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5622U - 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5622U
CN208585622U CN201821201155.1U CN201821201155U CN208585622U CN 208585622 U CN208585622 U CN 208585622U CN 201821201155 U CN201821201155 U CN 201821201155U CN 208585622 U CN208585622 U CN 208585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air
cover
air inlet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11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海彬
尚珺邦
黄银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11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5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5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5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包括进风口、出风口、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集装箱侧壁上,所述第一罩体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第二罩体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上,所述第二罩体开设有进风开口,所述第一罩体的一端与所述集装箱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罩体的另一端和至少一侧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出风通孔。上述技术方案在设置于集装箱出风口的第一罩体的末端或至少一侧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出风通孔,空调外循环排出的热风经所述第一罩体末端和侧壁的出风通孔散逸出,从而防止热气再次被进风口吸入至空调外循环通道内,从而保证空调的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箱空调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具有一定强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具有结构强度大、防护等级高、便于运输等优点。
由于集装箱具有上述优点,在现有技术中集装箱也常被改装成集装箱活动房或装有专用设备的专用集装箱。例如在集装箱内装有储能设备的储能集装箱,在集装箱内装有通信设备的集装箱机房。由于专用集装箱通常是放置于烈日暴晒的户外,以及集装箱内的专用设备可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专用集装箱内的温度通常比较高,需要在集装箱内设置空调系统,用于对集装箱内部进行冷却降温。而当空调工作时,空调的外循环(即外循环中的散热器)需要与外界大气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将集装箱内的热量扩散至外界大气中,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集装箱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如图1为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集装箱上空调通风结构的示意图,图1中所述出风口设置有防雨罩50,所述进风口设置有防雨罩60,出风口防雨罩50位于进风口防雨罩60的上方,并且所述防雨罩50和60的开口均是朝下的,因此现有集装箱空调通风结构中开口朝下的出风口防雨罩50使空调外循环的热风向下排出,排出的热风很容易就从进风口防雨罩60再次被吸入空调外循环通道中,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通风结构,用于解决现有集装箱结构中空调外循环排出的热风易被进风口吸入,影响空调制冷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通风结构,包括进风口、出风口、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集装箱侧壁上,所述第一罩体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第二罩体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上,所述第二罩体开设有进风开口,所述第一罩体的一端与所述集装箱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罩体的另一端和至少一侧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出风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罩体位于所述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一罩体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罩体的进风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罩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罩体为矩形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顶部密闭,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排水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由与所述集装箱连接端至末端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集装箱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集装箱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集装箱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罩体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空调和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为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集装箱通风结构,所述空调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所述空调的外循环出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中的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空调的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的所述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装箱内设置有储能设备,所述空调的外循环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所述空调的侧面,所述空调外循环的出风和进风侧面与所述集装箱内侧壁紧贴,所述空调的外循环出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中的所述出风口相对,所述空调的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的所述进风口相对。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设置于集装箱出风口的第一罩体的末端或至少一侧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出风通孔,空调外循环排出的热风经所述第一罩体末端和侧壁的出风通孔散逸出,从而防止热气再次被进风口吸入至空调外循环通道内,从而保证空调的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所述储能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储能集装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储能集装箱(未设置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储能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储能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空调工作时空调外循环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罩体和防尘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和防尘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集装箱;20、第一罩体;21、防尘网;30、第二罩体;
31、防尘网;40、空调;50、防雨罩;60、防雨罩;
70、电池柜;71、电池模组;
101、出风口;102、进风口;103、密封胶;104、门;
