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7719U -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7719U
CN217137719U CN202220160167.4U CN202220160167U CN217137719U CN 217137719 U CN217137719 U CN 217137719U CN 202220160167 U CN202220160167 U CN 202220160167U CN 217137719 U CN217137719 U CN 217137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heating plate
mounting bracket
food processor
cr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601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赖弥兴
刘同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601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7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7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7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设于粉碎杯内的粉碎刀及用于驱动粉碎刀的电机,电机设于主机内,粉碎杯包括杯体、用于盖合杯体的杯盖,所述杯体包括组合在一起的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所述上部构件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下部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侧的发热盘,所述外壳与发热盘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元器件以及内部走线的装配空间。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原本在高度方向设置的元器件分散于径向,从而降低粉碎杯整体高度,降低重心,机器运转时,整机同心度更高,同等振动频率下,振幅更小,杯体晃动小、噪音低。另外一方面,元器件及走线空间大,便于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食品料理机。
背景技术
以破壁机为例,现有的普通破壁机由主机、搅拌热杯构成,热杯重心高,机器运转时,因主体转动回旋中心无法与热杯绝对同心,此时机器高度越高,振幅越大,体现为杯体晃动大、噪音高,客户体验差。
另外,现有双层搅拌热杯为内钢外塑胶结构,加工食材过程不可视。或者,现有玻璃杯为无色透明,颜色单一,不利于丰富产品造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避免机器高度过高造成机器运转过程中振动过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设于粉碎杯内的粉碎刀及用于驱动粉碎刀的电机,电机设于主机内,粉碎杯包括杯体、用于盖合杯体的杯盖,所述杯体包括组合在一起的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所述上部构件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下部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侧的发热盘,所述外壳与发热盘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元器件以及内部走线的装配空间。
优选的,所述元器件包括温控器、熔断体及温度检测件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发热盘的中心设有用于安装粉碎刀的刀座部,所述刀座部向上凸出于发热盘内底壁和向下凸出于发热盘外底壁,所述元器件设于刀座部径向外侧。
优选的,所述发热盘的上端口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上部构件的下端设于环形凹槽内且通过粘胶或者螺丝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发热盘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搭接在外壳上端口上。
优选的,所述上部构件为透明玻璃制品,所述外壳为塑胶件,所述发热盘为金属铸件;和/或,发热盘上端口到内底壁的高度为H1,上部构件从杯盖底面到发热盘上端口的高度为H2,H2:H1=0.5~1。
优选的,所述粉碎刀包括刀轴和安装于刀轴的刀片,所述刀轴安装于发热盘的中心,所述发热盘底部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主机的上部中心设有输出接头,所述输出接头与刀轴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主机上部之间设有使刀轴与输出接头对中的定心结构。
优选的,所述发热盘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螺钉柱,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至少三个螺钉过孔,紧固螺钉穿过螺钉过孔与螺钉柱上螺纹孔连接,所述至少三个螺钉柱连线所构成的圆与发热盘底部圆盘同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心结构包括主机上部环绕输出接头设置的定位槽以及设于安装支架底部沿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定位爪,所述定位爪定位于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底部在安装支架下方设有隔热套。
