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6752U - 电芯测试夹具 - Google Patents

电芯测试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6752U
CN217156752U CN202220337875.0U CN202220337875U CN217156752U CN 217156752 U CN217156752 U CN 217156752U CN 202220337875 U CN202220337875 U CN 202220337875U CN 217156752 U CN217156752 U CN 217156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beam
side member
plate
adjusting
coo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378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巨彦铭
邱志军
何志坚
徐中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378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6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6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6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测试夹具,包括: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相对设置;冷却板,夹设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限位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其中,第一侧梁、冷却板以及限位结构围成限位电芯的限位空间。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芯测试夹具的冷却板难以拆卸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芯测试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测试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车通过电池包提供动力,电池包一般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在工作时,其内部的电池模组由于自身内阻会产生热量,如果热量累积无法有效导出,会引起电池模组温度升高,从而加速电芯内部副反应的发生,影响其性能及寿命,甚至引发热失控,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电芯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冷却测试,以检测电芯或者电池模组的发热情况是否满足实际需求。
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电芯测试夹具对电芯进行冷却测试。相关技术中的电芯测试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设置在夹具本体上的液冷板,液冷板固定在夹具本体上,难以拆卸更换。使得电芯测试夹具难以根据实际测试的电芯的数量相应地改变液冷板的体积,不利于模拟电芯在电池包内的实际应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测试夹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芯测试夹具的冷却板难以拆卸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测试夹具,包括: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相对设置;冷却板,夹设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限位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其中,第一侧梁、冷却板以及限位结构围成限位电芯的限位空间。
进一步地,第二侧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的限位板和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与限位板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调节杆具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将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紧固于冷却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包括螺杆和分别设置于螺杆的两端的两个螺母,第一侧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侧梁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相对设置,螺杆穿设于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内,螺杆的两端分别穿出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螺母将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紧固于冷却板的两侧;第一紧固件穿设于限位结构内,限位结构沿第一紧固件的轴向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侧梁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二侧梁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冷却板的第一侧边伸入至第一限位槽内,冷却板的与第一侧梁对应的第二侧梁伸入至第二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一挡块,设置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第一挡块与冷却板的第一端抵接配合;第二挡块,设置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第二挡块与冷却板的第二端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一调节板,沿第一侧梁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梁上;压块,压块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调节板上,压块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空间的上方。
进一步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一调节板,沿第一侧梁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梁上;第二调节板,沿第二侧梁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侧梁上;压条,位于限位空间的上方,压条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调节板上,压条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二调节板上。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长孔,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穿过第一调节长孔与第一侧梁连接;第二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长孔,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三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穿设于第二调节长孔和第二侧梁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以及冷却板分体设置,冷却板夹设于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之间。限位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且位于冷却板的上方。当需要测试电芯时,可将电芯放置在第一侧梁、冷却板以及限位结构围成的限位空间内,使电芯的底面与冷却板抵接,调节限位结构,使电芯被夹紧在第一侧梁和限位结构之间,完成对电芯的限位。