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5759U -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5759U
CN217125759U CN202121273890.5U CN202121273890U CN217125759U CN 217125759 U CN217125759 U CN 217125759U CN 202121273890 U CN202121273890 U CN 202121273890U CN 217125759 U CN217125759 U CN 217125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ntainer
plate
frame
do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38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毅
林万方
黄寿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aiping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aiping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aiping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aiping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738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5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5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5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其中集装箱包括由主框架、顶板(1)、底板(2)、两侧板和两端板构成的主箱体,所述顶板(1)上设有第一开口部(3),和/或,所述端板上设有第四开口部(4)。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可实现箱体之间贯通,工作人员可自一个箱体进入另一箱体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由于设置了隔板,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散料集装箱是指顶部设有装货口,底部设有出货口,主要用于装运无包装的固体颗粒状和粉状货物的集装箱。散料集装箱,常用于装载粮食,也可装载各种饲料、树脂、硼砂、水泥、砂石、粉料等货物。然而,在生产实践中,一方面将散料向处理厂卸料的过程中,常常会造成散料一定程度的浪费,且有污染周边环境的隐患;另一方面,当散料处理厂处理能力有限,如运送至散料处理厂的待处理散料过多时,会造成不能及时将散料从集装箱内卸货,无法及时对散料进行处理,影响生产效率。如设计一种散料集装箱或集装箱组合,利用两个或多个集装箱拼接组合而成,其中一个集装箱用于装载散料,另一个集装箱用于对散料进行处理或预处理,则可解决上述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包括由主框架、顶板(1)、底板(2)、两侧板和两端板构成的箱体,所述顶板(1)上设有第一开口部(3),和/或,所述端板上设有第四开口部(4)。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设有一L形隔板(9),所述两端板分别为前端板(5)和后端板(6),所述两侧板分别为左侧板(7)和右侧板(8);所述L形隔板(9)一端与前端板(5)相连接且另一端与右侧板(8)相连接;所述L形隔板(9)、前端板(5)及右侧板(8)共同围合形成一小腔室(10)。所述右侧板(8)处于小腔室(10)区域范围内的位置设有第一门体(12);所述L形隔板(9)上与所述第一门体(12)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门体(13)。所述第一开口部(3)设置在所述顶板(1)上且处于所述左侧板(7)及所述L形隔板(9)之间的位置;和/或,所述第四开口部(4)设置在所述前端板(5)上且处于所述左侧板(7)及所述L形隔板(9)之间的位置。所述前端板(5)或左侧板(7)的内侧且靠近所述第一开口部(3)的位置还设有一爬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第一开口部框架和第一开口部盖板;所述第一开口部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部(3)的边沿;所述第一开口部盖板与所述第一开口部框架相铰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的与所述第一开口部框架相固定;和/或,还包括第四开口部框架(24)和第四开口部封板;所述第四开口部框架(24)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部(4)的边沿;所述第四开口部封板与所述第四开口部框架(24)相铰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的与所述第四开口部框架相固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通风开口部,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两侧板或所述两端板的上部位置。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右侧板(8)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门体(12)位置,和/或,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12)的顶部;和/或,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左侧板(7)靠近顶部的位置;和/或,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前端板(5)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通风开口部包括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部框架(14)和第二开口部封板(15);所述第二开口部框架(14)为矩形管围合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第二开口部框架(14)固定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边沿;所述第二开口部封板(15)的四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框架(14)相固定;所述第二开口部封板(15)上设有风机装配孔(16),所述第二开口部封板(15)上还设有接线盒装配孔(17);所述通风开口部的外侧还可以设置百叶窗或滤网(18)。所述右侧板(8)的底部远离所述第一门体(12)的位置还设有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三开口部上还设有第四门体(20);和/或,所述底板(2)上设有第五开口部(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设有一第五开口部封板,所述第五开口部封板可与所述第五开口部(21)的边沿相铰接,也可以通过螺栓可拆卸的与所述第五开口部(21)边沿相固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设有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3),所述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3)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且分别靠近两端板或两侧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组合,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为以上所述的集装箱;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或所述第四开口部相对应的开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