优选的,所述隔热套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下部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侧的发热盘,外壳与发热盘之间可以设置出装配空间,一方面,可以将原本在高度方向设置的元器件分散于径向,从而降低粉碎杯整体高度,降低重心,机器运转时,整机同心度更高,同等振动频率下,振幅更小,杯体晃动小、噪音低。另外一方面,元器件及走线空间大,便于装配。
由于上部构件由透明材质制成,因此加工过程中用户可通过视觉感受食材的加工过程。下部构件中外壳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制造,因此可通过原材料调色实现多种颜色,外壳颜色多样,造型多变。
2、在刀座部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一部分向上凸出于发热盘内底壁,可以降低发热盘的一部分高度,另外有一部分向下凸出于发热盘外底壁,同时元器件设于刀座部径向外侧,可以将原本在高度方向设置的元器件分散于径向,又可以降低一部分高度,因此显著降低了粉碎杯整体高度。
3、发热盘的上端口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上部构件的下端设于环形凹槽内后,再通过打胶水固定,由于胶水覆盖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的整个周向,可以使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结构。
4、发热盘从上往下装入外壳内,发热盘上端口边缘的外翻边搭接在外壳上端口上,定位了发热盘的高度位置。
5、发热盘上端口到内底壁的高度为H1,上部构件从杯盖底面到发热盘上端口的高度为H2,H2:H1=0.5~1,一方面上部构件具有足够的高度,方便用户通过视觉感受食材的加工过程,另外一方面下部构件具有较高的高度,与现有技术中发热盘结构相比,在外壳内侧的发热盘增加高度方向延伸的侧壁,传热面积更大,加热效率更高。
6、由于刀轴安装于发热盘中心的刀座部上,刀座部与发热盘为一整体部件,安装支架又是与发热盘底部固定为一体的,因此,通过安装支架与主机上部之间的定心结构,即可保证刀轴与输出接头对中。由于同心度高,因此振动小、噪音低,并且输入功率转化为扭矩主要用于粉碎刀切割食材,提高了粉碎效率。
7、至少三个螺钉柱为发热盘上的原生结构,定位爪也为安装支架上的原生结构,由于成型过程偏差很小,因此发热盘上至少三个螺钉柱连线所构成的圆与发热盘整体的圆心可以保证同心,同理至少三个定位爪连线所构成的圆的圆心与安装支架整体的圆心偏差很小,也可以保证同心,当安装支架固定于发热盘以后所构成的组件也高度同心。定位爪为组件与主机配合定位结构,因其高度同心,使得主机动力通过输出接头输出至粉碎刀后,机器运行摆动小,无效摩擦力小,因此运行平稳,振动小,噪音低,输入功率转化为扭矩主要用于粉碎刀切割食材,提高了粉碎效率。
8、在安装支架下方设有隔热套,可以阻隔绝发热盘产生的热量,使热量集中于发热盘上方,提高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带来的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中予以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粉碎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轴套的剖视图;
图5为柔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轴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轴套组件、粉碎刀安装于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粉碎杯与主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粉碎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图10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发热盘与安装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主机上部的电机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粉碎杯1,下部构件11,外壳11A,发热盘11B,刀座部110,加强筋1101,轴套安装孔111,第一卡簧定位槽1111,螺钉柱112,元器件113,外翻边114,环形凹槽115,上部构件12,轴套组件13,第一卡簧131,轴套132,轴套内孔上部1321,轴套内孔下部1322,定位凸缘1323,卡槽1324,外凸缘1325,柔性套133,卡扣1331,凸环1332,轴向凹槽1333,密封圈134,密封唇1341,轴承135,粉碎刀14,刀片141,刀轴142,限位挡圈143,第二卡簧144,安装支架15,定位爪151,螺钉过孔152,定位缺口153,紧固螺钉154,隔离垫片136,隔热套16,卡钩161,定位孔162,定位件17,水平部171,上定位柱172,下定位柱173,主机2,电机21,输出接头22,定位槽23,定位凹部2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结合破壁机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主机2、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1、设于粉碎杯内的粉碎刀14及用于驱动粉碎刀14的电机21,电机21设于主机2内,粉碎杯1包括杯体、用于盖合杯体的杯盖,杯盖设有投料口,投料口由投料盖打开和封闭。
