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5600U -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5600U
CN217145600U CN202221291523.2U CN202221291523U CN217145600U CN 217145600 U CN217145600 U CN 217145600U CN 202221291523 U CN202221291523 U CN 202221291523U CN 217145600 U CN217145600 U CN 217145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housing
damping
outlet structur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15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15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5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5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5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出风口;风球,风球可活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包括有导风板,且风球上设置有第一球面;阻尼件,阻尼件设置在外壳和风球之间,阻尼件上设置有第二球面,第一球面与第二球面贴合以形成球面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风球和阻尼件之间形成一球面副,使得风球可以任意转动,通过转动风球,即可改变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向调节的局限性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汽车空调出风口的风向控制,主要通过在壳体上开设一个通槽,并在通槽中安装可转动的导风板,通过拨动导风板,实现汽车空调出风口的风向调节;其缺点主要在于,通过叶片的摆动只能控制单一纵向的风向,风向调节的局限性大,影响驾乘人员乘坐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向调节的局限性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出风口;
风球,所述风球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包括有导风板,且所述风球上设置有第一球面;
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风球之间,所述阻尼件上设置有第二球面,所述第一球面与所述第二球面贴合以形成球面副。
据上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压板,所述阻尼件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壳的顶部的高度;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并与所述阻尼件抵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可与所述外壳抵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呈球形,所述风球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据上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所述外壳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合围形成容纳腔。
据上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所述阻尼件包括有第一阻尼环和第二阻尼环,所述第一阻尼环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风球之间,且所述第一阻尼环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阻尼环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和所述风球之间,且所述第二阻尼环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所述风球还包括有球体,所述导风板设为多块,多块所述导风板呈间隔设置在所述球体中。
据上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所述外壳中铰接有风门,所述风门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所述风门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风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外壳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驱动块和与所述铰接轴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齿条,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风球和阻尼件之间形成一球面副,使得风球可以任意转动,通过转动风球,可使出风口朝多个不同的方向出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向调节的局限性大的问题;
2、风球可活动的设置在呈球形的容纳腔中,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风球掉出容纳腔;并且容纳腔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合围形成,其便于将风球安装至容纳腔中,降低了该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的组装难度;
3、通过按压驱动块,驱使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风门转动,即可实现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降低了打开和关闭出风口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外壳、风球和阻尼件连接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截面图。
图中:100、外壳;110、压板;111、限位环;120、环形安装板;130、上壳体;140、下壳体;150、风门;151、密封件;152、铰接轴;160、阻尼块;200、风球;210、导风板;220、第一球面;230、球体;300、阻尼件;310、第二球面;320、第一阻尼环;330、第二阻尼环;400、驱动机构;410、驱动块;411、齿条;420、连接块;421、齿轮;422、啮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主要用于调节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其可以任意调节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用于调节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该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外壳100、风球200和阻尼件300。
外壳100具有出风口;风球200可活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包括有导风板210,且风球200上设置有第一球面220;阻尼件300设置在外壳100和风球200之间,阻尼件300上设置有第二球面310,第一球面220与第二球面310贴合以形成球面副;其中,导风板210可以为穿过风球200的气流提供导向,便于风球200改变出风口的风向,实现导风功能;第一球面220与第二球面310抵接,并可相对于第二球面310滑动,使得风球200可以任意转动,从而调节汽车空调出风口的风向。在风球200和阻尼件300之间形成一球面副,使得风球200可以任意转动,通过转动风球200,可使出风口朝多个不同的方向出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向调节的局限性大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驾乘人员乘坐的舒适度。
外壳100上设置有压板110,阻尼件300的顶部的高度大于外壳100的顶部的高度;压板110设置在外壳100的顶部,并与阻尼件300抵接。其阻尼件300的顶部高于外壳100的顶部,并通过压板110压住,可以避免转动风球200时阻尼件300与外壳10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优选的,压板110安装至外壳100的顶部,其可以保护外壳100,避免外壳100损坏。
压板110上设置有限位环111,限位环111可与外壳100抵接。限位环111可以外壳100的外壳100位置;优选的,外壳100上设置有环形安装板120,压板110安装至环形安装板120上,其可以使环形安装板120的外径等于限位环111的内径,然后再将压板110安装至环形安装板120上,其可以更好的限制外壳100的位置,避免使用过程中外壳100发生晃动。
外壳100具有容纳腔,出风口与容纳腔连通,容纳腔呈球形,风球200可活动的设置在容纳腔中;其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风球200掉出容纳腔。
