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5131U - 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5131U
CN217125131U CN202220723635.4U CN202220723635U CN217125131U CN 217125131 U CN217125131 U CN 217125131U CN 202220723635 U CN202220723635 U CN 202220723635U CN 217125131 U CN217125131 U CN 217125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dle
hole
self
root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236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桦
刘伟
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gasus Rob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ima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ima Rob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ima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236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5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5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5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包括桨夹、连接件、桨叶及限位件。桨夹包括主体及由主体延伸而成的至少两个安装部;桨叶通过连接件铰接于桨夹安装部;限位件设于桨叶根部的一侧,且套设于连接件末端,限位件包括弹性件及限位端盖,弹性件设于安装部内,弹性件的一端与限位端盖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桨叶根部连接,限位端盖卡接于桨夹安装部,弹性件驱动桨叶朝远离桨夹的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展开桨装置,通过内置于桨叶根部与桨夹之间的弹性件,为桨叶施加足够展开力,可以在无人机作业前,将每片桨叶展平,以保证无人机平稳启动,保护无人机桨叶和机体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无人机产品收纳储运的便捷性并尽可能减小包装空间,无人机螺旋桨往往设计为可折叠桨,在装箱储运前将螺旋桨桨叶折叠,有效减小包装空间。无人机在作业时,在电机启动瞬间,螺旋桨桨叶由折叠状态直接切换至旋转展开状态可能出现因为抖振而磕碰机体产生打桨,或者由于每片桨叶展开时机和展开程度不同产生较大的动不平衡量而造成机体短时剧烈振动甚至翻倒,因此,无人机桨叶在旋转作业前,需要提前将每片桨叶展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可以在无人机作业前,将每片桨叶展平,以保证无人机平稳启动,保护无人机桨叶和机体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包括:桨夹,所述桨夹包括主体及由所述主体延伸而成的至少两个安装部;连接件;桨叶,通过所述连接件铰接于所述桨夹安装部;限位件,设于所述桨叶根部的一侧,且套设于所述连接件末端,所述限位件包括弹性件及限位端盖,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端盖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桨叶根部连接,所述限位端盖卡接于所述桨夹安装部;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桨叶朝远离所述浆夹的方向转动。
优选地,每个所述安装部均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桨叶根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桨叶根部及第二连接部将所述桨叶根部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桨叶根部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桨叶根部及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弹性件沿其轴向设有固定侧力臂及沿所述固定侧力臂反方向设置的施力侧力臂,所述限位端盖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桨叶根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侧力臂末端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与所述限位端盖连接,所述施力侧力臂末端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与所述桨叶根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扭簧。
优选地,所述限位端盖包括挡边部及由所述挡边部靠近所述桨叶根部的端面凸出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外周周面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圆周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轴销。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台阶孔,包括第一孔及与所述第一孔相贯通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用于容纳及支撑所述轴销的头部挡边段,所述第二孔用于支撑所述轴销的轴段。
优选地,所述轴销为半空心铆钉,所述轴销的轴段穿过所述限位端盖并与所述限位端盖铆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上述自展开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内置于桨叶根部与桨夹之间的弹性件,为折叠状态的桨叶施加足够展平力距,可以有效保证桨叶撤去外力束缚后自动展平,展平后的桨叶在无人机电机驱动下旋转,避免出现无人机电机启动瞬间,由于每片桨叶展开时机和展开程度不同产生较大的动不平衡量而造成机体短时剧烈振动甚至翻倒的现象,从而保证无人机动力系统平稳启动和加速;同时可避免出现桨叶由折叠状态直接切换至旋转展开状态,因为抖振而磕碰机体产生打桨的现象,可以有效保护桨叶和机体结构;同时在无人机收纳储运状态也可有效缩减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展开桨装置折叠收纳于包装箱中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展开桨装置的立体图,其中,桨叶处于展开状态;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展开桨装置的立体图,桨叶处于展开状态,为便于更加清楚的展示自展开桨装置的内部结构,套设在桨夹外部的壳体被移除;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展开桨装置的立体图,桨叶处于折叠状态,为便于更加清楚的展示自展开桨装置的内部结构,套设在桨夹外部的壳体被移除;
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展开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扭簧的形变示意图。
附图标记:
