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4240U - 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4240U
CN217134240U CN202220848788.1U CN202220848788U CN217134240U CN 217134240 U CN217134240 U CN 217134240U CN 202220848788 U CN202220848788 U CN 202220848788U CN 217134240 U CN217134240 U CN 217134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shaft
waterproof
shell
cover shell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87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icheng Electr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icheng Electr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icheng Electr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icheng Electr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487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4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4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4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开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本开关包括外壳体、扳机轴和扳机轴按钮,外壳体包括卡扣连接并形成壳体腔的底盖壳和顶盖壳,壳体腔内设有印制线路板,底盖壳与顶盖壳之间夹设有包胶件;扳机轴插接于外壳体上,且能沿扳机轴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扳机轴贯通有换气连通孔,换气连通孔连通壳体腔和外部环境,换气连通孔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覆盖有防水透气膜,扳机轴用于控制印制线路板;扳机轴按钮设有保护腔,扳机轴插接于保护腔内,扳机轴按钮开设有连通保护腔的透气开口。本电气开关的改进提升了结构的密封性,保障了防尘防水的能力,具备释放壳体腔与外部环境气压差的特性,降低了拆装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开关,根据使用的场景不同,引入了防尘防水的特性,由于电动工具的特殊性,会出现在多种场景工作。例如装修时,电钻打破水管,因管中存在一定的压强,这时管中的水会飞溅出来,若电动工具因飞溅出的水进入开关内部,轻则会使开关短路、工具失效,进而对工作的进度造成影响,重则可能严重危害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目前有一些开关通过用于密封的伸缩橡胶圈以及打胶密封的方式将开关完整的包裹起来,来确保开关的防尘防水性。此种技术通过开关本体与型腔相结合的设计,将开关内部的零件置于一个半开口的腔体内,活动按钮处通过可伸缩的橡胶防尘圈将其与本体相连,确保可以正常运转,最后用胶水将腔体的开口处封堵住,来达到防尘防水的目的。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还有不宜拆解等困难,难以维修以及橡胶防尘圈长期置于外部运动,所带来的老化或破损,这会对开关的防尘防水性能造成致命打击,从而致使开关失效。而且一旦检测出开关为不良品,只能选择暴力拆解,之后报废处理,这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还有一些通过开关本体结合硅胶将开关表面包裹,以达到防水的效果。此种方案通过硅胶套置于开关表面,虽然开关的面板防水等级可以达到IP(IngressProtection Rating,异物防护等级)67的防护安全级别,但是弊端同样明显,开关面板仅仅是表面防水,开关面板下的腔体同样会有进水的风险,且硅胶老化或破损的情况同样会使开关面板的防水功能失效。
为了解决开关的防尘防水性,以及开关扳机轴往复工作时所产生负压(腔体内外气压差)的问题。急需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需要其能够确保开关的快速拆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以实现电气开关防尘放水、调节气压差和便于拆装的设计。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包括外壳体、扳机轴和扳机轴按钮;所述外壳体包括底盖壳和顶盖壳,所述底盖壳与所述顶盖壳卡扣连接并形成壳体腔,所述壳体腔内设有印制线路板,所述底盖壳与所述顶盖壳之间夹设有包胶件;所述扳机轴插接于所述外壳体上,且能沿所述扳机轴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扳机轴贯通有换气连通孔,所述换气连通孔连通所述壳体腔和外部环境,所述换气连通孔与所述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覆盖有防水透气膜,所述扳机轴用于控制所述印制线路板;所述扳机轴按钮设有保护腔,所述扳机轴插接于所述保护腔内,所述扳机轴按钮开设有透气开口,所述透气开口连通所述保护腔。
