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8365U -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8365U
CN217138365U CN202220158859.5U CN202220158859U CN217138365U CN 217138365 U CN217138365 U CN 217138365U CN 202220158859 U CN202220158859 U CN 202220158859U CN 217138365 U CN217138365 U CN 217138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edded
stent
embedded portion
arch
stent g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588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颖
董永贺
杜庆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8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8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27Type of occlusion
    • A61B17/12031Type of occlusion complete occl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61B17/12113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within an aneurysm
    • A61B17/12118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within an aneurysm for positioning in conjunction with a st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59Solid plugs; being solid before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68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having a mesh structur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覆膜支架和内嵌部;主体覆膜支架呈管状,且主体覆膜支架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侧开口;内嵌部设于主体覆膜支架的管腔内部;内嵌部采用覆膜支架或覆膜,且内嵌部上设有贯通内嵌部的内腔,内嵌部的内腔包括一个入口和至少两个出口;以内嵌部的内腔入口为内嵌部入口,内嵌部的内腔出口为内嵌部出口:侧开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内嵌部出口的数量,且各个内嵌部出口分别对应连通于一个侧开口。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覆膜支架不利于腔内介入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A型夹层或动脉瘤上进行应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主动脉疾病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主要由高血压、动脉硬化、损伤、感染等原因造成,对患者生命威胁极大,尤其是病变范围广、影响脑、脊髓和多脏器血液供应的主动脉夹层,手术创伤大、操作复杂、时间长、用血多,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均较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重建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血供一直是血管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
对于破口位置位于降主动脉的B型夹层或动脉瘤通常采用创伤小、成功率高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通过主动脉远端如人体股动脉切口,将装载有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推送至病变部位,释放覆膜支架并固定,隔绝病变动脉瘤或夹层,重建血运通道,达到治疗目的。但对于更为凶险的累及弓部的A型夹层或动脉瘤,目前仍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这是因为目前腔内介入治疗使用的主动脉血管支架近心需要至少15mm的锚定区,当应用现有支架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将不同程度的封堵分支动脉血管,而在封堵涉及颈部血管时,需加行血管搭桥术,创伤较大,甚至无法通过腔内技术治疗。目前,临床上也会通过弓部支架开窗技术、烟囱技术等以解决弓部血管重建的问题,但由于每个病人主动脉弓部的3个分支血管生理结构不尽相同,无论开窗技术还是烟囱技术都存在操作复杂、定位困难、内漏发生率高,分支血管闭塞等问题,临床推广困难。
