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4749U - 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4749U
CN217134749U CN202121934140.8U CN202121934140U CN217134749U CN 217134749 U CN217134749 U CN 217134749U CN 202121934140 U CN202121934140 U CN 202121934140U CN 217134749 U CN217134749 U CN 217134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sets
insulator
connector
protectiv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341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ofu Automobil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ofu Automobil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ofu Automobil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ofu Automobil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341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4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4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4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与保护壳,连接器主体分为插针、绝缘体与导线,绝缘体穿设在保护壳内,并使得插针穿过保护壳一端,绝缘体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夹持组件,保护壳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安装槽,两组夹持组件分别设置在两组安装槽上,保护壳远离插针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组件,导线设置在防护组件上,通过保护壳与两组夹持组件的设置,当绝缘体穿设在保护壳内时,可实现快速夹紧固定,也可对不同径向大小的绝缘体进行安装固定,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当绝缘体安装至保护壳内后,对防护组件进行安装,将导线安装至防护组件内,并使其在防护组件与保护壳之间留有一定的余量,当导线受到外力拉扯时,不易受到损坏。

Description

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保护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
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连接器所接通的不仅仅限于电流,在光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光纤系统中,传递信号的载体是光,玻璃和塑料代替了普通电路中的导线,但是光信号通路中也使用连接器,它们的作用与电路连接器相同,目前使用的连接器还具有以下缺陷:
a.导线端连接部分一般采用软塑料包裹进行固定,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中,容易受到人为的因素使其弯曲,导致其结构断裂受损,还容易造成短路;
b.目前使用的连接器保护套都是按照型号进行定制而成的一体结构,当保护套损坏后,需要连同连接器一起更换,增加了一定的使用成本。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连接器导线端连接部分一般采用软塑料包裹进行固定,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中,容易受到人为的因素使其弯曲,导致其结构断裂受损,还容易造成短路,以及连接器保护套都是按照型号进行定制而成的一体结构,当保护套损坏后,需要连同连接器一起更换,增加了一定的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与保护壳,所述连接器主体分为插针、绝缘体与导线,所述绝缘体穿设在所述保护壳内,并使得所述插针穿过所述保护壳一端,所述绝缘体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夹持组件,所述保护壳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安装槽,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安装槽上,所述保护壳远离插针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防护组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绝缘体接触,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穿设在所述安装槽上,两组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弧形块,两组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夹板与所述安装槽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夹板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为挤压螺栓,所述挤压螺栓与所述绝缘体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上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两组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块之间,所述固定板上穿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穿设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拉杆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一端设置有橡胶防护套,所述插针穿设在所述橡胶防护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保护壳与两组夹持组件的设置,当绝缘体穿设在保护壳内时,可实现快速夹紧固定,也可对不同径向大小的绝缘体进行安装固定,增加了本新型的一定的通用性;
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当绝缘体安装至保护壳内后,对防护组件进行安装,将导线安装至防护组件内,并使其在防护组件与保护壳之间留有一定的余量,当导线受到外力拉扯时,不易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
10、连接器主体;101、保护壳;102、安装槽;103、橡胶防护套;104、安装块;105、插针;106、绝缘体;107、导线;108、挤压弹簧;109、压力弹簧;110、固定杆;111、弧形块;112、夹板;113、挤压螺栓;114、拉杆;115、固定板;116、支撑杆;117、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0与保护壳101,连接器主体10分为插针105、绝缘体106与导线107,绝缘体106穿设在保护壳101内,并使得插针105穿过保护壳101一端,绝缘体106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夹持组件,保护壳101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安装槽102,两组夹持组件分别设置在两组安装槽102上,通过保护壳101与两组夹持组件的设置,当绝缘体106穿设在保护壳101内时,可实现快速夹紧固定,也可对不同径向大小的绝缘体106进行安装固定,增加了本新型的一定的通用性;
保护壳101远离插针105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组件,导线107设置在防护组件上,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当绝缘体106安装至保护壳101内后,对防护组件进行安装,将导线107安装至防护组件内,并使其在防护组件与保护壳101之间留有一定的余量,当导线107受到外力拉扯时,使其不易受到损坏。