作为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盖壳开设有第一避让口,所述顶盖壳开设有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一避让口与所述第二避让口拼接形成扳机避让孔,所述扳机避让孔内安装有扳机轴防尘圈,所述扳机轴穿接于所述扳机轴防尘圈。
作为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壳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包胶件上凸设有包胶凸起,所述包胶凸起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
作为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胶件注塑成型于所述顶盖壳上。
作为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盖壳与所述顶盖壳过盈配合。
作为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透气膜焊接于所述扳机轴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
作为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扳机轴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还凸设有至少一个筋条环,所述筋条环的轴线与所述换气连通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防水透气膜贴接于所述筋条环上。
作为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壳开设有旋转避让孔,所述壳体腔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印制线路板的旋转主体,所述旋转主体部分穿过所述旋转避让孔,并与位于外部环境中的旋转盖体固接,所述旋转盖体能够带动所述旋转主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旋转,所述旋转主体靠近所述顶盖壳的一端安装有旋转件防尘圈,所述旋转件防尘圈隔断所述壳体腔与外部环境。
作为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主体上固接有至少一个安装柱,所述旋转盖体靠近所述顶盖壳一端的中部开设有组装槽,所述安装柱插接于所述组装槽内,所述旋转主体朝向所述旋转盖体的一侧设有防尘圈槽,所述旋转件防尘圈安装于所述防尘圈槽内且一侧露出所述防尘圈槽,所述旋转件防尘圈露出所述防尘圈槽的一侧与所述顶盖壳的内侧壁相接触。
作为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件防尘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或氢化丁腈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通过底盖壳与顶盖壳夹设包胶件的设计,大幅度地降低了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或液体进入壳体腔内的风险,从而实现了对壳体腔的密封操作。换气连通孔贯通扳机轴以及防水透气膜的设计能够在阻隔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或液体进入壳体腔内的同时,通过将壳体腔内的负压释放到外部环境中的方式,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气开关内外气压差的问题,大幅地提高了电气开关防尘防水功能的生命周期。扳机轴按钮的设置起到了遮挡防水透气膜的目的,有效地减少了灰尘或液体直接接触防水透气膜的情况。同时还能减少手指所受压力,提升用户体验。以上设计使得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具有防尘防水功能(达到了IP66的标准),能够适应较多的使用环境,且本电气开关的拆装方式简单便捷,兼顾了结构的密封性、防尘防水的能力以及平衡壳体腔与外部环境气压差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机轴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机轴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机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壳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壳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扳机轴按钮;110、透气开口;120、导向孔;130、套接孔;131、套接凹槽;200、扳机轴防尘圈;201、卡接槽;310、底盖壳;311、公卡扣件;312、第一避让口;313、第一卡接凸起;314、油槽;320、顶盖壳;321、母卡扣件;322、第二避让口;323、第二卡接凸起;324、导向杆;325、线路板定位凸起;326、插接孔;327、第一壳体凸环;328、第二壳体凸环;329、档位槽;330、旋转主体;331、安装柱;332、滚珠安装槽;333、组装凸柱;334、滚珠件;335、换向板;340、包胶件;341、包胶凸起;350、旋转盖体;351、组装槽;352、扳动件;353、第一盖体凸环;354、第二盖体凸环;360、旋转件防尘圈;400、限位圈;500、防水透气膜;600、扳机轴;601、第一筋条环;602、第二筋条环;603、换气连通孔;604、弹性件安装槽;605、扳机凸块;606、减重槽;610、限位槽;620、连接片卡扣槽;621、连接片限位凸起;630