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1373U -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1373U
CN217151373U CN202220481195.6U CN202220481195U CN217151373U CN 217151373 U CN217151373 U CN 217151373U CN 202220481195 U CN202220481195 U CN 202220481195U CN 217151373 U CN217151373 U CN 217151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plates
building structure
fixedly connected
rubber cushion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811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云龙
卢涛
赵冰冶
张伟
张建伟
徐晓晛
李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 And Design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 And Desig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 And Design filed Critical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 And Design
Priority to CN2022204811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1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1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1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立柱上安装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块、限位板、弹簧,两个所述固定块呈槽钢型设置,且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柱两侧,所述固定块两端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板上的滑槽内,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竖板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将限位板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相邻的竖板上的滑槽内,从而达到将两个相邻的竖板紧拉在一起,同时达到两个固定块对立柱的夹持效果,完成预固定,因省去对固定块的扶持,便于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螺钉将固定块与立柱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梁体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其中梁体大多都是预制产品,因此在使用时,增加梁体的支撑力,需要通过外力结构进行加固,在加固零部件在与支撑梁体的支撑柱固定时,因此加固零部件中不具有预固定结构,使得在对加固件固定时两人以上才能完成固定,因此在安装时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在加固零部件在与支撑梁体的支撑柱固定时,因此加固零部件中不具有预固定结构,使得在对加固件固定时两人以上才能完成固定,因此在安装时工作效率较低,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
所述立柱上安装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块、限位板、弹簧,两个所述固定块呈槽钢型设置,且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柱两侧,所述固定块两端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板上的滑槽内,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竖板与所述限位板之间;
所述支撑梁上安装有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包括橡胶垫块、横板、输气管、封闭腔、密封腔、滑杆、推杆,所述支撑梁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橡胶垫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封闭腔呈竖直贯穿在所述橡胶垫块上,所述推杆其中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封闭腔内,所述密封腔呈竖直贯穿在所述橡胶垫块上,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输气管固定连通在所述封闭腔与所述密封腔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斜杆,所述斜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滑杆远离所述密封腔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呈槽钢型设置,且用于对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滑杆远离所述密封腔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橡胶垫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限位板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相邻的竖板上的滑槽内,从而达到将两个相邻的竖板紧拉在一起,同时达到两个固定块对立柱的夹持效果,完成预固定,因省去对固定块的扶持,便于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螺钉将固定块与立柱固定。
2、将固定块固定在立柱上后,此时橡胶垫块处于支撑梁凹槽内,此时滑杆与橡胶垫块表面齐平并与凹槽内侧壁接触,从而通过斜杆以及横板与橡胶垫块达到对横板的加固与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的支撑梁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的橡胶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梁、2输气管、3螺纹孔、4立柱、5斜杆、6封闭腔、7横板、8橡胶垫块、9固定块、10密封腔、11限位板、12弹簧、 13竖板、14滑杆、15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3,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包括立柱4,立柱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
立柱4上安装有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块9、限位板11、弹簧12,两个固定块9呈槽钢型设置,且分别套接在立柱4两侧,固定块9两端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板13,竖板13上分别开设有滑槽,限位板11滑动连接在两个竖板13上的滑槽内,限位板11呈槽钢型设置,且用于对两个固定块9之间的固定,弹簧12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竖板13与限位板11之间,能够通过限位板11的在竖板 13上的滑槽内滑动,与脱离,达到对两个相邻的竖板13固定与拆卸效果,固定部件还包括螺纹孔3,螺纹孔3设置在固定块9上,螺纹孔3用于外界螺钉将固定块9与立柱4进行固定。