更详细地,每个病人主动脉弓部的3个分支血管: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生理结构不尽相同,三个分支血管开口间的距离、排列角度、各分支血管的粗细各有差异,从而组合成的弓部带三分支的血管形态差别极大,无法完全通过一种预制支架匹配不同的弓部血管,一旦支架与血管不相匹配,就不能完成腔内修复治疗。目前,除定制支架外,临床主要通过弓部支架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单分支支架等以解决弓部血管重建的问题,对于定制支架,需要根据病人具体的解剖情况特别定制主动脉分支支架,将主动脉支架血管植入主动脉病变部位时要求同时将其侧孔对准分支动脉,保证分支动脉血流通畅,再在分支动脉中植入小支架,但是这种方法有以下缺点:支架要根据病人具体的解剖情况特别定制,费用高且不能批量生产、定制支架用时较长,不能用于急症手术病人、操作复杂,支架释放时要求各侧孔分别准确地对准受累及的分支动脉,如有偏差则可能导致分支动脉血流障碍,出现相应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烟囱技术通过在被覆盖的分支血管内置于一个平行的裸支架或覆膜支架来保证分支血管的通畅,从而将分支血管近心端开口延伸到主动脉覆膜支架前,延长了主动脉覆膜支架的近端锚定区,但是由于分支支架与主体支架存在缝隙,易产生内漏;开窗技术分为体外开窗和体内原位开窗,都是对原有的完整直筒支架进行改造,操作复杂,对临床医生的技术要求高,且存在一定风险;单分支支架则由于血管的个体化差异,目前只能解决一个分支的重建。
以上均限制了腔内介入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A型夹层或动脉瘤上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以缓解现有覆膜支架不利于腔内介入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A型夹层或动脉瘤上进行应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弓部覆膜支架,包括主体覆膜支架和内嵌部;所述主体覆膜支架呈管状,且所述主体覆膜支架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侧开口;所述内嵌部设于所述主体覆膜支架的管腔内部;所述内嵌部采用覆膜支架或覆膜,且所述内嵌部上设有贯通所述内嵌部的内腔,所述内嵌部的内腔包括一个入口和至少两个出口;
以所述内嵌部的内腔入口为内嵌部入口,所述内嵌部的内腔出口为内嵌部出口:所述侧开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嵌部出口的数量,且各个所述内嵌部出口分别对应连通于一个所述侧开口。
可选地,所述内嵌部的内腔包括主腔和至少两个分支腔,所述主腔的入口形成所述内嵌部入口,所述至少两个分支腔的入口汇聚且连通于所述主腔的出口,各个所述分支腔的出口分别形成所述内嵌部出口。
可选地,各个所述内嵌部出口的总出口横截面积和大于所述内嵌部入口的入口横截面积。
可选地,各个所述侧开口上均覆盖有多根连接线。
进一步可选地,多根所述连接线呈网状排列。
更进一步可选地,多根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所述第一排线和所述第二排线分别包括相互平行且两两相互间隔的多根连接线,所述第一排线与所述第二排线的延伸方向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排线与所述第二排线内外相互交错编织成单层网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排线和所述第二排线中一者位于外层,另一者位于内层,从而组成内外双层网状结构。
另外,可选地,所述主体覆膜支架上的覆膜采用编织网状膜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线的编织密度小于所述主体覆膜支架上的覆膜的编织密度。
可选地,所述弓部覆膜支架还包括单分支覆膜支架;所述侧开口的数量大于所述内嵌部出口的数量,所述单分支覆膜支架呈管状,所述单分支覆膜支架的管腔入口边缘密封连接于所述主体覆膜支架上一个所述侧开口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内嵌部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内嵌部相互分离。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弓部支架组件,包括单体覆膜支架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
植入状态下,所述单体覆膜支架以自一个所述内嵌部出口插入所述内嵌部的内腔后从所述内嵌部入口穿出的方式贯穿所述内嵌部的内腔,且所述单体覆膜支架位于所述内嵌部的内腔的部位中,所述单体覆膜支架靠近所述内嵌部入口一端的径向圆周外壁面贴合于所述内嵌部的内腔的径向圆周壁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弓部覆膜支架,包括主体覆膜支架和内嵌部;主体覆膜支架呈管状,且主体覆膜支架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侧开口;内嵌部设于主体覆膜支架的管腔内部;内嵌部采用覆膜支架或覆膜,且内嵌部上设有贯通内嵌部的内腔,内嵌部的内腔包括一个入口和至少两个出口;以内嵌部的内腔入口为内嵌部入口,内嵌部的内腔出口为内嵌部出口:侧开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内嵌部出口的数量,且各个内嵌部出口分别对应连通于一个侧开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结构简单、植入方便,无需对弓部分支血管进行处理,操作简便,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重建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血供,缓解了现有覆膜支架不利于腔内介入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A型夹层或动脉瘤上进行应用的技术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弓部支架组件,包括单体覆膜支架和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植入状态下,单体覆膜支架以自一个内嵌部出口插入内嵌部的内腔后从内嵌部入口穿出的方式贯穿内嵌部的内腔,且单体覆膜支架位于内嵌部的内腔的部位中,单体覆膜支架靠近内嵌部入口一端的径向圆周外壁面贴合于内嵌部的内腔的径向圆周壁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弓部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弓部支架组件能够达到第一方面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中内嵌部的第一可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中内嵌部的第二可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中的第三可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弓部支架组件植入于人体血管内的植入状态图,其中,弓部覆膜支架应用图2中示出的弓部覆膜支架;