上述方式能够夹紧电芯,降低冷却板内流通冷却介质时对电芯产生的冲击作用,从而降低电芯进行冷却测试时的数据拨动,使得电芯的冷却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另外,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冷却板容易更换,便于根据需要测量的电芯的数量更换不同体积的冷却板,进一步模拟电芯在电池包内的工作环境,提升测试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测试夹具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电芯测试夹具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电芯测试夹具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电芯测试夹具的实验对比例一的电芯温升测试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电芯测试夹具的实验对比例二的电芯温升测试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1的电芯测试夹具的实验对比例三的电芯温升测试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限位空间;10、第一侧梁;11、第二安装孔;12、第一限位槽;20、第二侧梁;21、第一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第二限位槽;30、冷却板;40、限位结构;41、限位板;42、第一调节杆;50、第一紧固件;51、螺杆;52、螺母;61、第一挡块;62、第二挡块;70、第一调节板;80、压块;90、第二调节板;91、第二调节长孔;100、压条;110、第二调节杆;120、第三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芯测试夹具包括:第一侧梁10、第二侧梁20、冷却板30、限位结构40。其中,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相对设置;冷却板30夹设于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限位结构40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其中,第一侧梁10、冷却板30以及限位结构40围成限位电芯的限位空间1。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侧梁10、第二侧梁20以及冷却板30分体设置,冷却板30夹设于第一侧梁10、第二侧梁20之间。限位结构40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且位于冷却板30的上方。当需要测试电芯时,可将电芯放置在第一侧梁10、冷却板30以及限位结构40围成的限位空间1内,使电芯的底面与冷却板30抵接,调节限位结构40,使电芯被夹紧在第一侧梁10和限位结构40之间,完成对电芯的限位。上述方式能够夹紧电芯,降低冷却板30内流通冷却介质时对电芯产生的冲击作用,从而降低电芯进行冷却测试时的数据拨动,使得电芯的冷却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另外,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冷却板30容易更换,便于根据需要测量的电芯的数量更换不同体积的冷却板,进一步模拟电芯在电池包内的工作环境,提升测试的精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冷却测试的电芯可以为单个也可以为多个。测试多个电芯时,可将相邻的电芯通过隔热垫隔开。另外,可在冷却板30上铺设导热垫,使得冷却板30与电芯之间的热量传递更加顺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电芯进行冷却测试时,需要将电芯的面积最大的两个侧面夹在第一侧梁10和限位结构40之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板30内具有冷却腔,冷却板30上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冷却介质通过进口进入冷却腔,再从出口流出。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梁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限位结构40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的限位板41和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1内的第一调节杆42,第一调节杆42与限位板41抵接配合。上述结构中,限位结构40包括限位板41和第一调节杆42,当需要夹紧电芯时,先将电芯放置在第一侧梁10和限位结构40之间,调节第一调节杆42,使调节杆顶紧限位板41,从而使得电芯被夹紧在第一侧梁10和限位板41之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1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调节杆42具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设置。上述结构中,第一安装孔21内内螺纹和第一调节杆42上的外螺纹配合设置,转动第一调节杆42即可实现对限位板41夹紧程度的调节。上述结构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调节方便。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杆42为内六角螺钉。
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电芯在电池包中的受力情况调节限位板41对电芯的夹紧力的大小。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杆42可以设置多个,使得限位板41能够对电芯施加均匀的压力。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一紧固件50,第一紧固件50将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紧固于冷却板30的两侧。上述结构中,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通过第一紧固件50固定于冷却板30的两侧,结构简单,便于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与冷却板30的拆卸和组装。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50包括螺杆51和分别设置于螺杆51的两端的两个螺母52,第一侧梁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第二侧梁2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第二安装孔11和第三安装孔22相对设置,螺杆51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1和第三安装孔22内,螺杆51的两端分别穿出于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螺母52将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紧固于冷却板30的两侧;第一紧固件50穿设于限位结构40内,限位结构40沿第一紧固件50的轴向方向移动。上述结构中,组装电芯测试夹具时,可将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穿在螺杆51的两端,将冷却板30夹在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安装螺母52使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将冷却板30夹紧,完成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与冷却板30的组装。另外,第一紧固件50穿设在限位结构40的限位板41内,限位板41可沿第一紧固件50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提升限位板41调节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41上设置有与螺杆51对应设置的安装孔,组装电芯测试夹具时,可先将限位板41穿设在螺杆51上,在将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穿在螺杆51的两端。限位板41沿螺杆51移动,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杆42改变限位板41的位置,使限位板41与第一侧梁10夹紧电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50设置有多个,使得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能够稳定地夹紧冷却板30。