自展开桨装置100;桨夹10,主体11,安装部12,第一连接部121,第一连接孔123,第一孔123a,第二孔123b,第二连接部122,第二连接孔124;连接件20,头部挡边段21,轴段22;桨叶30,桨叶根部31,第三连接孔311,第二安装孔312;限位件40,弹性件41,固定侧力臂411,施力侧力臂412,限位端盖42,第一安装孔421,挡边部422,卡接部423;包装箱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展开桨装置100,用于无人机电机启动前,自动展开无人机螺旋桨的桨叶。该自展开桨装置100包括桨夹10、连接件20、桨叶30及限位件40。
其中,桨夹10包括大致呈长条状的主体11,该主体11延伸形成有U型安装部12,安装部1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2的数量为两个,自该主体11两端分别延伸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三个或其他数量,形成三叶(多叶)自展开桨装置,此处对安装部12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桨叶30通过连接件20铰接于该安装部12,即该桨叶30可绕安装部12转动,以展开或折叠无人机桨叶30;限位件40设于该桨叶根部31一侧,且套设于连接件20末端,限位件40包括弹性件41及限位端盖42,弹性件41收容于安装部12内,弹性件41的一端与限位端盖42连接,弹性件 41的另一端与桨叶根部31连接,弹性件41对桨叶根部31施加展开力以驱动桨叶朝远离桨夹的方向转动,以展平桨叶,限位端盖42卡接于桨夹安装部 12,将连接件20及弹性件41定位于安装部12。
具体地,无人机在装箱收纳状态下,桨叶30在包装外力束缚下处于折叠位置并紧贴机体结构,此时弹性件41处于大弹性形变扭转状态,并蓄积有足够的弹性势能。无人机从包装箱中取出的瞬间,包装对于桨叶30的束缚力消失,与此同时桨叶30在弹性件41的扭转展开力距作用下展开且保持在展开状态,无人机电机启动后,展平后的桨叶30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即无人机桨叶30在弹性件41的作用下先展平,而后在无人机电机的驱动下再旋转。无人机装箱时,将桨叶30对准包装箱200对应容纳孔并插入,桨叶30即可在外力作用下被迫折叠收拢,从而有效缩减占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自展开桨装置100应用在无人机螺旋桨需要全程工作的工况下(即无人机螺旋桨需要全程保持在展开状态),仅在装箱收纳状态保持折叠,无人机螺旋桨起飞即工作且会长时间持续不间断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内置于桨叶根部31与桨夹10之间的弹性件41,为折叠状态的桨叶30施加足够展平力距,可以有效保证桨叶30撤去外力束缚后自动展平,展平后的桨叶30在无人机电机驱动下旋转,避免出现无人机电机启动瞬间,由于每片桨叶30展开时机和展开程度不同产生较大的动不平衡量而造成机体短时剧烈振动甚至翻倒的现象,从而保证无人机动力系统平稳启动和加速;同时可避免出现桨叶30由折叠状态直接切换至旋转展开状态,因为抖振而磕碰机体产生打桨的现象,可以有效保护桨叶30和机体结构;同时在无人机收纳储运状态也可有效缩减占用空间。
请参考图5和图6,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每个安装部12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二连接部122,该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二连接部122 大致呈半圆形状,该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二连接部122相对间隔设置,桨叶根部31位于该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二连接部122之间,连接件20的一端依次穿过该第一连接部121、桨叶根部31及第二连接部122将桨叶根部31铰接于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二连接部122,即桨叶根部31可以相对该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二连接部122转动,以展开或折叠无人机桨叶30。
请参考图6及图7,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该第一连接部12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3,该第二连接部12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4,该桨叶根部 31开设有第三连接孔311,第二连接孔124及第三连接孔311均为通孔,连接件20的一端依次穿过该第一连接孔123、第三连接孔311及第二连接孔 124,将该第一连接部121、桨叶根部31及第二连接部122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0与第一连接部121、桨叶根部31及第二连接部122之间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相连接,便于安装操作。
请参考图4至图6,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弹性件41收容于第二连接孔 124内,弹性件41沿其轴向设有固定侧力臂411及施力侧力臂412,该固定侧力臂411及施力侧力臂412朝向截然相反,其中,该固定侧力臂411朝向限位端盖42延伸,该施力侧力臂412朝向桨叶根部31延伸。限位端盖4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421,桨叶根部31设有第二安装孔312,该固定侧力臂411 末端插入该第一安装孔421内与限位端盖42连接,该施力侧力臂412末端插入该第二安装孔312内与桨叶根部31连接。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该弹性件41可以为扭簧,扭簧自然状态(未装配) –桨叶30展开状态–桨叶30折叠状态的形态变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桨叶30在外力束缚下,处于折叠状态时,扭簧大扭转,以保证桨叶30 在撤去外力束缚时,扭簧恢复原状,桨叶30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自动展开。桨叶30处于展开状态时,扭簧有一定的预扭转量,以保证桨叶30保持在展开状态。
请参考图5及图6,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限位端盖42包括挡边部422 及由该挡边部422靠近桨叶根部31的端面凸出的卡接部423,该卡接部423 的外周周面卡接于第二连接孔124的内圆周面形成孔轴定位配合。限位端盖 42将扭簧固定在桨夹安装部12的第二连接孔124内,同时将连接件20固定连接于桨夹安装部12,防止连接件20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合理布局结构空间,将扭簧内置于桨夹10一侧夹持壁内,可保证系统整体轻量化,外观简洁无多余凸起,同时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必要结构部件在气动方面的影响。
请参考图6及图7,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件20可以为轴销。第一连接孔123为台阶孔,包括第一孔123a及与该第一孔123a相贯通的第二孔 123b,该第一孔123a用于容纳及支撑该轴销的头部挡边段21,该第二孔123b 用于支撑该轴销的轴段22。即轴销的头部完全收容于第一连接孔123内,无凸起,可降低轴销的气动阻力。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该轴销为半空心铆钉,该轴销的轴段22穿过该限位端盖42并与该限位端盖42铆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轴销与限位端盖 42螺接,具体地,限位端盖42设有螺纹孔,该轴销的末端设有与限位端盖 42相配合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如上所述自展开桨装置 100。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展开桨装置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桨夹,所述桨夹包括主体及由所述主体延伸而成的至少两个安装部;
