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9152U - 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9152U
CN217119152U CN202220108392.3U CN202220108392U CN217119152U CN 217119152 U CN217119152 U CN 217119152U CN 202220108392 U CN202220108392 U CN 202220108392U CN 217119152 U CN217119152 U CN 217119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push rod
lifting cabin
safety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83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文
毛惟杰
李阮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zhou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uzhou Communit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zhou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uzhou Communit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zhou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uzhou Communit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zhou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uzhou Communit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1083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9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9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9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逃生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所述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设置在逃生升降舱上的抱紧装置,通过将所述抱紧装置抱紧在所述逃生升降舱外侧的滑轨上,以构成所述逃生升降舱的制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逃生升降舱的载人平台上的制动开关,且所述制动开关构成将所述抱紧装置抱紧在所述滑轨上的控制结构。所述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能够在逃生人员的自主控制下,对逃生升降舱进行紧急制动,可控性和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逃生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十余年来,随着高层建筑迅速增多,各大城市高楼林立,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高楼火险、地震、不法分子的恐怖袭击等这一系列意外事故始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配备相应的逃生设备是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现有的逃生设备主要是通过吊绳来对逃生舱或者说逃生电梯进行升降的,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0846740.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结构;或者通过类似传送带的结构来对逃生舱或者说逃生电梯进行升降,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0519318.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公共场合下的双轨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装置。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在险情发生的情况下,无论是通过吊绳,或者通过传送带对逃生舱进行升降,均容易发生外部环境干涉甚至破坏升降设备,造成升降设备失控导致逃生舱失速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加设外部缓冲装置来对失速的逃生舱进行缓冲,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0430827.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高层建筑安防救生逃生升降装置,但是外部施加的缓冲装置存在不可控性,逃生人员无法根据险情状况自主地对逃生舱的降落状况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述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能够在逃生人员的自主控制下,对逃生升降舱进行紧急制动,可控性和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提供装设有所述安全装置的逃生升降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包括:
抱紧装置,设置在逃生升降舱上,通过将所述抱紧装置抱紧在所述逃生升降舱外侧的滑轨上,以构成所述逃生升降舱的制动结构;
制动开关,其设置在所述逃生升降舱的载人平台上,且所述制动开关构成将所述抱紧装置抱紧在所述滑轨上的控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制动开关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载人平台上,且所述载人平台与所述制动开关之间装设有弹性件,以形成按压式的开关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制动开关通过机械联动装置与所述抱紧装置相连,所述机械联动装置构成所述制动开关与所述所述抱紧装置之间的力传递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在从所述制动开关至所述抱紧装置的力传递路径上,所述机械联动装置依次包括有:用于调控力传递方向的传动模块、用于放大传递中的作用力的助力模块、以及推杆装置,所述推杆装置驱动所述抱紧装置以使得所述抱紧装置抱紧在所述滑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模块包括:
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制动开关的下端,所述连接座中设有滑槽;