支撑梁1上安装有加固部件,加固部件包括橡胶垫块8、横板7、输气管2、封闭腔6、密封腔10、滑杆14、推杆15,支撑梁1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两个橡胶垫块8分别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封闭腔6 呈竖直贯穿在橡胶垫块8上,推杆15其中一端滑动连接在封闭腔6 内,在最初状态下,推杆15上端低于橡胶垫块8的上端,密封腔10 呈竖直贯穿在橡胶垫块8上,滑杆14滑动连接在密封腔10内,滑杆 14远离密封腔10的一端与支撑梁1滑动连接,滑杆14远离密封腔10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橡胶垫块8上,输气管2固定连通在封闭腔6 与密封腔10之间,在支撑梁1受到房屋振动时,会压缩橡胶垫块8 的同时向下挤压滑杆14,此时滑杆14在密封腔10内向下移动时,能够将密封腔10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2输送至封闭腔6内,并推动推杆15移动至与支撑梁1相接触,从而达到对支撑梁1的固定支撑,同时能够保护橡胶垫块8过度的被压缩,固定部件还包括斜杆5,斜杆5固定连接在竖板13与横板7之间,将固定块9固定在立柱4上后,通过斜杆5以及横板7与橡胶垫块8达到对横板7的加固与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固定块9分别放置在立柱4 两侧两侧,并使得两个固定块9呈水平状态,此时向上拉动限位板 11,并带动弹簧12拉伸,使得限位板11远离竖板13,将限位板11 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相邻的竖板13上的滑槽内,从而达到将两个相邻的竖板13紧拉在一起,同时达到两个固定块9对立柱4的夹持效果,完成预固定,然后通过外界螺钉穿过螺纹孔3将固定块9与立柱 4快速、便捷的固定。
将固定块9固定在立柱4上后,此时橡胶垫块8处于支撑梁1凹槽内,此时滑杆14与橡胶垫块8表面齐平并与凹槽内侧壁接触,从而通过斜杆5以及横板7与橡胶垫块8达到对横板7的加固与支撑作用。
同时在支撑梁1受到房屋振动时,会压缩橡胶垫块8的同时向下挤压滑杆14,此时滑杆14在密封腔10内向下移动时,能够将密封腔10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2输送至封闭腔6内,并推动推杆15移动至与支撑梁1相接触,从而达到对支撑梁1的固定支撑,此时橡胶垫块8对支撑梁1与加固结构之间具有缓冲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包括立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
所述立柱(4)上安装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块(9)、限位板(11)、弹簧(12),两个所述固定块(9)呈槽钢型设置,且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柱(4)两侧,所述固定块(9)两端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板(13),所述竖板(13)上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板(11)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板(13)上的滑槽内,所述弹簧(12)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竖板(13)与所述限位板(11)之间;
所述支撑梁(1)上安装有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包括橡胶垫块(8)、横板(7)、输气管(2)、封闭腔(6)、密封腔(10)、滑杆(14)、推杆(15),所述支撑梁(1)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橡胶垫块(8)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封闭腔(6)呈竖直贯穿在所述橡胶垫块(8)上,所述推杆(15)其中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封闭腔(6)内,所述密封腔(10)呈竖直贯穿在所述橡胶垫块(8)上,所述滑杆(14)滑动连接在所述密封腔(10)内,所述输气管(2)固定连通在所述封闭腔(6)与所述密封腔(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螺纹孔(3),所述螺纹孔(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斜杆(5),所述斜杆(5)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板(13)与所述横板(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4)远离所述密封腔(1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1)呈槽钢型设置,且用于对两个所述固定块(9)之间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4)远离所述密封腔(10)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橡胶垫块(8)上。
CN202220481195.6U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Active CN217151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1195.6U CN217151373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1195.6U CN217151373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1373U true CN217151373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81195.6U Active CN217151373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1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39138U (zh) 一种抗倒塌性能好的ecc装配式填充墙
CN217151373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CN110344560B (zh) 一种高层建筑外侧钢结构承载框架
CN218205925U (zh) 一种铝模板支撑结构
CN217782488U (zh) 一种幕墙安装用支撑连接装置
CN214497869U (zh) 一种具有减震隔热的剪力墙结构
CN211714170U (zh)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11396542U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回顶支撑体系
CN113445620B (zh) 一种新型土木建筑工程用建筑框架结构
CN211006352U (zh) 一种墩柱模板加固结构
CN110106903B (zh) 一种抗震型耐腐蚀建筑桩基
CN112160441B (zh) 一种整体低层建筑隔震机构
CN211257918U (zh) 底板钢筋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CN112127515A (zh)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连接装置
CN221001494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高强度抗震钢机构
CN2186270Y (zh) 带柱梁框架的密肋板
CN204081245U (zh) 一种双向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空心板
CN214942362U (zh) 一种新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用支撑架
CN212507075U (zh) 超高层核心筒内大体积混凝土工具式钢筋支撑架
CN219808695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伸缩式后浇带处隔装置
CN220353491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支撑架
CN214658832U (zh)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CN219471305U (zh) 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用轻钢龙骨
CN211773868U (zh) 一种地下管廊的抗压支护结构
CN218933247U (zh) 一种地基加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