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4596U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4596U
CN217134596U CN202220201547.8U CN202220201547U CN217134596U CN 217134596 U CN217134596 U CN 217134596U CN 202220201547 U CN202220201547 U CN 202220201547U CN 217134596 U CN217134596 U CN 217134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cell unit
battery
unit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15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凡多
刘月园
桑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015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4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4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4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单元,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上,采集部件,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的侧方,用于采集电芯单元的电压;电芯单元的个数为偶数个,电芯单元分为多组,每组电芯单元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与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接线柱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连接;或,电芯单元的个数为奇数个,电芯单元分为多组和一个独立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与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接线柱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连接;独立电芯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中引线布局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电压采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包内部为了实现对每个电芯的状态进行监控,一般需要对每个电芯电源的正负极进行采集,以监控每个电芯单元的电压变化状态。
现有对于正负极柱分别在电芯两侧设置的电芯来讲,一般每个电芯单元需要配置一根引线,引线连接一个电芯单元的正负极之后连接至采集单元上,这样设置导致引线数量多,电池包内部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中引线布局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安装本体;电芯单元,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上,电芯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电芯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采集部件,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的侧方,用于采集电芯单元的电压;其中,电芯单元的个数为偶数个,电芯单元分为多组,每组电芯单元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与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接线柱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连接;或,电芯单元的个数为奇数个,电芯单元分为多组和一个独立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与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接线柱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连接;独立电芯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电芯单元的个数为偶数个,多组电芯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组电芯单元和第二组电芯单元;第一组电芯单元中的第二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与第二组电芯单元中的第一电芯单元的负极接线柱之间通过第三连接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采集部件为两个,两个采集部件分别位于电芯安装本体的两侧;第一连接导线与一个采集部件连接,第三连接导线与另一个采集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位于第一电芯单元靠近电芯安装本体的第一侧的一端;其中,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接线柱位于第二电芯单元靠近电芯安装本体的第一侧的一端。
进一步地,采集部件的延伸方向与电芯安装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电池包还包括:连接部件,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电连接,连接部件为两组,两组连接部件分别位于电芯单元的两端,两组连接部件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压设在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上。
进一步地,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和/或负极接线柱焊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导线包括:第一分支导线,第一分支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连接;第二分支导线,第二分支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接线柱连接,第一分支导线的第二端和第二分支导线的第二端均与采集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各个电芯单元沿电芯安装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电芯单元沿电芯安装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池包,包括电芯安装本体、多个电芯单元和采集部件,电芯单元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上,电芯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电芯单元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采集部件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的侧方,用于采集电芯单元的电压;其中,电芯单元的个数为偶数个,电芯单元分为多组,每组电芯单元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与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接线柱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连接;或,电芯单元的个数为奇数个,电芯单元分为多组和一个独立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和第二电芯单元,第一电芯单元的正极接线柱与第二电芯单元的负极接线柱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连接;独立电芯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连接。通过使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上的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通过一个第一连接导线连接,与现有的一个电芯单元对应一个连接导线的技术方案相比,减少了连接导线的使用数量,方便多个第一连接导线布局,使电池包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对各个电芯单元的电压进行采集。