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5323U - 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5323U
CN217135323U CN202220134322.5U CN202220134322U CN217135323U CN 217135323 U CN217135323 U CN 217135323U CN 202220134322 U CN202220134322 U CN 202220134322U CN 217135323 U CN217135323 U CN 217135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motor
stator
protection device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343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维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343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5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5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5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其中,连接结构,用于电机,电机包括定子和保护装置,定子包括定子铁芯、绕组和绝缘件,保护装置与绕组的引出线连接,连接结构包括:主体部,位于绕组的周侧;第一连接件,设于主体部,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定子;第二连接件,设于主体部,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连接结构的组成,在保证绕组的引出线与保护装置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保护装置和定子的装配工序,减少了人力资源地投入,可降低装配保护装置时保护装置折损的发生概率,有利于降低电机的生产成本,及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结构、一种电机、一种压缩机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包括保护装置,保护装置能够保证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及时停跳,从而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相关技术中,利用绑线人工固定保护装置,捆绑过程中,保护装置容易损坏,且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结构,用于电机,电机包括定子和保护装置,定子包括定子铁芯、绕组和绝缘件,保护装置与绕组的引出线连接,连接结构包括:主体部,位于绕组的周侧;第一连接件,设于主体部,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定子;第二连接件,设于主体部,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结构包括主体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设于主体部,也即,主体部具有支撑和固定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定子,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保护装置。也就是说,定子和保护装置通过连接结构装配在一起。由于第一连接件连接定子,故而,可保证连接结构与定子的配合尺寸。由于第二连接件连接保护装置,故而,可保证保护装置与定子的配合尺寸。
具体地,装配电机时,先将连接结构与定子装配在一起,再将保护装置与连接结构装配在一起。
该设置在保证绕组的引出线与保护装置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保护装置和定子的装配工序,减少了人力资源地投入,可降低装配保护装置时保护装置折损的发生概率,有利于降低电机的生产成本,及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良品率。
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位于绕组的周侧,也即,绕组位于定子铁芯的中心和主体部之间。绕组与主体部的配合结构,能够起到沿定子铁芯的径向限位主体部的作用,以保证连接结构与绕组的配合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保护装置与绕组的引出线电连接,保护装置能够在电机异常运行的情况下及时跳停,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具有提高电机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连接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定子铁芯的端部与绕组之间形成容纳区域,第一连接部能够插接于容纳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定子铁芯的端部与绕组之间形成容纳区域。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件和定子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插接于容纳区域。该设置有利于增大第一连接件和定子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连接结构与定子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插接于容纳区域,定子铁芯和绕组能够在定子铁芯的轴向限位连接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电机的径向,第一连接部的长度L1、电机的中心至绕组的外周壁的最大距离L2、电机的中心至定子铁芯的定子齿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L3满足:0<L1<L2-L3。
