设置有配重块,在未受外力干涉下所述壶盖受配重块的重力影响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始终保持不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设置配重块调整壶盖的重心,使其重心集中于其转动中轴线,从而使得壶盖整体形成类似于平衡翘板的结构;当用户需要倒油时,倾斜壶体的过程中壶盖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始终保持不变,从而远离于壶嘴的出油端,实现自动翻开的技术效果;当用户完成倒油,竖直壶体的过程中壶盖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依旧保持不变,直至壶盖的活动端盖住壶嘴的出油端,实现自动盖合的技术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优化壶盖的配重,实现自动翻盖和自动闭盖的技术效果,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体设置有供用户拇指嵌入的防滑凹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体设置有内缩壶口,所述壶盖主体包括外壳部,以及嵌合固定于外壳部的内螺圈部,所述内螺圈部与内缩壶口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螺圈部顶端设置有内翻在装配平面,所述装配平面贯穿设置有对接通孔,所述装配平面沿对接通孔设置有卡接环槽,所述壶嘴底端设置有与卡接环槽卡接配合的卡接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配平面与内缩壶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配平面贯穿设置有漏油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部一体成型有向内翻折的主体油槽,所述主体油槽围绕于壶嘴,其底面设置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与漏油通道连通,所述主体油槽底面呈倾斜设置,且漏油孔处于最低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油槽设置有内圈部,所述内圈部包裹于壶嘴并压紧于卡接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嘴的出油端向外圆弧弯曲,且壁厚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盖主体的顶面设置有铰接槽,所述壶盖底面设置有活动嵌合于铰接槽的配重腔,所述配重腔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销轴,两个所述销轴与铰接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配重腔呈底部开口结构,其嵌合固定有配重壳,所述配重壳与配重腔配合形成用于容纳配重块的腔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优化壶盖的配重,实现自动翻盖和自动闭盖的技术效果,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壶体增设防滑凹陷,一方面提高用户单手拿持本申请的舒适性,另一方面提高用户手掌与壶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落;壶盖主体利用内螺圈部与内缩壶口之间的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安装于壶体的开口端;利用卡接环和卡接环槽的配合,实现壶嘴装配于壶盖主体的技术要求;利用密封圈填充壶盖主体与壶体之间的缝隙,有效提高两者的连接密封性,降低漏油隐患;壶嘴出油端挂落的余油能够经漏油通道流回壶体的内部,一方面降低本申请外壁存在油污沾染,另一方面避免油液浪费;由主体油槽收集汇合壶嘴出油端挂落的余油,并在汇集后经漏油孔进入到漏油通道,有效提高收集挂落余油的效果;实现对壶嘴圆周向和竖直向的限制,有效提高壶嘴的装配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壶盖主体、壶盖以及壶嘴三者的爆炸图。
附图说明:1、壶体;2、壶盖;3、壶盖主体;4、壶嘴;5、配重块;6、防滑凹陷;7、内缩壶口;8、外壳部;9、内螺圈部;10、装配平面;11、对接通孔;12、卡接环槽;13、卡接环;14、密封圈;15、漏油通道;16、主体油槽;17、漏油孔;18、内圈部;19、铰接槽;20、配重腔;21、销轴;22、配重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如图1、图2所示,包括壶体1以及壶盖2,壶体1顶端开口可拆卸固定有壶盖主体3,壶盖主体3安装有壶嘴4,壶盖2转动连接于壶盖主体3,壶盖2于其转动中轴线之下设置有配重块5,在未受外力干涉下壶盖2受配重块5的重力影响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始终保持不变,壶嘴4顶端朝向远离于壶盖2转动连接端倾斜。
本申请设置配重块5调整壶盖2的重心,使其重心集中于其转动中轴线,从而使得壶盖2整体形成类似于平衡翘板的结构;当用户需要倒油时,倾斜壶体1的过程中壶盖2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保持不变,从而远离于壶嘴4的出油端,实现自动翻开的技术效果;当用户完成倒油,竖直壶体1的过程中壶盖2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依旧保持不变,直至壶盖2的活动端盖住壶嘴4的出油端,实现自动盖合的技术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优化壶盖2的配重,实现自动翻盖和自动闭盖的技术效果,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为便于用户拿持本申请,如图1所示,壶体1一体成型有供用户拇指嵌入的防滑凹陷6,一方面提高用户单手拿持本申请的舒适性,另一方面提高用户手掌与壶体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落。
壶盖主体3通过如下方式可拆卸安装于壶体1,如图2所示,壶体1顶部开口一体成型有内缩壶口7,壶盖主体3包括外壳部8,以及嵌合固定于外壳部8的内螺圈部9,内螺圈部9与内缩壶口7螺纹连接,外壳部8与壶体1的外壁均匀过渡,从而提高本申请的整体美观性,壶盖主体3利用内螺圈部9与内缩壶口7之间的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安装于壶体1的开口端。
壶嘴4通过如下方式装配于壶盖主体3,如图2所示,内螺圈部9顶端一体成型有内翻在装配平面10,装配平面10一体成型有竖直贯穿的对接通孔11,装配平面10沿对接通孔11一体成型有卡接环槽12,壶嘴4底端一体成型有与卡接环槽12卡接配合的卡接环13,壶盖主体3的内螺圈部9设置装配平面10,为壶嘴4的装配提供一个安装位置,并利用卡接环13和卡接环槽12的配合,实现壶嘴4装配于壶盖主体3的技术要求。
为提高壶盖主体3与壶体1的连接密封性,如图2、图3所示,装配平面10与内缩壶口7之间垫设有密封圈14,从而利用密封圈14填充壶盖主体3与壶体1之间的缝隙,有效提高两者的连接密封性,降低漏油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装配平面10一体成型有竖直贯穿的漏油通道15,从而壶嘴4出油端挂落的余油能够经漏油通道15流回壶体1的内部,一方面降低本申请外壁存在油污沾染,另一方面避免油液浪费。
