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2733U - 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2733U
CN217142733U CN202220737940.9U CN202220737940U CN217142733U CN 217142733 U CN217142733 U CN 217142733U CN 202220737940 U CN202220737940 U CN 202220737940U CN 217142733 U CN217142733 U CN 217142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ark
conveying
mark mak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79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扬
冯仕平
吴卿
卢浩冉
陈灿斌
常文
胡军
郑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79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2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2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2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涉及电池领域。制痕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制痕机构及检测机构。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目标件。制痕机构用于在输送机构输送目标件时在目标件上制出刻痕。检测机构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于制痕机构的下游,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刻痕并生成检测信号,检测机构和制痕机构通信连接。制痕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检测信号在目标件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该制痕装置的制痕机构可在输送机构输送目标件时对目标件进行制痕,也即动态制痕,相比于静态制痕而言,具有较高的制痕效率。检测机构可对制出的刻痕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制痕机构,使制痕机构制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高精度的刻痕,从而提升后续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甚广,例如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在叠片电极组件制造工艺中,需要在极片上制出刻痕,以为后续的叠片工艺做准备但是目前在极片上制出刻痕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其旨在改善目前在极片上制出刻痕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痕装置,所述制痕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制痕机构及检测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目标件;所述制痕机构用于在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所述目标件时在所述目标件上制出刻痕;所述检测机构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制痕机构的下游,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刻痕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制痕机构通信连接,所述制痕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在所述目标件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所述刻痕。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制痕装置的制痕机构可在输送机构输送目标件时对目标件进行制痕,也即动态制痕,相比于静态制痕而言,具有较高的制痕效率。检测机构可对制出的刻痕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制痕机构,使得制痕机构制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高精度的刻痕,从而提升后续产品的质量,也即该制痕装置能够在保证制痕质量的同时提升制痕效率。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制痕机构包括制痕单元及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制痕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调节所述制痕单元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以使所述制痕单元在所述目标件上制出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所述刻痕,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非零夹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制痕单元是在输送机构输送目标件时在目标件上制出刻痕,制痕单元的移动位置和输送机构输送目标件的移动位置可以看作是两个分位移,而目标件上制出的刻痕可以看作是这两个分位移的合成位移,也即总位移。输送机构输送目标件的速度不变,那么只需要根据检测信号调整制痕单元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即可使得制痕单元在目标件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编码器及第一锁存器,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于所述制痕单元;所述第一编码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编码器用于获取表征所述第一驱动件速度的第一速度信号;所述第一锁存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及所述第一速度信号生成第一位置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号调节所述制痕单元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制痕单元沿着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以调节制痕单元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第一编码器能够检测第一驱动件的速度并生成第一速度信号,根据检测信号和第一速度信号,第一锁存器可生成第一位置信号,使第一驱动件根据第一位置信号对制痕单元在不同时刻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进行修调,进而提升刻痕质量。