传动臂,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逃生升降舱的支撑架上,另一端在朝向所述连接座的方向上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所述传动臂之间形成有转向夹角;
连接臂,其一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滑槽中,另一端插装于所述连接筒中,且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连接筒内壁之间形成有防卡位间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助力模块包括:
推力件,其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臂上,另一端与真空助力器相连,所述推力件构成所述真空助力器的推力输入结构;
制动泵,与所述真空助力器的远离所述推力件一侧相连,所述制动泵承接经所述真空助力器放大后的推力,并将所述制动泵中的制动液泵出至所述推杆装置中,以构成推动所述推杆装置中推杆运动的动力源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抱紧装置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杠杆件,所述杠杆件一端与所述推杆装置中的推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安全钳组件相连接,通过所述推杆装置中推杆的伸缩带动所述杠杆件转动,以构成拉动所述安全钳组件、并使所述安全钳组件抱紧在所述滑轨上的动力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连接在所述杠杆件上的所述推杆装置和所述安全钳组件构成杠杆连接结构,所述杠杆连接结构以所述杠杆件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转动连接处为转动支点;
其中,所述转动支点与所述推杆装置之间形成动力臂间隔,所述转动支点与所述安全钳组件之间形成阻力臂间隔,所述动力臂间隔大于所述阻力臂间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全钳组件包括安全钳,所述安全钳容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限位腔中,所述限位腔形成所述安全钳的防护空间。
一种逃生升降舱,装设有所述的安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制动开关,逃生人员可以实时的根据险情的状况以及逃生升降舱的运动情况,来对逃生升降舱进行及时的减速或制动,可控性高、安全性高。同时,针对逃生时逃生升降舱容易出现拥挤,进而使逃生人员不易释放双手来对控制开关进行操控的情况,所述制动开关为设置在空间相对较为充裕的载人平台上的按压式的开关,逃生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利用自身重力,来快速地对制动开关进行按压,进而可以更加快速地实现制动操作,安全性更高。
2、由于逃生装置主要用于火灾等险情状况,电机、电动推杆等装置容易失效,甚至爆炸;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联动装置构成抱紧装置与制动开关之间的力传递结构,保证安全装置可以稳定、安全地对逃生升降舱进行有效制动。
3、通过真空助力器和杠杆结构相结合的力传递方式,可以对传递中的力进行二次放大,进而可以使抱紧装置提供更大的抱紧力度,更稳定的抱紧效果,进而使安全装置对逃生升降舱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进一步地或者更细节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升降舱吊拉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联动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与连接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钳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中所示:逃生升降舱1、载人平台101、支撑架102、限位腔1021、防护栏103、建筑体2、吊拉装置3、抱紧装置4、杠杆件401、安全钳组件402、安全钳4021、连接杆4022、滑轨5、制动开关6、弹性件7、机械联动装置8、传动模块801、连接座8011、传动臂8012、连接筒8013、连接臂8014、滑动连接件8015、助力模块802、推力件8021、真空助力器8022、制动泵8023、推杆装置803、缓冲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竖直”、“水平”、“顶”、“底”、“前”、“后”、“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描述中的 “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参考附图1至附图6,用于安装在逃生升降舱1,来对移动过程中的逃生升降舱1进行制动,所述逃生升降舱1一般与装设在建筑体2上的吊拉装置3通过吊绳相连,所述吊拉装置3优选为电梯常用的曳引机。所述逃生升降舱1包括有载人平台101、支撑架102、以及防护栏103,其中所述载人平台101构成逃生人员容置空间的底部支撑结构,所述防护栏103构成逃生人员容置空间的侧面防护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逃生升降舱1上设置有抱紧装置4,通过将所述抱紧装置4抱紧在所述逃生升降舱1外侧的滑轨5上,以构成所述逃生升降舱1的制动结构。为了使逃生人员在所述逃生升降舱1可以自主地控制所述抱紧装置4,使其抱紧在所述滑轨5上,在所述载人平台101上设置有制动开关6,且所述制动开关6构成将所述抱紧装置4抱紧在所述滑轨5上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的具体实现方式将在下文中进行详述。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开关6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载人平台101上,且所述载人平台101与所述制动开关6之间装设有弹性件7,以形成按压式的开关结构;所述弹性件7构成所述制动开关6在所述载人平台101上的弹性支撑结构。确切地说,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逃生时逃生升降舱1容易出现拥挤,进而使逃生人员不易释放双手来对控制开关进行操控的情况,所述制动开关6上下滑动地插装于所述载人平台101上,即设置在空间相对充裕的脚部容置空间,通过脚踩或者身体任意部位的按压,可以直接、快速地通过利用身体的重力,来对制动开关6进行快速地按压控制,进而驱动所述抱紧装置4使其抱紧在所述逃生升降舱1外侧的滑轨5上,具体的驱动步骤以及结构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作为优选,考虑到在火灾等险情状况下,电机、电动推杆等容易受高温影响而造成机械失效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制动开关6通过机械联动装置8与所述抱紧装置4相连,所述机械联动装置8构成所述制动开关6与所述抱紧装置4之间的力传递结构。同时,在所述制动开关6朝向所述抱紧装置4进行力传递的方向上,所述机械联动装置8依次包括有:用于调控力传递方向的传动模块801,用于放大传递中的作用力的助力模块802,以及驱动所述抱紧装置4、并使所述抱紧装置4抱紧在所述滑轨5上的推杆装置803,优选为液压推杆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模块801包括连接座8011、传动臂8012以及连接臂8014。