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梁1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第二侧梁2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3,冷却板30的第一侧边伸入至第一限位槽12内,冷却板30的与第一侧梁10对应的第二侧梁20伸入至第二限位槽23内。上述结构中,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23能够在电芯测试夹具的高度方向上对冷却板30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冷却板30在冷却介质循环过程中产生振动的概率,从而降低了电芯测试时数据发生波动的概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12具有第一上槽壁、第一下槽壁以及位于第一上槽壁和第一下槽壁之间的第一侧槽壁。相应地,第二限位槽23具有第二上槽壁、第二下槽壁以及位于第二上槽壁和第二下槽壁之间的第二侧槽壁。当电芯测试夹具组装好后,冷却板30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第一侧槽壁和第二侧槽壁抵接。冷却板30的上表面与第一上槽壁和第二上槽壁抵接,冷却板30的下表面与第一下槽壁和第二下槽壁抵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一挡块61和第二挡块62。其中,第一挡块61设置于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第一挡块61与冷却板30的第一端抵接配合;第二挡块62设置于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第二挡块62与冷却板30的第二端抵接配合。上述结构中,第一挡块61和第二挡块62能够对冷却板30进行限位,降低冷却板30在由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发生窜动的概率。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一调节板70和压块80。其中,第一调节板70沿第一侧梁10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梁10上;压块8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调节板70上,压块80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空间的上方。上述结构中,压块80能够将电芯压接于冷却板30上,降低冷却板30在其高度方向上发生振动的概率,从而降低电芯测数据的波动程度,提升电芯冷却测试的准确性。另外,压块80设置在第一调节板70上,第一调节板70可在第一侧梁10的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使得压块80的高度能够调节,从而使得电芯测试夹具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电芯进行测试,提升了电芯测试夹具的通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板70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压块80通过螺钉连接在螺纹孔内。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一调节板70和压条100。其中,第一调节板70沿第一侧梁10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侧梁10上;第二调节板90,沿第二侧梁20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侧梁20上;压条100位于限位空间的上方,压条100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调节板70上,压条100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二调节板90上。上述结构中,当需要测试多个电芯时,可通过压条100将多个电芯压接在冷却板30上,从而降低了从而降低电芯测数据的波动程度,提升电芯冷却测试的准确性。另外,压条100固定在第一调节板70和第二调节板90上,第一调节板70可在第一侧梁10的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第二调节板90可在第二侧梁20的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上述方式使得压条100的高度能够调节,从而使得电芯测试夹具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电芯进行测试,提升了电芯测试夹具的通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板70和第二调节板90的顶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压条100通过螺钉连接在螺纹孔内。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板70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长孔,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二调节杆110,第二调节杆110穿过第一调节长孔与第一侧梁10连接;第二调节板90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长孔91,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三调节杆120,第三调节杆120穿设于第二调节长孔91和第二侧梁20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梁10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通孔,第二调节杆110穿设在第一调节长孔和通孔内,可通过将第二调节杆110插入不同的第一通孔实现第一调节板70在第一侧梁10上的调节。相应地,第二侧梁20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通孔,第三调节杆120穿设在第二调节长孔91和第二通孔内,可通过将第三调节杆120插入不同的第二通孔实现第二调节板90在第二侧梁20上的调节。
实验对比例一:
选用标称容量为121Ah的方形铝壳电芯作为第一电芯进行冷却测试,在第一电芯的最大侧面、顶面以及顶面上分别连接感温线,通过数据检测设备检测感温线的温升情况,并绘制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的电芯温升测试图(如图4所示)。安装第一电芯时,选择合适的冷却板30,将冷却板30固定在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并将限位结构40安装在第二侧梁20上。在冷却板30上设置导热垫,将第一电芯放入限位空间1内并置于导热垫的上方,调节第一调节杆42,使限位板41压紧电芯。调节压块80将电芯压紧在导热垫上。将冷却介质通入冷却板30内,使冷却介质在冷却板30内循环。测试条件为2C放电,液冷介质20℃,流速为2.5L/min。测试结束后电芯顶面、最大侧面和底面的温度分别为52.7℃、42.7℃和35.1℃。
实验对比例二:
选用标称容量为121Ah的方形铝壳电芯作为第二电芯进行冷却测试,在第二电芯的最大侧面、顶面以及顶面上分别连接感温线,通过数据检测设备检测感温线的温升情况,并绘制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的电芯温升测试图(如图5所示)。安装电芯时,选择合适的冷却板30,将冷却板30固定在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并将限位结构40安装在第二侧梁20上。在冷却板30上设置导热垫,将第二电芯放入限位空间1内并置于导热垫的上方,调节第一调节杆42,使限位板41压紧第二电芯。调节压块80将第二电芯压紧在导热垫上。将冷却介质通入冷却板30内,使冷却介质在冷却板30内循环。测试条件为2C放电,液冷介质20℃,流速为2.5L/min。测试结束后第二电芯顶面、最大侧面和底面的温度分别为54.8℃、45.1℃和37.4℃。
实验对比例三:
选用标称容量为121Ah的方形铝壳电芯作为第三电芯进行冷却测试,在第三电芯的最大侧面、顶面以及顶面上分别连接感温线,通过数据检测设备检测感温线的温升情况,并绘制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的电芯温升测试图(如图6所示)。安装第三电芯时,选择合适的冷却板30,将冷却板30固定在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之间,并将限位结构40安装在第二侧梁20上。在冷却板30上设置导热垫,将第三电芯放入限位空间1内并置于导热垫的上方,调节第一调节杆42,使限位板41压紧第三电芯。调节压块80将电芯压紧在导热垫上。将冷却介质通入冷却板30内,使冷却介质在冷却板30内循环。测试条件为2C放电,液冷介质20℃,流速为2.5L/min。测试结束后电芯顶面、最大侧面和底面的温度分别为56.2℃、47.9℃和4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梁(10)和第二侧梁(20),所述第一侧梁(10)和所述第二侧梁(20)相对设置;