、线路板限位凸起;640、扳机滑块;700、连接片;710、连接片卡扣端;720、连接片接触端;800、印制线路板;801、限位凹槽;810、线路板焊盘;820、电阻板;90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电气开关的工作过程中,壳体腔基本处于一个密封场所,在使用场景中,随着扳机轴的向内运动会使壳体腔内产生向外排气的情况;反之,扳机轴向外运动,因周围近乎完全密闭,故在壳体腔内会产生一定的负压,可能会使扳机轴附近的水分吸入开关,进而造成开关功能的失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包括外壳体、扳机轴600和扳机轴按钮100;外壳体包括底盖壳310和顶盖壳320,底盖壳310与顶盖壳320卡扣连接并形成壳体腔,壳体腔内设有印制线路板800,底盖壳310与顶盖壳320之间夹设有包胶件340;扳机轴600插接于外壳体上,且能沿扳机轴600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扳机轴600贯通有换气连通孔603,换气连通孔603连通壳体腔和外部环境,换气连通孔603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覆盖有防水透气膜500,扳机轴600用于控制印制线路板800;扳机轴按钮100设有保护腔,扳机轴600插接于保护腔内,扳机轴按钮100开设有透气开口110,透气开口110连通保护腔。
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通过底盖壳310与顶盖壳320夹设包胶件340的设计,大幅度地降低了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或液体进入壳体腔内的风险,从而实现了对壳体腔的密封操作。换气连通孔603贯通扳机轴600以及防水透气膜500的设计能够在阻隔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或液体进入壳体腔内的同时,通过将壳体腔内的负压释放到外部环境中的方式,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气开关内外气压差的问题,大幅地提高了电气开关防尘防水功能的生命周期。扳机轴按钮100的设置起到了遮挡防水透气膜500的目的,有效地减少了灰尘或液体直接接触防水透气膜500的情况。同时还能减少手指所受压力,提升用户体验。以上设计使得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具有防尘防水功能(达到了IP66的标准),能够适应较多的使用环境,且本电气开关的拆装方式简单便捷,兼顾了结构的密封性、防尘防水的能力以及平衡壳体腔与外部环境气压差的特性。
本实施例中,印制线路板800上设有至少一组限位凹槽801,每组限位凹槽801设有两个,且关于印制线路板800的中心对称设置。壳体腔内还设有线路板定位凸起325,限位凹槽801和线路板定位凸起325数量相同且一一配合。上述设置保证了印制线路板800在保护腔内的稳定安装,保障了本电气开关的稳定运行。
如图1-图5所示,保护腔连通有套接孔130和导向孔120,套接孔130内穿接有扳机轴600,扳机轴600伸入保护腔内的部分开设有限位槽610,限位槽610上卡接有限位圈400,限位圈400的侧面抵压于保护腔的内侧壁上,顶盖壳320的外侧面固接有导向杆324,导向杆324的延伸方向与扳机轴600相同且穿设于导向孔120。套接孔130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套接凹槽131,套接凹槽131的延伸方向与套接孔130的延伸方向相同,扳机轴600的外周缘凸设有扳机凸块605,扳机凸块605与套接凹槽13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匹配卡接,以上改进避免了扳机轴600绕扳机轴600的轴向与扳机轴按钮100相对旋转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扳机轴按钮100发生位置偏移的风险。套接孔130、限位圈400和限位槽610的设计保障了扳机轴600与扳机轴按钮100的固接,降低了扳机轴按钮100发生位置偏移的风险。导向杆324穿设导向孔120的设计起到了对扳机轴按钮100进行限位的目的,避免了扳机轴按钮100与扳机轴600发生相对旋转的情况,进一步的降低了灰尘或液体进入透气开口110的风险。透气开口110的设置使本电气开关既能够正常地交换空气,又能很好的隔绝灰尘或液体的进入。
扳机轴按钮100的设置避免了使用人员直接碰触扳机轴600端部的情况,扳机轴按钮100罩设于扳机轴600一端的设计增大了使用人员操作时手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使用人员操作时手部的疲劳程度,从而提升了使用人员的使用体验。
扳机轴600位于壳体腔内的一端还开设有弹性件安装槽604,弹性件安装槽604用于容纳弹性件,弹性件用于驱动扳机轴600沿扳机轴60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具体地,弹性件为弹簧,扳机轴600的长度方向、弹性件安装槽604的长度方向以及弹簧的长度方向均相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壳体腔的内侧壁和扳机轴600上,换气连通孔603通过弹性件安装槽604与壳体腔连通。
作为优选,弹性件安装槽604的槽顶连通有避让开口,沿从弹性件安装槽604槽顶到弹性件安装槽604槽底的方向上,避让开口逐渐收窄。
本实施例中,扳机轴600上还开设有减重槽606,减重槽606能够在保证扳机轴600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轻扳机轴600的重量,并减少扳机轴600的用料,从而降低了扳机轴600的生产成本。
