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0836U - 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0836U
CN217160836U CN202221004963.5U CN202221004963U CN217160836U CN 217160836 U CN217160836 U CN 217160836U CN 202221004963 U CN202221004963 U CN 202221004963U CN 217160836 U CN217160836 U CN 217160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wat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pipe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049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程宏
胡传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uhe Linf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nhui Jiuhe Jin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uhe Linf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nhui Jiuhe Jin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uhe Linf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nhui Jiuhe Jin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uhe Linf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049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0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0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0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包括浸入池体内的进水器,进水器的进水管分流形成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呈L型布置,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在同一侧管身上均匀开设有出水方向与水面平行的出水孔。本实用新型进水器两组布水管的L型同向出水设计,使得池体内的水可以池体的轴线螺旋流动;浸入式的进水器在水面以下均匀分布,进水器出水中未溶解的氧气与进水充分均匀分布在养殖水体中,提高了氧气的溶解效率也均匀提高了水体的溶氧水平;养殖池中的水体处于流动状态下,使得水体水质均匀,利于悬浮物的沉降排出,提高了水质净化效率,且鱼类顶水游动十分有利于其生长,合理控制流速可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池传统进水管对水体进水增氧时,因为气体氧气与水体溶解需要一个过程,大量的未及时溶解的氧气会未充分溶解就进入到空气中,氧气有较大的浪费,增氧的效率低;同时进水时养殖池中的水流动状态并不受其影响,池体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不利于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排出,养殖池水质非常容易出现不均匀现象,水质净化效率低,因此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本实用新型大幅提高了增氧效率,使水体保持在流动状态,使水质均匀,利于悬浮物的沉降排出,提高了水质净化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包括浸入池体内的进水器,所述进水器的进水管分流形成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呈L型布置,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在同一侧管身上均匀开设有出水方向与水面平行的出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池体为柱状池体,所述第一布水管沿铅垂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布水管沿池体径向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布水管的管体贴合池体的池壁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的管口均被堵头封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的出水孔孔身盖设有防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布水管的长度等于池体直径的三分之一,第二布水管管体至少位于池体水面10cm以下;第一布水管的管口距离池体底部距离不高于2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的管径相等,第一布水管以及第二布水管上的出水孔直径不高于管径的五分之一,相邻出水孔之间的距离为管径的2~3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21上安装有活接头以便于拆卸,进水管管身安装有单向进水阀以避免回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池体底部开设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分流后分别与排空管以及出水管相连,所述排空管与排放口平齐以排空淤积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为U型管,且出水管管身的最高点高于池体的预定水位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进水器两组布水管的L型同向出水设计,使得池体内的水可以池体的轴线螺旋流动;浸入式的进水器在水面以下均匀分布,使得进水器出水中未溶解的氧气与进水充分均匀分布在养殖水体中,提高了氧气的溶解效率也均匀提高了水体的溶氧水平;养殖池中的水体处于流动状态下,使得水体水质均匀,利于悬浮物的沉降排出,提高了水质净化效率,且鱼类顶水游动十分有利于其生长,合理控制流速可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
2、本实用新型的两组布水管分别沿铅垂方向以及沿池体径向布置,使水体流态效率最高;布水管各尺寸及位置的合理布置,最大化水体内的悬浮物沉降排出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两组布水管的管口均被堵头封闭,避免鱼类钻入的同时亦防止管口出水导致紊乱现象的产生;出水孔孔身防护网的布置亦防止停机检修停止进水时或流量较小时,养殖物游入其中;活接头的布置便于进水管的拆卸安装,单向进水阀的设置,防止在进水端检修时操作不当导致虹吸水体回流,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底部排放口的设置,方便悬浮物沉降后排出,且由于出水管的U型管设计,可与用于排空淤积物的排空管分开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池体;11、排放口;
2、进水器;21、进水管;
22、第一布水管;23、第二布水管;24、活接头;