图7为图6中单体覆膜支架穿过图4中示出的内嵌部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单体覆膜支架穿过图5中示出的内嵌部的示意图。
图标:1-主体覆膜支架;11-侧开口;2-内嵌部;21-主腔;211-内嵌部入口;22-分支腔;221-内嵌部出口;3-单分支覆膜支架;4-单体覆膜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中,术语“近端”指手术时更加靠近人体心脏的一端,“远端”指与“近端”相对的另一端。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弓部覆膜支架,参照图1至图5,该弓部覆膜支架包括主体覆膜支架1和内嵌部2。具体地,主体覆膜支架1呈管状,且主体覆膜支架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侧开口11;内嵌部2设于主体覆膜支架1的管腔内部;内嵌部2采用覆膜支架或覆膜,且内嵌部2上设有贯通内嵌部2的内腔,内嵌部2的内腔包括一个入口和至少两个出口。以内嵌部2的内腔入口为内嵌部入口211,内嵌部2的内腔出口为内嵌部出口221:侧开口1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内嵌部出口221的数量,且各个内嵌部出口221分别对应连通于一个侧开口11。其中,各个入口和出口分别指的是植入人体血管后血液流动方向上的入口和出口。
使用时,将该弓部覆膜支架植入于弓部主动脉内,然后结合图6至图8,将单体覆膜支架4(即临床上的普通单分支支架)以自一个内嵌部出口221插入内嵌部2的内腔后从内嵌部入口211穿出的方式贯穿内嵌部2的内腔,贯穿后,在单体覆膜支架4位于内嵌部2的内腔的部位中,单体覆膜支架4靠近内嵌部入口211一端的径向圆周外壁面贴合于内嵌部2的内腔的径向圆周壁面,从而闭合内嵌部入口211与其他内嵌部出口221之间连通的通路,此时,血液只能是沿上述单体覆膜支架4流动,其他内嵌部出口221及其与之对应的侧开口11均处于关闭状态,单体覆膜支架4即可重建相关分支动脉的血供;在侧开口11的数量多于内嵌部出口221的数量的情况下,也会有血液从主体覆膜支架1中未对应连通有内嵌部出口221的侧开口11流出,以对应于其他分支血管流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结构简单、植入方便,无需对弓部分支血管进行处理,操作简便,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重建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血供,缓解了现有覆膜支架不利于腔内介入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A型夹层或动脉瘤上进行应用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侧开口11、内嵌部入口211以及内嵌部出口221各自的具体形状可以但不限于是菱形、椭圆、圆角矩形等,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内嵌部2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当内嵌部2包括至少两个(这种内嵌部2包括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在使用在主动脉弓部时主要指包括两个或三个内嵌部2),至少两个内嵌部2相互分离,至少两个内嵌部2可分别对应于至少两个分支动脉,以重建主动脉及其至少两个分支动脉的血供。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侧开口11的数量大于内嵌部出口221的数量,具体地,作为一种可选结构,主体覆膜支架1中未对应连通有内嵌部出口221的侧开口11为开窗结构,开窗结构对应于其他分支血管流路;作为另一种可选结构,如图2所示,该弓部覆膜支架还包括单分支覆膜支架3;其中,侧开口11的数量大于内嵌部出口221的数量,单分支覆膜支架3呈管状,单分支覆膜支架3的管腔入口边缘密封连接于主体覆膜支架1上一个侧开口11的边缘,单分支覆膜支架3对应于其他分支血管流路。
本实施例中,内嵌部2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内嵌部2的内腔为一个整体无分支的腔体,相邻内嵌部出口221之间通过狭窄通道相互连通;内嵌部2的另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内嵌部2的内腔包括主腔21和至少两个分支腔22,主腔21的入口形成内嵌部入口211,至少两个分支腔22的入口汇聚且连通于主腔21的出口,各个分支腔22的出口分别形成内嵌部出口221,除分支腔22的入口和出口部位外,相邻分支腔22之间不相互连通。
此外,本实施例中,各个内嵌部出口221的总出口横截面积和大于内嵌部入口211的入口横截面积。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佳地,各个侧开口11上均覆盖有多根连接线,进一步优选地,该多根连接线呈网状排列;更进一步地,多根连接线包括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分别包括相互平行且两两相互间隔的多根连接线,第一排线与第二排线的延伸方向不同;其中:第一排线与第二排线内外相互交错编织成单层网状结构;或者,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中一者位于外层,另一者位于内层,从而组成内外双层网状结构。较佳地,主体覆膜支架1上的覆膜采用编织网状膜的情况下,连接线的编织密度小于主体覆膜支架1上的覆膜的编织密度,在本实施例的这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连接线优选但不限于采用纱线,对于多根连接线的具体数量不作具体限制。