如图1-图4和图6-图8所示,扳机轴600位于壳体腔内的一端卡扣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片700,连接片700与印制线路板800上的电阻板820相接触。具体地,连接片700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片卡扣端710和连接片接触端720,扳机轴600上还开设有连接片卡扣槽620和两个线路板限位凸起630,连接片卡扣槽620与连接片700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片卡扣端710卡扣安装于连接片卡扣槽620内。两个线路板限位凸起630正对壳体腔的内侧壁,且印制线路板800位于二者之间,线路板限位凸起630的结构设计起到了限制扳机轴600扭动范围的作用,同时也确保了连接片接触端720得以抵压于电阻板820上。具体地,连接片卡扣槽620槽顶的边缘凸设有至少两个连接片限位凸起621,连接片限位凸起621的延伸方向与线路板限位凸起630相同。连接片限位凸起621的设置改善了连接片接触端720的应力集中于折弯点的情况,大幅提升了其使用寿命。具体地,连接片接触端720会受到印制线路板800与扳机轴600的挤压力,而在连接片接触端720的折弯点产生了应力集中的情况,久而久之连接片接触端720会在折弯点断裂而损坏,连接片限位凸起621的设置,使得连接片接触端720的受力点发生偏移。线路板限位凸起630限定了扳机轴600在朝向印制线路板800扭动时的极限位置,避免了连接片700在扳机轴600与印制线路板800的挤压下发生不可逆形变的风险,进而避免了连接片700的变形和损伤,保障了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得以顺利且高效的运行,使得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扳机轴600的两侧均凸设有与扳机轴600延伸方向相同的扳机滑块640,壳体腔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两条扳机滑轨,扳机滑块640滑设于扳机滑轨内,以上设计实现了对扳机轴600在扳机轴600延伸方向上的限位设计,大幅降低了扳机轴600相对外壳体产生扭动的风险,进而保障了扳机轴600在扳机轴600延伸方向上往复运动能够顺利且高效的进行。
印制线路板800还包括线路板焊盘810,线缆900焊接于线路板焊盘810上,利用线缆900能够实现外部电气设备与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壳310开设有第一避让口312,顶盖壳320开设有第二避让口322,第一避让口312与第二避让口322拼接形成扳机避让孔,扳机避让孔内安装有扳机轴防尘圈200,扳机轴600穿接于扳机轴防尘圈200。扳机轴防尘圈200的设置保证了扳机轴600在外壳体上的定位效果,降低了扳机轴600发生位置偏移的风险,保障了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顺利运行,同时以上设计还借助扳机轴防尘圈200的设置填充了扳机避让孔与扳机轴600之间的间隙,降低了灰尘或液体从扳机避让孔进入到保护腔内的风险,进一步地提升了本电气开关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扳机轴防尘圈200的外周缘凹设有卡接槽201,扳机避让孔的内周壁凸设有卡接凸起环,卡接凸起环与卡接槽201卡扣连接。上述设计保证了扳机轴防尘圈200在扳机避让孔内的稳定安装。具体地,卡接凸起环由第一避让口312上的第一卡接凸起313以及第二避让口322上的第二卡接凸起323拼接组成。
作为优选,顶盖壳320上开设有插接孔326,包胶件340上凸设有包胶凸起341,包胶凸起341插接于插接孔326内。插接孔326与包胶凸起341的配合保障了包胶件340在顶盖壳320上的稳定连接,降低了包胶件340发生位置偏移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地保障了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密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包胶件340注塑成型于顶盖壳320上。具体地,顶盖壳320先注塑成型,之后在进行包胶件340的二次注塑;顶盖壳320上还开设有预留的注塑凹槽,通过向注塑凹槽内填满注塑料的方式形成包胶件340。以上设计简化了包胶件340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包胶件340的设置效率,保障了包胶件340的准确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壳310与顶盖壳320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的设计,能够保证底盖壳310与顶盖壳320的紧密相连,进一步地提升了外壳体防尘防水的能力,保障了本电气开关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防水透气膜500焊接于扳机轴600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具体地,防水透气膜500超声波焊接于扳机轴600。超声波焊接的效率高、加工成本低且焊接稳定性好,由此延长了本扳机轴60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水透气膜500与扳机轴600的连接方式为热熔焊接或双面胶粘接。
本实施例中,底盖壳310上设有至少一个公卡扣件311,顶盖壳320上设有母卡扣件321,母卡扣件321和公卡扣件31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地卡扣连接。具体地,公卡扣件311为卡扣凸起块,母卡扣件321为卡扣凹槽。