其中,所述连接座8011设置在所述制动开关6的下端,即连接在所述制动开关6的、插装于所述载人平台101中的连接杆件的下端,所述连接座8011中设有滑槽;所述传动臂80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逃生升降舱1的支撑架102上,另一端在朝向所述连接座8011的方向上设置有连接筒8013,所述连接筒8013与所述传动臂8012之间形成有转向夹角;所述连接臂8014的一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滑槽中,确切的说,所述连接臂8014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滑动连接件8015上,所述滑动连接件8015滑动地装设于所述连接座801的滑槽中;所述连接臂8014的另一端插装于所述连接筒8013中,由于所述连接座8011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连接臂8014、所述传动臂8012之间的移动方向是不同的,因此很容易出现卡位的状况,本市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出现所述连接座8011无法带动所述连接臂8014来推动所述传动臂8012移动的情况,所述连接臂8014的外径略小于所述连接筒8013的内径,使所述连接臂8014与所述连接筒8013内壁之间形成有防卡位间隙,避免所述连接筒8013与所述连接臂8014之间出现卡位。
作为优选,所述助力模块802包括推力件8021、制动泵8023。其中,所述推力件8021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臂8012上,确切地说,在所述传动臂8012上设有连接槽,所述推力件802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构成滑动连接结构;所述推力件8021的另一端与真空助力器8022相连,构成所述真空助力器8022的推力输入结构;所述制动泵8023与所述真空助力器8022的远离所述推力件8021一侧相连,其承接经所述真空助力器8022放大后的推力,并将所述制动泵8023中的制动液,优选为液压泵常用的液压油,泵出至所述推杆装置803中,构成推动所述推杆装置803中推杆运动的动力源结构。所述推力件8021、所述真空助力器8022、所述制动泵8023之间的具体联动步骤,以及所述推力的放大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申请号为CN201821284610.9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制动泵真空助力器,或者申请号为CN201920780901.5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真空助力器带单回路制动主缸的装置,此处不再详述。
作为优选,所述抱紧装置4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2上的杠杆件401,所述杠杆件401一端与所述推杆装置803中的推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安全钳组件402相连接,通过所述推杆装置803中推杆的伸缩带动所述杠杆件401转动,以构成拉动所述安全钳组件402、并使所述安全钳组件402抱紧在所述滑轨5上的动力结构。确切地说,为了使所述推杆装置803的推杆能够推动所述杠杆件401转动,且所述杠杆件401能够拉动所述安全钳组件402,所述杠杆件401与所述推杆装置803中的推杆之间,所述杠杆件401与所述安全钳组件402之间均为滑槽式连接,即所述杠杆件401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推杆装置803中的推杆和所述安全钳组件402上设置有对应装配的的滑杆或者滑轴结构。本实施例中,连接在所述杠杆件401上的所述推杆装置803和所述安全钳组件402构成杠杆连接结构,确切地说,所述杠杆连接结构以所述杠杆件401在所述支撑架102上的转动连接中心为转动支点;其中,所述转动支点与所述推杆装置803之间形成动力臂间隔,所述转动支点与所述安全钳组件402之间形成阻力臂间隔,所述动力臂间隔大于所述阻力臂间隔。确切地说,根据杠杆原理,由于动力臂间隔大于阻力臂间隔,当所述推杆装置803对所述杠杆件401提供一定的推力时,需要抱紧装置4提供比所述推力更大的阻力,来抵消多余的力矩,而这个阻力是通过将安全钳组件402抱紧在滑轨5上产生的摩擦阻力来形成的,也就是说会形成更大的摩擦阻力,而更大的摩擦阻力也意味着能够使安全钳组件402更加稳固地抱紧在所述滑轨5上,提高整体的制动效果,以及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钳组件402包括安全钳4021,所述安全钳4021通过连接杆4022连接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杆4022滑动地插装于所述载人平台101中,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杠杆件401活动相连,位于所述滑轨5两侧的安全钳4021同时通过同一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杠杆件401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钳4021容置于所述支撑架102的限位腔1021中,所述限位腔1021形成所述安全钳4021的防护空间,可以避免火、灰尘等侵蚀安全钳4021,保证安全钳4021可以稳定地夹持住所述滑轨5。所述安全钳组件402的结构,限位腔1021对所述安全钳4021的限位结构,以及所述安全钳组件402在所述滑轨5上的具体的抱紧动作均为升降设备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申请号为 CN20192161527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双重制动箱式电梯安全钳,并结合附图充分理解,此处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逃生升降舱1失速时,或者经由逃生人员判断需要进行紧急制动时,通过按压所述制动开关6,带动所述连接座8011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臂8014以及所述传动臂8012转动,并推动所述推力件8021朝向所述真空助力器8022移动,将所述制动泵8023中的制动液推入所述推杆装置803中,进而推动所述杠杆件401转动,在所述杠杆件401转动的同时,拉动所述安全钳组件402上移,使所述安全钳4021夹持、抱紧在所述滑轨5上,来将所述逃生升降舱1制动在所述滑轨5上。本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为双滑轨结构,因此所述安全装置也为适配滑轨的双安全钳组件402结构,而且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上述说明内容充分理解,此处不再详述。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在所述逃生升降舱1升降轨迹的底端设置有缓冲装置9,所述缓冲装置9优选由若干弹簧件构成,构成所述逃生升降舱1朝向地面降落时的缓冲结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抱紧装置(4),设置在逃生升降舱(1)上,通过将所述抱紧装置(4)抱紧在所述逃生升降舱(1)外侧的滑轨(5)上,以构成所述逃生升降舱(1)的制动结构;
