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8453U - 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8453U
CN217128453U CN202220400137.6U CN202220400137U CN217128453U CN 217128453 U CN217128453 U CN 217128453U CN 202220400137 U CN202220400137 U CN 202220400137U CN 217128453 U CN217128453 U CN 217128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ainwater
sewage
well
commun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01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振华
郑凡
苟潇
祝嘉杨
夏娟
张之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hua Hua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hua Hua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hua Hua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hua Hua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01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8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8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8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井体内设有隔板,以将井体内部空间在横向上分为排水室和安装室;安装室侧壁设有供污水管穿过的让位孔、用于与下游雨水管连通的下连通孔,排水室侧壁贯穿设有用于与上游雨水管连通的上连通孔;连通管安装于安装室内,位于污水管外侧,一端与排水室连通,另一端用于与下连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管,无需降低污水管网,污水管贯穿雨水污水交叉井,污水可以重力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无需设置生活排水泵站,减少能耗及维护成本。连通管和污水管安装于安装室内,可避免雨水中的杂质在污水管底部聚集,以免清理麻烦。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包含城市新小区、市政道路、大型公共建筑、新农村小区。小区生活排水与雨水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小区生活排水管的布置应根据小区规划、地形标高、排水流向,按管线短、埋深小、尽可能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当生活排水管道不能以重力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时,应设置生活排水泵站。
雨水与污水管敷设是无法避免交叉,当雨水与污水交叉碰撞时,常规做法为降低污水管网至雨水管网管底,降低污水管网导致无法重力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增加生活排水泵站,增加了维护检修及运行成本。另外种常规做法,污水管直接穿雨水井体,雨水井体下沉污水管管径的高度,道路杂物、部分树叶及杂物泥沙沉积雨水井体底,过水断面积减少,工人清理麻烦,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包括:
井体,所述井体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井体内部空间在横向上分为排水室和安装室;所述安装室侧壁设有供污水管穿过的让位孔、用于与下游雨水管连通的下连通孔,所述排水室侧壁贯穿设有用于与上游雨水管连通的上连通孔;以及,
连通管,安装于所述安装室内,位于污水管外侧,一端与所述排水室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下连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室底壁位于所述让位孔下方,所述连通管呈弯曲状设置,且位于所述污水管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底部填充有填充层。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室内设有溢流墙,以使所述排水室呈倒U形设置,所述溢流墙两侧分别为蓄水腔和排水腔,所述上连通孔设于所述蓄水腔侧壁,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溢流墙贯穿设有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位于所述蓄水腔底壁上方以使所述蓄水腔底部形成沉积槽;所述过水口对应设置有过滤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过水口的物质进行过滤,所述上连通孔的过水断面面积大于所述过水口处的过水断面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清理盒,所述清理盒开口朝上且与所述沉积槽相适配,所述清理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沉积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盒靠近所述过水口的一侧连接有与所述过水口相对的第一过滤网,形成所述过滤结构;和/或,
所述清理盒连接有竖向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井体井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安装于所述过水口处,形成所述过滤结构;和/或,
所述过水口位于所述连通管以上;和/或,
所述排水腔底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排水腔底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井体井口安装有防坠板;和/或,
所述井体井口安装有人孔检修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包括:
交叉井,如上所述的雨水污水交叉井;
上游雨水管,与所述上连通孔连通;
下游雨水管,与所述下连通孔连通;以及,
污水管,穿过所述让位孔安装于所述井体。
进一步地,所述上游雨水管、下游雨水管、污水管高度一致;和/或,