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电芯安装本体;2、电芯单元;3、正极接线柱;4、负极接线柱;6、采集部件;21、第一电芯单元;22、第二电芯单元;7、连接部件;51、第一连接导线;52、第三连接导线;501、第一分支导线;502、第二分支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安装本体1;多个电芯单元2,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1上,电芯单元2的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3,电芯单元2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4;采集部件6,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1的侧方,用于采集电芯单元2的电压;其中,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偶数个,电芯单元2分为多组,每组电芯单元2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21和第二电芯单元22,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与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通过第一连接导线51与采集部件6连接;或,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奇数个,电芯单元2分为多组和一个独立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2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21和第二电芯单元22,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与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通过第一连接导线51与采集部件6连接;独立电芯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6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包括电芯安装本体1、多个电芯单元2和采集部件6,电芯单元2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1上,电芯单元2的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3,电芯单元2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4;采集部件6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1的侧方,用于采集电芯单元2的电压;其中,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偶数个,电芯单元2分为多组,每组电芯单元2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21和第二电芯单元22,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与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通过第一连接导线51与采集部件6连接;或,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奇数个,电芯单元2分为多组和一个独立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2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21和第二电芯单元22,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与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通过第一连接导线51与采集部件6连接;独立电芯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6连接。通过使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上的正极接线柱3和负极接线柱4通过一个第一连接导线51连接,与现有的一个电芯单元2对应一个连接导线的技术方案相比,减少了连接导线的使用数量,方便多个第一连接导线布局,使电池包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对各个电芯单元2的电压进行采集。
由于在实际组装过程中,电芯单元2的个数要根据需求调整,当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奇数个时,将每两个电芯单元2分组会多余出一个电芯单元2即上述的独立电芯单元,此时将多余出的独立电芯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导线直接与采集部件6连接,以方便对每个电芯单元2的电压进行采集。优选地,多余出的独立电芯单元与采集部件6中的低压电压采集模块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偶数个,多组电芯单元2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组电芯单元和第二组电芯单元;第一组电芯单元中的第二电芯单元22的正极接线柱3与第二组电芯单元中的第一电芯单元21的负极接线柱4之间通过第三连接导线52连接。采集部件6为两个,两个采集部件6分别位于电芯安装本体1的两侧;第一连接导线51与一个采集部件6连接,第三连接导线52与另一个采集部件6连接。通过设置两个采集部件6,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1的两侧,利用第一连接导线51和第三连接导线52分别与两个采集部件6连接,提高对电芯单元2的电压的采集精度,同时方便计算出每个电芯单元2的电压。
其中第一连接导线51和第三连接导线52均为多个,第一连接导线51第三连接导线52的结构一致。
优选地,为了使电池包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采集部件6的延伸方向与电芯安装本体1的延伸方向一致。能够减小电芯单元2与采集部件6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各个第一连接导线和第三连接导线断裂以及相互缠绕的风险。
具体地,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位于第一电芯单元21靠近电芯安装本体1的第一侧的一端;其中,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位于第二电芯单元22靠近电芯安装本体1的第一侧的一端。这样使整个多个电芯单元2的正极接线柱3和负极接线柱4交替设置,方便第一连接导线51或第三连接导线52与第一电芯单元21和第二电芯单元22连接。
为了便于将多个电芯单元2连接在一起,电池包还包括:连接部件7,连接部件7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电连接,连接部件7为两组,两组连接部件7分别位于电芯单元2的两端,两组连接部件7交错设置。将两组连接部件7交错布置,这样使一个电芯单元2的两端,通过两个连接部件7分别与其两侧的电芯单元2连接,减少了连接部件7的设置数量,降低了电池包的整体重量。
具体地,连接部件7为板状,连接部件7的两端分别压设在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的正极接线柱3和负极接线柱4上。这样能够利用连接部件7连接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的同时,还利用连接部件7压紧正极接线柱3和负极接线柱4,使其与第一连接导线或第二连接导线或第三连接导线保持连接稳定。优选地,连接部件7与正极接线柱3和/或负极接线柱4焊接。其中,压设即将连接部件7压紧在正极接线柱3和/或负极接线柱4上。
第一连接导线51包括:第一分支导线501,第一分支导线50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连接;第二分支导线502,第二分支导线502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连接,第一分支导线501的第二端和第二分支导线502的第二端均与采集部件6连接。这样设置能够方便第一连接导线51利用第一分支导线501和第二分支导线502分别与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连接之后,分别连接至采集部件6上的电压采集模组上。同时使多个第一连接导线51在电芯安装本体1的同一侧引出,使电池包的布局更加清晰合理。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各个电芯单元2沿电芯安装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电芯单元2沿电芯安装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这样的排布方式使电池包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方便各个连接导线由电芯单元2的侧方引出并与采集部件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集部件6包括中压电压采集模块和低压电压采集模块,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压电压采集模块可采集的电压范围为3V至10V,低压电压采集模块可采集电压范围为1.5V至5V。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包括电芯安装本体1、多个电芯单元2和采集部件6,电芯单元2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1上,电芯单元2的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3,电芯单元2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4;采集部件6设置在电芯安装本体1的侧方,用于采集电芯单元2的电压;其中,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偶数个,电芯单元2分为多组,每组电芯单元2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21和第二电芯单元22,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与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通过第一连接导线51与采集部件6连接;或,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奇数个,电芯单元2分为多组和一个独立电芯单元,每组电芯单元2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21和第二电芯单元22,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与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通过第一连接导线51与采集部件6连接;独立电芯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导线与采集部件6连接。通过使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2上的正极接线柱3和负极接线柱4通过一个第一连接导线51连接,与现有的一个电芯单元2对应一个连接导线的技术方案相比,减少了连接导线的使用数量,方便多个第一连接导线布局,使电池包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对各个电芯单元2的电压进行采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安装本体(1);