在该技术方案中,沿电机的径向,第一连接部的长度记作L1,电机的中心至绕组的外周壁的最大距离记作L2,电机的中心至定子铁芯的定子齿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记作L3。L1、L2和L3满足:0<L1<L2-L3,该设置可保证连接结构与定子装配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若L1≥L2-L3,则,易出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与电机的转子相干涉的情况发生,这样,会引发安全事故,无法保证电机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位于电机的中心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第一连接件还包括配合件,配合件连接第一连接段,沿电机的周向,配合件凸伸出第二连接段的外表面;其中,配合件用于限位绝缘件的槽绝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位于电机的中心和第二连接段之间。也即,第一连接段相较于第二连接段更靠近电机的中心。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的配合件与第一连接段的外表面连接,且沿电机的周向,配合件凸伸出第二连接段的外表面。也就是说,配合件与第二连接段之间形成台阶结构。这样,装配连接结构时,绝缘件的槽绝缘能够卡设于台阶结构处,以在电机的径向方向上限位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不会脱离于定子。可保证连接结构和定子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配合件包括: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沿电机的周向,第一连接段位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配合件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连接于第一连接段的第一侧,第二配合部连接第一连接段的第二侧。第一连接段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连接段在电机的周向上的相对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沿电机的周向,第一配合部凸伸出第二连接段的外表面,第二配合部凸伸出第二连接段的外表面。也即,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和第二连接段之间形成台阶结构。该设置在保证限位绝缘件的槽绝缘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可减少配合件的材料投入,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槽绝缘的一部分卡接于配合件朝向第二连接段的一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电机的周向,第二连接段的宽度D1、定子铁芯的定子齿的宽度D2满足:0<D1<D2。
在该技术方案中,沿电机的周向,第二连接段的宽度记作D1,定子铁芯的定子齿的宽度记作D2。D1和D2满足:0<D1<D2。由于沿电机的周向,配合件凸伸出第二连接段的外表面,故而,通过限定第二连接段的尺寸,为配合件能够有效限位绝缘件的槽绝缘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若D1大于等于D2,则,第二连接段在电机的周向上的尺寸过大,那么就会影响配合件在电机的周向上的尺寸,使得配合件无法限位绝缘件的槽绝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定子铁芯中的一个设有连接槽,另一个设有凸部,凸部能够插入连接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定子铁芯中的一个设有连接槽,第二连接部和定子铁芯中的另一个设有凸部。装配连接结构时,凸部插入连接槽内,以使连接结构与定子稳固且牢靠地装配在一起。
连接槽与凸部相配合,增大了第一连接件和定子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连接结构与定子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槽与凸部相配合,能够在电机的径向及周向限位连接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侧翼,侧翼自主体部沿电机的周向延伸,侧翼位于绕组的周侧,侧翼用于固定绕组的绑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包括侧翼,侧翼与主体部连接,侧翼自主体部沿电机的周向延伸。
由于侧翼位于绕组的周侧,也即,侧翼位于定子铁芯的中心和主体部之间。侧翼与主体部的配合结构,能够起到沿定子铁芯的径向限位侧翼的作用,以保证连接结构与绕组的配合尺寸。
另外,侧翼用于固定绕组的绑线,绑线具有固定绕组和定子铁芯的作用。具体地,绕制绑线时侧翼具有固定绑线的作用,绑线经侧翼将固定绕组和定子铁芯。也就是说,绕制绑线后绑线可将侧翼与绕组紧固装配在一起,进而可保证保护装置与定子的配合尺寸,满足保护装置与绕组的引出线连接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由于侧翼沿电机的周向延伸,故而增大了侧翼与绕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连接结构与定子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具体地,侧翼为绝缘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侧翼设有至少一个凸齿,凸齿用于固定绑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侧翼设有至少一个凸齿,凸齿具有固定绑线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绑线绕过侧翼时,绑线卡设于凸齿。且正是由于凸齿的作用,绑线能够将侧翼与定子铁芯和绕组绑定在一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当凸齿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凸齿沿绕组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凸齿的数量为多个,合理设置多个凸齿的分布位置,使得多个凸齿沿绕组的周向间隔布置,该设置可与定子铁芯的定子齿配合,以在保证凸齿固定绑线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绑线固定绕组和定子铁芯的稳固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侧翼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侧翼至少包括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沿绕组的周向,主体部位于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侧翼的数量为多个,对多个侧翼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侧翼至少包括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
沿绕组的周向,主体部位于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之间。也即,第一侧翼连接于主体部的第一侧,第二侧翼连接于主体部的第二侧。主体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对应设置。