还包括上游雨水管网,所述上游雨水管网与所述上游雨水管连通,所述溢流墙顶标高为所述上游雨水管网管顶标高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雨水进入上游雨水管,流入排水室,待排水室内雨水水位高于连通管时,雨水通过连通管排入下游雨水管。通过在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管,无需降低污水管网,污水管贯穿雨水污水交叉井,污水可以重力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无需设置生活排水泵站,减少能耗及维护成本。连通管和污水管安装于安装室内,可避免雨水中的杂质在污水管底部聚集,以免清理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水污水交叉井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图2中清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井体1、安装室1a、蓄水腔1b、排水腔1c、沉积槽1d、隔板2、下游雨水管3、上游雨水管4、连通管5、污水管6、填充层7、溢流墙8、过水口8a、清理盒9、第一过滤网10、连接杆11、加强杆12、把手13、防坠板14、人孔检修盖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包括井体1和连通管5。
井体1内设有隔板2,以将所述井体1内部空间在横向上分为排水室和安装室1a;所述安装室1a侧壁设有供所述污水管6穿过的让位孔、用于与下游雨水管3连通的下连通孔,所述排水室侧壁贯穿设有用于与上游雨水管4连通的上连通孔;连通管5安装于所述安装室1a内,位于污水管6外侧,一端与所述排水室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下连通孔连通。
雨水进入上游雨水管4,流入排水室,待排水室内雨水水位高于连通管 5时,雨水通过连通管5排入下游雨水管3。通过在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管 5,无需降低污水管网,污水管6贯穿雨水污水交叉井,污水可以重力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无需设置生活排水泵站,减少能耗及维护成本。连通管5和污水管6安装于安装室1a内,可避免雨水中的杂质在污水管6底部聚集,以免清理麻烦。
所述安装室1a底壁位于所述让位孔下方,所述连通管5呈下凹状设置,且位于所述污水管6下侧,使得排水室内的雨水可顺利地排至连通管5。所述连通管5底部填充有填充层7,填充层7可为素土细砂、混凝土等,可对连通管5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水流的强冲击作用影响连通管5的连接强度。
所述排水室内设有溢流墙8,以使所述排水室呈倒U形设置,所述溢流墙8两侧分别为蓄水腔1b和排水腔1c,所述上连通孔设于所述蓄水腔 1b侧壁,所述连通管5与所述排水腔1c连通,所述溢流墙8贯穿设有过水口8a,所述过水口8a位于所述蓄水腔1b底壁上方以使所述蓄水腔1b底部形成沉积槽1d;所述过水口8a对应设置有过滤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过水口8a的物质进行过滤,所述上连通孔的过水断面面积大于所述过水口8a 处的过水断面面积。
雨水水位上升至上游雨水管4管底时,雨水经过过滤结构的过滤通过过水口8a流入连通管5,可将雨水中的杂物过滤出,避免杂物、泥土等残渣进入连通管5,对连通管5造成堵塞。所述上连通孔的过水断面面积大于所述过水口8a处的过水断面面积,使得蓄水腔1b内的水位不断上升,雨水水位上升至溢流墙顶后,雨水从溢流墙顶流入连通管5。当水位下降至溢流墙顶以下时,雨水可通过过水口8a缓慢流至下游雨水管3,可对雨水起到调蓄作用。所述过水口8a位于所述连通管5以上,连通管5右侧雨水管弯头底低于上游雨水管4管底100mm,形成虹吸作用,便于雨水排入下游雨水管3。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清理盒9开口朝上且与所述沉积槽1d相适配,所述清理盒9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沉积槽1d内,雨水中过滤的杂物、沉泥等沉积在清理盒9内,工人将清理盒9取出,即可对交叉井内的杂物、沉泥等进行清理。
所述清理盒9靠近所述过水口8a的一侧连接有与所述过水口8a相对的第一过滤网10,第二过滤网安装于所述过水口8a处,形成所述过滤结构。通过在过水口8a对应设置有过滤结构,可以有效过滤,避免杂物、泥土等残渣进入排水腔1c。所述清理盒9连接有竖向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 延伸至所述井体1井口,便于工人通过移动连接杆11即可将清理盒9取出,第一过滤网10与连接杆11固定连接。通过提升清理盒9可去除初期雨水中的杂物、泥土等残渣,减少对排放至江汉、河流的污染。
所述连接杆11间隔设有多个,相邻所述连接杆11之间连接有横向加强杆12,清理盒9内沉积有杂物、沉泥等后,清理盒9受到的压力变大,通过连接有加强杆12,可增强连接杆11的强度,通过设有多个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顶部连接有把手13,以供工人握持,便于将清理盒9取出。
所述排水腔1c底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室1a内,所述连通管5与所述排水腔1c底壁连接,使得排水腔1c内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流至连通管5 内,增大雨水流入至下游雨水管3的动力。所述井体1井口安装有防坠板 14,所述井体1井口安装有人孔检修盖板15,在人孔检修盖板15破坏后,可以防止坠落。
落叶季节,环卫工人清扫道路杂物,部分树叶及杂物会掉入雨水口,下雨初期,或暴雨季节,道路雨水积水和排水不畅时,由于雨水流动会夹杂杂质杂物进入交叉井,随着降雨量增加,由于过水口8a过水断面面积比雨水管过水断面面积小,雨水水位上升至上游雨水管4管底时,雨水经过过滤结构的过滤流入连通管5,水位继续上升至溢流墙顶,雨水自由落体高速下降将连通管5内的细小悬浮物排至下游雨水管3,同时排水腔1c内的水位于高于连通管5的高度,形成的虹吸作用将雨水排至下游雨水管3。工人清理时,打开人工检修盖板,通过连接杆11上的把手13提起将清理盒9 提起,清理清理盒9内的杂物和沉泥。
当雨水与污水交叉碰撞时,通过在交叉井内设置有连通管5,无需降低污水管网,污水管6贯穿雨水污水交叉井,可以重力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无需设置生活排水泵站,减少能耗及维护成本。
通过在过水口8a对应设置有过滤结构,可以有效过滤,避免杂物、泥土等残渣进入雨水污水交叉井。通过提升清理盒9可去除初期雨水中的杂物、泥土等残渣,减少对排放至江汉、河流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包括交叉井、上游雨水管4、下游雨水管3和污水管6,交叉井为上述雨水污水交叉井,上游雨水管4与所述上连通孔连通,下游雨水管3与所述下连通孔连通,穿过所述让位孔安装于所述井体1。所述上游雨水管4、下游雨水管3、污水管6高度一致,便于各管道的安装埋设。
雨水污水排水系统还包括上游雨水管网,所述上游雨水管网与所述上游雨水管4连通,所述溢流墙顶标高为所述上游雨水管网管顶标高以上。
降雨量较大时,水位上升至溢流墙顶,雨水和水面上的漂浮物漫过溢流墙8自由落体高速下降,雨水排至下游雨水管3。待管网洪峰流量过后,雨水水位下降至溢流墙顶以下时,雨水缓慢通过过水口8a流入下游出水管。本实施例中,溢流墙顶与上游雨水管网管顶相平齐。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井体,所述井体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井体内部空间在横向上分为排水室和安装室;所述安装室侧壁设有供污水管穿过的让位孔、用于与下游雨水管连通的下连通孔,所述排水室侧壁贯穿设有用于与上游雨水管连通的上连通孔;以及,