电芯单元(2),设置在所述电芯安装本体(1)上,所述电芯单元(2)的一侧设置有正极接线柱(3),所述电芯单元(2)的另一侧设置有负极接线柱(4);
采集部件(6),设置在所述电芯安装本体(1)的侧方,用于采集所述电芯单元(2)的电压;
其中,所述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偶数个,所述电芯单元(2)分为多组,每组所述电芯单元(2)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21)和第二电芯单元(22),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与所述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通过第一连接导线(51)与采集部件(6)连接;或,
所述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奇数个,所述电芯单元(2)分为多组和一个独立电芯单元,每组所述电芯单元(2)中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电芯单元(21)和第二电芯单元(22),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与所述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通过第一连接导线(51)与采集部件(6)连接;所述独立电芯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导线与所述采集部件(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2)的个数为偶数个,多组所述电芯单元(2)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组电芯单元和第二组电芯单元;
所述第一组电芯单元中的第二电芯单元(22)的正极接线柱(3)与第二组所述电芯单元中的第一电芯单元(21)的负极接线柱(4)之间通过第三连接导线(5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件(6)为两个,两个所述采集部件(6)分别位于所述电芯安装本体(1)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导线(51)与一个所述采集部件(6)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导线(52)与另一个所述采集部件(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位于所述第一电芯单元(21)靠近所述电芯安装本体(1)的第一侧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位于所述第二电芯单元(22)靠近所述电芯安装本体(1)的第一侧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件(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芯安装本体(1)的延伸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
连接部件(7),所述连接部件(7)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2)电连接,所述连接部件(7)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部件(7)分别位于所述电芯单元(2)的两端,两组所述连接部件(7)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7)的两端分别压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2)的正极接线柱(3)和负极接线柱(4)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7)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2)的所述正极接线柱(3)和/或所述负极接线柱(4)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线(51)包括:
第一分支导线(501),所述第一分支导线(5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芯单元(21)的正极接线柱(3)连接;
第二分支导线(502),所述第二分支导线(50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芯单元(22)的负极接线柱(4)连接,所述第一分支导线(50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分支导线(50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采集部件(6)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电芯单元(2)沿所述电芯安装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电芯单元(2)沿所述电芯安装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CN202220201547.8U 2022-01-25 2022-01-25 电池包 Active CN217134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1547.8U CN217134596U (zh) 2022-01-25 2022-01-25 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1547.8U CN217134596U (zh) 2022-01-25 2022-01-25 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4596U true CN217134596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2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1547.8U Active CN217134596U (zh) 2022-01-25 2022-01-25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4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3877B (zh) 高压储能模块及用于制造高压储能模块的方法
JP3572265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17134596U (zh) 电池包
KR20160075876A (ko) 셀룰러 전기 소자들을 연결하기 위한 커넥터
CN211785979U (zh) 一种单面无线式采集模组
CN203218362U (zh) 电池连接装置以及应用该电池连接装置的电池组件
CN109687033B (zh) 多电极锂电池制备方法和多电极锂电池以及锂电池负极片多点电位测量方法
CN207817169U (zh) 一种安全的锂电池电压及温度采集pcb板连接装置
CN205657140U (zh) 用于车载电池组的电压温度采集装置
CN212845674U (zh) 电池盒快速测试装置
JP2019117753A (ja) 蓄電池システム及び電力システム
CN20459685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组
CN203631934U (zh) 耐压试验用带电显示短接线
CN220341447U (zh) 从板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03280548A (zh) 电池连接装置以及应用该电池连接装置的电池组件
CN217544839U (zh) 电芯采样的转接装置、电池和车辆
CN216312004U (zh) 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7239557U (zh) 应用于电池包的信息采集系统、储能设备以及动力装置
CN212542631U (zh) 一种电池连接片及使用该电池连接片的电压采集模块
CN215989115U (zh) 电池模组汇流结构
CN218472214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036802U (zh) 一种适用于储能集装箱电池的不断电电源装置
CN110459711A (zh) 蓄电装置
CN220289819U (zh) 一种新型便利的对线装置
CN212011111U (zh) 储能高压并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