其中,所述杯体包括组合在一起的上部构件12和下部构件11。上部构件12由透明材质制成,下部构件11包括外壳11A以及设于外壳内侧的发热盘11B,所述外壳11A与发热盘11B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元器件113以及内部走线的装配空间。上部构件12可以为透明玻璃制品,当然也可以采用透明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外壳11A可以为塑胶件,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发热盘11B可以为金属铸件,例如采用铝压铸一体成型。
由于上部构件12由透明材质制成,因此加工过程中用户可通过视觉感受食材的加工过程。下部构件11中外壳11A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制造,因此可通过原材料调色实现多种颜色,外壳颜色多样,造型多变。发热盘11B整体位于外壳11A内侧并向上与上部构件12相接,与现有技术中发热盘结构相比,增加了高度方向延伸的侧壁,传热面积更大,加热效率更高。此外,外壳11A与发热盘11B之间可以设置出装配空间,一方面,可以将原本在高度方向设置的元器件分散于径向,从而降低粉碎杯整体高度,降低重心,机器运转时,整机同心度更高,同等振动频率下,振幅更小,杯体晃动小、噪音低。另外一方面,元器件及走线空间大,便于装配。
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发热盘上设置的元器件,元器件113可以包括温控器、熔断体及温度检测件中的至少一种。如图2所示,发热盘11B的中心设有用于安装粉碎刀14的刀座部110,所述刀座部110向上凸出于发热盘内底壁和向下凸出于发热盘外底壁,所述元器件113设于刀座部110径向外侧。在刀座部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一部分向上凸出于发热盘内底壁,可以降低发热盘的一部分高度,另外有一部分向下凸出于发热盘外底壁,同时元器件设于刀座部径向外侧,可以将原本在高度方向设置的元器件分散于径向,又可以降低一部分高度,因此显著降低了粉碎杯整体高度。
如图3所示,所述发热盘11B的上端口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115,所述上部构件12的下端设于环形凹槽115内且通过粘胶或者螺丝连接固定。由于胶水覆盖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的整个周向,可以使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结构。
发热盘11B是从上往下装入外壳11A内的,为了定位发热盘11B的高度位置,所述发热盘11B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外翻边114,所述外翻边114搭接在外壳上端口上。
如图2所示,发热盘上端口到内底壁的高度为H1,上部构件从杯盖底面到发热盘上端口的高度为H2,H2:H1=0.5~1,优选为3:4。一方面上部构件具有足够的高度,方便用户可通过视觉感受食材的加工过程,另外一方面下部构件具有较高的高度,外壳内侧的发热盘可以增高高度方向延伸的侧壁,传热面积更大,加热效率更高。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如图4至图8所示,其中粉碎刀14包括刀轴142和安装于刀轴142的刀片141。发热盘中心的刀座部110处设有轴套安装孔111,所述轴套安装孔111内安装有轴套组件13,所述轴套组件13包括轴套132、外套于轴套132并与轴套安装孔111内壁配合的柔性套133、安装于轴套内孔上部1321的密封圈134、安装于轴套内孔下部1322的轴承135,所述刀轴142支承于轴承135,所述密封圈134与刀轴142密封配合。
可以理解,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粉碎刀14无法与杯体和电机输出轴保持绝对同心,粉碎刀14粉碎搅拌食材时,将形成高频低幅振动,如果刀轴与轴承为硬接触,振动会传递至轴套组件,因此设计了柔性套133,柔性套为柔性材质,例如硅胶,具有吸收振动能量的作用,在粉碎刀与发热盘之间形成柔性的隔离,可有效的衰减通过轴套组件传递至发热盘的振动,实现降噪的效果。
为了可靠安装柔性套133,所述轴套132的上端外缘设有低位台阶面,所述低位台阶面上设有卡槽1324,所述柔性套133的顶部内侧设有卡合于卡槽的卡扣1331。柔性套133从上往下外套在轴套132上,最后卡扣1331卡合于卡槽1324完成装配。并且所述柔性套的顶部设有高于轴套上端面的凸环1332,因此轴套组件13安装于轴套安装孔111后,凸环1332顶靠轴套安装孔111顶壁,实现了与轴套安装孔111顶壁的减振,同时也将卡扣1331压紧固定于卡槽1324,在运行过程中两者不会分离。
为了定位密封圈和轴承,所述轴套内孔的中部设有定位凸缘1323,定位凸缘的上端面用于定位密封圈134的下端,所述密封圈的上端高于轴套上端面并且与轴套安装孔内顶壁密封配合,并且也具有一定的减振作用。定位凸缘的下端面用于定位轴承135的上端。所述轴套安装孔111的下端内壁设有第一卡簧定位槽1111,所述第一卡簧定位槽1111内安装有对轴套下端进行定位的第一卡簧131。在整个轴套组件13安装于轴套安装孔111内后,通过第一卡簧131以及定位凸缘1323实现限位、固定,由于不依赖刀轴上安装的卡簧,可有效避免轴承脱落、轴承端面与电木垫片摩擦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的下端外缘设有外凸缘1325,所述第一卡簧与外凸缘的底面定位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外凸缘1325的直径需小于柔性套133的外径,这样柔性套133才可以起到作用。
为了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所述柔性套的外侧壁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轴向凹槽1333,柔性套的外侧壁与轴套安装孔111内壁过盈配合,通过设置轴向凹槽1333柔性套的外侧壁遇到振动可以具有更大的形变量。