其中一个箱体用于装载散料而另一个箱体作为设备箱体,在非运输状态下,一个箱体内的散料可输送到另一箱体内进行处理,避免当散料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时,无法及时进行散料处理;还可以将集装箱组合布设在需要的场合直接进行散料的处理流程,节约了占用空间,节省了散料或处理后的散料来回运输的过程和时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组合,利于快速进行散料箱和处理设备之间的对接和调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可实现箱体之间贯通,工作人员可自一个箱体进入另一箱体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由于设置了隔板,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集装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集装箱后端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集装箱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集装箱左侧面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集装箱底面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集装箱顶部及底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集装箱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由主框架、顶板1、底板2、两侧板和两端板构成的主箱体,所述顶板1上设有第一开口部3,和/或,所述端板上设有第四开口部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使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集装箱组合时,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具有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相互连通的开口结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可作为集装箱组合中的第二箱体使用,用于装载处理散料的设备,作为散料的处理箱,第一箱体则作为散料的装载箱。当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与第一箱体上下堆叠组合时,将第一箱体设置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的顶部,可通过设置在顶部的第一开口部3与其上的第一箱体实现联通,第一箱体中的散料输出管道通过第一开口部3进入本箱体,工作人员也可通过第一开口部3进入到第一箱体内;当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与第一箱体左右并排组合时,将第一箱体的端部与第二箱体的端部相对,可通过设置在端部的第四开口部4与第一箱体实现联通,第一箱体中的散料输出管道通过第四开口部4进入本箱体,工作人员也可通过第四开口部4进入到第一箱体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上下堆叠组合时,在第一箱体的底部设置与第一开口部3位置形状尺寸一致的开口部,从而实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连通,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左右并排组合时,在第一箱体的端部设置与第四开口部4位置形状尺寸一致的开口部,从而实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既便于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设置管路和控制设备,也可以减少散料输出连通管路所用零部件或长度,散料输出通路更加顺畅,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和维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设有一L形隔板9,所述两端板分别为前端板5和后端板6,所述两侧板分别为左侧板7和右侧板8;所述L形隔板9一端与前端板5相连接且另一端与右侧板8相连接;所述L形隔板9、前端板5及右侧板8共同围合形成一小腔室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箱体内除了小腔室10以外的空间为设备间11,用于配置散料处理所需的各项设备和管路;在箱体内设置一小腔室10,可作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室使用,操作人员可以在所述小腔室10内进行记录、观察、检修和维护,监控散料的流量及箱体内的压力,管控阀门或对散料处理进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右侧板8处于小腔室10区域范围内的位置设有第一门体12;所述L形隔板9上与所述第一门体12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门体1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门体12用于从外部进入到所述小腔室10内,所述第二门体13用于从小腔室10进入到所述设备间11。所述第一门体12和所述第二门体13采用相对的位置配置且尺寸及开启方向相匹配,使得工作人员的行走通道更为顺畅,占用面积也较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所述第一开口部3设置在所述顶板1上处于所述设备间11区域范围内且处在所述左侧板7及所述L形隔板9之间的位置;和/或,所述第四开口部4设置在所述前端板5上处于所述设备间11区域范围内且处在所述左侧板7及所述L形隔板9之间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设置所述第一开口部3和/或所述第四开口部4便于箱内散料处理设备的摆放,使得箱内空间利用率提高,也可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的检修维护通道。
所述前端板5或左侧板7的内侧且靠近所述第一开口部3的位置还设有一爬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操作人员可通过爬梯到达箱体的顶部并从第一开口部3进入到上箱。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第一开口部框架和第一开口部盖板;所述第一开口部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部3的边沿;所述第一开口部盖板与所述第一开口部框架相铰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的与所述第一开口部框架相固定。还包括第四开口部框架24和第四开口部封板;所述第四开口部框架24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部4的边沿;所述第四开口部封板与所述第四开口部框架24相铰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的与所述第四开口部框架相固定。所述主框架包括角柱25,所述第四开口部4还可以设置在前端板5的底部靠近所述角柱25的位置,这样,所述角柱25可以作为第四开口部框架24组成部分之一,结构简单且方便加工制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作为散料装载箱的箱体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组合使用时,可将二者端部并拢实现并排组合,此时使用第一开口部盖板将第一开口部3封闭,将所述第四开口部4用于安装散料输出通道,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第四开口部4进入到散料装载箱内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另一种情况下,当散料装载箱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上下堆叠组合时,此时使用第四开口部封板将第四开口部4封闭,将所述第一开口部3用于安装散料输出通道,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一开口部3进入到散料装载箱内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通风开口部,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两侧板或所述两端板的上部位置。