进一步地,扳机轴600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还凸设有至少一个筋条环,筋条环的轴线与换气连通孔603的轴线相重合,防水透气膜500贴接于筋条环上。具体地,筋条环包括第一筋条环601和第二筋条环602,第二筋条环602的环径大于第一筋条环601的环径。筋条环的设置能够避免防水透气膜500焊接时扳机轴600的端面因注塑不良而引起平整度不够的情况,有效的改善防水透气膜500与扳机轴600结合的强度,提升了本电气开关生产的良品率。
在本实施例中,顶盖壳320开设有旋转避让孔,壳体腔内设有用于控制印制线路板800的旋转主体330,旋转主体330部分穿过旋转避让孔,并与位于外部环境中的旋转盖体350固接,旋转盖体350能够带动旋转主体330相对外壳体旋转,旋转主体330靠近顶盖壳320的一端安装有旋转件防尘圈360,旋转件防尘圈360隔断壳体腔与外部环境。旋转盖体350转动连接于外壳体的设计有助于使用人员对印制线路板800的调试,从而使得本电气开关能够达到不同的操作目的。旋转件防尘圈360隔断壳体腔与外部环境的设计,大幅减少了灰尘或液体从旋转盖体350与顶盖壳320之间的缝隙穿过旋转避让孔进入到壳体腔内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壳体腔的密封性。
如图3-图8所示,旋转主体330上固接有至少一个安装柱331,旋转盖体350靠近顶盖壳320一端的中部开设有组装槽351,安装柱331插接于组装槽351内,旋转主体330朝向旋转盖体350的一侧设有防尘圈槽,旋转件防尘圈360安装于防尘圈槽内且一侧露出防尘圈槽,旋转件防尘圈360露出防尘圈槽的一侧与顶盖壳320的内侧壁相接触。以上结构简单可靠,通过旋转件防尘圈360填充防尘圈槽并与顶盖壳320的内侧壁相接触的方式,保障了本壳体腔与外部环境的隔断。具体地,顶盖壳32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侧壁环槽,旋转件防尘圈360露出防尘圈槽的一侧抵压于内侧壁环槽内,以上设计进一步地提升了旋转件防尘圈360的防水防尘能力。
本实施例中,未设有安装柱331的端面上凸设有组装凸柱333,组装凸柱333上卡接有换向板335,换向板335与印制线路板800直接接触。通过以上设计,能够让使用人员利用旋转盖体350对印制线路板800进行调试。
作为优选,旋转盖体350上凸设有同轴的第一盖体凸环353和第二盖体凸环354,第一盖体凸环353的直径小于第二盖体凸环354的直径,第一盖体凸环353与旋转盖体350形成了组装槽351。顶盖壳320的外侧凸设有与旋转避让孔同轴的第一壳体凸环327和第二壳体凸环328,第一壳体凸环327的直径小于第二壳体凸环328的直径。旋转避让孔与第一盖体凸环353同轴,第一壳体凸环327、第一盖体凸环353、第二壳体凸环328和第二盖体凸环354由内到外依次交错布置,以上设计改变了灰尘与液体进入到旋转盖体350与顶盖壳320之间间隙的路径,增加了灰尘与液体穿过旋转避让孔的难度,进一步地提升了旋转避让孔处的防尘防水能力。
作为优选,旋转主体330的侧面开设有滚珠安装槽332,滚珠安装槽332内滚动安装有滚珠件334,旋转主体330通过滚珠件334与壳体腔内的限位环相接触,限位环与旋转避让孔同轴。上述设计保证了旋转主体330转动动作的灵活顺畅的前提下同时具有明显的档位区分,降低了旋转主体330发生位置偏移的风险。
具体地,滚珠件334通过滚珠弹簧弹性连接于旋转主体330的侧面,滚珠弹簧驱动滚珠件334沿旋转主体330的径向往复移动,且止动于滚珠件334与限位环的侧壁相抵靠。限位环的侧壁凹设有档位槽329,滚珠件334的外周面与档位槽329的槽壁相贴合。档位槽329与滚珠件334相配合的设计使得旋转主体330能够在旋转至预定位置时止动,从而方便旋转主体330作为印制线路板800的调档件的设计,以上改进确保了使用人员利用旋转主体330进行的调档操作能够顺利地完成,降低了因旋转主体330发生位置变化而产生开关异常工作的风险,在降低操作难度的同时,还确保了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得以顺利且稳定的运行。
旋转盖体350未开设组装槽351的一端还固接有扳动件352。扳动件352的设置方便了使用人员对旋转盖体350进行旋转。
如图3和图9所示,底盖壳310上还开设有油槽314,油槽314与包胶件340形成了油腔,油腔内填充有密封油。通过油腔内密封油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封堵包胶件340与底盖壳310之间的缝隙,进而得以保障提升底盖壳310与顶盖壳320的密封效果,极大地提升外壳体的防尘防水性能,从而得以延长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工人员先通过打油的方式将密封油涂抹或喷淋到油槽314中,然后再将底盖壳310与顶盖壳320进行拼接。具体地,扳机避让孔的侧壁上也周向环设有油槽314。
作为优选,旋转件防尘圈360的材质为丁腈橡胶或氢化丁腈橡胶。本实施例中,扳机轴防尘圈200的材质为硅胶。硅胶具有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的优点,能够有效且可靠地起到防尘圈和密封圈的作用。丁腈橡胶和氢化丁腈橡胶材质的旋转件防尘圈360能够满足本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的防尘防水需求,同时还能够保证旋转主体330在壳体腔内的准确定位。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包括底盖壳(310)和顶盖壳(320),所述底盖壳(310)与所述顶盖壳(320)卡扣连接并形成壳体腔,所述壳体腔内设有印制线路板(800),所述底盖壳(310)与所述顶盖壳(320)之间夹设有包胶件(340);
扳机轴(600),插接于所述外壳体上,且能沿所述扳机轴(600)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扳机轴(600)贯通有换气连通孔(603),所述换气连通孔(603)连通所述壳体腔和外部环境,所述换气连通孔(603)与所述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覆盖有防水透气膜(500),所述扳机轴(600)用于控制所述印制线路板(800);