参考常见的密封圈结构,所述密封圈134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与刀轴密封配合的密封唇1341。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三个密封唇,可以确保刀轴处的密封。
另外,所述刀轴142在轴承的下方设有第二卡簧定位槽,所述第二卡簧定位槽内安装有第二卡簧144,所述刀轴在轴承与第二卡簧之间连接有限位挡圈143,作为刀轴的下限位结构,当然刀轴在轴套安装孔111上端外侧也可以设置限位挡圈作为上限位结构。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轴承135并排设有两个,并且在两个轴承135之间设有隔离垫片136,两个并排的轴承转动支承效果更好。
由于发热盘的底壁较薄,刀座部110要承受粉碎刀14高速粉碎所产生的作用力,因此,如图7所示,刀座部110设有与轴套安装孔111外侧壁连接的加强筋1101,可以增大刀座部与发热盘底壁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加连接强度。
轴套组件以及粉碎刀的安装方法为:依次将轴承135、隔离垫片136装入轴套内孔下部,密封圈134装入轴套内孔上部的密封圈安装位,并将柔性套133自上而下套入轴套,此时构成轴套组件13;然后将轴套组件13装入发热盘上的轴套安装孔111内,并将第一卡簧131卡入第一卡簧定位槽1111内。最后一次将粉碎刀安装于轴套组件,并通过第二卡簧144配合限位挡圈143进行限位。
其他未述及的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如图9至图15所示,发热盘11B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支架15,所述主机2的上部中心设有输出接头22,所述输出接头22与刀轴142连接。
为了保证输出接头22与刀轴142同心,所述安装支架15与主机上部之间设有使刀轴142与输出接头22对中的定心结构。由于刀轴安装于发热盘中心的刀座部上,刀座部与发热盘为一整体部件,安装支架又是与发热盘底部固定为一体的,因此,通过安装支架与主机上部之间的定心结构,即可保证刀轴与输出接头对中。由于同心度高,因此振动小、噪音低,并且输入功率转化为扭矩主要用于粉碎刀切割食材,提高了粉碎效率。
对于安装支架与发热盘之间的固定结构,本实施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在发热盘11B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螺钉柱112,安装支架15上设有至少三个螺钉过孔152,紧固螺钉154穿过螺钉过孔与螺钉柱上螺纹孔连接。一般设置三个或者四个紧固螺钉,并对应设置螺钉柱112和螺钉过孔152。并且所述至少三个螺钉柱连线所构成的圆与发热盘底部圆盘同心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心结构包括主机上部环绕输出接头设置的定位槽23以及设于安装支架15底部沿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定位爪151,所述定位爪151定位于定位槽23内,至少三个定位爪151连线所构成的圆设计为与安装支架整体的圆心同心,同时与发热盘底部圆盘同心设置。其中,定位槽23的侧壁对应至少三个定位爪151设有至少三个定位凹部231,至少定位爪151对应插入至少三个定位凹部231内,本实施方式是设置四个定位爪151,并对应设置四个定位凹部231。这样,一方面保证刀轴与输出接头对中,另一方面,也进行了周向定位,粉碎杯与主机之间无法相对旋转。
为了保证同心度,缩短安装尺寸链,减少累积公差,发热盘设置为整体铝压铸结构,安装支架为整体注塑结构。因此,至少三个螺钉柱为发热盘上的原生结构,定位爪也为安装支架上的原生结构,由于成型过程偏差很小,因此发热盘上至少三个螺钉柱连线所构成的圆与发热盘整体的圆心可以保证同心,同理至少三个定位爪连线所构成的圆的圆心与安装支架整体的圆心偏差很小,也可以保证同心,当安装支架固定于发热盘以后所构成的组件也高度同心。定位爪为组件与主机配合定位结构,因其高度同心,使得主机动力通过输出接头输出至粉碎刀后,机器运行摆动小,无效摩擦力小,因此运行平稳,振动小,噪音低,输入功率转化为扭矩主要用于粉碎刀切割食材,提高了粉碎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杯体的底部在安装支架15下方设有隔热套16,可以阻隔绝发热盘产生的热量,使热量集中于发热盘上方,提高加热效率。
具体安装过程为:将安装支架15通过紧固螺钉154固定于发热盘预留的螺钉柱112上,然后将发热盘11B和安装支架15整体装入外壳11A中,最后安装隔热套16。如图11所示,外壳11A的底部内壁设有卡凸,所述隔热套16上设有卡钩161,卡钩161扣合于卡凸,从而将隔热套16与外壳11A固定,也可以再通过螺钉进行增强,也可以单独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另外,安装支架15和隔热套16之间还设有定位件17,定位件17包括水平部171,从水平部向上凸出的上定位柱172和从水平部向下凸出的下定位柱173。如图13所示,安装支架15的边缘设有定位缺口153,上定位柱172与定位缺口153配合。隔热套16上设有定位孔162,下定位柱173与定位孔162配合。
另外,其他未述及的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杯、设于粉碎杯内的粉碎刀及用于驱动粉碎刀的电机,电机设于主机内,粉碎杯包括杯体、用于盖合杯体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组合在一起的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所述上部构件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下部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侧的发热盘,所述外壳与发热盘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元器件以及内部走线的装配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