该设置增大了侧翼与绕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连接结构与定子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侧翼与绕组的外周壁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侧翼与绕组的配合结构,具体地,侧翼与绕组的外周壁相贴合,减小了侧翼与绕组的配合间隙,减下了后续绑绳捆绑连接结构和绕组的难度,为连接结构与定子有效装配提供了结构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自主体部的端部沿电机的轴向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二连接件和主体部的配合结构,具体地,第二连接件与主体部的端部连接,且第二连接件自主体部的端部沿电机的轴向延伸。第二连接件与保护装置可拆装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的周侧壁设有卡接凸块,卡接凸块用于固定保护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二连接件的结构,使得第二连接件的周侧壁设有卡接凸块。这样,装配保护装置时,保护装置能够卡设于卡接凸块处,以在电机的轴向上限位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不会脱离于连接结构。可保证连接结构和保护装置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卡接凸块、主体部的端部及第二连接件的侧壁之间合围出安装槽,保护装置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内。
具体地,卡接凸块为环形结构。
具体地,卡接凸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接凸块沿电机的周向间隔布置。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和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为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定子包括绕组;保护装置,与绕组的引出线连接;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连接结构,第一连接件连接定子,第二连接件连接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连接结构,因此具有上述连接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保护装置设有连接孔,第二连接件穿设于连接孔,且保护装置的一部分卡设于主体部和第二连接件的卡接凸块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保护装置和第二连接件的配合结构,保护装置设有连接孔,第二连接件设有卡接凸块。
装配连接结构和保护装置时,第二连接件穿设于连接孔,且使保护装置的一部分卡设于主体部和第二连接件的卡接凸块之间。以在电机的轴向上限位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不会脱离于连接结构。可保证连接结构和保护装置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卡接凸块、主体部的端部及第二连接件的侧壁之间合围出安装槽,保护装置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保护装置包括:导电主体,导电主体设有导电部和翼片;绝缘部,与导电主体的外表面连接,导电部和翼片均伸出绝缘部,翼片连接导电部和引出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护装置包括导电主体和绝缘部。绝缘部与导电主体的外表面连接,绝缘部具有电气隔离以保护导电主体的作用。
进一步地,导电部和翼片均伸出绝缘部,翼片连接导电部,且翼片连接绕组的引出线。也即,翼片通过导电部和引出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第二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因包括如第二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电机,因此具有上述电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连接结构;或如第二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电机;或如第三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压缩机。
具体地,制冷设备包括空调器、冰箱、冰柜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铁芯和连接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铁芯和连接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和保护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和保护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电机,110定子,112定子铁芯,114绕组,116引出线,120保护装置,122连接孔,124导电主体,126导电部,128翼片,130绝缘部,140连接结构,142主体部,144第一连接件,146第二连接件,148第一连接部,150第一连接段,152第二连接段,154配合件,156第一配合部,158第二配合部,159侧翼,160第一侧翼,162第二侧翼,164凸齿,166卡接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连接结构140、电机100、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详细地,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其中,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均设于主体部142,也即,主体部142具有支撑和固定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也就是说,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通过连接结构140装配在一起。由于第一连接件144连接定子110,故而,可保证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的配合尺寸。由于第二连接件146连接保护装置120,故而,可保证保护装置120与定子110的配合尺寸。
具体地,装配电机100时,先将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装配在一起,再将保护装置120与连接结构140装配在一起。
该设置在保证绕组114的引出线116与保护装置120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保护装置120和定子110的装配工序,减少了人力资源地投入,可降低装配保护装置120时保护装置120折损的发生概率,有利于降低电机100的生产成本,及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良品率。
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也即,绕组114位于定子铁芯112的中心和主体部142之间。绕组114与主体部142的配合结构,能够起到沿定子铁芯112的径向限位主体部142的作用,以保证连接结构140与绕组114的配合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电连接,保护装置120能够在电机100异常运行的情况下及时跳停,起到保护电机100的作用,具有提高电机10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一连接部148。
定子铁芯112的端部与绕组114之间形成容纳区域,第一连接部148能够插接于容纳区域。