第一锁存器具有锁存功能,其储存有第一位置信号以控制制痕单元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第一位置信号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及第一速度信号调整。当检测机构检测到刻痕不满足要求,需要变更制痕单元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时,第一位置信号根据检测信号和第一速度信号作出相应变化,以调整制痕单元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当检测机构检测到刻痕满足要求,不需要变更制痕单元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时,第一位置信号保持不变,第一驱动件响应于第一位置信号而控制制痕单元的位置,这样,可以根据第一锁存器锁存的第一位置信号来控制第一驱动件动作,响应速度更快,有利于提升刻痕质量。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用于输送所述目标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输送单元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编码器用于获取表征所述第二驱动件速度的第二速度信号,所述第一锁存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所述第一速度信号及所述第二速度信号生成所述第一位置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单元能够对目标件进行输送,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输送单元动作,第二编码器能够检测第二驱动单元的速度并生成第二速度信号。这样,第一锁存器能够响应于检测信号、第一速度信号及第二速度信号并生成第一位置信号,将第二驱动件的速度也作为参考,有利于提升对制痕单元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调节的准确性,避免第二驱动件的速度发生变化时,仍以预设的速度作参考而导致的调节不准确,有利于提升刻痕质量。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锁存器,所述第二锁存器储存有第二位置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号调节所述输送单元输送所述目标件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锁存器,有利于保证每次输送单元输送目标件的位置保持一致。另外,根据第二锁存器锁存的第二位置信号来控制第二驱动件动作,响应速度快,有利于提升刻痕质量。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制痕装置包括两个制痕机构组,所述制痕机构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制痕机构,两个所述制痕机构组中的所述制痕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目标件相对的两面制出刻痕。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制痕机构组分别对目标件相对的两面进行制痕,能够提升制痕的效率,节省制痕的时间。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制痕机构组包括沿第三预设方向设置的多个所述制痕机构,所述第三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制痕机构,多个制痕机构分别在目标件上制出一段刻痕,多个制痕机构制出的刻痕均在第一预设方向上排布,进而拼接成一道刻痕。这样,在制痕时,多个制痕机构同时工作,可以提升制痕的效率,缩短制痕的时间。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摄像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摄像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刻痕的图像并生成图像信号;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摄像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图像信号并生成所述检测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摄像单元对刻痕进行摄像并生成图像信号,通过处理单元处理图像信号即可生成检测信号,这样对刻痕的检测不会影响输送机构及制痕机构的作业,并且检测准确可靠,检测速度快。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多个摄像单元,所述多个摄像单元沿第三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多个摄像单元均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沿着第三预设方向排布的摄像单元,有利于保证对宽度较宽的目标件上的刻痕进行全面检测。多个摄像单元共用处理单元,合理利用了处理单元的计算产能,有利于降低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叠片制造系统,所述叠片制造系统包括上述的制痕装置,所述制痕装置用于在极片上制出刻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装置的简化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机构的示意框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的示意框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机构与输送机构联动的示意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机构组对目标件制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后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机构的示意框图。
图标:10-制痕装置;100-输送机构;110-输送单元;111-主动辊;112-从动辊;120-第二驱动单元;121-第二驱动件;122-第二编码器;123-第二锁存器;200-制痕机构组;210-制痕机构;211-制痕单元;212-第一驱动单元;2121-第一驱动件;2122-第一编码器;2123-第一锁存器;300-检测机构;310-摄像单元;320-处理单元;400-目标件;410-一道刻痕;411-一段刻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在叠片电极组件制造工艺中,需要在极片上制出刻痕,以为后续的叠片工艺做准备,但是目前在极片上制出刻痕的效率较低。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目前在极片上制出刻痕采用的均是静态制痕,也即在极片保持静止时在极片上制出刻痕。这样制痕虽然制痕质量较高,但是制痕的效率较低。