连接件;
桨叶,通过所述连接件铰接于所述桨夹安装部;
限位件,设于所述桨叶根部的一侧,且套设于所述连接件末端,所述限位件包括弹性件及限位端盖,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端盖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桨叶根部连接,所述限位端盖卡接于所述桨夹安装部;
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桨叶朝远离所述桨夹的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展开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部均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桨叶根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桨叶根部及第二连接部将所述桨叶根部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展开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桨叶根部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桨叶根部及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展开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弹性件沿其轴向设有固定侧力臂及沿所述固定侧力臂反方向设置的施力侧力臂,所述限位端盖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桨叶根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侧力臂末端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与所述限位端盖连接,所述施力侧力臂末端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与所述桨叶根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展开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展开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盖包括挡边部及由所述挡边部靠近所述桨叶根部的端面凸出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外周周面卡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圆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展开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轴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展开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台阶孔,包括第一孔及与所述第一孔相贯通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用于容纳及支撑所述轴销的头部挡边段,所述第二孔用于支撑所述轴销的轴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展开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销为半空心铆钉,所述轴销的轴段穿过所述限位端盖并与所述限位端盖铆接。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展开桨装置。
CN202220723635.4U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及无人机 Active CN217125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3635.4U CN217125131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3635.4U CN217125131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5131U true CN217125131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23635.4U Active CN217125131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5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4348B (zh) 无人飞行器的机架、无人飞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7125131U (zh) 一种自展开桨装置及无人机
CN108513556B (zh) 无人机
CN113905946A (zh) 无人机及适用于无人机的防护装置
JP2019014310A (ja) 翼付き移動体の主翼構造
CN109153439A (zh) 无人飞行器
CN110896628A (zh) 无人飞行器及其机臂连接结构
CN113148111A (zh) 一种无人机的折叠展开机构
CN108248820B (zh) 一种分体式可折叠机桨保护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48047U (zh) 桨夹、螺旋桨组件、动力装置和无人机
CN214112865U (zh) 螺旋桨以及无人机
CN111003170B (zh) 一种自适应展开共轴旋翼系统
CN107010197B (zh) 一种静止螺旋桨特定方向生成和固定机构
CN216834250U (zh) 一种自折叠桨装置及无人机
CN212810703U (zh) 可折叠插脚组件及充电器
CN109895987B (zh) 一种海洋机器人用舵折叠装置
CN109383779A (zh) 动力组件及旋翼飞行器
CN211033019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折叠机翼
CN208842624U (zh) 一种巡航时能够收放旋翼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15752996U (zh) 动力装置、动力套装以及无人机
CN212423472U (zh) 竖直式无人机
CN212921951U (zh) 防绞器、螺旋桨组件、动力装置和无人机
CN110871886B (zh) 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展开机翼及具有飞行器
CN216035087U (zh) 共轴无人机的自动折叠桨毂
CN218142111U (zh) 一种共轴无人机的桨叶折叠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3th Floor, Building A4,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egasus Robot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16th Building, Zhiheng Industrial Park, Nant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EIMA ROBOT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