详细地,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一连接部148,定子铁芯112的端部与绕组114之间形成容纳区域。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件144和定子110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连接件144的第一连接部148插接于容纳区域。该设置有利于增大第一连接件144和定子110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48插接于容纳区域,定子铁芯112和绕组114能够在定子铁芯112的轴向限位连接结构140。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一连接部148。
定子铁芯112的端部与绕组114之间形成容纳区域,第一连接部148能够插接于容纳区域。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沿电机100的径向,第一连接部148的长度L1、电机100的中心至绕组114的外周壁的最大距离L2、电机100的中心至定子铁芯112的定子110齿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L3满足:0<L1<L2-L3。
详细地,沿电机100的径向,第一连接部148的长度记作L1,电机100的中心至绕组114的外周壁的最大距离记作L2,电机100的中心至定子铁芯112的定子110齿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记作L3。L1、L2和L3满足:0<L1<L2-L3,该设置可保证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装配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若L1≥L2-L3,则,易出现第一连接部148的端部与电机100的转子相干涉的情况发生,这样,会引发安全事故,无法保证电机10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实施例4: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一连接部148。
定子铁芯112的端部与绕组114之间形成容纳区域,第一连接部148能够插接于容纳区域。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148包括第一连接段150和第二连接段152。
第一连接段150位于电机100的中心和第二连接段152之间。
第一连接件144还包括配合件154,配合件154连接第一连接段150。
沿电机100的周向,配合件154凸伸出第二连接段152的外表面。
其中,配合件154用于限位绝缘件的槽绝缘。
详细地,第一连接部148包括第一连接段150和第二连接段152,其中,第一连接段150位于电机100的中心和第二连接段152之间。也即,第一连接段150相较于第二连接段152更靠近电机100的中心。
另外,第一连接件144的配合件154与第一连接段150的外表面连接,且沿电机100的周向,配合件154凸伸出第二连接段152的外表面。也就是说,配合件154与第二连接段152之间形成台阶结构。这样,装配连接结构140时,绝缘件的槽绝缘能够卡设于台阶结构处,以在电机100的径向方向上限位连接结构140,连接结构140不会脱离于定子110。可保证连接结构140和定子110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配合件154包括第一配合部156和第二配合部158。
沿电机100的周向,第一连接段150位于第一配合部156和第二配合部158之间。
其中,配合件154包括第一配合部156和第二配合部158,第一配合部156连接于第一连接段150的第一侧,第二配合部158连接第一连接段150的第二侧。第一连接段15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连接段在电机100的周向上的相对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沿电机100的周向,第一配合部156凸伸出第二连接段152的外表面,第二配合部158凸伸出第二连接段152的外表面。也即,第一配合部156、第二配合部158和第二连接段152之间形成台阶结构。该设置在保证限位绝缘件的槽绝缘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可减少配合件154的材料投入,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槽绝缘的一部分卡接于配合件154朝向第二连接段152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沿电机100的周向,第二连接段152的宽度D1、定子铁芯112的定子110齿的宽度D2满足:0<D1<D2。
其中,沿电机100的周向,第二连接段152的宽度记作D1,定子铁芯112的定子110齿的宽度记作D2。D1和D2满足:0<D1<D2。由于沿电机100的周向,配合件154凸伸出第二连接段152的外表面,故而,通过限定第二连接段152的尺寸,为配合件154能够有效限位绝缘件的槽绝缘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若D1大于等于D2,则,第二连接段152在电机100的周向上的尺寸过大,那么就会影响配合件154在电机100的周向上的尺寸,使得配合件154无法限位绝缘件的槽绝缘。
实施例5: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二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和定子铁芯112中的一个设有连接槽,另一个设有凸部,凸部能够插入连接槽内。
详细地,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定子铁芯112中的一个设有连接槽,第二连接部和定子铁芯112中的另一个设有凸部。装配连接结构140时,凸部插入连接槽内,以使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稳固且牢靠地装配在一起。
连接槽与凸部相配合,增大了第一连接件144和定子110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槽与凸部相配合,能够在电机100的径向及周向限位连接结构140。
实施例6: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144包括侧翼159。
侧翼159自主体部142沿电机100的周向延伸,侧翼159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侧翼159用于固定绕组114的绑线。
详细地,第一连接件144包括侧翼159,侧翼159与主体部142连接,侧翼159自主体部142沿电机100的周向延伸。
由于侧翼159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也即,侧翼159位于定子铁芯112的中心和主体部142之间。侧翼159与主体部142的配合结构,能够起到沿定子铁芯112的径向限位侧翼159的作用,以保证连接结构140与绕组114的配合尺寸。
另外,侧翼159用于固定绕组114的绑线,绑线具有固定绕组114和定子铁芯112的作用。具体地,绕制绑线时侧翼159具有固定绑线的作用,绑线经侧翼159将固定绕组114和定子铁芯112。也就是说,绕制绑线后绑线可将侧翼159与绕组114紧固装配在一起,进而可保证保护装置120与定子110的配合尺寸,满足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的使用需求。