所述通风开口部可以设置在所述右侧板8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门体12位置,和/或,所述通风开口部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12的顶部;和/或,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左侧板7靠近顶部的位置;和/或,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前端板5靠近顶部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通风开口部用于安装通风设备,所述通风设备用于向设备间11和/或小腔室10内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还可以把箱内的污浊空气排出,使箱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或生产过程需要。
所述通风开口部包括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部框架14和第二开口部封板15;所述第二开口部框架14为矩形管围合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第二开口部框架14固定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边沿;所述第二开口部封板15的四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框架14相固定;所述第二开口部封板15上设有风机装配孔16,所述第二开口部封板15上还设有接线盒装配孔1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可在所述风机装配孔16中安装风机,用于促进箱体内空气流动和内外空气交换,以便于箱体内设备散热并保持较佳的空气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接线盒可用于配置箱体内包括风机和其他设备的电源线缆和数据线缆,所述接线盒装配孔17用于嵌入安装所述接线盒。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所述右侧板8的底部远离所述第一门体12的位置还设有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三开口部用于设置或作为通道连接一用于散料处理环节所需的水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水箱可以放置在箱体外部靠近右侧板8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底板2且靠近第三开口部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三开口部可方便将水箱与散料处理环节相连接,从所述第三开口部将水箱放入或取出,或通过第三开口部给水箱加水换水或通过所述第三开口部观测散料处理的情况。
所述第三开口部上还设有第四门体20,以便在不使用时将第三开口部封闭锁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需要处于运输状态时,可先将所述水箱取出,再将第四门体20锁闭,这样在运输过程中所述设备间11内无水箱19,既可减少箱内运输载重,也可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对箱体内造成污染,还可以防止杂物进入箱内或发生其他安全隐患。
所述底板2上还设有第五开口部21,所述第五开口部21内用于设置散料处理物输出管道;所述散料处理物输出管道通过所述第五开口部21穿出到所述箱体外部,连接至散料后续处理或应用环节。这样可便于在完成散料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溶液或混合液输出到箱体外进行后续处理或使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可以设置一第五开口部封板,所述第五开口部封板可与所述第五开口部21的边沿相铰接,也可以通过螺栓可拆卸的与所述第五开口部21边沿相固定。在不使用时或箱体运输途中,可利用第五开口部封板将所述第五开口部21封闭,保证箱体密闭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设有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3,所述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3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且分别靠近两端部或两侧部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3可抬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的整体高度,这样可在底板2与地面之间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空间,可用于装配散料处理物输出管道,同时,当散料处理物输出管道出现异常时,检修人员也便于在箱体的底部进行检修和维护。
所述主框架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一底横梁26和位于后端的第二底横梁27;所述第一底横梁26的顶面为水平状;所述第二底横梁27的顶面为倾斜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后端板6为对开门体结构,将后端板6的底部的第二底横梁27的顶面设置为倾斜状,可防止水从外部流入箱体内部,从而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
所述后端板6设为对开门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所述后端板6设置为对开门,敞开面积更大,便于在需要安装或维护体积较大的设备时从所述箱体的后端部将设备搬运进入箱体内。
所述通风开口部的外侧还可以设置百叶窗或滤网18,这样既可以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又可以防止箱内的粉尘流入周围的空间,还可以防止外部污染物、蚊虫或其他异物进入箱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组合,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相互组合并分别具有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相互连通的开口结构,所述第二箱体如实施例一所述的集装箱。本实施例所述的集装箱组合,可将所述第一箱体作为散料装载箱,将所述第二箱体作为设备箱,用于配置散料处理设备,对散料进行处理或预处理;这样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将散料处理设备预装在第二箱体内,可以节约现场安装调试时间;还可以与第一箱体快速组合连接后立即处理散料。这样既方便散料处理系统的拆分和组合,也便于运输和快速安装,且占用空间小,灵活便利随时随地进行散料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工作现场空间大小,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可以上下堆叠放置,也可以左右并排放置;所述第一箱体的开口结构的位置、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开口结构的位置、形状、大小相对应。这样,便于两箱快速组合和安装,结构简单,总体占据空间较小,也利于散料输出管路的连接,保证散料输出通路顺畅。