制动开关(6),其设置在所述逃生升降舱(1)的载人平台(101)上,且所述制动开关(6)构成将所述抱紧装置(4)抱紧在所述滑轨(5)上的控制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开关(6)可活动地装设在所述载人平台(101)上,且所述载人平台(101)与所述制动开关(6)之间装设有弹性件(7),以形成按压式的开关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开关(6)通过机械联动装置(8)与所述抱紧装置(4)相连,所述机械联动装置(8)构成所述制动开关(6)与所述抱紧装置(4)之间的力传递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制动开关(6)至所述抱紧装置(4)的力传递路径上,所述机械联动装置(8)依次包括有:用于调控力传递方向的传动模块(801)、用于放大传递中的作用力的助力模块(802)、以及推杆装置(803),所述推杆装置(803)驱动所述抱紧装置(4)以使得所述抱紧装置(4)抱紧在所述滑轨(5)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801)包括:
连接座(8011),设置在所述制动开关(6)的下端,所述连接座(8011)中设有滑槽;
传动臂(8012),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逃生升降舱(1)的支撑架(102)上,另一端在朝向所述连接座(8011)的方向上设置有连接筒(8013),所述连接筒(8013)与所述传动臂(8012)之间形成有转向夹角;
连接臂(8014),其一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滑槽中,另一端插装于所述连接筒(8013)中,且所述连接臂(8014)与所述连接筒(8013)内壁之间形成有防卡位间隙。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模块(802)包括:
推力件(8021),其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臂(8012)上,另一端与真空助力器(8022)相连,所述推力件(8021)构成所述真空助力器(8022)的推力输入结构;
制动泵(8023),与所述真空助力器(8022)的远离所述推力件(8021)一侧相连,所述制动泵(8023)承接经所述真空助力器(8022)放大后的推力,并将所述制动泵(8023)中的制动液泵出至所述推杆装置(803)中,以构成推动所述推杆装置(803)中推杆运动的动力源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装置(4)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2)上的杠杆件(401),所述杠杆件(401)一端与所述推杆装置(803)中的推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安全钳组件(402)相连接,通过所述推杆装置(803)中推杆的伸缩带动所述杠杆件(401)转动,以构成拉动所述安全钳组件(402)、并使所述安全钳组件(402)抱紧在所述滑轨(5)上的动力结构。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杠杆件(401)上的所述推杆装置(803)和所述安全钳组件(402)构成杠杆连接结构,所述杠杆连接结构以所述杠杆件(401)在所述支撑架(102)上的转动连接处为转动支点;
其中,所述转动支点与所述推杆装置(803)之间形成动力臂间隔,所述转动支点与所述安全钳组件(402)之间形成阻力臂间隔,所述动力臂间隔大于所述阻力臂间隔。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钳组件(402)包括安全钳(4021),所述安全钳(4021)容置于所述支撑架(102)的限位腔(1021)中,所述限位腔(1021)形成所述安全钳(4021)的防护空间。
10.一种逃生升降舱,其特征在于:装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安全装置。
CN202220108392.3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 Active CN217119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8392.3U CN217119152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8392.3U CN217119152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9152U true CN217119152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0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8392.3U Active CN217119152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9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9302B (zh) 夹绳器
CN103170069B (zh) 一种空气动力提升的高楼消防救生舱
US11325810B2 (en) Traction sheave safety device and elevator car emergency stop method thereof
CN201755356U (zh) 带自动稳速的高楼缓降逃生器
CN105293247B (zh) 一种限速器及其使用方法
JPS6017753B2 (ja) 動力駆動昇降機用の落下自動防止装置
JPH09202558A (ja) エレベータの脱レール防止装置
CN217119152U (zh) 一种逃生升降舱的安全装置及逃生升降舱
CN112225032A (zh) 一种电梯防坠落的自动刹车装置
CN105731211A (zh) 高层电梯断绳安全保护装置
CN205772613U (zh) 夹绳器
CN111942989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施工电梯安防装置
CN211812891U (zh) 一种楼房用铝合金制防坠装置
CN104324453A (zh) 一种高楼自动逃生装置
CN114344746B (zh) 一种用于高楼火灾救生系统的制动控制装置
CN105771101A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110436297B (zh) 制动盘释放装置、盘车装置、电梯救援套件和方法
US8132650B2 (en) System for safe descent of people or cargoes
CN210963617U (zh) 一种高空应急救援车
CN205626747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WO2021056221A1 (zh) 一种用于高层火灾家庭自救逃生的救生门
JPH0826620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救出装置
CN112225031A (zh) 防止电梯坠落的自动锁定方法
KR101897154B1 (ko) 로프형 승강장치
CN220950712U (zh) 一种电梯安全钳复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