另外,由于侧翼159沿电机100的周向延伸,故而增大了侧翼159与绕组114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实施例7: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一连接部148;定子铁芯112的端部与绕组114之间形成容纳区域,第一连接部148能够插接于容纳区域。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144包括侧翼159。
侧翼159自主体部142沿电机100的周向延伸,侧翼159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侧翼159用于固定绕组114的绑线。
详细地,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一连接部148和侧翼159。装配连接结构140时,第一连接部148插入定子铁芯112的端部与绕组114之间的容纳区域内。第一连接部148具有预固定连接结构140和定子110的作用,而后,绕制绑线,使得绑线经过侧翼159,以将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稳固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8: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定子铁芯112中的一个设有连接槽,另一个设有凸部,凸部能够插入连接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44包括侧翼159。
侧翼159自主体部142沿电机100的周向延伸,侧翼159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侧翼159用于固定绕组114的绑线。
详细地,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二连接部和侧翼159,第二连接部设有凸部,定子铁芯112设有连接槽。装配连接结构140时,第二连接部的凸部插入定子铁芯112的连接槽内。第二连接部具有预固定连接结构140和定子110的作用,而后,绕制绑线,使得绑线经过侧翼159,以将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稳固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9: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6至实施例8中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第一连接件144包括侧翼159。
侧翼159自主体部142沿电机100的周向延伸,侧翼159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侧翼159用于固定绕组114的绑线。
进一步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侧翼159设有至少一个凸齿164,凸齿164用于固定绑线。
详细地,侧翼159设有至少一个凸齿164,凸齿164具有固定绑线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绑线绕过侧翼159时,绑线卡设于凸齿164。且正是由于凸齿164的作用,绑线能够将侧翼159与定子铁芯112和绕组114绑定在一起。
具体地,侧翼159背离电机100中心的一侧设有凸齿164,和/或侧翼159朝向第一连接部148的一侧设有凸齿164。
进一步地,当凸齿164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凸齿164沿绕组114的周向间隔布置。
其中,凸齿164的数量为多个,合理设置多个凸齿164的分布位置,使得多个凸齿164沿绕组114的周向间隔布置,该设置可与定子铁芯112的定子110齿配合,以在保证凸齿164固定绑线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绑线固定绕组114和定子铁芯112的稳固性。
实施例10: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6至实施例8中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第一连接件144包括侧翼159。
侧翼159自主体部142沿电机100的周向延伸,侧翼159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侧翼159用于固定绕组114的绑线。
进一步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侧翼15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侧翼159至少包括第一侧翼160和第二侧翼162。
沿绕组114的周向,主体部142位于第一侧翼160和第二侧翼162之间。
详细地,侧翼159的数量为多个,对多个侧翼159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侧翼159至少包括第一侧翼160和第二侧翼162。
沿绕组114的周向,主体部142位于第一侧翼160和第二侧翼162之间。也即,第一侧翼160连接于主体部142的第一侧,第二侧翼162连接于主体部142的第二侧。主体部14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对应设置。
该设置增大了侧翼159与绕组114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侧翼159与绕组114的外周壁相贴合。
其中,进一步限定了侧翼159与绕组114的配合结构,具体地,侧翼159与绕组114的外周壁相贴合,减小了侧翼159与绕组114的配合间隙,减下了后续绑绳捆绑连接结构140和绕组114的难度,为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有效装配提供了结构支撑。
实施例11: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11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140,用于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定子110包括定子铁芯112、绕组114和绝缘件,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
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144设于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
第二连接件146设于主体部142,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146自主体部142的端部沿电机100的轴向延伸。
详细地,限定了第二连接件146和主体部142的配合结构,具体地,第二连接件146与主体部142的端部连接,且第二连接件146自主体部142的端部沿电机100的轴向延伸。第二连接件146与保护装置120可拆装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146的周侧壁设有卡接凸块166,卡接凸块166用于固定保护装置120。