为了缓解制痕效率较低的问题,发明人研究发现,可以采用动态制痕的方式,即在运动的目标件上制出刻度,然而动态制痕的制痕质量难以保证。
基于以上考虑,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制痕装置,该制痕装置的制痕机构可在输送机构输送目标件时对目标件进行制痕,也即动态制痕,相比于静态制痕而言,具有较高的制痕效率。
同时,检测机构可对制出的刻痕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制痕机构,使得制痕机构制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高精度的刻痕,从而提升后续产品的质量,也即该制痕装置能够在保证制痕质量的同时提升制痕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制痕装置可以但不限用于在极片、钢板、铝箔等目标件上制出刻痕。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痕装置,能够在保证制痕质量的同时提升制痕效率。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装置10的简化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痕装置10,制痕装置10包括输送机构100、制痕机构210及检测机构300。输送机构100用于输送目标件400。制痕机构210用于在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时在目标件400上制出刻痕。检测机构300沿输送机构100的输送方向设置于制痕机构210的下游,检测机构300用于检测刻痕并生成检测信号。检测机构300和制痕机构210通信连接,制痕机构210被配置为根据检测信号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
输送机构100是具有传输、移送或搬运功能,能够将目标件400从一个位置输送至另一个位置的机构。
制痕机构210是能够在运动地目标件400上制出刻痕的机构,制痕机构210包括但不限于激光制痕机构、金属刀具制痕机构及蚀刻制痕机构等。
检测机构300是能够对刻痕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机构。检测机构300对刻痕的质量进行检测能够生成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可以对制痕机构210进行调整,使得制痕机构210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刻痕。检测机构300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相机、激光扫描仪等。
“检测机构300沿输送机构100的输送方向设置于制痕机构210的下游”可以理解为在输送机构100的输送方向上,目标件400先通过制痕机构210,再通过检测机构300。这样,在制痕机构210制出刻痕后,检测机构300能够对刻痕进行检测,确定刻痕是否满足要求,并据此修调制痕机构210。
第一预设方向为在目标件400上制出的理想的刻痕的延伸方向。也可以理解为,第一预设方向为设计所需要的刻痕的延伸方向。
通信连接既包括导线、网线等有线连接方式,也包括蓝牙、无线网等无线连接方式。
该制痕装置10的制痕机构210可在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时对目标件400进行制痕,也即动态制痕,相比于静态制痕而言,具有较高的制痕效率。检测机构300可对制出的刻痕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制痕机构210,使得制痕机构210制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高精度的刻痕,从而提升后续产品的质量,也即该制痕装置10能够在保证制痕质量的同时提升制痕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以目标件400为极片为例,为了满足叠片电极组件制造工艺的需要,需要使刻痕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第一预设方向垂直于极片的长度方向,也即第一预设方向为极片的宽度方向。这样,要求刻痕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极片的长度方向。检测机构300对制痕机构210在目标件400上制出的刻痕进行检测,确认刻痕的延伸方向是否垂直于极片的长度方向。若刻痕的延伸方向不垂直于极片的长度方向,则根据检测信号来调整制痕机构210,使得制痕机构210在目标件400上制出的刻痕能够垂直于极片的长度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目标件400及设计需要的不同,第一预设方向也会不同。在上述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方向垂直于极片的长度方向。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第一预设方向与目标件400的长度方向之间呈锐角。请参照图1和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机构210的示意框图。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制痕机构210包括制痕单元211及第一驱动单元212,第一驱动单元212连接于制痕单元211。第一驱动单元212被配置为根据检测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以使制痕单元211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非零夹角。
制痕单元211是能够在目标件400上制出刻痕的结构或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激光制痕器、刻刀等。
第一驱动单元212是能够驱动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移动的驱动部件,通过第一驱动单元212驱动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移动,以改变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
“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非零夹角”是指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之间的夹角在0~180°之间(不包含0°和180°)。
