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5641U - 一种包装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5641U
CN217125641U CN202220027809.3U CN202220027809U CN217125641U CN 217125641 U CN217125641 U CN 217125641U CN 202220027809 U CN202220027809 U CN 202220027809U CN 217125641 U CN217125641 U CN 217125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outlet
package
nozzle
liquid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78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辉
汪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Bei Fang Ho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Bei Fang Ho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Bei Fang Ho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Bei Fang Ho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78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5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5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5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件,所述包装件包括:容纳构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容纳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出液嘴,内部开设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出液嘴的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单向阀,位于所述出液通道内且与所述出液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所述单向阀配置成使得所述液体仅能够单向流动,以使所述液体单向流出所述出液嘴。本实用新型的包装件,能够避免化妆品自动从包装件中流出的问题,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已经成为爱美女性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化妆品一般为流体或半流体状态的物品,需要置于包装件中出售。化妆品中的流动性较高的产品,例如精华液等,由于高流动性的特点,会产生如下问题:在使用中,即使用户没有主动挤压包装件,只要包装件保持在使用的状态,例如头部朝下或倾斜等,化妆品也会自动从包装件中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包装件,以解决如何避免化妆品自动从包装件中流出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件,包括:
容纳构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容纳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出液嘴,内部开设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出液嘴的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单向阀,位于所述出液通道内且与所述出液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所述单向阀配置成使得所述液体仅能够单向流动,以使所述液体单向流出所述出液嘴。
上述方案中,所述单向阀为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绕所述第一方向的周向边缘与所述出液嘴的内壁面抵接,所述弹性体开设有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弹性体的交叉狭缝。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体是轴对称的,所述弹性体的对称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穿过所述交叉狭缝的交叉点;所述弹性体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与所述弹性体沿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5,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
上述方案中,所述交叉狭缝关于所述对称轴对称,且所述交叉狭缝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距离小于或等于与所述弹性体相邻的所述出液通道的截面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出液嘴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连接部、收缩部和喷嘴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容纳构件,所述收缩部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径,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内壁面与所述收缩部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抵接面,以与所述弹性体抵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包装件还包括:
塞体,内部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通道,所述塞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连接部以抵接所述弹性体,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容纳腔和所述交叉狭缝。
上述方案中,所述塞体包括:
伸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伸入所述连接部,所述伸入部的外壁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面抵接,所述伸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抵接所述弹性体;
凸台部,连接在所述伸入部的第一方向的第二端,所述凸台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突出于所述伸入部,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抵接所述凸台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容纳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储存部、出口部和接口部,其中,
储存部,内部设置所述容纳腔;
出口部,开设通孔以连通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与所述储存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10;
接口部,内部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接口通道,所述接口通道连通所述通孔;所述塞体设置在所述接口部内,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接口部且所述连接部的外壁面与所述接口部的内壁面抵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喷嘴部内部的出液通道的直径朝向所述喷嘴部的出口逐渐增大,所述收缩部的至少部分的直径朝向所述喷嘴部逐渐缩小,所述收缩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喷嘴部相邻。