其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二连接件146的结构,使得第二连接件146的周侧壁设有卡接凸块166。这样,装配保护装置120时,保护装置120能够卡设于卡接凸块166处,以在电机100的轴向上限位保护装置120,保护装置120不会脱离于连接结构140。可保证连接结构140和保护装置120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卡接凸块166、主体部142的端部及第二连接件146的侧壁之间合围出安装槽,保护装置120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内。
具体地,卡接凸块166为环形结构。
具体地,卡接凸块16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接凸块166沿电机100的周向间隔布置。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146和保护装置120中的至少一个为弹性件。
实施例1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100,电机100包括定子110、保护装置120和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140。
定子110包括绕组114,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连接。
第一连接件144连接定子110,第二连接件146连接保护装置120。
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其中,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均设于主体部142,也即,主体部142具有支撑和固定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也就是说,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通过连接结构140装配在一起。由于第一连接件144连接定子110,故而,可保证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的配合尺寸。由于第二连接件146连接保护装置120,故而,可保证保护装置120与定子110的配合尺寸。
具体地,装配电机100时,先将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装配在一起,再将保护装置120与连接结构140装配在一起。
该设置在保证绕组114的引出线116与保护装置120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保护装置120和定子110的装配工序,减少了人力资源地投入,可降低装配保护装置120时保护装置120折损的发生概率,有利于降低电机100的生产成本,及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良品率。
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也即,绕组114位于定子铁芯112的中心和主体部142之间。绕组114与主体部142的配合结构,能够起到沿定子铁芯112的径向限位主体部142的作用,以保证连接结构140与绕组114的配合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电连接,保护装置120能够在电机100异常运行的情况下及时跳停,起到保护电机100的作用,具有提高电机10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作用。
如图7所示,保护装置120设有连接孔122。
第二连接件146穿设于连接孔122,且保护装置120的一部分卡设于主体部142和第二连接件146的卡接凸块166之间。
其中,通过合理设置保护装置120和第二连接件146的配合结构,保护装置120设有连接孔122,第二连接件146设有卡接凸块166。
装配连接结构140和保护装置120时,第二连接件146穿设于连接孔122,且使保护装置120的一部分卡设于主体部142和第二连接件146的卡接凸块166之间。以在电机100的轴向上限位保护装置120,保护装置120不会脱离于连接结构140。可保证连接结构140和保护装置120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卡接凸块166、主体部142的端部及第二连接件146的侧壁之间合围出安装槽,保护装置120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如图4、图5和图7所示,保护装置120包括导电主体124和绝缘部130。
导电主体124设有导电部126和翼片128。
绝缘部130与导电主体124的外表面连接。
导电部126和翼片128均伸出绝缘部130,翼片128连接导电部126和引出线116。
详细地,保护装置120包括导电主体124和绝缘部130。绝缘部130与导电主体124的外表面连接,绝缘部130具有电气隔离以保护导电主体124的作用。
另外,导电部126和翼片128均伸出绝缘部130,翼片128连接导电部126,且翼片128连接绕组114的引出线116。也即,翼片128通过导电部126和引出线116电连接。
实施例13: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第二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电机100。
详细地,压缩机包括电机100。电机100包括连接结构140。
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其中,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均设于主体部142,也即,主体部142具有支撑和固定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也就是说,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通过连接结构140装配在一起。由于第一连接件144连接定子110,故而,可保证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的配合尺寸。由于第二连接件146连接保护装置120,故而,可保证保护装置120与定子110的配合尺寸。
具体地,装配电机100时,先将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装配在一起,再将保护装置120与连接结构140装配在一起。
该设置在保证绕组114的引出线116与保护装置120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保护装置120和定子110的装配工序,减少了人力资源地投入,可降低装配保护装置120时保护装置120折损的发生概率,有利于降低电机100的生产成本,及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良品率。
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也即,绕组114位于定子铁芯112的中心和主体部142之间。绕组114与主体部142的配合结构,能够起到沿定子铁芯112的径向限位主体部142的作用,以保证连接结构140与绕组114的配合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电连接,保护装置120能够在电机100异常运行的情况下及时跳停,起到保护电机100的作用,具有提高电机10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作用。
实施例14: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140;或如第二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电机100;或如第三方面中的压缩机。