连通管,安装于所述安装室内,位于污水管外侧,一端与所述排水室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下连通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交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底壁位于所述让位孔下方,所述连通管呈弯曲状设置,且位于所述污水管下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污水交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底部填充有填充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交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室内设有溢流墙,以使所述排水室呈倒U形设置,所述溢流墙两侧分别为蓄水腔和排水腔,所述上连通孔设于所述蓄水腔侧壁,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溢流墙贯穿设有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位于所述蓄水腔底壁上方以使所述蓄水腔底部形成沉积槽;所述过水口对应设置有过滤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过水口的物质进行过滤,所述上连通孔的过水断面面积大于所述过水口处的过水断面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污水交叉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理盒,所述清理盒开口朝上且与所述沉积槽相适配,所述清理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沉积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污水交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盒靠近所述过水口的一侧连接有与所述过水口相对的第一过滤网,形成所述过滤结构;和/或,
所述清理盒连接有竖向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井体井口。
7.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雨水污水交叉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安装于所述过水口处,形成所述过滤结构;和/或,
所述过水口位于所述连通管以上;和/或,
所述排水腔底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排水腔底壁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污水交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井口安装有防坠板;和/或,
所述井体井口安装有人孔检修盖板。
9.一种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叉井,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污水交叉井;
上游雨水管,与所述上连通孔连通;
下游雨水管,与所述下连通孔连通;以及,
污水管,穿过所述让位孔安装于所述井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雨水管、下游雨水管、污水管高度一致;和/或,
还包括上游雨水管网,所述上游雨水管网与所述上游雨水管连通,所述溢流墙顶标高为所述上游雨水管网管顶标高以上。
CN202220400137.6U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Active CN217128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0137.6U CN217128453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0137.6U CN217128453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8453U true CN217128453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0137.6U Active CN217128453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8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4247B (zh) 具有初期雨水弃流功能的混合流非下凹生物滞留池
CN101265722A (zh) 环保型道路雨水口
CN10979783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口高效截污装置及截污操作方法
CN108797756A (zh) 一种景观绿化内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系统
CN106978846A (zh) 一种具有控制面源污染功能的全收集防堵塞截污挂篮
CN111995099A (zh) 一种城市高架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778383U (zh) 一种一体化环保雨水口
CN114991253A (zh) 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CN217128453U (zh) 一种雨水污水交叉井和雨水污水排水系统
CN101812865A (zh) 一种一体化环保雨水口
CN111287079A (zh) 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CN109518793A (zh) 一种防堵雨污水管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331937U (zh)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9779837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口高效截污装置
CN211571912U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水位控制系统
CN217150445U (zh) 一种雨水调蓄系统
CN209482432U (zh) 一种防堵雨污水管道系统
CN208455709U (zh) 一种别墅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6142148U (zh) 一种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
CN219167781U (zh)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的防堵装置
CN219863213U (zh) 一种具有抗堵塞能力的防水排装置
CN111119275A (zh) 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
CN218757721U (zh) 一种市政施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18479284U (zh) 一种多功能排水检查井
CN217379193U (zh) 一种雨水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