由于制痕单元211是在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时在目标件400上制出刻痕,制痕单元211的移动位置和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的移动位置可以看作是两个分位移,而目标件400上制出的刻痕可以看作是这两个分位移的合成位移,也即总位移。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的速度不变,那么只需要根据检测信号调整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即可使得制痕单元211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制痕机构210包括制痕单元211及第一驱动单元212,第一驱动单元212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的角度,以使制痕单元211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例如,制痕单元211为激光制痕器,第一驱动单元212能够根据检测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发射激光的角度,以使得制痕单元211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
请参照图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单元212包括第一驱动件2121、第一编码器2122及第一锁存器2123。第一驱动件2121驱动连接于制痕单元211。第一编码器2122与第一驱动件2121连接,第一编码器2122用于获取表征第一驱动件2121速度的第一速度信号。第一锁存器2123被配置为根据检测信号及第一速度信号生成第一位置信号,第一驱动件2121被配置为根据第一位置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
第一驱动件2121是驱动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移动的部件,第一驱动件2121包括但不限于电机、气缸及油缸等。
第一编码器2122是能够获取第一驱动件2121速度并将之转化为第一速度信号的部件。第一编码器2122可以是增量式编码器,也可以是绝对式编码器。
第一锁存器2123是一种对脉冲电平敏感的存储单元电路,它们可以在特定输入脉冲电平作用下改变状态。锁存就是把信号暂存以维持某种电平状态。第一锁存器2123能够以第一位置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直到第一位置信号改变,则第一锁存器2123根据新的第一位置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
第一驱动件2121能够驱动制痕单元211沿着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以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第一编码器2122能够检测第一驱动件2121的速度并生成第一速度信号,根据检测信号和第一速度信号,第一锁存器2123可生成第一位置信号,使得第一驱动件2121根据第一位置信号对制痕单元211在不同时刻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进行修调,进而提升刻痕质量。第一锁存器2123具有锁存功能,其储存有第一位置信号以控制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第一位置信号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及第一速度信号调整。当检测机构300检测到刻痕不满足要求,需要变更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时,第一位置信号根据检测信号和第一速度信号作出相应变化,以调整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当检测机构300检测到刻痕满足要求时,不需要变更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时,第一位置信号保持不变,第一驱动件2121响应于第一位置信号而控制制痕单元211的位置,这样,可以根据第一锁存器2123锁存的第一位置信号来控制第一驱动件2121动作,响应速度更快,有利于提升刻痕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制痕装置10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锁存器2123、第一编码器2122及检测机构300通信连接。第一编码器2122将第一速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检测机构300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第一速度信号及检测信号后,根据计算改变第一锁存器2123内的第一位置信号,使得第一驱动件2121根据第一位置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单元212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自带有第一锁存器2123及第一编码器2122,不必额外设置第一锁存器2123及第一编码器2122,较为方便。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单元212也可以包括电缸、第一锁存器2123及第一编码器2122,电缸、第一锁存器2123及第一编码器2122组成伺服系统。
请参照图3,配合参照图4,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机构100的示意框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机构210与输送机构100联动的示意框图。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输送机构100包括输送单元110及第二驱动单元120,输送单元110用于输送目标件400。第二驱动单元120包括第二驱动件121和第二编码器122,第二驱动件121与输送单元110驱动连接。第二编码器122用于获取表征第二驱动件121速度的第二速度信号,第一锁存器2123被配置为根据检测信号、第一速度信号及第二速度信号生成第一位置信号。
输送单元110是与目标件400作用,将目标件400从一个位置输送至另一个位置的结构或部件。
第二驱动件121是为输送单元110的动作提供动力的部件。例如,第二驱动件121可以为电机、电缸、气缸等。
第二编码器122是能够获取第二驱动件121速度并将之转化为第二速度信号的部件。第二编码器122可以是增量式编码器,也可以是绝对式编码器。
输送单元110能够对目标件400进行输送,第二驱动件121能够驱动输送单元110动作,第二编码器122能够检测第二驱动单元120的速度并生成第二速度信号。这样,第一锁存器2123能够响应于检测信号、第一速度信号及第二速度信号并生成第一位置信号,将第二驱动件121的速度也作为参考,有利于提升对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调节的准确性,避免第二驱动件121的速度发生变化时,仍以预设的速度作参考而导致的调节不准确,有利于提升刻痕质量。