包括温控器、熔断体及温度检测件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发热盘的中心设有用于安装粉碎刀的刀座部,所述刀座部向上凸出于发热盘内底壁和向下凸出于发热盘外底壁,所述元器件设于刀座部径向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上端口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上部构件的下端设于环形凹槽内且通过粘胶或者螺丝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搭接在外壳上端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构件为透明玻璃制品,所述外壳为塑胶件,所述发热盘为金属铸件;和/或,发热盘上端口到内底壁的高度为H1,上部构件从杯盖底面到发热盘上端口的高度为H2,H2:H1=0.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刀包括刀轴和安装于刀轴的刀片,所述刀轴安装于发热盘的中心,所述发热盘底部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主机的上部中心设有输出接头,所述输出接头与刀轴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主机上部之间设有使刀轴与输出接头对中的定心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螺钉柱,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至少三个螺钉过孔,紧固螺钉穿过螺钉过孔与螺钉柱上螺纹孔连接,所述至少三个螺钉柱连线所构成的圆与发热盘底部圆盘同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结构包括主机上部环绕输出接头设置的定位槽以及设于安装支架底部沿周向均布的至少三个定位爪,所述定位爪定位于定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底部在安装支架下方设有隔热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定位件。
CN202220160167.4U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7137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0167.4U CN217137719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0167.4U CN217137719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7719U true CN21713771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9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60167.4U Active CN217137719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7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37719U (zh)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217137717U (zh) 一种粉碎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CN217137718U (zh) 一种降低振动噪音的食品加工机
CN210541063U (zh) 一种低震动的食品加工机
CN216020642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食品加工机
CN212234214U (zh) 刀组件、搅拌刀盘组件和料理机
CN216020659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CN214678704U (zh) 破壁机发热盘安装结构
CN216020641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8943112U (zh) 一种降低轴承噪音的食品加工机
CN217137721U (zh) 一种加工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5305228U (zh) 一种防水性能好的食品加工机
CN111358316B (zh) 搅拌杯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213605979U (zh) 大底绞肉机
CN216438981U (zh) 一种静音加热料理机
CN112237389A (zh) 搅拌杯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CN217488392U (zh) 搅拌刀组件、搅拌杯组件和料理机
CN211609447U (zh) 一种方便清洁的破壁机
CN216416938U (zh) 一种多功能的食品加工机
CN219962665U (zh) 一种轴封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CN218165034U (zh) 一种工作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CN216628297U (zh) 一种隔噪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9460965U (zh) 一种低噪音的一体式食品加工机
CN212037253U (zh) 一种便携式料理杯
CN211632912U (zh) 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