201、出风通孔;202、排水通孔;203、连接法兰;
301、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通风结构以及设置有该通风结构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的国际标准来建造。在所述集装箱10内可设置储能设备或通信基站等专用设备,或者所述集装箱10还可用于集装箱活动房。将所述专用设备设置于集装箱10内,一方面便于专用设备运输转移,另一方面,在使用时集装箱具有良好的防护等级,可有效保护内部专用设备不会被破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10为专用于容置储能设备的储能集装箱,所述储能设备至少包括用于储能的电池模组71,所述电池模组71优选为锂离子电池模组。由于集装箱10内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较大,所述储能设备还可包括放置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柜70,一个电池柜70内具有容纳两个以上电池模组71的容置腔。电池柜70可通过螺栓等固定件设置于集装箱10内,储能设备可储存外界输入的电能,并在需要时向外界输出电能。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包括进风口102、出风口101、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其中,所述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分别设置于所述集装箱10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102与所述空调40外循环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出风口101与集装箱内空调40外循环的出风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空调40为一体式空调,即所述空调不分室外机与室内机,空调的外循环与内循环设置于一个机壳内,为了便于外循环与内循环进出风,将外循环的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于机壳的一侧,内循环的进风口与出风口被设置于机壳的另一侧。在机壳内空调40的内循环与外循环是隔离开的,内循环用于与集装箱10内部气流热交换(主要是用于对内部气流冷却降温,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也用于加热使用),所述外循环用于与集装箱10外部气流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一罩体20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01上,所述第二罩体30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02上,所述第二罩体30开设有进风开口。具体的,所述第一罩体20的一端与所述集装箱10的外侧壁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罩体20的另一端(以下又称为末端)和至少一侧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出风通孔201。优选的,所述出风通孔201为多个,并且均匀的分布于第一罩体20的末端以及侧壁上。
如图6所示,空调40工作时,集装箱10内的气流经内循环冷却后从内循环的出风口吹向集装箱内部;其中,箭头所指方向为空调外循环中的气流流向,集装箱10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罩体30以及进风口102被抽入空调40外循环通道内,并在外循环通道内与空调的散热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产生的热风经外循环出风口、集装箱10侧壁上的所述出风口101以及第一罩体20排出集装箱外部。由于在所述第一罩体20的末端以及侧面均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出风通孔201,因此从空调40外循环排出的热风经所述出风通孔201向两个以上不同方向散逸排出,从而防止排出的热气再次被进风口102吸入至空调外循环通道内,从而保证空调40的制冷效果。
图6为空调40制冷模式时的外循环气流流向示意图,在一些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所述空调40还可工作于加热模式,在加热模式中,空调的内循环用于对集装箱10内部气流进行加热,外循环用于将产生的冷气经所述出风口101以及第一罩体20排出至集装箱10外部。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02以及所述第二罩体30位于所述出风口101以及所述第一罩体20的下方,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罩体30的进风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罩体30的底部,第二罩体30的出风开口位于侧壁上,即第二罩体30是下进风的,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呈90°或近似90°的夹角。由于热气具有向上升腾的特性,将出风口101设置于进风口102上方,并且所述第二罩体30将进风开口设置于底部(即采用下进风方式),可进一步防止热风被进风口102吸入;另一方面,第二罩体30将进风开口设置于底部还可防止雨水从进风开口进入空调外循环通道内。为了防止外部异物从第二罩体30以及进风口102进入空调40内部,在所述第二罩体30的进风开口处还设置了防尘网31,所述防尘网31的大小与第二罩体30的进风开口相适配。
而为了便于第二罩体30与集装箱10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二罩体30的侧壁还设置有连接法兰303,并且在连接法兰303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因此通过螺栓或铆钉等固定件可将所述第二罩体30固定于集装箱10的侧壁。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20为矩形罩体,在所述第一罩体20的左右两侧的侧壁以及末端的侧壁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出风通孔201。这样设置可使空调40外循环排出的热风从第一罩体20两侧的侧壁以及末端上的出风通孔201散逸出,进一步提高第一罩体20热风散逸的均匀性。
为了防止外部异物从第一罩体20以及出风口101进入空调40内部,在所述第一罩体20的内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末端端面分别设置了防尘网21,所述防尘网21的大小分别与对应的安装侧面相适配,所述防尘网21可通过螺栓或卡槽等结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20的内部侧面。
为了便于第一罩体20与集装箱10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罩体20的侧壁还设置有连接法兰203,并且在连接法兰203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因此通过螺栓或铆钉等固定件可将所述第一罩体20固定于集装箱10的侧壁。优选的,为了便于清理所述防尘网21,所述第一罩体20与所述集装箱10的侧壁采用螺栓可拆卸连接。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20为矩形罩体,所述第一罩体20的顶部密闭(即未开孔),第一罩体20的左右两侧,以及未与集装箱10连接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出风通孔201,所述第一罩体2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排水通孔202。将所述第一罩体20的顶部设置成密闭结构,可防止雨水从第一罩体20的顶部直接进入罩体内部以及空调外循环通道内。而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20底部的排水通孔202则可将从出风通孔201进入第一罩体20内部的雨水排出,防止雨水流入至空调40的外循环通道里。
优选的,为了有利于第一罩体20底部的雨水排出,所述第一罩体20的底部向末端倾斜设置,即第一罩体20的底部由与所述集装箱连接端至末端向下倾斜。这样进入第一罩体20内部的雨水就会沿倾斜方向向外流,并在向外流的过程从排水通孔202排出第一罩体20外部。
如图3所示,在所述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的四周还设置了密封胶103,所述密封胶103设置于集装箱10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罩体20之间,以及集装箱10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罩体30之间。这样所述密封胶103可填充满第一罩体20的连接法兰203与集装箱10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罩体30的连接法兰303与集装箱10外侧壁之间的间隙,防止雨水或潮湿气体进入集装箱10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02位于出风口101的下方,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也可是在水平方向上呈左右设置,即进风口102位于所述出风口101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其中,所述进风口102与出风口101的相对位置是由空调40外循环的进出风方式(即左右进出风,还是上下进出风)决定的。由于热风具有向上升腾的特性,相对进风口102与所述出风口101水平方向设置,将进风口102设置于出风口101的下方可更有效的防止排出的热风再次被吸入进风口102。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包括了以上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空调40和集装箱通风结构。所述空调40设置于所述集装箱10内,所述空调40的外循环出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中的所述出风口101连通,所述空调40的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的所述进风口102连通。在所述集装箱内可设置有储能设备或通信设备等专用设备,所述集装箱还可应用于建筑工地中的活动房(即集装箱活动房)。在该实施列中,所述集装箱10内设置有储能设备,储能设备包括电池模组71以及用于放置电池模组71的电池柜70。