第一速度信号与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移动的速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二速度信号与输送目标件400的速度存在对应关系。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移动的速度可以分解为第一分速度和第二分速度,第一分速度用于抵消输送目标件400的速度,第二分速度则用于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控制器能够根据上述的关系及检测信号、第一速度信号、第二速度信号改变第一锁存器2123内的第一位置信号,使得第一驱动件2121根据第一位置信号对制痕单元211在不同时刻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进行修调,进而提升刻痕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输送单元110包括主动辊111及从动辊112,主动辊111与第二驱动件121连接,主动辊111和从动辊112配合输送目标件40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输送单元110也可以为传送带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与第二编码器122通信连接。第二编码器122将第二速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第一速度信号、第二速度信号及检测信号后,根据计算改变第一锁存器2123内的第一位置信号,使得第一驱动件2121根据第一位置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驱动单元120包括第二锁存器123,第二锁存器123储存有第二位置信号。第二驱动件121被配置为根据第二位置信号调节输送单元110输送目标件400的位置。
第二锁存器123能够以第二位置信号调节输送单元110输送目标件400的位置,直到第二位置信号改变,则第二锁存器123根据新的第二位置信号调节输送单元110输送目标件400的位置。
通过设置第二锁存器123,有利于保证输送单元110每次输送目标件400的位置保持一致。另外,根据第二锁存器123锁存的第二位置信号来控制第二驱动件121动作,响应速度快,有利于提升刻痕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驱动单元120为伺服电机。
请参照图5,配合参照图6,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机构组200对目标件400制痕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痕后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制痕装置10包括两个制痕机构组200,制痕机构组200包括至少一个制痕机构210,两个制痕机构组200中的制痕机构210分别用于对目标件400相对的两面制出刻痕。
“两个制痕机构组200中的制痕机构210分别用于对目标件400相对的两面制出刻痕”是指一个制痕机构组200内的制痕机构210用于对目标件400的一面制出刻痕,另一个制痕机构组200内的制痕机构210用于对目标件400的与上述一面相对的另一面制出刻痕。换句话说,两个制痕机构组200分别位于目标件400的两侧,以分别对目标件400相对的两面制出刻痕。
对于目标件400为极片的实施例来说,两个制痕机构组200分别位于目标件400厚度方向的两侧,以分别对极片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两面制出刻痕。
通过设置两个制痕机构组200分别对目标件400相对的两面进行制痕,能够提升制痕的效率,节省制痕的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一个制痕机构组200在输送机构100的输送方向上可以位于另一个制痕机构组200的下游。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两个制痕机构组200在目标件400的两侧相对布置。
一个制痕机构组200在目标件400的一面制出一道刻痕410。两个制痕机构组200分别在目标件400的两面制出两道刻痕,两道刻痕应当平行。检测机构300可以对两道刻痕的平行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信号对两个制痕机构组200内的制痕机构210进行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配合参照图6,制痕机构组200包括沿第三预设方向设置的多个制痕机构210,第三预设方向垂直于输送机构100的输送方向。
“沿第三预设方向设置的多个制痕机构210”也即多个制痕机构210在第三预设方向上排布。例如,第三预设方向可以为如图5中所示的A方向。
通过设置多个制痕机构210,多个制痕机构210分别在目标件400上制出一段刻痕411,多个制痕机构210制出的刻痕均在第一预设方向上排布,进而拼接成一道刻痕410。这样,在制痕时,多个制痕机构210同时工作,可以提升制痕的效率,缩短制痕的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制痕机构组200包括沿第三预设方向设置的多个制痕机构210。多个制痕机构210分别在目标件400上制出多段刻痕,因为相邻的两段刻痕连通时可能会使得相邻的两个制痕机构210在连通位置发生干涉或者在连通位置使目标件400受热过高而损坏,所以相邻的两段刻痕之间具有间隔而互不连通。这里,要求多段刻痕位于沿着第一预设方向(第一预设方向如图6中所示的B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检测机构300可对多段刻痕是否位于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信号对同一制痕机构组200内的多个制痕机构210进行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多个制痕机构210分别在目标件400上制出多段刻痕,多段刻痕相互连通成为一道刻痕410(需要注意避免相邻的两个制痕机构210在制痕时发生干涉以及避免目标件400受热过高而损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三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同向。多个制痕机构210在第三预设方向上排布,这样,要制出沿第三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多个制痕机构210的动作能够一致,较为方便。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第三预设方向可以为任意方向,只要保证多个制痕机构210沿着某一方向排布即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配合参照图6,制痕机构组200包括沿第三预设方向设置的两个制痕机构210。两个制痕机构210分别在目标件400上制出两段刻痕,因为两段刻痕连通时可能会使得两个制痕机构210在连通位置发生干涉或者在连通位置使目标件400受热过高而损坏,所以两段刻痕之间具有间隔而互不连通。这里,要求两段刻痕位于沿着第一预设方向(第一预设方向如图6中所示的B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检测机构300可对两段刻痕是否位于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信号对同一制痕机构组200内的两个制痕机构210进行调节。
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机构300的示意框图。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检测机构300包括摄像单元310及处理单元320,摄像单元310用于获取刻痕的图像并生成图像信号。处理单元320与摄像单元310通信连接,处理单元320用于处理图像信号并生成检测信号。
摄像单元310是能够对刻痕进行摄像以获取刻痕图像并生成图像信号的结构或部件。摄像单元310包括但不限于为相机、摄像头等。