扳机轴按钮(100),设有保护腔,所述扳机轴(600)插接于所述保护腔内,所述扳机轴按钮(100)开设有透气开口(110),所述透气开口(110)连通所述保护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壳(310)开设有第一避让口(312),所述顶盖壳(320)开设有第二避让口(322),所述第一避让口(312)与所述第二避让口(322)拼接形成扳机避让孔,所述扳机避让孔内安装有扳机轴防尘圈(200),所述扳机轴(600)穿接于所述扳机轴防尘圈(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壳(320)上开设有插接孔(326),所述包胶件(340)上凸设有包胶凸起(341),所述包胶凸起(341)插接于所述插接孔(32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件(340)注塑成型于所述顶盖壳(3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壳(310)与所述顶盖壳(320)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膜(500)焊接于所述扳机轴(600)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轴(600)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还凸设有至少一个筋条环,所述筋条环的轴线与所述换气连通孔(603)的轴线相重合,所述防水透气膜(500)贴接于所述筋条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壳(320)开设有旋转避让孔,所述壳体腔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印制线路板(800)的旋转主体(330),所述旋转主体(330)部分穿过所述旋转避让孔,并与位于外部环境中的旋转盖体(350)固接,所述旋转盖体(350)能够带动所述旋转主体(330)相对所述外壳体旋转,所述旋转主体(330)靠近所述顶盖壳(320)的一端安装有旋转件防尘圈(360),所述旋转件防尘圈(360)隔断所述壳体腔与外部环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主体(330)上固接有至少一个安装柱(331),所述旋转盖体(350)靠近所述顶盖壳(320)一端的中部开设有组装槽(351),所述安装柱(331)插接于所述组装槽(351)内,所述旋转主体(330)朝向所述旋转盖体(350)的一侧设有防尘圈槽,所述旋转件防尘圈(360)安装于所述防尘圈槽内且一侧露出所述防尘圈槽,所述旋转件防尘圈(360)露出所述防尘圈槽的一侧与所述顶盖壳(320)的内侧壁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防尘圈(360)的材质为丁腈橡胶或氢化丁腈橡胶。
CN202220848788.1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 Active CN217134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8788.1U CN217134240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8788.1U CN217134240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4240U true CN217134240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50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8788.1U Active CN217134240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4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17578B (zh) 密封钉及其应用、密封组件及其应用和密封方法
CN217134240U (zh) 一种防水透气的电气开关
CN203614348U (zh) 新型电池组置于气缸外围的打气泵
CN208489482U (zh) 双孔模块和安全插座
CN204906018U (zh) 电机、油烟机和电机的定子总成
CN112555487A (zh) 电动阀
CN109193245A (zh) 一种可用于水下的防拽落插座及插头
CN210277389U (zh) 一种手柄组件及电动牙刷
CN220647091U (zh) 一种防护圈及接合组件
CN212411912U (zh) 一种具有强防水防尘性能的电动工具开关
CN220958397U (zh) 氛围灯
CN220020930U (zh) 一种开关结构及摩托车组合开关
CN217658172U (zh) 弹性端子及使用该弹性端子的雾化装置
CN217441416U (zh) 照明灯
CN217658161U (zh) 雾化弹及雾化装置
CN217658160U (zh) 雾化弹及雾化装置
CN219739129U (zh) 电池包防水结构
CN219371503U (zh) 防水型工业连接器
CN217361440U (zh) 应用于船型开关的高性能摆杆防尘结构
CN220542328U (zh) 一种集成式制动真空度压力传感器
CN215272349U (zh) 一种电动按压瓶盖
CN218897384U (zh) 驱动壳体及水池机器人
CN214311495U (zh) 控制手柄和驱动机构
CN216775275U (zh) 一种灯具驱动电源
CN216430447U (zh) 传动模块以及机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