上述方案中,所述包装件还包括:
盖体,内部具有一端开口的空腔,以接纳所述出液嘴,所述盖体的内壁设置密封凸起以插入所述喷嘴部的出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件,包括容纳构件、出液嘴和单向阀,其中,容纳构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腔,容纳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第一方向的一端开口与容纳腔连通;出液嘴内部开设沿第一方向贯穿出液嘴的出液通道,出液通道与容纳腔连通;单向阀位于出液通道内且与出液嘴在第一方向上抵接,单向阀配置成使得液体仅能够单向流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件,通过将包装件设置为容纳液体的容纳构件和沿第一方向出液的出液嘴,并在出液嘴的出液通道内设置单向阀,这样,容纳构件内的液体就会被单向阀限制,不会自动从包装件中流出,可以解决如何避免化妆品自动从包装件中流出的技术问题,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件的分解示意图(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件中的容纳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件中的出液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件中的塞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件中的盖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容纳构件;11、储存部;111、容纳腔;12、出口部;121、通孔;13、接口部;131、接口通道;132、环形凹槽;14、外螺纹;20、出液嘴;21、连接部;211、抵接面;212、第一环形凸起;22、收缩部;23、喷嘴部;30、单向阀;40、塞体;42、伸入部;421、连接通道;43、凸台部;50、盖体;51、密封凸起;52、内螺纹;53、第二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并且,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件。这里,包装件可以是承装液体的软瓶,包装件容纳的液体可以是精华液。能够理解,包装件也可以是其它的软瓶,包装件容纳的液体也不仅限于化妆品。为表述方便,以下以容纳精华液的软瓶为例对包装件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包装件包括容纳构件10、出液嘴20和单向阀30,其中,容纳构件10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腔111;容纳构件10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第一方向的一端开口与容纳腔111连通;这里,容纳构件10可以是一种软瓶,通过对容纳构件10的侧壁进行挤压,可以将液体通过出液嘴20挤出进行使用。这里,第一方向可以是软瓶的轴向方向,例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构件10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储存部11、出口部12和接口部13,其中,储存部11内部设置容纳腔111。
如图3所示,出口部12开设通孔121以连通容纳腔111,其中通孔121在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与储存部11在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10;这里,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软瓶的径向方向;例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为左右方向。通孔121在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与储存部11在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10,即,如果储存部11的液体通过通孔121流出,流体从容纳腔111进入通孔121时,会遭遇流道横截面面积大幅减少的情况,根据伯努利定理,流道内流体速度随横截面积减小而增加,使容纳腔111内的液体顺利通过出液嘴20流出。
如图3所示,接口部13内部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接口通道131,接口通道131连通通孔121;接口部13用于和出液嘴20连接,以使从储存部11流出的液体可以顺利流入出液嘴20。
如图4所示,出液嘴20内部开设沿第一方向贯穿出液嘴20的出液通道,出液通道与容纳腔111连通;这里,出液通道连接容纳构件10的出口部12,用于将容纳腔111内的液体输出包装件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出液嘴20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连接部21、收缩部22和喷嘴部23,也就是说,出液嘴20内的出液通道包括连接部21内部的通道、收缩部22内部的通道和喷嘴部23内部的通道。其中,连接部21连接容纳构件10,收缩部22的内径小于连接部21的内径,这样,通过内径的变小,可以提高出液通道内流体的流速,使液体顺利流到喷嘴部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喷嘴部23内部的出液通道的直径朝向喷嘴部23的出口可以逐渐增大。这里,一方面,喷嘴部23的出口大一些,便于用户使用并且能够减缓流速以便于用户控制流出液体的量,另一方面,喷嘴部23的出口还需要与盖体50(参见图6及下面介绍)配合实现密封,大一些便于塞入密封用的密封凸起51(参见下面介绍)。
如图4所示,收缩部22的至少部分的直径朝向喷嘴部23可以逐渐缩小,这与收缩部22的内径小于连接部21的内径相同,可提高出液通道内流体的速度。收缩部22的至少部分与喷嘴部23相邻,即连接部21、收缩部22和喷嘴部23共同形成了出液通道,因此是按连接部21、收缩部22和喷嘴部23的顺序依次相邻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单向阀30可以位于出液通道内且与出液嘴20在第一方向上抵接,抵接包括了抵靠和接触的含义,这里,单向阀30与出液嘴20在第一方向上抵接,那么,在第一方向上,单向阀30与出液嘴20之间是接触的(可以看成二者之间没有间隙),从而流体在出液流道中沿第一方向流动,而不会流入到单向阀30与出液嘴20的间隙内。单向阀30配置成使得液体仅能够单向流动,以使液体单向流出出液嘴20。这样,容纳构件10内的液体就会被单向阀30限制,不会自动从包装件中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单向阀30为弹性体。这里的弹性体,是指在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材料,并不仅仅是具有弹性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挤压容纳构件10的外壁(容纳构件10为软瓶),容纳腔111内的液体在气压作用下流向出液通道,途经单向阀30,单向阀30在液压作用下打开,液体顺利流出。结束使用后,出液通道内的液压消失,单向阀30恢复原状,即单向阀30关闭。平时,不使用时,不挤压容纳构件10的外壁,单向阀30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容纳构件10内的液体无法自动流出包装件。即这里的单向阀30,是通过弹性体的弹性实现阀门的打开和关闭的,不需复杂的机械结构,也不需电子元器件,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向阀30可以由硅胶材料制成,制成单向阀30后的硅胶的硬度值为邵氏硬度50-60,这样,单向阀30不仅弹性好,而且耐用。能够理解,单向阀30也可以由橡胶等其它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弹性体绕第一方向的周向边缘与出液嘴20的内壁面抵接,即弹性体通过与出液嘴20的内壁面抵接达成封堵出液通道的目的。这样,弹性体设置于出液嘴20内部,不容易损坏。为了便于安装和封堵,出液嘴20的结构设置为:连接部21的内壁面与收缩部2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沿第二方向的抵接面211,以与弹性体抵接。即在出液通道内设置有台阶,单向阀30抵接台阶,减少或避免了单向阀与出液嘴之间的间隙,也便于安装和定位单向阀30。