处理单元320是用于对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生成检测信号的结构或部件。例如,处理单元320接收到图像信号后,需要确认刻痕是否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例如是否垂直于极片的长度方向)、对相邻的两道刻痕的平行度进行检测及对两段刻痕是否位于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进行检测。采用摄像单元310对刻痕进行摄像并生成图像信号,通过处理单元320处理图像信号即可生成检测信号,这样对刻痕的检测不会影响输送机构100及制痕机构210的作业,并且检测准确可靠,检测速度快。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检测机构300包括多个摄像单元310,多个摄像单元310沿第三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摄像单元310均与处理单元320通信连接,第三预设方向垂直于输送机构100的输送方向。
“多个摄像单元310”包括两个摄像单元310、三个摄像单元310及三个以上的摄像单元310。
设置多个沿着第三预设方向排布的摄像单元310,有利于保证对宽度较宽的目标件400上的刻痕进行全面检测。多个摄像单元310共用处理单元320,合理利用了处理单元320的计算产能,有利于降低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检测机构300为工业相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叠片制造系统,叠片制造系统包括上述的制痕装置10,制痕装置10用于在极片上制出刻痕。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至图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痕装置10,制痕装置10包括输送机构100、制痕机构210及检测机构300。输送机构100用于输送目标件400。制痕机构210用于在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时在目标件400上制出刻痕。检测机构300沿输送机构100的输送方向设置于制痕机构210的下游,检测机构300用于检测刻痕并生成检测信号。检测机构300和制痕机构210通信连接,制痕机构210被配置为根据检测信号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
制痕机构210包括制痕单元211及第一驱动单元212,第一驱动单元212连接于制痕单元211。第一驱动单元212被配置为根据检测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以使制痕单元211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非零夹角。第一驱动单元212包括第一驱动件2121、第一编码器2122及第一锁存器2123,第一驱动件2121驱动连接于制痕单元211。第一编码器2122与第一驱动件2121连接,第一编码器2122用于获取表征第一驱动件2121速度的第一速度信号。第一锁存器2123被配置为根据检测信号及第一速度信号生成第一位置信号,第一驱动件2121被配置为根据第一位置信号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
该制痕装置10的制痕机构210可在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时对目标件400进行制痕,也即动态制痕,相比于静态制痕而言,具有较高的制痕效率。检测机构300可对制出的刻痕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制痕机构210,使得制痕机构210制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高精度的刻痕,从而提升后续产品的质量,也即该制痕装置10能够在保证制痕质量的同时提升制痕效率。由于制痕单元211是在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时在目标件400上制出刻痕,制痕单元211的移动位置和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的移动位置可以看作是两个分位移,而目标件400上制出的刻痕可以看作是这两个分位移的合成位移,也即总位移。输送机构100输送目标件400的速度保持一致,那么只需要根据检测信号调整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即可使得制痕单元211在目标件400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刻痕。
第一驱动件2121能够驱动制痕单元211沿着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以调节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第一编码器2122能够检测第一驱动件2121的速度并生成第一速度信号,根据检测信号和第一速度信号,第一锁存器2123可生成第一位置信号,使得第一驱动件2121根据第一位置信号对制痕单元211在不同时刻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位置进行修调,进而提升刻痕质量。第一锁存器2123具有锁存功能,其储存有第一位置信号以控制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第一位置信号可以根据检测信号及第一速度信号调整。当检测机构300检测到刻痕不满足要求,需要变更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时,第一位置信号根据检测信号和第一速度信号作出相应变化,以调整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当检测机构300检测到刻痕满足要求,不需要变更制痕单元211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时,第一位置信号保持不变,第一驱动件2121响应于第一位置信号而控制制痕单元211的位置,这样,可以根据第一锁存器2123锁存的第一位置信号来控制第一驱动件2121动作,响应速度更快,有利于提升刻痕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目标件;
制痕机构,用于在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所述目标件时在所述目标件上制出刻痕;
检测机构,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制痕机构的下游,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刻痕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制痕机构通信连接,所述制痕机构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在所述目标件上制出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所述刻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痕机构包括:
制痕单元;