从而可及时对散料进行处理,无须进行散料箱和处理设备箱的预先对接和调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空间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主框架、顶板(1)、底板(2)、两侧板和两端板构成的箱体及L形隔板(9)所述顶板(1)上设有第一开口部(3),和/或,所述端板上设有第四开口部(4);所述两端板分别为前端板(5)和后端板(6),所述两侧板分别为左侧板(7)和右侧板(8);所述L形隔板(9)一端与所述前端板(5)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右侧板(8)相连接;所述L形隔板(9)、所述前端板(5)及所述右侧板(8)共同围合形成一小腔室(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8)处于所述小腔室(10)区域范围内的位置设有第一门体(12);所述L形隔板(9)上与所述第一门体(12)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门体(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3)设置在所述顶板(1)上且处于所述左侧板(7)及所述L形隔板(9)之间的位置;和/或,所述第四开口部(4)设置在所述前端板(5)上且处于所述左侧板(7)及所述L形隔板(9)之间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5)或所述左侧板(7)的内侧且靠近所述第一开口部(3)的位置还设有一爬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口部框架和第一开口部盖板;所述第一开口部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部(3)的边沿;所述第一开口部盖板与所述第一开口部框架相铰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的与所述第一开口部框架相固定;和/或,还包括第四开口部框架(24)和第四开口部封板;所述第四开口部框架(24)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部(4)的边沿;所述第四开口部封板与所述第四开口部框架(24)相铰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的与所述第四开口部框架相固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开口部,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两侧板或所述两端板的上部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右侧板(8)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门体(12)位置,和/或,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12)的顶部;和/或,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左侧板(7)靠近顶部的位置;和/或,所述通风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前端板(5)靠近顶部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开口部包括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部框架(14)和第二开口部封板(15);所述第二开口部框架(14)为矩形管围合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第二开口部框架(14)固定在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边沿;所述第二开口部封板(15)的四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框架(14)相固定;所述第二开口部封板(15)上设有风机装配孔(16),所述第二开口部封板(15)上还设有接线盒装配孔(17);所述通风开口部的外侧还可以设置百叶窗或滤网(18)。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8)的底部远离所述第一门体(12)的位置还设有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三开口部上还设有第四门体(20);和/或,所述底板(2)上设有第五开口部(2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第五开口部封板,所述第五开口部封板与所述第五开口部(21)的边沿相铰接,或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五开口部(21)边沿相固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3),所述第一支架(22)和所述第二支架(23)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且分别靠近所述两端板或所述两侧板的位置。
12.一种集装箱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为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第一开口部(3)和/或所述第四开口部(4)相对应的开口结构。
CN202121273890.5U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Active CN217125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3890.5U CN217125759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3890.5U CN217125759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5759U true CN217125759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4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3890.5U Active CN217125759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5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5627A (en) Ventilated cabinet for containing gas supply vessels
CN217125759U (zh)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US6581778B1 (en) Powder receiving device
CN217125760U (zh)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JP3731344B2 (ja) 原子炉圧力容器の搬出方法及び搬出用開閉装置
KR100301683B1 (ko) 격납고,가스캐비넷,격납고의제조방법및소제가스의유량을증가시키는방법
CN205240798U (zh) 下料溜管及装船机
CN216557762U (zh) 热泵机组
CN208585622U (zh) 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
CN219506737U (zh) 一种便于通风的集装箱
CN217125761U (zh) 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组合
RU2806818C1 (ru) Изоляторная система
CN215529666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循环通风式plc控制柜
CN212991609U (zh) 一种防潮室外配电柜
CN218649865U (zh) 一种立筒仓环流熏蒸装置
JP2002332753A (ja) 前室ユニット
CN217533301U (zh) 均化斗式半自动计量一体机
CN218070017U (zh) 一种航运储能集装箱
CN220702082U (zh) 一种燕麦暂存钢板仓
CN215452072U (zh) 一种配送式预制舱变电站
CN108391524A (zh) 一种粮箱及粮食流通自动化系统
CN216597827U (zh) 储能机柜
CN220673393U (zh) 热电联供发电箱
CN216368230U (zh) 一种用于氢化钙制备的筛漏防尘可升降的锤式粉碎机
CN214852128U (zh) 一种道路综合设备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