冷却板(30),夹设于所述第一侧梁(10)和所述第二侧梁(20)之间;
限位结构(4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梁(10)和所述第二侧梁(20)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侧梁(10)、所述冷却板(30)以及所述限位结构(40)围成限位所述电芯的限位空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梁(2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所述限位结构(4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梁(10)和所述第二侧梁(20)之间的限位板(41)和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内的第一调节杆(42),所述第一调节杆(42)与所述限位板(41)抵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调节杆(42)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
第一紧固件(50),所述第一紧固件(50)将所述第一侧梁(10)和所述第二侧梁(20)紧固于所述冷却板(3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紧固件(50)包括螺杆(51)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螺杆(51)的两端的两个螺母(52),所述第一侧梁(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所述第二侧梁(20)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所述第二安装孔(11)和所述第三安装孔(22)相对设置,所述螺杆(51)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1)和所述第三安装孔(22)内,所述螺杆(51)的两端分别穿出于所述第一侧梁(10)和所述第二侧梁(20),所述螺母(52)将所述第一侧梁(10)和所述第二侧梁(20)紧固于所述冷却板(30)的两侧;所述第一紧固件(50)穿设于所述限位结构(40)内,所述限位结构(40)沿所述第一紧固件(50)的轴向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梁(1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所述第二侧梁(2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3),所述冷却板(30)的第一侧边伸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12)内,所述冷却板(30)的与所述第一侧梁(10)对应的第二侧梁(20)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2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
第一挡块(6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梁(10)和所述第二侧梁(20)之间,所述第一挡块(61)与所述冷却板(30)的第一端抵接配合;
第二挡块(6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梁(10)和所述第二侧梁(20)之间,所述第二挡块(62)与所述冷却板(30)的第二端抵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
第一调节板(70),沿所述第一侧梁(10)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梁(10)上;
压块(80),所述压块(8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板(70)上,所述压块(8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空间(1)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
第一调节板(70),沿所述第一侧梁(10)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梁(10)上;
第二调节板(90),沿所述第二侧梁(20)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梁(20)上;
压条(100),位于所述限位空间(1)的上方,所述压条(100)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板(70)上,所述压条(100)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板(9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板(70)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长孔,所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二调节杆(110),所述第二调节杆(110)穿过所述第一调节长孔与所述第一侧梁(10)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板(90)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长孔(91),所述电芯测试夹具还包括第三调节杆(120),所述第三调节杆(120)穿设于所述第二调节长孔(91)和所述第二侧梁(20)连接。
CN202220337875.0U 2022-02-14 2022-02-14 电芯测试夹具 Active CN217156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7875.0U CN217156752U (zh) 2022-02-14 2022-02-14 电芯测试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7875.0U CN217156752U (zh) 2022-02-14 2022-02-14 电芯测试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6752U true CN217156752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37875.0U Active CN217156752U (zh) 2022-02-14 2022-02-14 电芯测试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6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03187A1 (en) Battery Unit For Hybrid Or Electric Vehicles
CN110220780B (zh) 一种方形电池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16208151U (zh) 测试模组框架强度的工装
CN217156752U (zh) 电芯测试夹具
CN111024990B (zh) 一种电池膜电极测试装置
CN112180270A (zh) 用于电池性能检测的测试模具以及电池性能的测试方法
CN111766267A (zh) 一种散热性能测试装置
CN217765376U (zh) 测试系统及其加压工装
CN219870071U (zh) 电芯膨胀检测设备
CN220231930U (zh) 电芯循环测试工装
KR20230079153A (ko) 적어도 하나의 배터리 셀을 테스트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CN112827780A (zh) 一种电池模组加热装置及电池模组加热保型监控系统
CN219391166U (zh) 同步测试电芯温度和压力分布的结构
CN117147344B (zh) 电池包换热板疲劳测试设备
CN115398725A (zh) 用于测量力的测力模块和用于确定力的方法
CN219320360U (zh) 一种电池夹持装置
CN219348949U (zh) 电池测试夹具
CN219474812U (zh) 一种锂电池膨胀力测试装置
CN218938323U (zh) 动力电池测试夹具
CN219715522U (zh) 一种电池夹具
CN217931435U (zh) 检测装置
CN220154483U (zh) 一种锂电池测试机的快速安装接头机构
CN216644756U (zh) 电池烘烤夹具和加热炉
CN219818463U (zh) 电池模组焊接工装
CN217981766U (zh) 电池包热扩散通用型工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