如图2所示,弹性体开设有第一方向上贯穿弹性体的交叉狭缝。这里,交叉狭缝是交叉的缝隙,且缝隙是贯穿弹性体的。可以理解,狭缝的宽度很窄,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液体是无法通过交叉狭缝的,也就是达到了对出液通道封堵的目的;而在存在外力挤压的情况下,狭缝将被打开,液体可经过狭缝流出,而后又恢复封闭出液通道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弹性体可以是轴对称的,弹性体的对称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穿过交叉狭缝的交叉点;由于对称轴线穿过交叉狭缝的交叉点,这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从力学原理解释,交叉狭缝的交叉点处相对最容易在液压作用下打开,而交叉点处,即对称轴线处是单向阀30的中心,一般也是出液通道的中心,这样,液体通过交叉狭缝后的流动阻力也较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弹性体不仅是轴对称的,也是中心对称的,更具体的是圆形的,交叉点处就是圆心所在,这样,更有利于液体流动。可以理解地,交叉狭缝包括四条缝,四条缝将弹性体的中间分成四块扇形的阀瓣。单向阀打开就是阀瓣翻转分离,单向阀关闭就是阀瓣合拢。
如图1所示,弹性体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与弹性体沿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5。即弹性体比较薄,这样,弹性体的交叉狭缝更容易被液压打开,使用时不会太费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体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即弹性体的厚度可以是0.5±0.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交叉狭缝可以关于对称轴对称,这样,交叉狭缝的每条缝的分布比较均匀,打开后形成的通道也是位于出液通道的中间,液体流动的阻力更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交叉狭缝可以是十字交叉狭缝,这样,交叉狭缝在周向的分布也是均匀的,每块阀瓣的大小都一样,单向阀的打开和关闭在周向比较一致,例如打开的大小程度基本一致,使液体更容易流动。
如图2所示,交叉狭缝在第二方向上的延伸距离小于或等于与弹性体相邻的出液通道的截面在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即交叉狭缝在出液通道的径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出液通道的内径,这样,单向阀30打开后形成的通道大小能够比较接近出液通道本身的通道,用户需要时,可以快速挤出很多液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包装件还可以包括塞体40,塞体40内部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通道421,塞体40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伸入连接部21以抵接弹性体,连接通道421连通容纳腔111和交叉狭缝。即塞体40一端抵接弹性体,另一端连接容纳构件10,其内部开设的连接通道421在两端分别连通容纳腔111和交叉狭缝,即容纳腔111的液体可以通过连接通道421流入出液通道。这里,塞体40一端抵接弹性体,还起到固定弹性体在第一方向的位置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塞体40设置在接口部13内,连接部21伸入接口部13,且连接部21的外壁面与接口部13的内壁面抵接。这样,通过出液嘴20、塞体40和容纳构件10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单向阀30的固定以及出液嘴20与容纳构件10之间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塞体40可以包括伸入部42和凸台部43,其中,如图1所示,伸入部42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伸入连接部21,伸入部42的外壁面与连接部21的内壁面抵接,即伸入部42和连接部21之间在径向抵接,同上述连接部21的外壁面与接口部13的内壁面抵接的设置一起,实现对单向阀30的固定以及出液嘴20与容纳构件10之间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出液嘴20和容纳构件10的连接更牢固,如图1和图3所示,在接口部13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132,如图1和图4所示,在连接部21的外壁设置有可卡入环形凹槽132的第一环形凸起212;这里,容纳构件10和出液嘴20可以是塑料等材料制成,这样,安装时可以通过弹性变形的原理将第一环形凸起212卡入环形凹槽132,而不必另外设置导向结构等,这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如图1所示,伸入部42在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抵接弹性体;即通过伸入部42对弹性体的抵接,固定弹性体在第一方向的位置。
如图5所示,凸台部43连接在伸入部42的第一方向的第二端,凸台部43在第二方向上突出于伸入部42,连接部21在第一方向的一端抵接凸台部43。根据图5,可以理解地,凸台部43的外壁抵接接口部13的内壁,这样,可以将塞体40固定在容纳构件10上。这里,如图1所示,第一端为软瓶正常放置时的上端,与之对应的第二端,为软瓶正常放置时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包装件还可以包括盖体50,盖体50内部具有一端开口的空腔,以接纳出液嘴20。盖体50的内壁设置密封凸起51以插入喷嘴部23的出口。即盖体50可以从周向包覆出液嘴20,并且盖体50盖上之后,还能通过盖体50内壁的密封凸起51,对喷嘴部23进行密封。这样,在单向阀30对容纳构件10密封的基础上,对单向阀30外的出液通道也进行密封,即使出液通道使用后还有残余液体,也不会流出喷嘴部23。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凸起51设置于盖体50顶部的内壁,这样盖体50的结构与喷嘴部23匹配,整个包装件更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盖体50的下端还设置有旋接于容纳构件10的内螺纹52,容纳构件10的接口部13的外壁设有与内螺纹52旋合的外螺纹14。这样,盖体50和容纳构件10的固定和拆卸更方便,也能使盖体50和容纳构件10直接连接,外形更统一美观。盖体50的内壁还设置有环绕密封凸起51的第二环形凸起53,以套设于喷嘴部23的外壁,这样,盖体50盖合时,能对密封凸起51插入喷嘴部23的出口起导向作用,也能使盖体50和喷嘴部23的连接更牢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弹性体为薄圆柱对应,出液嘴20的出液通道、塞体40的连接通道421及容纳腔111等液体通过的通道截面都可以是圆形的,以利于液体的流动。并且,出于成本考虑,包装件中的各个部件,包括容纳构件10、出液嘴20、塞体40和盖体50等在第二方向上的截面均可以是圆形的,这样,制造(例如注塑)更容易。