在这些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各个侧开口11上设多根连接线,从而,第一,可在不需要破膜的情况下,便于导丝和导向头穿过编织间隙进而穿过对应的侧开口11,进而引导穿过单体覆膜支架4,第二,可对穿过侧开口11的单体覆膜支架4进行撑紧固定,避免漏血;第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但不限于单体覆膜支架4靠近内嵌部入口211一端的径向圆周外壁面未完全贴合于内嵌部2的内腔的径向圆周壁面,从而未完全闭合内嵌部入口211与其他内嵌部出口221之间连通的通路,导致有较少血液渗漏到其他内嵌部出口221中时,对与其他内嵌部出口221对应连通的侧开口11进行一定程度的封堵,并促进血液栓化,进而缓解这类漏血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弓部支架组件,参照图6至图8,结合图1至图5,该弓部支架组件包括单体覆膜支架4和实施例一中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弓部覆膜支架。
植入状态下,单体覆膜支架4以自一个内嵌部出口221插入内嵌部2的内腔后从内嵌部入口211穿出的方式贯穿内嵌部2的内腔,且单体覆膜支架4位于内嵌部2的内腔的部位中,单体覆膜支架4靠近内嵌部入口211一端的径向圆周外壁面贴合于内嵌部2的内腔的径向圆周壁面。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弓部支架组件包括实施例一中描述的弓部覆膜支架,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弓部支架组件能够达到实施例一中弓部覆膜支架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其更加具体的结构和能够达到的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各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获得。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本说明书中的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弓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覆膜支架(1)和内嵌部(2);
所述主体覆膜支架(1)呈管状,且所述主体覆膜支架(1)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侧开口(11);
所述内嵌部(2)设于所述主体覆膜支架(1)的管腔内部;所述内嵌部(2)采用覆膜支架或覆膜,且所述内嵌部(2)上设有贯通所述内嵌部(2)的内腔,所述内嵌部(2)的内腔包括一个入口和至少两个出口;
以所述内嵌部(2)的内腔入口为内嵌部入口(211),所述内嵌部(2)的内腔出口为内嵌部出口(221):所述侧开口(1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嵌部出口(221)的数量,且各个所述内嵌部出口(221)分别对应连通于一个所述侧开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部(2)的内腔包括主腔(21)和至少两个分支腔(22),所述主腔(21)的入口形成所述内嵌部入口(211),所述至少两个分支腔(22)的入口汇聚且连通于所述主腔(21)的出口,各个所述分支腔(22)的出口分别形成所述内嵌部出口(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内嵌部出口(221)的总出口横截面积和大于所述内嵌部入口(211)的入口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侧开口(11)上均覆盖有多根连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连接线呈网状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所述第一排线和所述第二排线分别包括相互平行且两两相互间隔的多根连接线,所述第一排线与所述第二排线的延伸方向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排线与所述第二排线内外相互交错编织成单层网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排线和所述第二排线中一者位于外层,另一者位于内层,从而组成内外双层网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覆膜支架(1)上的覆膜采用编织网状膜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线的编织密度小于所述主体覆膜支架(1)上的覆膜的编织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弓部覆膜支架还包括单分支覆膜支架(3);
所述侧开口(11)的数量大于所述内嵌部出口(221)的数量,所述单分支覆膜支架(3)呈管状,所述单分支覆膜支架(3)的管腔入口边缘密封连接于所述主体覆膜支架(1)上一个所述侧开口(11)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部(2)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内嵌部(2)相互分离。
10.一种弓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体覆膜支架(4)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弓部覆膜支架;
植入状态下,所述单体覆膜支架(4)以自一个所述内嵌部出口(221)插入所述内嵌部(2)的内腔后从所述内嵌部入口(211)穿出的方式贯穿所述内嵌部(2)的内腔,且所述单体覆膜支架(4)位于所述内嵌部(2)的内腔的部位中,所述单体覆膜支架(4)靠近所述内嵌部入口(211)一端的径向圆周外壁面贴合于所述内嵌部(2)的内腔的径向圆周壁面。
CN202220158859.5U 2021-09-22 2022-01-20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Active CN21713836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41274 2021-09-22