外壳100包括有上壳体130和下壳体140,上壳体130与下壳体140固定连接,且上壳体130与下壳体140合围形成容纳腔。外壳100有上壳体130和下壳体140组装而成,便于将风球200安装至容纳腔中,降低了该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的组装难度。
风球200还包括有球体230,导风板210设为多块,多块导风板210呈间隔设置在球体230中;多块导风板210可以进一步提升风球200的导风能力。
外壳100中铰接有风门150,风门150可与外壳100的内壁抵接;通过转动风门150,可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当风门150与外壳100的内壁分离时,出风口打开;当风门150与外壳100的内壁抵接时,出风口关闭。
风门150上设置有密封件151,密封件151可与外壳100的内壁抵接。风门150通过密封件151与外壳100的内壁抵接,贴合效果更好。
还包括驱动机构400,风门150通过铰接轴152铰接在外壳100中,驱动机构400包括可升降的设置在外壳100上的驱动块410和与铰接轴152固定连接的连接块420,驱动块410上设置有齿条411,连接块420上设置有齿轮421,齿条411与齿轮421啮合。通过按压驱动块410,驱使齿轮421转动,进而带动风门150转动,即可实现出风口的打开和关闭,降低了打开和关闭出风口的操作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块410的一端伸出压板110,驾乘人员只需要按压驱动块410伸出压板110的一端即可打开和关闭风门150,进一步降低了打开和关闭出风口的操作难度。优选的,外壳10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阻尼块160,连接块420上设置有啮合齿422,阻尼块160与啮合齿422啮合,阻尼块160可以提供一个推力,限制风门150的转速,在驱动风门150转动时,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可以驱使风门150转动。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与实施例一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一中的阻尼件300拆分为第一阻尼环320和第二阻尼环330,并且第一阻尼环320与上壳体130固定连接,第二阻尼环330与下壳体140固定连接,其他结构相同,再次不做冗述。
具体地,阻尼件300包括有第一阻尼环320和第二阻尼环330,第一阻尼环320设置在上壳体130和风球200之间,且第一阻尼环320与上壳体130固定连接;第二阻尼环330设置在下壳体140和风球200之间,且第二阻尼环330与下壳体140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阻尼环320与上壳体130固定连接,第二阻尼环330与下壳体140固定连接,其可以避免可以避免转动风球200时阻尼件300与外壳10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优选的,由于第一阻尼环320是与上壳体130固定连接的,第二阻尼环330是与下壳体140固定连接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阻尼环的顶部无需高于外壳100的顶部。
优选的,第一阻尼环320与上壳体130一体注塑成型,第二阻尼环330与下壳体140一体注塑成型,降低了该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的制作和组装难度。
本方案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用于控制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包括有外壳100、风球200和阻尼件300;在风球200和阻尼件300之间形成一球面副,使得风球200可以任意转动,通过转动风球200,可使出风口朝多个不同的方向出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向调节的局限性大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出风口;
风球,所述风球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包括有导风板,且所述风球上设置有第一球面;
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风球之间,所述阻尼件上设置有第二球面,所述第一球面与所述第二球面贴合以形成球面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压板,所述阻尼件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壳的顶部的高度;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并与所述阻尼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可与所述外壳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呈球形,所述风球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合围形成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包括有第一阻尼环和第二阻尼环,所述第一阻尼环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风球之间,且所述第一阻尼环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阻尼环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和所述风球之间,且所述第二阻尼环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球还包括有球体,所述导风板设为多块,多块所述导风板呈间隔设置在所述球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铰接有风门,所述风门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风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外壳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驱动块和与所述铰接轴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齿条,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CN202221291523.2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Active CN217145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1523.2U CN217145600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1523.2U CN217145600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5600U true CN217145600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71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1523.2U Active CN217145600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5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3250B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
CN101650067B (zh) 一种汽车用空调出风口总成及其组装方法
CN216424024U (zh) 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调控的多向传动机构
CN210390690U (zh) 一种隐藏叶片的空调出风口
CN217145600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出风口结构
EP3665023B1 (en) Air ventilator for an automobile
CN112793395B (zh) 一种手动操控的圆形出风口
CN212373106U (zh) 车辆圆形出风口总成
CN206734017U (zh) 一种多向平顺阻尼器及圆形空调出风口
CN116901664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汽车通风装置及其系统
CN215921828U (zh) 一种出风口旋转驱动机构
CN111169254B (zh) 车辆圆形出风口总成
CN109910562B (zh) 空调出风道气流调节机构
CN109720173B (zh) 具有球型出风口的汽车空调风门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09649120B (zh) 汽车空调气路控制机构
CN114264063A (zh) 一种出风口、壳体及空调
JPS5919605Y2 (ja) 自動車用ベンチレ−タ
CN109955678B (zh) 空调出风口气流调节机构
CN109955682B (zh) 空调出风口气路控制机构
KR100633124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 벤트 장치
CN214688938U (zh) 车辆空调出风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145596U (zh) 一种出风结构
CN109955680B (zh) 空调出风气流调节机构
CN218085287U (zh) 拨动开关的阻尼结构及智能座舱流媒体后视镜
CN217259488U (zh) 一种便于调节风速的汽车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