其中,请参阅图2与图3,夹持组件包括夹板112,夹板112与绝缘体106接触,夹板112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杆110,两组固定杆110穿设在安装槽102上,两组固定杆110上设置有弧形块111,两组固定杆110上套设有压力弹簧109,压力弹簧109位于夹板112与安装槽102之间,由于两组夹板112的一端为弧形,可直接将绝缘体106穿插至保护壳101内,使得绝缘体106主动挤压两组夹板112,使得夹板112相对运动,当插针105全部穿出保护壳101后,松开绝缘体106,使其在夹板112与压力弹簧109的配合下,自动固定在保护壳101内,操作非常便捷。
其中,请参阅图3,两组夹板112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路,有效增加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使其固定更加稳固,不易脱出。
其中,请参阅图2与图4,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块117,固定块117设置在保护壳101上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块117上设置有两组支撑杆116,两组支撑杆116上设置有安装块104,安装块104内设置有固定板115,导线107设置在固定板115与安装块104之间,固定板115上穿设有拉杆114,拉杆114穿设在安装块104上,拉杆114上套设有挤压弹簧108,挤压弹簧108位于固定板115与安装块104之间;
在绝缘体106固定在保护壳101内后,通过将固定块117安装至保护壳101上,拨动固定板115,将导线107卡设在安装块104内,使其处于固定板115与安装块104之间,松开固定板115,使其在挤压弹簧108的作用下,自动实现对导线107的固定,在对导线107进行安装时,使其在防护组件与保护壳101之间留有一定的余量,当导线107受到外力拉扯时,使其不易受到损坏。
其中,请参阅图1,保护壳101一端设置有橡胶防护套103,插针105穿设在橡胶防护套103上,到插针105为使用时可为插针105提供一定的防护,避免插针105受到外界的损害。
实施例二:可对夹持组件进行替换,夹持组件为挤压螺栓113,挤压螺栓113与绝缘体106接触,当绝缘体106穿设在保护壳101内后,直接转动挤压螺栓113,使得挤压螺栓113直接挤压绝缘体106,固定更加稳固,不易脱出保护壳101。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直接将绝缘体106穿插至保护壳101内,使得绝缘体106主动挤压两组夹板112,使得夹板112相对运动,当插针105全部穿出保护壳101后,松开绝缘体106,使其在夹板112与压力弹簧109的配合下,自动固定在保护壳101内,由于两组夹板112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路,有效增加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使其固定更加稳固,不易脱出;
再拨动固定板115,将导线107卡设在安装块104内,使其处于固定板115与安装块104之间,松开固定板115,使其在挤压弹簧108的作用下,自动实现对导线107的固定,在对导线107进行安装时,使其在防护组件与保护壳101之间留有一定的余量,当导线107受到外力拉扯时,使其不易受到损坏;
最后将插针105插入插座母体(图未示)上,使得橡胶防护套103自动变形,使其插针105漏出,当拔出插针105时,橡胶防护套103恢复形变,为插针105提供一定的防护,避免插针105受到外界的损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10)与保护壳(101),所述连接器主体(10)分为插针(105)、绝缘体(106)与导线(107),所述绝缘体(106)穿设在所述保护壳(101)内,并使得所述插针(105)穿过所述保护壳(101)一端,所述绝缘体(106)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夹持组件,所述保护壳(101)上对应设置有两组安装槽(102),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安装槽(102)上,所述保护壳(101)远离插针(105)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导线(107)设置在所述防护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板(112),所述夹板(112)与所述绝缘体(106)接触,所述夹板(112)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杆(110),两组所述固定杆(110)穿设在所述安装槽(102)上,两组所述固定杆(110)上设置有弧形块(111),两组所述固定杆(110)上套设有压力弹簧(109),所述压力弹簧(109)位于所述夹板(112)与所述安装槽(1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夹板(112)上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为挤压螺栓(113),所述挤压螺栓(113)与所述绝缘体(106)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块(117),所述固定块(117)设置在所述保护壳(101)上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117)上设置有两组支撑杆(116),两组所述支撑杆(116)上设置有安装块(104),所述安装块(104)内设置有固定板(115),所述导线(107)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5)与所述安装块(104)之间,所述固定板(115)上穿设有拉杆(114),所述拉杆(114)穿设在所述安装块(104)上,所述拉杆(114)上套设有挤压弹簧(108),所述挤压弹簧(108)位于所述固定板(115)与所述安装块(10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01)一端设置有橡胶防护套(103),所述插针(105)穿设在所述橡胶防护套(103)上。
CN202121934140.8U 2021-08-18 2021-08-18 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 Active CN217134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4140.8U CN217134749U (zh) 2021-08-18 2021-08-18 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4140.8U CN217134749U (zh) 2021-08-18 2021-08-18 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4749U true CN217134749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34140.8U Active CN217134749U (zh) 2021-08-18 2021-08-18 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4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22560B2 (ja) デュプレクスプラグアダプタモジュール
US20060178047A1 (en) Rj "f", modular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s
US4915641A (en) Modular drawer connector
CN105723571B (zh) 减少对的以太网接插线以及连接器化线缆的方法
US5461688A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electrical contact
CN200997478Y (zh) 一种具有低频、射频和光导波信号连接的连接器
CN210040730U (zh) 一种线缆转接头
CN217134749U (zh) 带有保护套的连接器
EP0033804B1 (en) Movable connector for high voltage arrester
CN113917626B (zh) 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及光电适配器
CN211958181U (zh) 新能源汽车低压线束总成
CN115241823A (zh) 一种磁浮车及其接线装置
CN111009778A (zh) 一种连接器屏蔽密封结构
CN218448461U (zh) 一种快装型电缆接线端子
CN216872428U (zh) 一种线束转接装置
CN218975860U (zh) 网络模块
CN219226755U (zh) 可分离连接器及具有其的开关设备
CN219321781U (zh) 一种光电适配器
CN218005400U (zh) 一种变速箱用短路连接器
CN217281537U (zh) 介电损耗测试中屏蔽线缆的转接模块
CN218525805U (zh) 一种冰箱用的新型连接线
CN220021624U (zh) 一种线缆连接接头
CN213023406U (zh) 一种qsfp28光模块测试装置
CN116111410B (zh) 一种防水h-mtd连接器
CN214100149U (zh) 电缆前插头多功能测试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