空调40工作时,空调40内循环产生的冷气用于对集装箱内部专用设备或空间进行冷却降温,而空调40外循环产生的热风则通过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排出集装箱外部。由于在所述第一罩体20的末端以及侧面均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出风通孔,因此从空调40外循环排出的热风经所述出风通孔201向两个以上不同方向散逸排出,从而防止排出的热气再次被进风口102吸入至空调外循环通道内,从而保证空调40的制冷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40的外循环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所述空调40的侧面,并且所述空调40外循环的出风和进风侧面与所述集装箱10内侧壁紧贴,使所述空调40的外循环出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中的所述出风口101相对,所述空调40的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的所述进风口102相对。这样将所述空调40的外循环出风和进风侧面直接与集装箱10内侧面的出风口101和进风口102对接,可有效利用集装箱10的内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通风结构,包括进风口、出风口、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集装箱侧壁上,所述第一罩体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第二罩体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上,所述第二罩体开设有进风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的一端与所述集装箱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罩体的另一端和至少一侧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出风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罩体位于所述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一罩体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的进风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罩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为矩形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顶部密闭,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设置排水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由与所述集装箱连接端至末端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集装箱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集装箱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集装箱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9.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和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为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集装箱通风结构,所述空调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所述空调的外循环出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中的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空调的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的所述进风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内设置有储能设备,所述空调的外循环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所述空调的侧面,所述空调外循环的出风和进风侧面与所述集装箱内侧壁紧贴,所述空调的外循环出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中的所述出风口相对,所述空调的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集装箱通风结构的所述进风口相对。
CN201821201155.1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 Active CN208585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1155.1U CN208585622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1155.1U CN208585622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5622U true CN208585622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1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1155.1U Active CN208585622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56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3299A1 (zh) * 2020-08-13 2022-02-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的空调系统及储能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3299A1 (zh) * 2020-08-13 2022-02-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储能设备的空调系统及储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4018A (zh) 热泵设备模块
CN207185063U (zh) 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
CN206790842U (zh) 集装箱
CN206506202U (zh) 一种防雨通风室外用配电装置
CN109361157A (zh) 一种便于散湿散热的配电柜
CN208585622U (zh) 一种集装箱及通风结构
CN204794749U (zh) 一种逆变电源
CN109548368A (zh) 一种储能机柜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28526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开关柜
CN209184930U (zh) 一种电气工程散热装置
CN107223010A (zh) 室外监测设备电力柜
CN208285030U (zh) 一种散热储能器
CN206650114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降温装置
CN109769378A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气柜
CN106488692B (zh) 一种无功耗自然降温室外机柜
CN108448403A (zh) 一种利用新能源防尘散热的室外开关柜
CN107546618A (zh) 一种适用于家居设备综合管控的智能配电机构
CN209218508U (zh) 一种变频器的冷却装置
CN107946971A (zh) 一种新型户外配电箱
CN212304406U (zh) 一种开关柜快速散热系统
CN211670504U (zh) 一种配电柜降温除湿装置
CN114614140A (zh) 储能集装箱
CN20991435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气柜
CN208793233U (zh) 一种应用于空压机热能回收系统的换热器辅助箱
CN206712291U (zh) 带有散热功能的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