制冷设备包括连接结构140、电机100和压缩机中的一个。
连接结构140包括主体部142、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其中,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均设于主体部142,也即,主体部142具有支撑和固定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44用于连接定子110,第二连接件146用于连接保护装置120。也就是说,定子110和保护装置120通过连接结构140装配在一起。由于第一连接件144连接定子110,故而,可保证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的配合尺寸。由于第二连接件146连接保护装置120,故而,可保证保护装置120与定子110的配合尺寸。
具体地,装配电机100时,先将连接结构140与定子110装配在一起,再将保护装置120与连接结构140装配在一起。
该设置在保证绕组114的引出线116与保护装置120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保护装置120和定子110的装配工序,减少了人力资源地投入,可降低装配保护装置120时保护装置120折损的发生概率,有利于降低电机100的生产成本,及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良品率。
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142位于绕组114的周侧,也即,绕组114位于定子铁芯112的中心和主体部142之间。绕组114与主体部142的配合结构,能够起到沿定子铁芯112的径向限位主体部142的作用,以保证连接结构140与绕组114的配合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保护装置120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电连接,保护装置120能够在电机100异常运行的情况下及时跳停,起到保护电机100的作用,具有提高电机10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作用。
实施例15:
连接结构140包括第一连接件144和第二连接件146,第一连接件144包括第一连接部148和侧翼159。通过侧翼159绑线及插入定子铁芯112的端部和绕组114之间的第一连接部148,固定于电机100的绕组114上。
侧翼159朝向电机100的中心的一侧至电机100的中心的距离,与电机100的中心至绕组114的外周壁的距离相等。
侧翼159设有凸齿164,凸齿164的数量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
沿电机100的径向,第一连接部148的长度L1、电机100的中心至绕组114的外周壁的最大距离L2、电机100的中心至定子铁芯112的定子110齿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L3满足:0<L1<L2-L3。
第一连接部148包括第一连接段150和第二连接段152,第一连接段150位于电机100的中心和第二连接段152之间。
沿电机100的周向,第二连接段152的宽度D1、定子铁芯112的定子110齿的宽度D2满足:0<D1<D2。
第一连接件144还包括配合件154,配合件154连接第一连接段150,沿电机100的周向,配合件154凸伸出第二连接段152的外表面,配合件154用于限位绝缘件的槽绝缘。
第二连接件146的周侧壁设有卡接凸块166。卡接凸块166用于固定保护装置120。
保护装置120设有连接孔122,第二连接件146穿设于连接孔122,且保护装置120的一部分卡设于主体部142和第二连接件146的卡接凸块166之间。
连接孔122的尺寸与第二连接件146位于卡接凸块166这主体部142的端部之间的部分的尺寸适配。
保护装置120包括翼片128,翼片128与绕组114的引出线116配合连接。
保护装置120包括绝缘部130和导电主体124,绝缘部130包括胶壳,导电主体124包括金属壳。绝缘部130具有电气隔离以保护装置120导电主体124。
保护装置120还包括导电部126,导电部126包括柱形金属杆,柱形金属杆通过胶壳上的圆孔与翼片128焊接,使得保护装置120电气部分固定胶壳上。
具体地,胶壳为PBT(polybutylec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胶壳。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连接结构,用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保护装置,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绕组和绝缘件,所述保护装置与所述绕组的引出线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主体部,位于所述绕组的周侧;
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定子;
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保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
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部与所述绕组之间形成容纳区域,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插接于所述容纳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电机的径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L1、所述电机的中心至所述绕组的外周壁的最大距离L2、所述电机的中心至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齿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L3满足:0<L1<L2-L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电机的中心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配合件,所述配合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沿所述电机的周向,所述配合件凸伸出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配合件用于限位所述绝缘件的槽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包括:
第一配合部;
第二配合部,沿所述电机的周向,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电机的周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宽度D1、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齿的宽度D2满足:0<D1<D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定子铁芯中的一个设有连接槽,另一个设有凸部,所述凸部能够插入所述连接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侧翼,所述侧翼自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电机的周向延伸,所述侧翼位于所述绕组的周侧,所述侧翼用于固定所述绕组的绑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翼设有至少一个凸齿,所述凸齿用于固定所述绑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凸齿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凸齿沿所述绕组的周向间隔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翼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侧翼至少包括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