可以理解,圆形并不要求必须是标准的圆形,而是允许局部区域的微小变形,例如,表面设置局部的平面、凹槽或凸起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构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容纳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出液嘴,内部开设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出液嘴的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单向阀,位于所述出液通道内且与所述出液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抵接,所述单向阀配置成使得所述液体仅能够单向流动,以使所述液体单向流出所述出液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为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绕所述第一方向的周向边缘与所述出液嘴的内壁面抵接,所述弹性体开设有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弹性体的交叉狭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轴对称的,所述弹性体的对称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穿过所述交叉狭缝的交叉点;所述弹性体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距离与所述弹性体沿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5,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狭缝关于所述对称轴对称,且所述交叉狭缝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距离小于或等于与所述弹性体相邻的所述出液通道的截面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嘴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连接部、收缩部和喷嘴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容纳构件,所述收缩部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径,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内壁面与所述收缩部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抵接面,以与所述弹性体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件还包括:
塞体,内部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通道,所述塞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连接部以抵接所述弹性体,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容纳腔和所述交叉狭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包括:
伸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伸入所述连接部,所述伸入部的外壁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面抵接,所述伸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抵接所述弹性体;
凸台部,连接在所述伸入部的第一方向的第二端,所述凸台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突出于所述伸入部,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抵接所述凸台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储存部、出口部和接口部,其中,
储存部,内部设置所述容纳腔;
出口部,开设通孔以连通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与所述储存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10;
接口部,内部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接口通道,所述接口通道连通所述通孔;所述塞体设置在所述接口部内,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接口部且所述连接部的外壁面与所述接口部的内壁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部内部的出液通道的直径朝向所述喷嘴部的出口逐渐增大,所述收缩部的至少部分的直径朝向所述喷嘴部逐渐缩小,所述收缩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喷嘴部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件还包括:
盖体,内部具有一端开口的空腔,以接纳所述出液嘴,所述盖体的内壁设置密封凸起以插入所述喷嘴部的出口。
CN202220027809.3U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包装件 Active CN217125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7809.3U CN217125641U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包装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7809.3U CN217125641U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包装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5641U true CN217125641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0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7809.3U Active CN217125641U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包装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5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45499B1 (en) Closing structure of a dispensing container
US10213062B2 (en) Pump for dispensing fluids
JP2001309816A (ja) 分配キャップ及び該キャップを備えた容器
AU2015410277B2 (en) Pump with a polymer spring
US11051660B2 (en) Plastomer spring with captive valve
EP3546386B1 (en) Flip-top cap for dispensing a flowable dental substance
US20170129659A1 (en) Dispensing Closure
US5337931A (en) Dispenser valve
US6334551B1 (en) Container valve
JP2001315827A (ja) 空気取り込み部材及び該部材を備えたキャップ、該部材又は該キャップを備えた容器及び該容器を具備する装置
CN217125641U (zh) 一种包装件
KR920001805B1 (ko) 유동액 용기 및 용액의 배출방법
KR20190000118U (ko) 역류방지용 튜브용기 고무막 캡
KR102036479B1 (ko) 스포이드형 화장품 용기
JP4263901B2 (ja) 弁機構
KR101863707B1 (ko) 밀폐부재가 구비된 화장품 용기
JPH0826311A (ja) 逆止弁付きチューブ容器
KR102549913B1 (ko) 튜브형 액상 내용물 토출 용기
US11365813B2 (en) Device for selectively storing and mixing first and second liquids
EP3604160A1 (en) Dropper bottle and method of sealing a nozzle of a dropper bottle with a cap
NZ787344A (en) Device for selectively storing and mixing first and second liquids
NZ758544B2 (en) Plastomer spring with captive valve
JP2014196126A (ja) 逆止弁および該逆止弁を備えた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