为提高收集挂落余油的效果,如图2所示,外壳部8一体成型有向内翻折的主体油槽16,主体油槽16围绕于壶嘴4,其底面设置有漏油孔17,漏油孔17与漏油通道15连通,主体油槽16底面呈倾斜设置,且漏油孔17处于最低处,从而由主体油槽16收集汇合壶嘴4出油端挂落的余油,并汇集后经漏油孔17进入到漏油通道15,有效提高收集挂落余油的效果。
为提高壶嘴4的装配强度,如图2所示,主体油槽16一体成型有内圈部18,内圈部18包裹于壶嘴4并压紧于卡接环13,从而实现对壶嘴4圆周向和竖直向的限制,有效提高壶嘴4的装配强度。
为缓解壶嘴4出油端的挂油现象,如图2、图3所示,壶嘴4的出油端向外圆弧弯曲,且壁厚逐渐缩小,一方面实现对油液流向的引导,另一方面减少壶嘴4出油端与油液的接触量,结合以上两点,有效缓解挂油现象。
壶盖2通过如下方式转动安装于壶盖主体3,如图3所示,壶盖主体3的顶面一体成型有铰接槽19,壶盖2底面一体成型有活动嵌合于铰接槽19的配重腔20,配重腔20的两侧外壁均弹性形变板一体成型有销轴21,两个销轴21与铰接槽19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壶盖2转动连接于壶盖主体3的技术要求;配重腔20呈底部开口结构,其嵌合固定有配重壳22,配重壳22与配重腔20配合形成用于容纳配重块5的腔室,从而实现配重块5安装于壶盖2的技术要求。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包括壶体(1)以及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顶端开口可拆卸固定有壶盖主体(3),所述壶盖主体(3)设置有壶嘴(4),所述壶盖(2)转动连接于壶盖主体(3),所述壶盖(2)于其转动中轴线之下设置有配重块(5),在未受外力干涉下所述壶盖(2)受配重块(5)的重力影响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始终保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设置有供用户拇指嵌入的防滑凹陷(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设置有内缩壶口(7),所述壶盖主体(3)包括外壳部(8),以及嵌合固定于外壳部(8)的内螺圈部(9),所述内螺圈部(9)与内缩壶口(7)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圈部(9)顶端设置有内翻在装配平面(10),所述装配平面(10)贯穿设置有对接通孔(11),所述装配平面(10)沿对接通孔(11)设置有卡接环槽(12),所述壶嘴(4)底端设置有与卡接环槽(12)卡接配合的卡接环(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面(10)与内缩壶口(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面(10)贯穿设置有漏油通道(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8)一体成型有向内翻折的主体油槽(16),所述主体油槽(16)围绕于壶嘴(4),其底面设置有漏油孔(17),所述漏油孔(17)与漏油通道(15)连通,所述主体油槽(16)底面呈倾斜设置,且漏油孔(17)处于最低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油槽(16)设置有内圈部(18),所述内圈部(18)包裹于壶嘴(4)并压紧于卡接环(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嘴(4)的出油端向外圆弧弯曲,且壁厚逐渐缩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盖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主体(3)的顶面设置有铰接槽(19),所述壶盖(2)底面设置有活动嵌合于铰接槽(19)的配重腔(20),所述配重腔(20)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销轴(21),两个所述销轴(21)与铰接槽(19)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配重腔(20)呈底部开口结构,其嵌合固定有配重壳(22),所述配重壳(22)与配重腔(20)配合形成用于容纳配重块(5)的腔室。
CN202220818611.7U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Active CN217161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8611.7U CN217161895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8611.7U CN217161895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1895U true CN217161895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08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18611.7U Active CN217161895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1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61895U (zh)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US20220002036A1 (en) Coaxial Rotary Lid and Drinking Cup Thereof
CN206345195U (zh) 出液量可调的储液瓶
CN108058907A (zh) 一种酱油瓶盖
CN213821124U (zh) 一种开合盖及容器
CN219742557U (zh) 一种油壶盖
CN107028454B (zh) 一种密封带搅拌杯
CN216876022U (zh) 一种可自动开合的锅嘴装置及其锅
CN208031006U (zh) 电热水壶壶盖
CN216962070U (zh) 一种防喷溅的双盖饮水杯
CN207698344U (zh) 一种酱油瓶盖
CN214760778U (zh) 一种自动开合的油壶嘴
CN219949101U (zh) 一种密封油瓶
CN219147410U (zh) 一种自动翻盖油壶
CN217090440U (zh) 一种高强度数显玻璃保温壶
CN220832592U (zh) 旋盖式双饮杯盖及杯
CN218606047U (zh) 旋盖杯结构
CN218807756U (zh) 一种调料瓶盖
CN217744014U (zh) 一种防止蒸汽外溢的电热水壶
CN216797412U (zh) 一种带有温度显示器的保温水壶
CN110680074B (zh) 一种口红管
CN219661464U (zh) 一种锅盖淋油结构及其煲仔锅
CN220308846U (zh) 杯盖组件和杯具
CN210116829U (zh) 一种开口后防潮的奶粉罐
CN220588012U (zh) 一种饮水顺畅的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