沿所述绕组的周向,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侧翼和所述第二侧翼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翼与所述绕组的外周壁相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自所述主体部的端部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周侧壁设有卡接凸块,所述卡接凸块用于固定所述保护装置。
15.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所述定子包括绕组;
保护装置,与所述绕组的引出线连接;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定子,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保护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装置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且所述保护装置的一部分卡设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卡接凸块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导电主体,所述导电主体设有导电部和翼片;
绝缘部,与所述导电主体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导电部和所述翼片均伸出所述绝缘部,所述翼片连接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引出线。
18.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19.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或
如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或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压缩机。
CN202220134322.5U 2022-01-19 2022-01-19 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217135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4322.5U CN217135323U (zh) 2022-01-19 2022-01-19 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4322.5U CN217135323U (zh) 2022-01-19 2022-01-19 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5323U true CN217135323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2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34322.5U Active CN217135323U (zh) 2022-01-19 2022-01-19 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5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8853B2 (e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US8981614B2 (en) Stator for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CN106716784B (zh) 马达用定子组件
US7492067B2 (en) Stator for outer rotor multipole genera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tator
US20190221361A1 (en) Stator assembly including a bobbin having an extension tab and a retention rib
EP1422808B1 (en) Stator structure for a resolver
KR101877791B1 (ko) 라인 필터 어셈블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7135323U (zh) 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US20080024032A1 (en) Motor Stator
CN1666400B (zh) 电动机
JP7223233B2 (ja) モータ
US20190319508A1 (en) Sta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Cap thereof
CN116470701A (zh) 连接结构、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EP4037157B1 (en) Stator of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machine
US9966814B2 (en) Motor having a fan cover that is latched to a foot plate, pum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motor
KR101837851B1 (ko) 노이즈 필터 어셈블리
CN211183554U (zh) 定子冲片、定子铁芯、定子和电机
JP2009261083A (ja) 回転電機の配電接続構造
US20240048015A1 (en) Motor
KR101758744B1 (ko) 회전 전기의 스테이터 및 전동 압축기
CN219181270U (zh) 绝缘框架、定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9204226U (zh) 绝缘框架、定子组件、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07204669B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压缩机
CN214124988U (zh) 电机的定子以及电机
CN218771494U (zh) 一种电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