第一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制痕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调节所述制痕单元在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以使所述制痕单元在所述目标件上制出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所述刻痕,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非零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于所述制痕单元;
第一编码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编码器用于获取表征所述第一驱动件速度的第一速度信号;
第一锁存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及所述第一速度信号生成第一位置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号调节所述制痕单元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输送单元,用于输送所述目标件;
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输送单元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编码器用于获取表征所述第二驱动件速度的第二速度信号,所述第一锁存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所述第一速度信号及所述第二速度信号生成所述第一位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
第二锁存器,储存有第二位置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号调节所述输送单元输送所述目标件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痕装置包括两个制痕机构组,所述制痕机构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制痕机构,两个所述制痕机构组中的所述制痕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目标件相对的两面制出刻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痕机构组包括沿第三预设方向设置的多个所述制痕机构,所述第三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摄像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刻痕的图像并生成图像信号;
处理单元,与所述摄像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图像信号并生成所述检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制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多个摄像单元,所述多个摄像单元沿第三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多个摄像单元均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
10.一种叠片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制造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痕装置,所述制痕装置用于在极片上制出刻痕。
CN202220737940.9U 2022-03-31 2022-03-31 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 Active CN217142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7940.9U CN217142733U (zh) 2022-03-31 2022-03-31 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7940.9U CN217142733U (zh) 2022-03-31 2022-03-31 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2733U true CN217142733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7940.9U Active CN217142733U (zh) 2022-03-31 2022-03-31 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2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088710A (ko) 도포 시공 장치 및 도포 시공액의 도포 방법
CN115849113A (zh) 辊、点检方法及装置、卷材传送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JPWO2018116542A1 (ja) 電極積層体の製造装置
CN103241933A (zh) 板状物的切割线加工装置及切割线加工方法
CN217142733U (zh) 制痕装置及叠片制造系统
CN101829725B (zh) 一种用于u形梁冲孔的生产线及工艺
CN217086648U (zh) 一种纠偏装置和卷绕机
CN110880409A (zh) 变压器铁心硅钢片在线剪叠一体自动生产线、方法及装置
CN213651282U (zh) 一种电池极片料卷的送料机构及送料车
CN211125347U (zh) 变压器铁心硅钢片在线剪叠一体自动生产线
CN209861284U (zh) 铝基板自动打靶机
CN209774652U (zh) 一种协作机器人及加工系统
CN101987448B (zh) 自动送料机的改进型输送臂超负荷机构
CN111151602A (zh) 一种具有容错功能的机器人折弯系统及方法
CN212988284U (zh) 非接触式检测设备
CN205057302U (zh) 双套ccd检测对位装置的卷料自动送料激光刻蚀机
CN211125348U (zh) 一种叠片装置
CN113199255A (zh) 一种型材智能加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789683U (zh) 一种smt在线激光打标机
CN109270090B (zh) 电路板侧边层偏检测机及相应的层偏检测方法
JP2019098511A (ja) 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2765063A (zh) 用于非磁性工件组装的盲孔对接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2540765A (zh) 一种高精度平行光曝光机的pcb板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KR102627047B1 (ko) 2차 전지용 전극 생산 시스템
CN104942401A (zh)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管坯冷定心方法及管坯冷定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