CN202111104127.4A CN113558708A (zh) 2021-09-22 2021-09-22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8365U true CN217138365U (zh) 2022-08-09

Family

ID=7817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4127.4A Pending CN113558708A (zh) 2021-09-22 2021-09-22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CN202220158859.5U Active CN217138365U (zh) 2021-09-22 2022-01-20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4127.4A Pending CN113558708A (zh) 2021-09-22 2021-09-22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55870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7209B2 (en) * 2005-02-17 2017-03-21 Khoury Medical Devices, Llc Vascular endograft
US8747455B2 (en) * 2007-08-08 2014-06-10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Branched stent graft system
CN104027187B (zh) * 2013-03-04 2016-05-25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分支型覆膜支架、包括其的输送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7120819A1 (de) * 2017-09-08 2019-03-14 Jotec Gmbh Intraluminales Gefäßprothesensystem
CN109223250B (zh) * 2018-10-12 2020-12-29 大连科万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缝合一体式分支覆膜支架血管
CN109700563B (zh) * 2018-12-24 2021-02-19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支覆膜支架
CN111700712A (zh) * 2020-05-21 2020-09-25 普霖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分支覆膜支架
CN111870392A (zh) * 2020-06-16 2020-11-03 普霖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支架
CN111671549A (zh) * 2020-07-03 2020-09-18 苏州悦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植入血管分支处的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系统
CN212940080U (zh) * 2020-07-06 2021-04-13 丁剑 一种沿轴向可压缩和拉伸的裸支架
CN213250076U (zh) * 2020-07-22 2021-05-25 丁剑 一种主动脉快速修复支架、支架套件及递送系统
CN112022436A (zh) * 2020-10-13 2020-12-04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覆膜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8708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25843B1 (ko) 대동맥궁 이중배럴 본체 스텐트 그래프트 및 이의 사용방법
CN104367400B (zh) 一种支架移植物
CN203354689U (zh) 多腔动脉覆膜支架
US20060195172A1 (en) Multi-unit stent-graft
WO2010105561A1 (zh) 侧支型覆膜支架
EP1890642A1 (en) A vascular graft
WO2019101075A1 (zh) 主动脉腔内分流器
US9308079B2 (en) Endovascular prosthesis
CN112842619A (zh) 弓部覆膜支架和覆膜支架输送器
CN109938895A (zh) 开窗型覆膜支架
CN110623780A (zh) 分段式覆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214857826U (zh) 弓部覆膜支架和覆膜支架输送器
CN107280808A (zh) 输送系统及覆膜系统
CN217138365U (zh)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CN112569026A (zh) 分支覆膜支架和分支覆膜支架植入装置
CN217938472U (zh)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
CN204293309U (zh) 一种支架移植物
CN214857856U (zh) 分支覆膜支架和分支覆膜支架植入装置
CN113662705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
CN112603614A (zh) 模块式主动脉弓部覆膜支架
CN113616267A (zh) 主动脉夹层破口封堵装置
CN209347312U (zh) 一种个体化分支支架型弓部重建人工血管
CN215307028U (zh) 一种分支型主动脉人工支架
CN214414987U (zh) 模块式主动脉弓部覆膜支架
TW201927258A (zh) 主動脈剝離及動脈瘤的治療系統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