3、排空管;4、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包括自上而下浸入池体1内的进水器2,池体1呈柱状,其底部呈尖锥状且尖端向下。
进水管21包括延伸至水面下的进水管21,进水管21的管身安装有活接头24从而便于进水管21的拆卸。
进水管21的管身还安装有单向进水阀从而避免回流或虹吸现象的发生。
进水管21的管口通过三通分别与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连通。
第二布水管23沿池体1径向布置,第一布水管22沿铅垂方向布置,第二布水管23的长度等于池体1直径的三分之一,且第二布水管23的管体至少位于池体1水面10cm以下。
第一布水管22的管体贴合池体1的池壁布置,且第一布水管22的管口与池体1底部的间距不高于20cm。
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的管口均被堵头封闭。
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管径相等,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均在同一侧的管身均匀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的出水方向与水面平行且与池壁相切。为防止鱼类进入出水孔,各出水孔的孔身盖设有防护网。
出水孔的直径不高于管径的五分之一,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上相邻出水孔之间的距离为管径的2~3倍。
池体1底部开设有排放口11,排放口11与排空管3以及出水管4并联连接。排空管3为直管,管身与排放口11平齐,且管身设置有连通阀,需排空淤积物时,打开阀门通过排放口11排出池体1内的淤积物。
出水管4为U型管,U型管的尖端向上,且出水管4的管身最高点高于池体1的最高水位高度。
进水器2启动后,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使池体内的水螺旋流动。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的出水流速约等于池内鱼苗平均长度的两倍。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浸入池体(1)内的进水器(2),所述进水器(2)的进水管(21)分流形成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呈L型布置,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在同一侧管身上均匀开设有出水方向与水面平行的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为柱状池体,所述第一布水管(22)沿铅垂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布水管(23)沿池体(1)径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管(22)的管体贴合池体(1)的池壁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的管口均被堵头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的出水孔孔身盖设有防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水管(23)的长度等于池体(1)直径的三分之一,第二布水管(23)管体至少位于池体(1)水面10cm以下;第一布水管(22)的管口距离池体(1)底部距离不高于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的管径相等,第一布水管(22)以及第二布水管(23)上的出水孔直径不高于管径的五分之一,相邻出水孔之间的距离为管径的2~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上安装有活接头(24)以便于拆卸,进水管(21)管身安装有单向进水阀以避免回流。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底部开设有排放口(11),所述排放口(11)分流后分别与排空管(3)以及出水管(4)相连,所述排空管(3)与排放口(11)平齐以排空淤积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为U型管,且出水管(4)管身的最高点高于池体(1)的预定水位高度。
CN202221004963.5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 Active CN217160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4963.5U CN21716083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4963.5U CN21716083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0836U true CN217160836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11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04963.5U Active CN21716083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0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9455B (zh) 一种多功能循环水处理设备
CN105766769B (zh) 一种开放式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9160605A (zh) 一种可直接排放的厌氧塔及其工作方式
CN108545844A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节能高效多重曝气系统及其方法
CN217160836U (zh) 一种水下推水进水器
CN213738768U (zh) 一种一体式同步脉冲曝气装置
CN201240863Y (zh) 污水处理机
CN209128140U (zh) 一种可直接排放的厌氧塔
CN215380799U (zh) 一种带有水循环功能的鱼卵孵化系统
CN110143652A (zh) 水控式工业循环水加药方法及加药系统
CN212087662U (zh) 一种高效溶氧罐
CN211999075U (zh) 一种用于大型曝气池的水切割曝气器
CN203144174U (zh) 脉冲配水器
CN212214692U (zh) 一种独立的污泥沉淀及回流装置
CN211211028U (zh) 一种鱼苗养殖桶
CN211585361U (zh) 一种自带内循环的环形集成泥水分离沉淀装置
CN210065503U (zh) 应用于水产养殖底泥与养殖水体分离的装置
CN207347246U (zh) 一种用于处理mbbr池潜污泵气蚀、堵塞问题的装置
CN219182488U (zh) 一种小型简易溶氧装置
CN206544936U (zh) 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
CN206529306U (zh) 一种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消泡装置
CN219517892U (zh) 一种涂装废水加药沉淀池排泥辅助装置
CN105084563B (zh) 一种高效强力溶氧装置
LU500116B1 (en) Oxidation ditch type microporous aeration aquaculture pond bottom 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CN217242167U (zh) 一种水池定向集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